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5卷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5卷 下
  • 陈飞,徐国利,刘晖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2355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26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回读百年 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 第5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卷1

一、人啊!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人的异化问题的大论辩1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朱光潜13

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对人道主义的再认识&汝信21

人道主义并非马克思主义原则&王复三35

为人道主义辩护&王若水46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周扬63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胡乔木70

文学的人道主义本质的恢复和深化&刘再复92

二、思维空间的拓展——文艺“方法热”101

艺术通感的心理内容&金开诚109

对一些文学观念的探讨&王蒙124

打破传统手法&李陀131

广收博采,推陈出新&宗璞135

文学艺术面临着一场突破&张洁138

论文学艺术的魅力&林兴宅141

文学批评中的系统方法与结构原则&季红真162

耗散结构和艺术创新&丁宁179

要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刘魁立194

思维方式与开放性眼光&刘再复198

科技革命的启示&林兴宅203

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钱中文207

研究方法上的三个境界&杨义213

美学可以用熵定律吗?——对批评的答复&高尔泰220

方法论放谈——兼论一元论和多样化&陆梅林238

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南帆250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几个问题&钱学森255

三、谁创造了历史?——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论争269

论历史的创造及其它&黎澍279

关于《论历史的创造及其它》的信——致黎澍同志&吴江29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黎澍同志商榷&艾力农303

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考察&蒋大椿311

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黎澍33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不能动摇&肖前339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王学典352

四、怎样从过去走向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369

中国文化的回顾与前瞻&张岱年377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朱维铮389

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汤一介403

漫说“西体中用”&李泽厚415

中国文化精神之建构观&陈伯海426

中国近现代新文化浪潮之教训&刘福勤434

关于以西方之新复中国之旧的思考&唐振常447

《中国文化》创刊词&本刊主编454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季羡林457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张岱年463

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索&罗荣渠466

论传统文化&楼宇烈473

传统、西化与俄化&萧超然478

消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陈来482

传统与实证理性&孙来祥486

中国文化传统发展的道路决定于现代化的实践&萧国亮490

文化心态现代化与社会潜意识重构&范文493

传统大同理想与近代社会主义思潮&吴泽496

论孟子的“天人合一”观与未来社会&刘鄂培507

中国传统思想与未来社会&刘蔚华513

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季羡林529

五、中国当代史学路在何方?——关于“史学危机”和史学变革的讨论535

史学面临着新的转机&李开元545

史学的革新&李时岳548

历史研究的非线性化及其方法论问题——对近年来洋务运动史研究的一个检讨&姜进561

要重视和加强史学方法论研究&吴廷嘉570

迎接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潮&徐博涵581

古代社会的重新认识——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何新593

史学危机究竟何在?&赵光贤607

两代史学家的对话——全国首次青年史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纪实&瞿林东 等611

六、回到“人”自身——文学“本体论”和“主体性”讨论625

用心理学眼光看文学&鲁枢元633

文艺本体论对反映论的碰撞与渗透&赖干坚638

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王岳川649

论文学的主体性&刘再复659

论《论文学的主体性》——与刘再复同志商榷&敏泽674

从价值论说到主体性&程麻682

文艺本体与人类本体&彭富春686

本体论批评与主体性理论的互补效应&宋耀良701

文学本体论的历史命运&吴元迈715

论实践主体性、精神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孙绍振724

七、问我?问你?——“人文精神”的寻思753

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王晓明 张宏 徐麟 张柠 崔宜明761

诗人,你为什么不愤怒?!&张承志777

也谈诗人的愤怒&梅朵 许纪霖780

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张汝伦 王晓明 朱学勤 陈思和785

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吴炫 王干 费振钟 王彬彬799

人文精神问题偶感&王蒙811

具体而实在的人文精神&王彬彬824

人文精神:最后的神话&张颐武827

现代人文精神的生成&王鸿生 耿占春 何向阳 曾凡 曲春景832

人文理性:作为当前文化反思的一个话语&党圣元848

八、改革开放姓什么?——关于姓“资”与姓“社”的论战859

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多元化”观点&李征871

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和规范改革开放&本刊评论员878

谁说社会主义“讲不清”?&许征帆883

做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皇甫平891

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皇甫平894

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秦思898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905

关于姓“资”姓“社”问题——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体会&苏星918

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命题——关于“姓社”“姓资”问题的思考&方生926

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兼论作为目标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家驹93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杨春贵949

九、要不要告别革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若干重大原则和是非问题的争论959

开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阶段&李泽厚971

二十世纪文化运动中的激进主义&陈来974

中国近代史研究需要理论突破&郭世佑992

爱国的坐标&资中筠1002

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马勇1014

评第二次文化热的“话语转换”&方克立1026

清除殖民文化心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 李文海 龚书铎 张海鹏1031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若干原则性争论&张海鹏1039

十、重新发现的欣悦与沉重——新时期以来的“鲁学”1057

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王瑶1065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陈涌1075

提倡启蒙 超越启蒙&李泽厚1084

《呐喊》、《彷徨》综论&王富仁1095

偏师借重现代派——鲁迅与五四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吴中杰1106

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汪晖1120

面对命运的启示&王晓明1128

我愿多写点好的故事&王蒙1135

重读鲁迅&余华1140

有一个人永远不死&方方1143

鲁迅如何被利用&林贤治1148

鲁迅是一块老石头&朱文 韩东等1153

十一、世纪末的“消解”——“后现代”的到来1159

后现代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徐友渔1167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哲学&王治河1173

哲学——为人类精神寻找“家园”&范进1178

走出虚无主义的幽谷——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辨异&郑家栋1184

在人类文明的转折点上&栾栋1202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王岳川1207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李银河1225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盛宁1239

后记&陈飞1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