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
  • 陈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173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60页
  • 文件大小:180MB
  • 文件页数:882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5.0技术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 础篇21

第1章Pro/E Wildfiire5.0入门21

1.1了解Pro/E Wildfiire5.022

1.1.1 Pro/ENGINEER的发展历程22

1.1.2 Pro/E5.0 工程设计功能与流程22

1.2 Pro/E的行业解决方案23

1.2.1 Pro/E的功能特性23

1.2.2产品设计功能24

1.2.3分析仿真功能24

1.2.4加工制造功能25

1.2.5数据管理功能25

1.2.6数据交换功能25

1.3 Pro/E建模方法26

1.3.1三维模型的表达方式26

1.3.2基于特征的模型27

1.3.3全参数化建模方式27

1.4学习Pro/E Wildfiire5.0的安装方法28

1.5工作界面32

1.5.1启动Pro/ENGINEER Wildfiire5.032

1.5.2熟悉菜单栏33

1.5.3熟悉工具栏38

1.5.4熟悉特征工具栏39

1.5.5熟悉命令提示栏40

1.6参数设置40

1.6.1环境设置40

1.6.2配置设置42

1.7课后习题45

第2章Pro/E Wildfiire5.0基本操作46

2.1设置工作目录47

2.2键盘和鼠标47

2.3选取对象48

2.3.1选取首选项48

2.3.2选取的方式48

2.3 .3对象的选取49

2.4管理文件49

2.5 Pro/E基准工具51

2.5.1创建基准点51

实训01——创建基准点51

2.5.2偏移坐标系52

实训02——创建偏移坐标系52

2.5.3创建域点53

实训03——创建域点53

2.5.4创建基准轴54

实训04——通过相交平面创建基准轴54

实训05——选取圆曲线或边创建 基准轴54

实训06——使用两个偏移参照创建基准轴55

2.6创建基准曲线56

2.6.1通过点56

实训07——通过点创建基准曲线56

2.6.2自文件57

实训08——自文件创建基准曲线57

2.6.3从方程58

实训09——“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58

2.7创建基准坐标系59

实训10——创建基准坐标系59

2.8创建基准平面61

2.8.1通过空间三点61

实训11——通过空间三点创建基准 平面61

2.8.2通过空间点线62

实训12——通过空间点线创建基准 平面62

2.8.3偏移平面62

实训13——偏移平面62

2.8.4创建具有角度偏移的基准平面63

实训14——创建具有角度偏移的基准 平面63

2.8.5通过基准坐标系创建基准平面64

实训15——通过基准坐标系创建基准 平面64

2.9拓展训练——羽毛球设计65

2.10课后习题73

建 模篇75

第3章 草图设计75

3.1草图概述76

3.1.1理解Pro/E草绘环境中的关键术语76

3.1.2进入草图环境76

3.1.3熟悉Pro/E草绘环境中的工具栏图标77

3.1.4草绘前的必要设置和草图区的调整78

3.2基本图元的绘制80

3.2.1绘制点和坐标系80

3.2.2绘制直线80

3.2.3绘制圆81

3.2.4圆弧的绘制82

3.2.5绘制矩形83

3.2.6绘制圆角83

3.2.7绘制样条曲线84

3.2.8创建文本84

实训16编辑支架草图86

3.3草图图形编辑91

3.3.1选取操作对象图元91

3.3.2图元的复制与镜像91

3.3.3图元的缩放与旋转93

3.3.4图元的修剪94

实训17——绘制吊钩草图95

3.4尺寸标注100

3.4.1标注长度尺寸101

3.4.2标注半径和直径尺寸102

3.4.3标注角度尺寸102

3.4.4其他尺寸的标注103

3.4.5修改标注104

实训18——绘制弯钩草图105

3.5图元的约束108

3.5.1建立竖直约束108

3.5.2建立水平约束109

3.5.3建立垂直约束109

3.5.4建立相切约束109

3.5.5对齐线的中点110

3.5.6建立重合约束110

3.5.7建立对称约束111

3.5.8建立相等约束111

3.5.9建立平行约束111

实训19——绘制调整垫片草图111

3.6拓展训练——草图绘制114

