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2版
  • 叶陈刚,李相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信出版社
  • ISBN:97875086167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审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章 总论3

第二章 审计规范25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业务承接57

第四章 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81

第五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112

第六章 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136

第七章 审计风险应对措施与程序181

第八章 审计抽样与测试214

下篇 审计业务流程与审计报告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57

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94

第十一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328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59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393

第十四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408

第十五章 其他审计服务业务449

部分练习题或案例分析参考答案486

参考文献503

上篇 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章 总论3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4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4

二、审计的发展5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性质与目标7

一、审计的概念7

二、审计的性质7

三、审计的目标9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12

一、审计的对象12

二、审计的职能13

三、审计的作用13

第四节 审计监督体系14

一、政府审计机关15

二、民间审计组织16

三、内部审计机构19

本章小结20

关键术语21

思考题21

练习题21

案例分析 英国审计假账第一案:“南海公司”破产事件23

第二章 审计规范25

第一节 审计法律规范27

一、关于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法律规定27

二、政府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27

三、民间审计中的有关法律规范29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31

五、民间审计人员如何避免法律诉讼32

第二节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34

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意义34

二、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35

三、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40

第三节 审计准则规范41

一、审计准则规范之一——政府审计准则41

二、审计准则规范之二——民间审计准则44

三、审计准则规范之三——内部审计准则49

本章小结52

关键术语52

思考题53

练习题53

案例分析 美国审计假账第一案:麦克森·罗宾斯公司舞弊案55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业务承接57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58

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演变58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58

三、具体审计目标59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62

一、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的责任63

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63

三、财务报表审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64

第三节 业务承接65

一、考虑的因素65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66

第四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范围72

一、审计过程72

二、审计范围73

三、审计的组织方式74

本章小结75

关键术语76

思考题77

练习题77

案例分析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分析80

第四章 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81

第一节 审计程序82

一、审计准备阶段82

二、审计实施阶段84

三、审计报告阶段85

第二节 审计准备业务87

一、审计准备业务活动的目的87

二、审计准备业务活动的内容87

第三节 审计策划88

一、审计策划的含义与作用88

二、审计策划的内容89

三、计划审计工作的更改与完善92

四、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92

五、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93

六、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93

第四节 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94

一、重要性的定义94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95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96

四、计划审计阶段重要性水平的调整99

五、错报评价的影响99

第五节 审计风险及其内容101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101

二、重大错报风险102

三、检查风险103

四、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103

本章小结104

关键术语104

思考题105

练习题106

案例分析 对LG公司应收账款函证111

第五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112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概念、种类与特征113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113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114

三、审计证据的特征116

第二节 审计证据的获取、整理与分析119

一、审计证据的获取120

二、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121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种类与作用122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122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123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23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复核与归档管理124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124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27

三、审计档案的管理129

第五节 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130

本章小结130

关键术语131

思考题131

练习题131

案例分析 美国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牵出假账大案134

第六章 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136

第一节 风险评估的要求与程序137

一、风险评估及其意义137

二、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138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138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信息141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总体要求141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具体内容142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147

一、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147

二、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150

三、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151

四、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控制环境152

五、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二——风险评估过程155

六、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三——信息系统与沟通155

七、内部控制的要素之四——控制活动157

八、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五——对控制的监督159

九、对内部控制了解和评估角度之一——整体层面159

十、对内部控制了解和评估角度之二——业务流程层面160

第四节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165

一、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166

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168

三、只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69

四、对风险评估的修正170

第五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170

一、与治理层和管理层沟通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170

二、与治理层沟通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171

第六节 审计工作记录171

一、记录的目的与内容171

二、记录的方式171

本章小结172

关键术语173

思考题174

练习题174

案例分析 某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导致的融资风险和重大损失180

第七章 审计风险应对措施与程序181

第一节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82

一、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82

二、增强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183

三、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185

第二节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85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85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187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188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189

第三节 控制测试190

一、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190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192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194

四、控制测试的范围197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199

一、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199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202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203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205

第五节 评价列报的适当性206

第六节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206

一、完成审计工作前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评价206

二、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207

本章小结208

关键术语208

思考题208

练习题209

案例分析213

第八章 审计抽样与测试214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215

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215

二、审计抽样的类型217

三、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219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220

