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监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朝晖主编;李毓,朱殿兴,李克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8224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环境监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监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环境问题和环境监测1
1.1.1 环境问题1
1.1.2 环境分析和环境监测2
1.2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2
1.2.1 环境监测的目的2
1.2.2 环境监测的任务2
1.3 环境监测的内容及分类3
1.3.1 环境监测的内容3
1.3.2 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4
1.3.3 环境监测的分类5
1.4 环境监测的特点和进展6
1.4.1 污染物来源6
1.4.2 污染物质的性质9
1.4.3 环境污染的特点10
1.4.4 环境监测的特点11
1.4.5 环境监测的进展历程11
1.5 监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2
1.5.1 监测技术12
1.5.2 环境监测方法的选择12
1.5.3 监测技术发展动向14
思考与练习题15
2 环境标准17
2.1 环境标准体系17
2.1.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8
2.1.2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18
2.1.3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18
2.1.4 环境保护标准之间的关系19
2.1.5 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19
2.2 环境标准的作用及制定原则19
2.2.1 环境标准的作用19
2.2.2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20
2.3 环境标准内容简介21
2.3.1 水质标准21
2.3.2 大气标准31
2.3.3 固体废物标准34
2.3.4 土壤标准35
2.3.5 噪声标准36
思考与练习题37
3 水质监测38
3.1 概述38
3.1.1 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38
3.1.2 水质监测的目的及对象39
3.1.3 监测项目的选择40
3.1.4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43
3.1.5 排污总量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44
3.2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44
3.2.1 地表水的采集44
3.2.2 底质样品的采集51
3.2.3 地下水样的采集53
3.2.4 水污染源采样55
3.2.5 采样量58
3.2.6 水样的运输与保存58
3.3 水样的预处理62
3.3.1 水样的消解62
3.3.2 水样的富集与分离64
3.4 水样物理指标的测定69
3.4.1 水温69
3.4.2 色度70
3.4.3 臭71
3.4.4 浊度72
3.4.5 残渣73
3.4.6 电导率74
3.4.7 矿化度75
3.5 金属和类金属化合物的测定75
3.5.1 汞75
3.5.2 镉78
3.5.3 铬83
3.5.4 砷85
3.5.5 铅86
3.5.6 铜87
3.5.7 锌88
3.6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88
3.6.1 酸度和碱度88
3.6.2 pH值90
3.6.3 溶解氧91
3.6.4 含氮化合物94
3.6.5 磷酸盐99
3.6.6 氰化物100
3.6.7 氟化物102
3.6.8 硫化物104
3.6.9 硫酸盐105
3.6.10 水的余氯与需氯量106
3.7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108
3.7.1 化学需氧量108
3.7.2 高锰酸盐指数109
3.7.3 生化需氧量111
3.7.4 总有机碳114
3.7.5 总需氧量114
3.7.6 有机物综合测试方法比较115
3.7.7 挥发酚类118
3.7.8 石油类119
3.8 底质样品的测定120
3.8.1 底质样品的制备和分解120
3.8.2 污染物质的测定121
3.9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122
3.9.1 活性污泥概述122
3.9.2 污泥主要指标的分析125
思考与练习题130
4 大气和废气监测132
4.1 基本知识概述132
4.1.1 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132
4.1.2 大气污染的危害132
4.1.3 大气污染的来源133
4.1.4 大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134
4.1.5 大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135
4.1.6 大气监测136
4.2 大气样品的采集136
4.2.1 环境大气监测采样137
4.2.2 污染源监测采样153
4.2.3 室内污染物采样方法157
4.2.4 大气降水采样157
4.2.5 采样记录158
4.2.6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气体体积换算158
4.3 标准气体配制159
4.3.1 静态配气法160
4.3.2 动态配气法162
4.4 气态和蒸气态物质的测定164
4.4.1 二氧化硫的测定164
4.4.2 氮氧化物(NOx)的测定166
4.4.3 一氧化碳的测定169
4.4.4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的测定171
4.4.5 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172
4.4.6 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174
4.5 颗粒物的测定175
4.5.1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175
4.5.2 自然降尘的测定176
4.5.3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177
4.5.4 大气中颗粒铅的测定178
4.6 大气降水监测179
4.7 污染源的监测181
4.7.1 概述181
4.7.2 基本状态参数的测定182
4.7.3 流速和流量的计算184
4.7.4 含湿量的测定185
4.7.5 烟尘浓度的测定186
4.7.6 烟气组分的测定188
4.7.7 流动污染源监测190
4.8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192
4.8.1 室内空气污染源192
4.8.2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193
4.8.3 样品的采集193
4.8.4 监测方法193
思考与练习题195
5 固体废物监测197
5.1 概述197
5.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分类197
5.1.2 危险废物的定义和特性198
5.1.3 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分类199
5.2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00
5.2.1 工业固体废物200
5.2.2 生活垃圾采样与样品制备205
5.2.3 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206
5.3 危险特性的监测方法206
5.3.1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206
5.3.2 易燃性的试验方法207
5.3.3 腐蚀性的试验方法207
5.3.4 反应性的试验方法207
5.3.5 浸出毒性试验208
5.4 生活垃圾及固体废物的监测210
5.4.1 生活垃圾特性分析210
5.4.2 渗滤液分析测定213
5.4.3 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214
思考与练习题218
6 生物监测219
6.1 生物监测概述219
6.1.1 生物监测的概念219