3.6.1绘制变速箱截面草图114

3.6.2绘制摇柄零件草图120

3.7课后习题122

第4章 基础特征设计124

4.1零件的设计过程125

4.1.1构造特征概述125

4.1.2机械加工与三维建模126

4.1.3三维建模的一般过程127

4.2拉伸特征128

4.2.1拉伸命令操控板128

4.2.2拉伸深度选项131

4.2.3【暂停】与【特征预览】功能133

实训20——支座设计134

4.3旋转特征137

4.3.1旋转命令操控板138

4.3.2旋转特征类型138

4.3.3旋转角度类型139

实训21——阀座设计140

4.4扫描特征142

定义扫描轨迹143

实训22——创建开放轨迹扫描实体 特征145

4.5可变截面扫描146

4.5.1可变截面扫描特征操控面板146

4.5.2定义扫描轨迹147

4.5.3扫描截面148

实训23——创建圆轨迹的可变截面 扫描特征150

4.6混合特征152

4.6.1混合概述152

4.6.2创建混合特征需要注意的事项154

实训24——利用“混合”命令创建苹果 造型155

4.7扫描混合158

4.7.1扫描混合命令操控板159

4.7.2【参照】选项板159

4.7.3【截面】选项板160

4.7.4【相切】选项板162

4.7.5【选项】选项板162

4.8拓展训练——座椅设计163

4.9课后习题168

第5章构造特征设计169

5.1工程特征170

5.1.1孔特征170

5.1.2壳特征173

5.1.3筋特征174

5.1.4拔模特征176

5.1.5倒圆角182

5.1.6倒角184

实训25——设计机械零件186

5.2构造特征191

5.2.1槽特征191

5.2.2法兰192

5.2.3环形槽193

5.2.4耳194

5.2.5轴194

5.2.6管道196

5.2.7修饰特征197

实训26——设计管件199

5.3折弯特征203

5.3.1环形折弯203

5.3.2骨架折弯207

实训27——轮胎设计209

5.4拓展训练——电机座设计212

5.5课后习题219

第6章 特征操作与编辑220

6.1复制功能特征221

6.1.1阵列特征221

6.1.2镜像特征228

6.1.3复制和粘贴特征229

6.1.4选择性粘贴230

实训28——设计螺旋状楼梯231

6.2更改实体特征234

6.2.1偏移特征234

6.2.2加厚237

6.2.3实体化238

实训29——旋钮设计239

6.3综合演练241

6.3.1发动机零件设计241

6.3.2麦克风造型设计249

6.4课后习题256

第7 章模型参数化设计257

7.1关系258

7.1.1【关系】对话框258

7.1.2将参数与模型尺寸相关联258

7.1.3利用关系式进行建模训练261

实训30——利用关系式设计麻花绳子261

7.2参数263

7.2.1参数概述263

7.2.2参数的设置263

7.2.3编辑属性参数项目265

7.2.4向特定对象中添加参数265

7.2.5删除参数266

实训31——利用参数定义机械零件266

7.3插入2D基准图形关系270

7.3.1什么是2D基准图形关系270

7.3.22D基准图形的应用271

实训32——利用2D基准图形设计“田螺”造型272

7.4特征再生失败及其处理274

7.4.1特征再生失败的原因274

7.4.2【故障排除器】对话框275

7.5拓展训练276

7.5.1圆柱直齿轮参数化设计277

7.5.2锥齿轮参数化设计294

7.6课后习题308

第8章 基本曲面设计309

8.1曲面特征综述310

8.1.1曲面建模的优势310

8.1.2曲面建模的步骤310

8.2创建基本曲面特征311

8.2.1创建拉伸曲面特征311

8.2.2创建旋转曲面特征312

8.2.3创建扫描曲面特征313

8.2.4创建混合曲面特征314

实训33——基本曲面特征设计314

8.3创建填充曲面特征317

实训34——创建填充曲面317

8.4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特征317

8.4.1边界混合曲面特征概述318

8.4.2创建单一方向上的边界混合曲面特征318

8.4.3创建双方向上的边界混合曲面320

8.4.4使用约束创建边界混合曲面321

实训35——创建三棱锥曲面321

8.5创建螺旋扫描曲面特征324

实训36——创建螺旋扫描曲面324

8.6创建扫描混合曲面特征325

实训37——创建混合扫描曲面325

8.7创建可变截面扫描曲面特征327

8.7.1可变截面扫描的原理327

8.7.2可变截面扫描设计过程329

实训38——创建水果盘332

8.8拓展训练——香蕉造型337

8.9课后习题341

第9章 曲面编辑与操作342

9.1曲面编辑343

