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九江,韩琳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9362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1
一、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途径12
第一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5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16
(一)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崭新内涵16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20
(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灵魂26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观31
(一)必须坚持哲学党性原则3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41
三、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论46
(一)毛泽东的真理运用观46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问题上十种错误的批判53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论的贡献64
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6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和发展轨迹7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障碍清理7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和伟大成果81
五、延安时期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85
(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85
(二)在两条战线斗争中前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88
(三)普遍而深入的思想整风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途径92
(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前提96
第二章 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99
一、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100
(一)发展的辩证法100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107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114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118
(一)社会主义改革论11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28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137
三、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143
(一)第一生产力143
(二)生产力标准148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54
四、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157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157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61
(三)努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66
五、邓小平的人学理论172
(一)人的发展观172
(二)人权思想179
(三)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特点184
六、邓小平的调动积极因素思想191
(一)邓小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191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调动积极因素思想的继承196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调动积极因素思想的创新和发展199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哲学研究20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20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0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21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21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蕴219
(一)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哲学创新219
(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理念225
(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本思想233
三、江泽民的社会发展理论239
(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39
(二)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247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251
四、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259
(一)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南260
(二)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267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74
五、江泽民的创新观278
(一)创新的内涵和类型279
(二)创新的实现途径285
(三)创新的价值意义288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哲学研究291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92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292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295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00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04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04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贡献31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31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31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317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321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324
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32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恢复使用327
(二)胡锦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观的深刻意蕴329
(三)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336
后记348
热门推荐
- 2590431.html
- 755621.html
- 1820877.html
- 3677449.html
- 2878879.html
- 873041.html
- 2562820.html
- 1207436.html
- 3319180.html
- 44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1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3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5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3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8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7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5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