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正变·通变·新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文忠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780647906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美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正变·通变·新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蔡锺翔 陈良运)1
引言1
上编 正变5
第一章 先秦时代的“崇正抑变”5
第二章 《诗大序》的“风雅正变”说及其发展演变10
第一节 《诗大序》与郑玄《诗谱序》的“风雅正变”说10
第二节 “风雅正变”说的渊源20
第三节 唐代孔颖达的“风雅正变”说28
第四节 宋代朱熹的“风雅正变”说29
第五节 宋代叶适对“风雅正变”说的怀疑32
第六节 清代马瑞辰对“风雅正变”说所作的总结33
第三章 《文心雕龙》中的“正变”论38
第四章 “正变”论与刘勰前后的辨体批评的萌芽49
第五章 唐代文论中的“正变”论56
第六章 宋金元文论中的“正变”论68
第七章 明代文论中的“正变”论83
第一节 高棅《唐诗品汇》的“正变”论83
第二节 焦竑的以“变”为“正”86
第三节 许学夷《诗源辩体》的辨体批评与“源流正变”说87
第四节 明代的“文体正变”说107
第一节 清初“正变”论的政治倾向与“正”、“变”之争114
第八章 清代文论中的“正变”论114
第二节 “正变”论的一个新里程碑——叶燮《原诗》的“正变”论122
第三节 沈德潜的“崇正斥变”与何焯论创作方法的“正变”138
中编 通变143
第一章 “通变”一词的来源及其内涵143
第二章 刘勰的“通变”论151
第一节 对刘勰的“通变”美学内涵的几种不同理解与分歧151
第二节 刘勰“通变”论产生的文化背景157
第三节 刘勰的“通变”论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关系166
第四节 刘勰论“通变”的对象172
第五节 刘勰论“通变”的任务与目的174
第六节 刘勰论“通变”的方法176
第七节 刘勰“通变”论的美学意义182
第八节 刘勰“通变”论的局限184
第三章 隋唐宋文论家的“以复古为通变”186
第一节 苏绰与李谔的复古——不含“通变”的复古187
第二节 初唐史学家与文论家的文学发展观与“通变”190
第三节 陈子昂、李白等人的以复古为革新的“通变”192
第四节 殷璠与杜甫的“通变”思想196
第五节 皎然的“复变”论199
第六节 韩愈的“以复古为通变”204
第七节 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与“通变”209
第八节 宋代文论中与“通变”相关的范畴218
第四章 明代文论中的“通变”223
第一节 前、后“七子”的复古与“通变”的关系225
第二节 王世贞的“通变”论与“阴阳剥复”说231
第三节 许学夷的“通变”论237
第五章 清代文论中的“通变”241
第一节 顾炎武的“通变”论242
第二节 尤侗的“通变”论243
第三节 吴乔的“复变”论244
第四节 毛先舒的“通变”论246
第五节 叶燮的“通变”论249
第一章 “新变”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257
下编 新变257
第二章 “永明声律”说与“新变”262
第三章 萧子显、萧统、萧纲、萧绎、徐陵的“新变”论268
第四章 隋唐文论中的“新变”285
第一节 隋及初唐对齐梁文学“新变”的批判286
第二节 杜甫、韩愈诗歌创作中的“新变”290
第三节 “诗到元和体变新”——诗体“新变”与元、白诗歌创作的“新变”292
第四节 齐梁文学“新变”的复归——晚唐艳情诗、艳体诗的创作、编集与理论鼓吹295
第五章 宋金元文论中的“新变”304
第一节 宋代文论“新变”的特点304
第二节 梅尧臣的“新变”论307
第三节 苏舜钦的“新变”论309
第四节 苏轼的“新变”论311
第五节 黄庭坚的“新变”理论与宋诗道路312
第六节 严羽对宋诗“新变”的概括与总结317
第六章 从复古走向“新变”的明代322
第一节 明代新的经济因素、新的思潮与文学“新变”的关系322
第二节 徐渭对复古摹拟的批判与主张“真情”、“自得”和独创324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与“新变”之关系325
第四节 焦竑的“脱弃陈骸,自标灵采”329
第五节 汤显祖的“唯情”说与“新变”330
第六节 公安派的“新变”理论——“穷新极变”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332
第七章 清代文论中的“新变”344
第一节 田雯的“诗变而日新”及对艳体诗的肯定344
第二节 袁枚的“性灵”说与“新变”论347
第三节 赵翼的“天工人巧日争新”与“变故为新”352
第八章 近代文论的“新变”论355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新变”356
第二节 “诗界革命”与“新变”357
第三节 “文界革命”与“新变”361
第四节 “小说界革命”与“新变”363
结语368
后记371
热门推荐
- 1413233.html
- 468059.html
- 3334508.html
- 3801835.html
- 3706805.html
- 453177.html
- 3596563.html
- 1359378.html
- 652959.html
- 3422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4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25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4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2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7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6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3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