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语言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语言学
  • 刘宝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588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社会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语言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语言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语言学1

第二节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3

一、语言的社会属性3

二、语言史与社会史5

第三节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与传播9

一、社会语言学在西方的产生和传播9

二、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产生和传播13

第四节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19

一、微观的社会语言学19

二、宏观的社会语言学22

三、社会语言学的社会性和民族性23

第二章 语言与文化25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5

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5

二、语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26

第二节 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29

一、亲属词29

二、颜色词32

三、人名44

第三节 语言对文化的制约和影响61

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61

二、语言对文学形式的制约和影响62

三、语言对艺术形式的制约和影响66

四、语言对文化行为的制约和影响70

第四节 语言和文化生态73

一、文化生态学73

二、语言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74

三、语言的生态危机和保护76

第三章 语言与民族81

第一节 语言与民族的关系81

一、语言在民族共同体中的地位81

二、语言感情与民族感情85

第二节 语言冲突与民族矛盾88

一、语言战争——“字句可能折断你的骨头”88

二、加拿大的语言冲突与多元文化主义进程92

第三节 语言对民族文化的反映99

一、词汇密度显示民族生活环境99

二、词的早期意义是民族文化的沉积103

三、合成词是探索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源104

四、底层成分是民族历史的化石105

五、概念隐喻是洞察民族心理认知的窗口107

六、借词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109

第四节 民族语言的濒危和消亡111

一、已经和即将沉寂的声音111

二、语言濒危和消亡的含义114

三、语言濒危和消亡的原因115

四、语言濒危和消亡的后果118

第四章 语言与地理121

第一节 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121

一、古代汉语方言与社会121

二、现代汉语方言的差异125

第二节 方言的文化属性和功能129

一、方言的社会声望129

二、方言的情感功能132

三、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134

第三节 语言中的地名137

一、地名的历史价值138

二、地名的文化意义141

三、地名的政治色彩146

第五章 语言与阶级150

第一节 语言的阶级性与全民性150

一、阶级、阶层的划分150

二、语言与阶级和阶层的关系151

三、语言的全民性153

第二节 语言阶级变异的表现形式154

一、语音变异155

二、语词变异156

第三节 贱民阶层的语言变异158

一、堕民及其语言159

二、九姓渔民及其语言160

三、蛋民及其语言161

第四节 特殊社会群体的语言变异163

一、隐语163

二、隐语与共同语167

第六章 语言与宗教170

第一节 语言与宗教的关系170

一、语言与宗教共生170

二、宗教对汉语的影响173

第二节 语言拜物教176

一、语言拜物教的宗教属性176

二、语言拜物教形成的心理原因180

三、语言拜物教与“格氏定律”183

第七章 语言与政治191

第一节 语言的政治属性191

一、语言与政治的关系191

二、语言中的政治192

三、政治中的语言197

第二节 “政治上正确”的语言207

一、古代的“正名”与政治207

二、现代“政治上正确”的语言210

第三节 语言民族歧视与政治偏见213

一、语言观念上的民族歧视213

二、词汇中的民族歧视215

三、文字中的民族歧视219

四、近现代中国对语言民族歧视的“纠弹”220

第四节 语言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222

一、性别语言与性别政治222

二、词汇中的性别歧视223

三、熟语中的性别歧视227

四、文字中的性别歧视228

五、女权对男权话语的革命231

第八章 语言接触与社会交流234

第一节 语言接触234

一、语言接触及其意义234

二、语言接触的形式236

第二节 语言中的借词240

一、汉语中的借词240

二、汉语借词的借入方式245

三、英语中的汉语借词252

四、汉语借词的择字问题256

第三节 洋泾浜语258

一、洋泾浜语形成的社会原因258

二、洋泾浜语的特点260

三、洋泾浜语的价值262

第四节 克里奥尔语264

一、克里奥尔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264

二、语言的混合与民族的混同266

第五节 语言借用与语言净化267

一、西方的语言净化运动267

二、现代汉语“洋化”现象270

第九章 文字与社会274

第一节 文字与社会的关系274

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274

二、文字的社会区分功能276

三、文字的敬仰崇拜278

第二节 汉字与社会史280

一、汉字的文献价值280

二、汉字文献价值的利用方法283

参考文献294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