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字本位语法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通锵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5912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字本位语法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字本位”和语言研究&徐通锵1
绪论:语言特点的释取和语言理论研究1
语言结构的特点和语言理论研究的两种思路1
科学思潮的发展和语言理论研究6
汉语特点的研究和中国语言学与国际的接轨10
上编 方法论21
第一章 对比和语言理论的研究方法21
语言、现实和认识论21
音义关联和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生成25
基本结构单位的差异和语言特点的研究28
不同特点的对比研究和语言共性原理的探索35
第二章 编码机制的“±理据性”和语法结构42
语法: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构造规则42
音义关联的“±理据性”和语言研究的传统46
理据载体的形成途径和语法的结构类型50
第三章 思维方式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58
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58
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语法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63
思维方式和语言世界观69
第四章 文字和语言的研究79
语言、文字和人类认知现实的途径79
书面语和语言、文字两种认知途径的并轨85
不同类型的文字体系和语言研究90
第五章 重新分析和汉语语义语法的转型96
重新分析96
声、韵的理据载体和史前汉语语义语法规则的拟测99
从“名”到“字”和基本结构单位的重新分析105
因声求义和字的生成方式的重新分析111
字形结构规则的研究和语法114
第六章 语言研究的转向和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重新分析122
西学东渐和语言研究的转向122
时空的交集和字的生成方式的重新分析127
字组结构的研究和汉语的语汇语法132
中编 结构论139
第七章 字组的生成和语汇中的语法规则139
字组和语义特征的提取139
核心字和字的句法语义功能的二重性145
字组的结构模式150
序位、序素和字组的句法语义结构158
第八章 字的语法化初阶和句法语义的结构165
字的语法化初阶和字类的划分165
辞类和辞品170
字组的扩展方式和句法语义结构178
第九章 标记的连接和并列结构184
同义和并列二字组的生成184
标记的连接与同型并列结构的扩展189
同型结构的并列和汉语的成语式“四字格”194
第十章 限定结构(上):生成、扩展和“的”的连接功能201
限定关系字组的生成和它的语义基础201
“的”和限定关系字组的扩展205
“的”的限定关系标记和汉语的语法研究214
第十一章 限定结构(下):数量名结构和状动结构220
字的语法化次阶和字块的标记220
量字的生成和“数·量·名”的限定结构223
状字的生成和“状·动”的限定结构232
第十二章 述谓结构和汉语的基本句式241
引导关系和述谓结构241
基本句式和语言结构的脉络245
使动式的历史变异和“动补”结构的发展250
使动式的历史变异与“连谓”式的形成、发展257
介字位置的前置和语序的变化261
结构单位的复音节化和句式结构格局的调整265
下编 表达论273
第十三章 结构与表达273
表述结构和语句的生成273
主观性、主观化和表达的句278
“话题—陈述”和表达的句的结构框架281
第十四章 语言范畴的性质和表达的研究287
语法范畴和语义范畴287
字的语法化末阶和汉语语义范畴的标记290
语义范畴和表达的研究途径297
第十五章 爱憎与褒贬:变音和语义范畴的标记300
“-子、-儿、-头”和褒贬、爱憎的表达300
本音、变音的相互竞争和音变规律的例外306
变音的研究和语言理论建设310
第十六章 空间和时间(上):空间315
“我”和语言的时空观315
前、后、左、右……与静态的空间319
来/去、进/出……与动态的空间324
第十七章 空间和时间(下):时间331
时和体331
西方语法理论的影响和汉语“时”“体”的研究335
“了、着、过”与汉语的时态343
语汇意义的制约和时态的生成349
第十八章 肯定和否定353
“±肯定”与逻辑的对立概念353
“±肯定”的语义基础356
“±肯定”和句法结构365
第十九章 有定和无定372
定指和有定372
有定性范畴和语法结构的枢纽376
有定性范畴的探索和汉语语法研究379
“前管后”的意合原则和汉语的语序384
参考文献391
汉英术语对照表402
热门推荐
- 3022852.html
- 3068540.html
- 2954718.html
- 198795.html
- 1076548.html
- 2498518.html
- 2449011.html
- 2244332.html
- 1877602.html
- 1043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6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7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5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5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