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异画像 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变异画像 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二
  • (美)罗伯·K·雷斯勒,(美)安·W·伯吉丝,(美)约翰·E·道格拉斯著;李璞良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2332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异画像 FBI心理分析官对异常杀人者调查手记之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FBI首开研究 1

第一章 犯罪学专家大会诊 1

一、罪海寻踪 2

世纪大对谈 3

二、媒体观点 5

三、心理学观点 6

鲜为人知的犯罪学档案 7

四、社会学观点 10

五、法律观点 13

第二章 三十六桩罪案剖析 17

一、变调的童年与家庭 18

二、失落的亲情 20

三、父母的不当管教 27

四、异常体验 29

五、暴力行为指标 35

童年期 37

青春期 37

成年期 37

六、挫折之路 38

第三章 黑色幻想 42

一、虚幻与现实之间 43

二、早期侵略性幻想 46

三、早期侵略性行为 48

虐待行为 50

自残行为 53

四、“恶魔”附身 55

童年期幻想 56

青春期幻想 56

成年期幻想 56

强暴幻想 56

第四章 行为四部曲(上) 59

犯案前的压力 60

一、首部:计划与准备 60

犯案前的心理 64

犯案前的计划 64

犯案前的行为 66

选择被害人 67

诱发事件 68

二、二部:付诸行动 72

行动中的反映 72

行动方式 73

第五章 行为四部曲(下) 77

一、三部:弃置 78

方式 78

状态 79

最后陈尸地点 81

二、四部:案后行动 83

最初反映 83

后续行动 84

案后行动与作案手法 89

被捕 90

第六章 华伦犯罪档案 93

一、犯罪动机形成的深层原因 93

社会环境 93

童年创伤 95

模式行为反应 97

对他人的行为 100

思考的回馈滤网 101

二、华伦案解析 102

华伦的社会环境 102

华伦的童年 105

华伦的反应模式105

华伦对他人的行为 106

华伦的第一层思考回馈滤网 107

审判前的精神鉴定 108

华伦的上诉请求 110

最后的精神鉴定 112

华伦的第二层思考回馈滤网 115

逮捕后的新案情 120

审判前的准备 122

审判前的精神检查 123

本案评价 128

第七章 凶嫌显形 131

一、有组织力罪犯 132

人格特质 132

现场特征 133

杰夫案卷 136

现场特征 147

二、无组织力罪犯 147

人格特质 147

第八章 命案侦探团 153

一、第一阶段:资料输入 154

二、第二阶段:分析研判 156

手法及类型 156

作案意图 162

危险等级 163

时间与地点 164

三、第三阶段:犯罪评估 165

犯罪案件种类 166

现场的变动因素 169

犯案动机 169

四、第四阶段:解读真凶 170

五、第五阶段:调查 171

六、第六阶段:逮捕 171

七、相关案例解说 172

资料输入 172

研判过程 174

犯罪评估 175

解读真凶 178

调查 179

逮捕 180

第九章 恶魔之约 182

一、访谈的进行 183

二、有效沟通 183

三、诱导对方提供资料 184

四、特殊的技巧 186

五、招供 188

六、模特儿茱丽的告白 191

第十章 刑案画像 197

一、辨识艺术的起源 198

二、辨识与回忆 199

三、访谈及描述 200

四、脸部识别目录 205

五、催眠下的画像 208

六、骨骼辨识 210

七、电脑应用 210

第十一章 法医大人 213

一、如虎添翼 214

二、呼之欲出 216

三、剥茧抽丝 220

四、侦案病理学 223

第十二章 “被害者学”应运而生 225

一、初期的剧痛 226

二、是谁干的? 227

三、我能做什么? 229

四、现在就去做 230

五、长期的复健 232

六、心灵创伤 233

七、法律社会问题 235

八、常见的身心症状 237

九、援助之手 241

十、矫正咨询 241

十一、不要对我冷漠 244

第十三章 险境周旋 250

被害人情况 252

一、三十六桩罪案的调查 252

被害人的抗拒 253

二、对麻省治疗中心强暴犯的研究 255

“补偿型” 255

“掠夺型” 256

“转移型” 256

“性虐型” 257

三、受攻击人抗拒策略 257

口头上的抗拒 259

肢体上的抗拒 259

脱逃 259

非对抗性的口头回应 260

非对抗性的肢体抗拒 261

勉强顺从 261

综合研判 262

四、受攻击人防暴决策系统图 266

第十四章 天罗地网 271

一、暴力犯罪研究小组 272

二、行为科学组 273

三、NCAVC274

四、NCAVC研究暨发展计划278

研究现况279

未来的研究 281

五、NCAVC训练计划 282

一般警校的训练 283

联邦调查局的训练 283

参与各项专业会议或研讨会 283

与警方的合作计划 283

六、罪犯描绘出击 284

暴力案件中的线索 284

罪犯描绘及咨询顾问计划 286

罪犯描绘电脑化 288

暴力犯罪模式出炉 288

人工智慧计划 291

VICAP联网系统 291

七、暴力罪犯的逮捕计划 294

VICAP的原始概念 294

VICAP与联邦调查局 295

何谓VICAP? 296

第十五章 犯罪研究的未来天空 299

一、三十六名案犯现况 299

二、重视犯罪分类的独门技术 300

三、正视犯罪给儿童留下的创伤 302

四、预防偏差越轨的幻想 302

五、打击犯罪锲而不舍 303

附录:VICAP犯罪分析报告书 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