图书介绍

金融中国与国民福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中国与国民福利
  • 李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766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金融-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中国与国民福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资本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与金融3

第一章 “世界资本”与“世界工厂” 3

第一节 “世界资本”的积累过程 5

一 20世纪80年代美英经济学家“滞胀”中的反思 5

三 消费质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6

二 意识形态革命与“新经济”的出现 8

三 财富的分配与集中 11

四 新经济的巨额资本积累在全球化背景下顺利实现 13

第二节 “世界工厂”意味着什么 19

一 此“世界工厂”非彼“世界工厂” 19

二 生产力的优势与资本的弱势 23

第三节 资本“专政”下的国民福利问题 26

一 全球资本流动与国民福利的新变化 27

二 中国经济高增长下的国民福利净流失 29

第二章 汇率变动与经济发展 33

第一节 汇率基本理论探讨 35

一 货币汇率决定的重要因素 35

二 经济发展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 37

三 汇率波动的市场风险 40

第二节 汇率变动与外汇市场波动 43

一 国内商品价格与币值变动 43

二 房地产价格与外汇市场波动 45

三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波动 48

第三节 关于稳定国际货币汇率体系 50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仍应是理论基础 50

二 购买力平价理论需要完善的方面 52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问题 55

第一节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动因 57

一 产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57

二 物价水平的稳定 59

第二节 人民币的实际升值空间 61

一 历史地看,人民币升值态势只是初步确立 62

二 人民币近期与远期的升值态势 64

第四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发展 67

第一节 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68

一 资本市场的风险因素 69

二 股市、汇市的联动风险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70

三 金融风险的防范基础 73

第二节 资本市场发展思路及措施 76

一 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尽快提速 78

二 股票市场加速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79

三 开拓地方政府债券市场 86

第三节 为科技引擎注入资本 90

一 尖端科技研究投入过少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全局 90

二 对少数尖端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重点投资 93

三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创业投资 99

第二篇 股票市场105

第一章 基本理论问题 105

第一节 股票市场的现象与本质 106

一 现象与问题 106

二 有待说明的数据 110

第二节 给股市资本一个说法 113

二 股市资本的特殊性 115

一 “虚拟资本”并不能准确概括股市资本的本质特征 115

三 股市资本实质上是一种“利润分享资本” 117

第三节 股市资本的形成逻辑 118

一 股票价格与股市资本的形成 119

二 股市资本形成逻辑中体现的经济效率 122

第二章 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 129

第一节 投资未来与发展未来 130

一 股市资本的价值偏好与新技术产业革命 131

二 股市资金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 133

三 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与蓄水池 135

第二节 储蓄现在与投资未来 136

一 储蓄现在与投资未来的本质性区别 136

二 储蓄现在带来的问题 140

第三节 投资未来与保障未来 145

一 股票市场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全社会的未来保障 146

二 社会保障制度——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 151

三 我国居民未来保障的制度性问题 158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问题 162

第一节 中国股市的发展瓶颈 163

一 观念瓶颈 163

二 制度瓶颈 165

三 政策瓶颈 172

第二节 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 175

一 思想方法与思维角度 175

二 恢复股票市场“晴雨表”的基本功能 177

三 让股票市场成为培育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摇篮 179

第三节 发展战略与制度建设 181

一 通过实施股票期权制度聚集人力资本 182

二 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为股市筹集投资资金 184

三 强化股市投资价值的制度保证 187

四 政策调控问题 190

第三篇 住房金融体系建设195

第一章 住房金融的特点及我国住房领域的金融问题 195

第一节 住房金融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197

一 住房金融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住房信贷 197

二 住房金融是与住房政策联系在一起的 199

三 住房金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201

第二节 住房金融的特殊作用 203

一 住房金融是住房福利政策均等化的市场传递途径 203

二 住房金融能够解决一般金融不能解决的问题 205

三 住房金融的运行有利于政府对住房市场的调控 206

第三节 我国住房领域的金融问题 207

一 住房金融主导性的缺失导致住房资本的泛滥 208

二 数额巨大的住房资金正在金融体系之外沉淀和流失 209

第二章 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213

第一节 住房市场的严峻形势 214

一 消费与投资的问题集中于房地产市场 214

二 政策相互掣肘,调控效果大打折扣 219

三 许多城市房价上升幅度已经超过了居民承受能力 223

第二节 居民住房福利缺失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225

一 住房福利制度是住房市场发展的稳定器 225

二 我国住房福利制度的问题及其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227

一 住房市场发展必须敲起环境约束的警钟 230

第三节 环境硬约束及人口年龄结构对住房市场长期发展的影响 230

二 居民“二次置业”成为住房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232

三 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对住房需求的长期影响 234

第三章 建立住房金融与整合住房市场 236

