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营造未来 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营造未来 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
  • 赵可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477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议会制-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营造未来 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孙哲1

第一篇 美国政治制度视野中的游说政治3

导论 美国政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游说政治3

第一节 游说政治: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5

一、美国国会:“乐辩士之城”5

二、游说政治:美国式民主的政治“旋转门”9

第二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12

一、美国学术界关于游说政治的研究综述13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和本书视角的选择22

三、方法论的选择25

第三节 本书的篇章结构提要29

第一章 国会游说:概念过程与技术34

第一节 国会游说:是艺术,更是科学35

一、国会游说:“第三院”的政治运作35

二、游说政治的构成要素41

三、游说政治的内在结构:说客、议员、客户、选民之间的互动55

第二节 游说过程:行动中的游说政治61

一、游说政治动力的产生61

二、游说对象的选择:值得游说的议员64

三、游说战略的选择和方法的确定67

四、议员和说客合作的达成70

五、“游说失灵”74

第三节 国会游说的战略与策略:游说方式大观77

一、直接游说战略78

二、间接游说战略87

三、后备游说战略95

第二章 美国式的宪政民主与国会游说97

第一节 美国宪政与国会游说97

一、美国宪法与国会游说98

二、有限政府与国会游说100

三、分权制衡与国会游说102

四、联邦制与国会游说106

五、司法中立与国会游说108

第二节 美国民主与国会游说109

一、人民国会还是帝王国会110

二、透明国会的运作116

三、国会游说形象的转变:全方位游说的合法化118

第三章 “法治理想国”:国会游说的法理空间和文化基础121

第一节 国会游说的早期立法概况122

一、从请愿伸冤权的争取到游说立法的争论122

二、早期立法的特点和初步成果124

第二节 国会游说的法理分析125

一、关于限制外国政府和利益集团的游说立法:1938年《外国代理人登记法案》及其修订127

二、关于限制国内游说活动的立法:1946年《联邦游说管制法案》及其修订129

三、关于游说程序的立法:1995年的《游说公开法案》和1998年《游说公开技术修正法》136

四、各州议会出台的游说立法139

第三节 国会游说的文化基础140

一、多元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合唱:美国国会游说的文化基础141

二、妥协与谈判:美国人为什么愿意游说144

三、美国梦的困惑:游说立法为什么如此困难146

四、“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148

第四章 美国国会游说的历史方位152

第一节 小政府与国会游说:人民的声音153

一、自由资本主义新大陆的发展及其非制度性安排:游说的产生和发展154

二、群雄逐鹿的国会山:利益集团走上政治舞台158

三、“麦迪逊两难”的创造性实践:人民游说163

第二节 “大政府”与国会游说:集团的声音165

一、“大政府”的形成及其社会后果:“游说的激增”166

二、三分天下的国会山:“寡头垄断的游说市场”174

三、团体政治的勃兴:美国式民主的当代实践180

第三节 外国政府与国会游说:“国家的声音”182

一、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私有化”倾向183

二、列国争雄的国会山:外国政府游说美国187

三、国会山上的“国家间政治”:国会游说浓缩国际政治189

第二篇 国会游说的制度动力197

第五章 利益集团:游说政治的“发电机”197

一、从民众自发到利益集团:游说政治之组织形态的转型198

第一节 冲击民主的欲望之流:“无形帝国”的兴起198

二、利益集团:国会游说的基本分析单位201

第二节 当今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游说行为205

一、经济利益集团及其游说行为206

案例分析:克莱斯勒:游说公关挽狂澜于将倾210

案例分析:企业圆桌会议建议政府注资三千亿美元刺激经济早日复苏213

案例分析: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关于允许小企业合购医保的游说215

二、政治利益集团及其游说行为224

三、宗教和意识形态集团及其游说行为229

案例分析:关于宗教电视台是否应该获得教育电视节目许可证的游说233

四、公共利益集团及其游说行为234

五、单一利益集团及其游说行为237

案例分析:美国枪支管理立法为何难产239

第三节 利益集团的内部整合:游说“发电机”的运作240

一、人们为什么加入集团:质疑集体行动的困境240

二、游说议程如何得以设置:意见整合244

三、游说行动如何得以组织:集团领导246

第四节 利益集团的外部行为:“隐形政府”的政治追求250

一、游说公共政策的“敲门砖”250

二、操纵公共政策的“隐形政府”:以美国军工集团为例子的分析255

三、毁誉参半的利益集团政治259

