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文库 中国竹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云南文库 中国竹文化
  • 何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22208584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竹-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南文库 中国竹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竹文化景观2

第一章 既能果腹,又可怡情——源远流长的食笋之风2

一、食笋之风的历史巡礼3

1.先秦两汉时期:食笋之风的发轫期3

2.魏晋南北朝时期:食笋之风的形成期6

3.唐宋元时期:食笋之风的勃兴期7

4.明清时期:食笋之风的炽盛期11

5.近代以降:食笋之风的赓续期13

二、竹笋的加工及烹饪技术14

1.精致的竹笋加工技术14

2.绚丽多姿的竹笋烹饪技术17

三、名人食笋拾趣21

1.有笋不思肉的白居易21

2.苏轼与食笋22

3.苏辙与食笋25

4.陆游与食笋26

四、食笋之风的文化意蕴27

附:竹米——一种不可多得的食物33

第二章 吃穿用之具,触目皆有竹——竹制日常生活器物37

一、竹制炊饮器具37

1.古老的竹制食器:竹簋、竹簠、箪、笾、簝37

2.竹制饮食器具便览39

3.古老而又年轻的饮食器具——竹筒40

4.自成体系的竹制茶具43

5.称霸筷坛的竹筷47

二、竹制服饰52

1.竹 冠53

2.竹帽55

3.笋鞋、竹屐57

4.竹制佩饰品58

三、竹制消暑用具60

1.蔚为大观的竹席世界60

2.竹几:柔情蜜意的化身65

3.诗情画意的中国竹扇69

四、竹制家具72

五、竹制玩具76

1.竹 马76

2.栩栩如生的竹蛇79

六、竹杖:一种重要的扶身用具80

第三章 各项产业,均有竹具——竹制生产工具85

一、竹制农具85

1.竹制播种农具86

2.竹制中耕农具88

3.竹制灌溉工具90

4.竹制收获农具94

5.竹制装运农具96

6.竹制加工农具99

7.竹制贮藏农具104

二、手工业中的竹制工具106

1.制盐业中的竹制工具106

2.竹制纺织工具114

三、竹制渔具116

第四章 家家竹楼临广陌,座座竹殿居山坡——竹建筑122

一、从巢居到竹楼122

二、自然的选择:竹成为建筑材料126

三、竹制民居:中华民族的一种世俗生活之所129

1.竹屋129

2.竹楼131

3.其他竹构民居132

四、竹制宗教建筑:通往彼岸世界的驿站134

1.竹制佛教建筑135

2.竹制道教建筑136

3.竹制宗法性宗教建筑137

五、竹建筑的文化内涵137

六、竹建筑的审美特征141

第五章 跨涧越壑,渡河登山——竹制交通设施和工具144

一、竹制交通设施144

1.竹索桥:西南各族人民的杰作144

2.享誉域外的竹桥154

二、竹制水上交通工具156

1.竹筏:源远流长的水上运具157

2.竹船162

三、竹轿:中国特有的人力交通工具164

1.竹轿概览164

2.竹轿的文化意蕴165

第六章 写作阅读,相伴以竹——竹制文房用具168

一、竹制书写工具:竹笔与竹管笔168

1.古朴刚劲的竹笔168

2.誉贯古今的竹管毛笔174

二、竹制书写材料:竹简与竹纸179

1.古老的书写材料:竹简179

2.纸中上品——竹纸184

三、其他竹制文房用具190

第七章 精编细刻,极尽其巧——竹制工艺品193

一、从实用到审美:竹制工艺品的形成193

二、称誉古今的竹编工艺品195

1.滥觞:原始社会的竹编工艺品195

2.定型: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编工艺195

3.发展:秦汉以后的竹编工艺197

三、精雕细镂的竹雕刻工艺204

1.隐而待发:明代以前竹雕刻工艺的滥觞204

2.华光四射: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竹雕刻工艺品206

3.继承与创新:清代中叶以后竹雕刻工艺品212

4.韵味独具:少数民族竹雕刻工艺216

四、用美结合:竹制工艺品的审美价值217

第八章 切切孤竹管,来应云和琴——竹制乐器220

一、竹的“音乐简历”220

二、竹在中国民族民间乐器中的功用227

1.竹制气鸣乐器227

2.竹制体鸣乐器232

3.竹质膜鸣乐器234

4.弦鸣乐器中的竹制构件235

三、竹制乐器所显示出的文化特征235

下编 竹文化符号240

第九章 送子延寿,祖先代表——竹宗教符号240

一、竹的神圣化与中国实用宗教文化240

二、送子和延寿:竹作为交感巫术符号的功能243

三、祖先和保护神:竹的图腾意义252

1.创世中的奇异作用252

2.竹灵位:灵魂的寄托之所257

3.以竹为姓261

4.竹禁忌262

5.竹:神的标志263

第十章 赋竹赞竹,寓情于竹——竹文学符号265

一、从文学中的符号到文学符号265

1.先秦两汉:滥觞期266

2.魏晋南北朝:形成期268

3.唐宋:鼎盛期269

4.元代至近现代:延续期272

二、竹文学符号能指的审美价值273

三、竹文学符号所指的多层义项283

四、竹文学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类型290

1.“神与竹游”——情志依附于竹意象290

2.“情融于竹”——情志贯注于竹意象292

五、竹文学符号审美风格形成的文化土壤294

第十一章 清姿瘦节,秋色野兴——竹绘画符号299

一、竹绘画符号的源流与演进299

1.六朝隋唐——竹绘画符号的萌生期299

2.五代十国——竹绘画符号的确立期300

3.宋代——竹绘画符号的勃兴期301

4.元明——竹绘画符号的发展期303

5.清代——竹绘画符号创作的高峰期305

6.近现代——画竹艺术的延续期307

二、竹绘画符号能指的类型:再现与引线307

三、竹绘画符号所指的意义空间:公立象征与私立象征312

四、竹绘画符号的审美风格:简淡逸远317

五、竹绘画符号审美风格的文化内涵320

六、与竹绘画符号相辅的主要符号:“五清”322

第十二章 凌云浩然之气,淡远自然之趣——竹人格符号328

一、天人合一观念、“比德”思维与竹的人格化328

二、竹人格符号指述意义之一:浩然之气332

三、竹人格符号指述意义之二:自然之趣340

四、竹人格符号的完整意指: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系统346

结语 竹文化所显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351

附录362

附录一 竹产业的文化内涵362

附录二 “中国竹文化博物园”项目建议书365

一、“中国竹文化博物园”项目提出的依据365

二、建设方案369

1.文化门类部分369

2.村落部分374

3.其他设施375

附录三 文化进化论纲——以中国竹文化为例377

一、理论的巡礼:从古典进化论到新进化论377

二、进化:一种文化向更为有效的方向变迁的过程379

三、文化进化的过程:适应与创造380

四、文化进化的具体体现:衍生、专化与取代383

五、文化进化的动力:人的需要384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