第一节 政策思路的调整 237

一 明确地将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来对待 237

二 适当降低房地产发展速度,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240

三 在居民住房福利制度安排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242

第二节 以住房金融整合住房市场 245

一 让政策性住房金融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246

二 组建专门的住房金融机构,形成政策性金融实体 249

第三节 以金融形式体现住房政策 251

一 花大力气建立“住房金融户口”,为政策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51

二 在建立居民住房金融户口的基础上,为每个家庭成员建立个人住房存款账户,以存款免税政策体现住房福利的普遍性和低福利性 255

三 实行住房贷款差别利率和差别首付比例,保护居民一户一居的正常消费需求,抑制投资性购房及“二次置业” 257

第四节 现状的延续与改革 259

一 停止经济适用房建设,为低收入者直接建立住房补贴账户 260

二 将居民原有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作为保留项目统一归并入住房金融户口,“并轨”运行 261

三 对人均居住水平以上的购房和没有住房金融户口的住房征收消费税和资源税,抑制境内外投资性购房需求 262

第四篇 农村金融发展267

第一章 现状与问题 267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268

一 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聚集必要的资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269

二 农业的企业化经营缺乏必要的信贷金融支持 270

三 农村金融体系缺乏应有的活力 272

四 金融支持功能缺失对农业投资增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273

一 我国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基本情况 276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性问题及其改革 276

二 农村信用社的体制缺陷 278

三 长期累积的问题 280

四 近期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283

第二章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及发展方向 287

第一节 国外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 288

一 突出的体制优势 288

二 高效的协调系统 289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点及政策建议 292

一 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292

二 夯实体制基础 294

三 建立高效运转的行业协调管理机构 297

四 建设人才工程,提高金融运营水平 299

五 放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农民自行组建互助性信用社 300

六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301

第五篇 货币运行与经济增长305

第一章 货币分析的理论基础 305

第一节 理论与方法的追根溯源 306

一 一个令人困惑的二律背反的问题 306

二 凯恩斯的贡献 309

三 两种角度与方法 310

第二节 从理论到实证 312

一 货币总量层次的划分及其政策含义 313

二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 314

三 不同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315

第二章 体制变革进程中的货币运行与经济增长(1985—1995) 321

一 M0是一个部分性的监测指标 322

第一节 货币M0的增长变动情况 322

二 M0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高 324

三 M0与M1、M2关系的重要性 327

第二节 货币M1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330

一 M1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关联度很高 331

二 M1增长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的时滞问题 335

三 体制变革过程中调控M1的政策效应 337

第三节 货币M2与银行存贷款的结构性变化 339

一 M2是一个较为全面但不易调控的监测指标 340

二 “超贷”情况下M2与价格水平的紧密联系 341

三 “超存”情况下货币M2与价格水平联系的弱化 344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调控 346

一 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 347

二 M1的适度增长区间 348

三 不同政策手段对M1的影响 350

四 如何看待M0、M2的监测价值及其与M1的关系 354

第三章 通货紧缩过程中的货币运行(1995—1999) 355

第一节 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探讨 356

一 理论分析的重要性 356

二 不同观点及其政策取向的分歧 357

三 通货紧缩的监测指标问题 359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分析 360

一 货币需求问题 360

二 货币需求增量与货币供求缺口 362

三 几点结论 365

第三节 价格下降的成因 366

一 价格指数变动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367

二 成本因素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370

三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72

第四节 经济增长、就业及收入的变动情况 375

一 通货紧缩下的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 375

二 通货紧缩下的收入下降 377

三 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379

第五节 通货紧缩的形成因素 381

一 投资抑制与金融抑制 381

二 产品成本降低 385

三 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骤减 386

四 市场紧缩与政策紧缩造成双紧压力 387

第四章 货币运行的深层次分析(2000—2005) 389

第一节 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价格关系的新变化 390

一 政策调整的灵活度大大增强 391

二 不同价格指数间的关系显示出新的变化 392

三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这一时期经济情况的理论解释力降低 393

第二节 货币M0变动背后的中国经济学原理 395

一 2003年货币M0的增长令人费解 395

二 货币M0与实物经济的联系 397

三 减免农业税——一个不易察觉的重要因素 399

第三节 货币M2快速增长下的深层次问题 401

一 日益累积的“超存”问题 402

二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404

三 进入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农村储蓄却大量流入城市 407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