9.1.1修剪曲面特征343

实训39——创建扫描修剪曲面345

9.1.2延伸曲面特征347

实训40——创建花纹切边曲面350

9.1.3合并曲面特征352

实训41——组合曲面353

9.2曲面操作355

9.2.1曲面的实体化355

9.2.2曲面的加厚操作357

9.3拓展训练357

9.3.1洗发露瓶设计358

9.3.2螺纹花型瓶设计365

9.4课后习题371

第10章ISDX曲面造型372

10.1造型工作台介绍373

10.1.1进入造型工作台373

10.1.2造型环境设置375

10.1.3工具栏介绍376

10.2设置活动平面和内部平面377

实训42——设置活动平面377

10.3创建曲线378

10.3.1创建自由曲线379

实训43——创建自由曲线380

10.3.2创建圆380

实训44——创建圆381

10.3.3创建圆弧381

实训45——创建圆弧381

10.3.4创建下落曲线382

实训46——创建下落曲线382

10.3.5创建COS曲线383

实训47——创建COS曲线383

10.3.6创建偏移曲线383

实训48——创建偏移曲线384

10.3.7创建来自基准的曲线384

实训49——创建来自基准的曲线385

10.3.8创建来自曲面的曲线385

实训50——创建来自曲面的曲线385

10.4编辑造型曲线386

10.4.1曲率图386

10.4.2编辑曲线点或控制点386

10.4.3复制与移动曲线387

10.5创建造型曲面388

10.5.1边界曲面388

实训51——创建边界曲面388

10.5.2连接造型曲面389

10.5.3修剪造型曲面389

10.5.4编辑造型曲面390

10.6拓展训练391

10.6.1指模设计391

10.6.2瓦砾设计394

10.7课后习题398

第11章模型测量与几何分析399

11.1模型的测量400

11.1.1距离400

11.1.2长度401

11.1.3角度402

11.1.4直径(半径)403

11.1.5面积403

11.1.6体积404

11.2曲线及曲面分析404

11.2.1曲率分析404

11.2.2截面分析405

11.2.3偏移分析406

11.2.4着色曲率406

11.2.5反射分析407

11.2.6斜度分析407

11.2.7斜率分析408

11.2.8曲面节点分析408

11.2.9保存分析408

11.2.10全部隐藏409

11.2.11删除全部曲率409

11.2.12删除全部截面409

11.2.13删除全部曲面节点410

11.3课后习题410

模 块篇411

第12章 模型渲染411

12.1渲染概述412

12.1.1认识渲染412

12.1.2 Pro/E外观设置与渲染412

12.1.3 Pro/E渲染术语413

12.1.4 Pro/E渲染功能命令414

12.2关于实时渲染415

12.3创建外观416

12.3.1外观库416

12.3.2外观编辑器418

12.3.3模型外观编辑器420

12.3.4外观过滤器420

12.3.5应用纹理420

12.4添加光源421

12.4.1光源类型422

12.4.2【光源】选项卡422

12.4.3光源的修改、删除、打开和保存423

12.5房间423

12.5.1创建房间424

12.5.2修改房间425

12.6应用场景425

12.7渲染426

12.7.1设置透视图426

12.7.2渲染设置427

12.7.3渲染窗口429

12.7.4渲染区域429

12.8拓展训练——iPhone4手机渲染430

12.9课后习题438

第13章 装配建模439

13.1装配模块概述440

13.1.1两种装配模式440

13.1.2两种装配约束形式440

13.1.3进入装配环境441

13.1.4装配工具441

13.2无连接接口的装配约束443

13.2.1配对约束444

13.2.2对齐约束444

13.2.3插入约束444

13.2.4坐标系约束445

13.2.5相切约束445

13.2.6直线上的点约束445

13.2.7曲面上的点约束446

13.2.8曲面上的边约束446

13.2.9固定约束446

13.2.10默认约束446

13.3有连接接口的装配约束447

实训52——装配曲柄滑块机构450

13.4装配相同零件454

实训53——装配螺钉454

13.5建立爆炸视图457

13.6拓展训练——球阀装配458

13.7课后习题466

第14章 工程图设计467

14.1 工程图概述468

14.1.1进入工程图设计模式468

14.1.2设置绘图格式468

14.1.3 工程图的相关配置471

实训54——利用Confiig.pro创建国标 的图纸模板473

14.1.4图形交换476

14.2 I程图的组成478