6.1.2 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况219
6.1.3 生物监测的任务220
6.2 水质污染生物监测方法220
6.2.1 生物群落法220
6.2.2 细菌学检验法223
6.3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方法223
6.3.1 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224
6.3.2 植物监测方法225
6.4 生物体中的污染物监测226
6.4.1 生物受污染的途径226
6.4.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227
6.4.3 生物体中的污染物测定228
思考与练习题229
7 土壤污染监测230
7.1 土壤组成及其背景值230
7.1.1 土壤组成230
7.1.2 土壤背景值233
7.1.3 土壤污染及其来源234
7.2 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及预处理235
7.2.1 土壤样品的采集235
7.2.2 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239
7.2.3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240
7.3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244
7.3.1 监测项目244
7.3.2 测定方法的选择245
7.3.3 部分土壤污染物的测定247
思考与练习题250
8 噪声监测252
8.1 噪声概述252
8.1.1 噪声与声音252
8.1.2 噪声的分类252
8.1.3 噪声污染及其特点253
8.1.4 噪声的危害253
8.1.5 噪声的控制254
8.2 声音的量度及相关计算255
8.2.1 描述声音的基本物理量255
8.2.2 描述声能量大小的物理量255
8.2.3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256
8.2.4 声压级的“加”“减”计算及平均声压级257
8.3 噪声的表征259
8.3.1 响度与响度级259
8.3.2 计权声级260
8.3.3 等效连续A声级262
8.3.4 累计百分数声级263
8.3.5 噪声污染级263
8.3.6 昼夜等效声级263
8.3.7 噪声的频谱分析264
8.4 噪声的测量仪器266
8.4.1 噪声的测量仪器概述266
8.4.2 声级计266
8.5 噪声监测与评价269
8.5.1 噪声监测269
8.5.2 噪声评价272
思考与练习题274
9 放射性监测276
9.1 放射性基础理论知识276
9.1.1 放射性学科的发展276
9.1.2 放射性与放射性物质277
9.1.3 放射性衰变及其类型277
9.1.4 放射性量度及其单位278
9.2 放射性污染及防治280
9.2.1 放射性污染及特点280
9.2.2 放射性污染源280
9.2.3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分布280
9.2.4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281
9.2.5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281
9.3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放射性检测仪器283
9.3.1 放射性测量实验室283
9.3.2 放射性检测仪器283
9.4 放射性监测285
9.4.1 放射性监测的内容285
9.4.2 放射性监测的分类286
9.4.3 放射性监测标准286
9.4.4 放射性监测过程286
思考与练习题290
10 自动监测技术291
10.1 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291
10.1.1 测定系统291
10.1.2 传输系统291
10.1.3 数据处理系统294
10.2 大气污染自动监测295
10.2.1 大气污染的自动监测体系295
10.2.2 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方法和仪器296
10.2.3 大气污染监测车304
10.3 水污染自动监测304
10.3.1 水污染自动监测体系305
10.3.2 水污染自动监测方法和仪器306
10.4 流动注射分析309
10.4.1 流动注射分析法概述309
10.4.2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原理310
10.4.3 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装置及流路312
10.4.4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应用现状316
10.4.5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进展316
10.5 遥感监测技术318
10.5.1 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318
10.5.2 遥感监测传感器319
10.5.3 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22
思考与练习题323
11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323
11.1 概述325
11.1.1 监测质量保证的含义及内容325
11.1.2 监测质量控制的含义及内容326
11.2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表达326
11.2.1 数据的误差与偏差326
11.2.2 数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329
11.2.3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330
11.2.4 监测结果的统计检验336
11.2.5 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339
11.3 监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342
11.3.1 监测实验室基础342
11.3.2 环境标准物质346
11.3.3 空白试验348
11.3.4 校准曲线348
11.3.5 加标回收试验349
11.3.6 对照实验349
11.3.7 质量控制图349
11.4 监测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352
思考与练习题353
教学实验354
1 水样物理指标的检验354
2 水中总铬的测定359
3 饮用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361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氟离子363
5 水中氨氮的测定366
6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369
7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371
8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376
9 土壤中铅的测定380
10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382
11 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综合实验)383
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
- 1743012.html
- 1576337.html
- 3564703.html
- 3496878.html
- 1903773.html
- 2027288.html
- 2296280.html
- 2256337.html
- 3338173.html
- 3723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5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6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1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3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2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5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5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