第六章 政党游说:国会游说的无形之手262

一、政党:美国政治的发动机263

第一节 美国政治运作的发动机:政党及其游说价值263

二、国会游说的“地下工作者”267

第二节 政党游说——看不见的游说战线269

一、政党权势集团:政党游说的发动者269

二、政党游说的三条“战线”:领袖游说、党团游说和委员会内部游说273

第三节 游说政党的价值意义及其操作问题283

一、为国会游说“导航”的美国政党283

二、游说政党的有关操作问题286

案例分析:政党制造“莱温斯基门”的前前后后288

第七章 美国总统:国会游说的“大哥大”291

第一节 美国总统:美国政治机器的“舵手”292

一、府会权力争夺:总统游说的提出293

二、总统:国会游说的“大哥大”297

第二节 “与狼共舞”:先礼后兵的游说逻辑300

一、毕恭毕敬的说客301

二、帝王式的总统说客309

案例分析:总统推动“PNTR”获得通过317

第八章 金钱与政治行动委员会:国会游说的“润滑剂”320

第一节 金钱开口,华盛顿俯首321

一、无钱不游说:金钱政治在美国322

二、游说政治中的金钱及其运作326

三、金钱:游说国会的“润滑剂”333

一、“政治金钱经纪人”的崛起:政治行动委员会337

第二节 政治行动委员会的运作与国会游说337

二、“金钱政治的助推器”的运作342

第三节 金钱政治及其治理347

一、冲击美国民主的金钱洪流347

二、国会竞选捐款制度改革的“困境”351

三、“洁净选举”的前景展望354

案例分析:金钱游说制造的悲剧:安然公司的教训356

第九章 大众媒体和公共舆论:国会游说的“不定号角”358

第一节 冲击国会的信息之流:“无冕之王”和游说359

一、国会山上的“游说通货”:信息政治360

二、“无冕之王”及其政治倾向363

三、媒体游说:制导国会的“第四权力”369

四、大众传媒与利益集团的互动381

第二节 指引国会决策的“风向标”:公共舆论和游说387

一、影响国会决策的“风向标”:公共舆论388

二、民意测验:公共舆论的“晴雨表”393

三、释放国会游说的“烟雾弹”:运作舆论的逻辑396

案例分析:媒体导演的故事:“水门事件”留下的思考398

第三篇 游说政治与国会决策:制度过程分析403

第十章 国会游说与公共政策:理论分析403

第一节 国会山上的“权力游戏”:不同决策阶段的游说重点404

一、议题设置的政治:利益集团的“议题使者”角色405

二、政策的“技术处理”:委员会的“绞肉机”功能410

三、政策联盟的建构:“国会反对国会”414

第二节 游说政治的“结构性均衡”:美国国会决策的博弈生态分析418

一、国会山上的博弈生态:从“铁三角”到“议题网”的变迁418

二、国会决策博弈的“结构均衡”:国会山内的政治地理结构423

三、国会决策博弈的“结构均衡”:国会山外的政治地理结构426

第三节 国会山上的“奥林匹克竞赛”: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游说逻辑432

一、游说政治的政策辐射:重新认识美国政治的公共政策制定433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妥协品德:美国特色的政治逻辑437

第十一章 国会游说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440

一、传统利益集团与新兴利益集团的对决:为“空气净化法”而斗争441

第一节 游说国会与国内政策过程441

二、少数派制造的游说压力:20世纪90年代围绕同性恋问题的游说角逐446

三、全民关注的热点争论:围绕“中小学教育法案”的游说449

四、游说集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决定国会游说结果的因素452

第二节 游说国会与美国对外政策过程455

一、“阿以冲突在美国”:以色列对美国国会的游说与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456

二、日本对美国国会的游说与美日贸易摩擦:以东芝事件为例463

三、台湾游说与美国对台政策:以台湾游说国会支持台湾加入WHO为例466

第三节 游说国会决策的战略模式分析472

一、国会游说的局与略:环境分析472

二、国会游说的纲与目:议题分析475

三、国会游说的牌与账:资源分析476

四、国会游说的人与力:体制分析477

第十二章 新时期中国对美国国会的外交工作:政策建议480

第一节 中国对国会工作的战略环境:外部影响与制度压力481

一、现实国会的“政治图谱”:对中国的意义481

二、美国国会的对外政策导向:以第109届国会的对华决策倾向为例484

三、中国对美国国会工作思路的选择:先谋于局、后谋于略492

第二节 中国对国会工作的战略框架: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与体制供给497

一、中国对美国国会工作的目标函数: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议题确定497

二、中国对美国国会工作的资源约束:自有资源与“中国游说团”504

三、中国对美国国会外交工作的体制选择:全员公关网络508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对国会工作的十大对策:政策建议512

一、整合资源,形成集体公关的态势513

二、畅通信源,建立健全信息情报和预警体系515

三、层层设防,设立反华议案的“障碍跑道”516

四、盯住重点议员,塑造中国问题的“聪明投票”效应518

五、实施“助理外交”,增强中国问题的“隐形政府”效能520

六、运作公关公司,逐步改造“反华议员”521

七、实施“经贸外交”,吸纳美国利益集团的游说能量522

八、选育“铁嘴”、“铁笔杆”,开发思想库、媒体和舆论游说的优势522

九、实施公共外交,通过选民向议员施加压力524

十、动用外交声明,配合国会外交525

参考书目527

后记5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