14.2.1基本视图类型478

14.2.2其他视图类型480

14.2.3工程图上的其他组成部分482

14.3定义绘图视图482

14.3.1【绘制视图】对话框482

14.3.2定义视图状态483

14.3.3定义视图显示484

14.3.4定义视图的原点485

14.3.5定义视图对齐486

14.4 工程图的标注与注释487

14.4.1自动标注尺寸487

14.4.2手动标注尺寸488

14.4.3尺寸的整理与操作492

14.4.4尺寸公差标注495

14.4.5儿何公差标注496

14.5拓展训练——支架零件工程图497

14.6课后习题517

第15章钣金设计519

15.1钣金成型基础520

15.1.1钣金加工概述520

15.1.2 Pro/E中的钣金设计方法520

15.1.3钣金设计环境522

15.2分离的钣金基本壁522

15.2.1平整壁特征522

实训55——创建平整壁522

15.2.2拉伸壁特征523

实训56——创建拉伸壁524

15.2.3旋转壁特征524

实训57——创建旋转壁525

15.2.4混合壁特征526

实训58——创建混合壁527

15.2.5偏移壁特征529

15.3钣金次要壁529

15.3.1创建次要平整壁530

实训59——创建次要平整壁530

15.3.2创建法兰壁531

实训60——创建法兰壁532

15.3.3创建扭转壁533

实训61——创建扭转壁533

15.3.4创建延伸壁534

实训62——创建延伸壁535

15.4将实体转换成钣金535

实训63——将实体转换成钣金件536

15.5拓展训练——电脑机箱侧板钣金设计537

15.6课后习题547

第16章Plastic Advisor分析549

16.1 Pro/E塑料顾问550

16.1.1 Plastic Advisor的安装550

16.1.2塑料顾问分析流程551

16.1.3分析要求551

16.1.4 Plastic Advisor功能552

16.1.5产品结构对Plastic Advisor分析的影响553

l6.2塑料料流理论基础554

16.2.1塑料注射成型554

16.2.2浇口位置555

16.2.3结晶性556

16.2.4模具类型556

16.2.5流道系统设计557

16.3熟悉Plastic Advisor界面558

16.4 Plastic Advisor基本操作559

16.4.1导入/导出的文件类型559

16.4.2模型视图操作560

16.4.3模型显示操作561

16.4.4首选项设置562

16.5顾问563

16.5.1拾取注射进胶位置563

16.5.2建模工具564

16.5.3分析前检查565

16.5.4分析向导565

16.5.5分析结果566

16.6拓展训练——产品分析567

16.6.1最佳浇口位置分析567

16.6.2塑料充填分析570

16.6.3冷却质量分析574

16.6.4缩痕分析576

16.6.5熔接痕与气穴位置577

16.7课后习题578

第17章 注塑模具设计579

17.1 Pro/E模具设计流程580

17.2 Pro/E模具设计环境581

17.3准备模型的检测582

17.3.1拔模斜度582

17.3.2等高线583

17.3.3厚度584

17.3.4分型面585

17.3.5投影面积587

实训64—— MP3后盖模型检测587

17.4装配参照模型589

17.4.1装配方式589

17.4.2创建方式589

17.4.3定位参照模型590

实训65——创建可变布局592

17.5设置收缩率594

17.5.1按尺寸收缩594

17.5.2按比例收缩594

17.6毛坯工件595

17.6.1自动工件595

17.6.2装配工件596

17.6.3手动工件596

17.7分型面设计596

17.7.1自动分型工具597

17.7.2裙边分型面598

17.7.3阴影分型面599

实训66——分型面设计599

17.8模具体积块603

17.8.1以分型面分割体积块604

17.8.2编辑模具体积块605

17.8.3修剪到几何606

17.9抽取模具元件607

17.10制模607

17.11模具开模607

17.12拓展训练——手把拆模设计608

17.13课后习题615

第18章数控加工616

18.1数控技术应用617

18.1.1了解数控加工原理617

18.1.2数控加工术语618

18.1.3工序的划分619

18.1.4加工刀具的选择620

18.1.5初学Pro/E加工624

18.2 NC数控加工的准备内容626

18.2.1参考模型626

18.2.2自动工件627

18.2.3其他工件创建方法629

18.2.4 NC操作的创建方法631

18.3体积块铣削632

18.3.1体积块铣削的铣削过程632