一、样本的设计220

二、样本的选取方法224

三、抽样结果的评价227

第三节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229

一、设计样本阶段230

二、选取样本阶段232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237

四、记录抽样程序240

第四节 细节测试中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241

一、单位平均估计抽样241

二、比率估计抽样245

三、差额估计抽样245

本章小结246

关键术语246

思考题247

练习题247

案例分析 捉住伸向学生的“黑手”253

下篇 审计业务流程与审计报告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57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概述258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258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259

三、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259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测试的种类260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262

一、国内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收入来源概述262

二、主要业务活动和关键内部控制263

三、主要凭证和账户265

第三节 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66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66

二、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69

三、收款交易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271

第四节 营业收入审计271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271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72

三、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74

第五节 应收及预收款项审计275

一、应收账款审计275

二、应收票据审计280

三、长期应收款审计281

四、预收账款审计281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282

一、代销商品款审计282

二、应交税费审计283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284

四、销售费用审计285

本章小结285

关键术语286

思考题286

练习题287

案例分析 企业货币资金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293

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94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征295

一、主要凭证和账户295

二、主要业务活动296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98

一、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98

二、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0

第三节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审计300

一、应付账款审计300

二、应付票据审计302

第四节 固定资产审计303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范围303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4

三、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305

第五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311

一、预付款项审计311

二、在建工程审计312

三、工程物资审计314

四、固定资产清理审计315

五、无形资产审计315

六、开发支出审计317

七、商誉审计317

八、长期待摊费用审计318

九、长期应付款审计318

十、管理费用审计319

本章小结320

关键术语320

思考题321

练习题321

案例分析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篡改往来账项326

第十一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328

第一节 存货与生产循环的特征329

一、主要凭证和账户329

二、主要业务活动330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31

一、成本会计制度和控制测试331

二、工薪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34

第三节 存货审计335

一、存货的审计目标335

二、存货监盘336

三、存货计价测试341

四、存货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342

第四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348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348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348

第五节 营业成本审计349

一、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350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350

三、其他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351

本章小结351

关键术语352

思考题352

练习题352

案例分析 “银广夏”伪造产品生产造假案357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59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征360

一、主要凭证和账户360

二、主要业务活动361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62

一、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62

二、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64

第三节 借款相关项目审计366

一、借款的审计目标366

二、短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367

三、长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367

四、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368

五、财务费用审计369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审计370

一、实收资本(股本)审计370

二、资本公积审计371

三、盈余公积审计372

四、未分配利润审计373

五、应付股利审计374

第五节 投资相关项目审计374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374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375

三、长期股权投资审计377

四、投资性房地产审计378

五、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审计379

六、投资收益审计380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381

一、其他应收款审计381

二、其他应付款审计381

三、预计负债审计382

四、所得税费用审计382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383

六、资产减值损失审计384

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384

八、营业外收入审计385

九、营业外支出审计385

本章小结386

关键术语386

思考题387

练习题387

案例分析 美国阳光电器公司重组造假案392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393

第一节 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394

一、货币资金的特点394

二、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的关系394

三、货币资金的主要凭证和账户394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95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395

二、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396

第三节 库存现金审计397

一、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397

二、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397

第四节 银行存款审计398

一、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398

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399

第五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400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400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401

本章小结401

关键术语401

思考题402

练习题402

案例分析 审计利剑所指 百万“小金库”大曝原形406

第十四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408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409

一、期初余额审计409

二、期后事项审计411

三、或有事项审计414

四、持续经营审计415

五、获取管理层声明418

六、获取律师声明书420

七、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420

八、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421

九、评价审计结果421

十、与治理层沟通422

十一、完成质量控制复核423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作用、类型和基本内容425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425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426

三、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427

第三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430

一、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30

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32

本章小结437

关键术语437

思考题438

练习题438

案例分析 证监会对顾雏军及科龙电器的调查446

第十五章 其他审计服务业务449

第一节 验资451

一、验资概述451

二、验资风险评估452

三、验资程序452

四、审验的内容与方法454

五、验资报告462

第二节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464

一、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的含义464

二、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目标和范围465

三、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程序466

四、审核报告468

第三节 内部控制审核471

一、内部控制审核的含义471

二、业务承接与审核计划471

三、内部控制审核程序472

四、审核报告472

第四节 代编财务信息473

一、代编业务的目标473

二、代编业务应注意的问题474

三、代编业务程序475

四、代编业务报告要素475

本章小结476

关键术语476

思考题477

练习题477

案例分析 四川德阳东方公司验资案482

部分练习题或案例分析参考答案486

参考文献5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