18.3.2确定加工范围632

18.3.3体积块铣削加工过程仿真633

实训67——衬箱零件模具铣削加工634

18.4轮廓铣削639

实训68——对称凹边底座零件铣削加工640

18.5端面铣削加工644

18.5.1端面铣削的特点644

18.5.2 工艺分析645

实训69——三角铣槽端面的精加工645

18.6曲面铣削加工648

18.6.1曲面铣削的功能和应用648

18.6.2工艺分析648

实训70——内腔曲面铣削加工649

18.7钻削加工653

18.7.1工艺设计654

18.7.2参数设置654

实训71——折流板孔加工654

18.8课后习题658

第19章 机构运动仿真与分析659

19.1 Pro/E运动仿真概述660

19.1.1机构的定义660

19.1.2 Pro/E机构运动仿真术语660

19.1.3机构连接装配方式661

19.2 Pro/E机构运动仿真环境661

19.3 Pro/E Mechanism基本操作与设置662

19.3.1基本操作662

19.3.2组件设置663

19.4连杆机构仿真与分析664

19.4.1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664

19.4.2空间连杆机构666

实训72——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仿真与分析668

19.5凸轮机构仿真与分析675

19.5.1凸轮机构的组成675

19.5.2凸轮机构的分类675

实训73——打孔机凸轮机构仿真与分析677

19.6齿轮传动机构仿真与分析682

19.6.1齿轮机构682

19.6.2平面齿轮传动683

19.6.3空间齿轮传动683

实训74——二级齿轮减速器运动仿真684

19.7课后习题690

应 用篇691

第20章Pro/E应用子机械设计691

20.1减速器上箱体设计692

20.2钳座设计697

20.3螺丝刀设计705

第21章Pro/E应用于产品装配设计718

21.1产品设计分析719

21.2设计过程720

21.2.1前罩设计720

21.2.2扇叶设计723

21.2.3底座设计729

21.2.4其他零件设计743

21.3电扇装配743

第22章Pro/E应用于钣金设计744

22.1分析钣金件745

22.2确定钣金冲压方案746

22.3钣金设计流程747

22.3.1创建第一壁及凸、凹模成形748

22.3.2创建拉伸切除特征751

22.3.3创建折弯753

22.3.4创建二次折弯钣金756

第23章Pro/E应用于模具拆模设计758

23.1手机面板拆模设计759

23.1.1设计任务759

23.1.2加载参照模型759

23.1.3拔模检测761

23.1.4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762

23.1.5模具元件的设计763

23.1.6创建侧滑块与子镶件769

23.1.7制模与开模773

23.2电控开关后壳拆模设计773

23.2.1设计任务774

23.2.2加载参照模型774

23.2.3拔模检测776

23.2.4 Plastics Advisor分析776

23.2.5模具成型零件设计778

23.3数码相机外壳拆模设计786

23.3.1模具设计任务786

23.3.2加载参照模型787

23.3.3拔模检测788

23.3.4 Plastic Advisor最佳浇口 位置分析789

23.3.5模具成型零件设计790

第24章Pro/E应用于数控加工800

24.1模具零件加工常识801

24.1.1常见数控加工模具零件801

24.1.2模具数控加工的刀具选择801

24.1.3模具前后模编程注意事项803

24.1.4模具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804

24.2模具凸模零件加工实例808

24.2.1加工准备809

24.2.2底座的粗加工810

24.2.3底座的半精加工813

24.2.4按键孔的粗加工815

24.2.5底座的清角加工819

24.2.6按键孔的精加工820

24.2.7后置处理加工仿真824

第25章Pro/E应用于产品渲染设计827

25.1皇冠造型设计828

25.1.1设计主体828

25.1.2创建折弯特征841

25.2皇冠渲染设计844

25.2.1添加与编辑材质844

25.2.2场景与光源设置847

附录一Pro/E软件学习方法851

附录二Pro/E自定义快捷命令853

附录三 加强训练习题集854

附录四Pro/E零件术语表8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