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屯昌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屯昌县志
  • 《屯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23800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1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780页
  • 主题词:屯昌县-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屯昌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建置与政区第一章 建置65

第一节 县境65

第二节 建置沿革66

第三节 行政区划66

第二章 县城与乡镇86

第一节 县城86

第二节 乡镇87

第二编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99

第一节 构造99

第二节 地层100

第三节 岩石101

第四节 矿产102

第二章 地貌104

第一节 地势地形104

第二节 地貌类型104

第三节 低山丘陵105

第三章 土壤植被107

第一节 土壤种类107

第二节 土壤普查108

第三节 植被类型109

第四章 水文109

第一节 地表水110

第二节 地下水112

第三节 水能资源112

第五章 气候112

第一节 日照与辐射112

第二节 气温与地温113

第三节 相对湿度与蒸发114

第四节 降雨115

第五节 季风115

第六章 自然灾害116

第一节 风灾与雷暴116

第二节 旱灾与火灾118

第三节 水灾118

第四节 烂冬与霜冻119

第五节 冰雹119

第六节 虫灾120

第三编 人口121

第一章 人口发展与分布121

第一节 人口发展121

第二节 人口分布127

第二章 人口结构130

第一节 民族结构130

第二节 年龄结构130

第三节 性别结构131

第四节 行业与职业结构133

第五节 文化结构134

第六节 家庭婚姻135

第三章 计划生育138

第一节 机构138

第二节 政策措施139

第四章 姓氏141

第一节 姓氏概况141

第二节 姓氏变化141

第三节 部分姓氏来历142

第四编 农业145

第一章 机构1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145

第二节 基层单位146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147

第一节 封建地租147

第二节 土地改革147

第三节 互助组149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149

第五节 人民公社149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50

第三章 综合开发151

第一节 产业结构151

第二节 农业区划152

第三节 扶贫开发153

第四章 种植业154

第一节 劳力与耕地155

第二节 低产田改造156

第三节 粮食作物157

第四节 主要经济作物160

第五章 养殖业164

第一节 资源165

第二节 家畜与家禽饲养166

第三节 淡水养殖168

第四节 其他养殖168

第五节 畜种改良169

第六节 畜病防治170

第六章 农具与农机174

第一节 传统农具174

第二节 农具改良174

第三节 农机推广175

第四节 农机管理176

第五编 农垦179

第一章 管理机构179

第一节 县级管理机构179

第二节 国营农场管理机构180

第二章 规划与管理181

第一节 规划与垦殖181

第二节 体制改革182

第三节 经营管理183

第三章 主要生产基地185

第一节 国营中坤农场185

第二节 国营中建农场190

第三节 国营晨星农场194

第四节 国营黄岭农场197

第五节 国营南吕农场200

第六节 国营广青农场203

第六编 林业207

第一章 林业资源207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207

第二节 分布与种类208

第三节 林区副产品210

第四节 林间野生动物211

第二章 造林绿化212

第一节 苗木生产212

第二节 植树造林213

第三章 木材经营216

第一节 木材采伐216

第二节 木材经销217

第三节 木材加工217

第四章 林业管理218

第一节 机构218

第二节 林权“三定”220

第三节 山林保护221

第四节 封山育林223

第七编 水利 电力第一章 水利225

第一节 水利建设225

第二节 蓄水工程229

第三节 引水工程233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234

第二章 电力236

第一节 水力发电236

第二节 供电管理241

第八编 工业247

第一章 工业概况247

第一节 工业发展过程247

第二节 主要产品产量252

第二章 工业体制与企业管理2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6

第二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256

第三节 体制改革257

第四节 企业管理258

第五节 工业效益258

第三章 主要工业门类259

第一节 制糖259

第二节 建材260

第三节 陶瓷262

第四节 化工263

第五节 机械265

第六节 电力267

第七节 食品饮料267

第八节 粮油加工268

第九节 造纸印刷269

第十节 采矿270

第十一节 家具270

第十二节 制衣270

第十三节 锯木271

第十四节 小五金271

第九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273

第一节 机构沿革273

第二节 公路桥梁274

第三节 公路养护284

第四节 汽车运输285

第五节 其他运输286

第六节 交通管理286

第二章 邮电288

第一节 机构288

第二节 邮政289

第三节 电信293

第十编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第一章 机构299

第一节 县建设委员会299

第二节 事业企业单位299

第二章 城镇建设规划与实施300

第一节 规划300

第二节 实施301

第三章 县城建设301

第一节 街道建设301

第二节 供水供电303

第三节 公共设施304

第四节 住房建设305

第四章 乡镇建设306

第一节 集镇建设306

第二节 乡村建设309

第五章 建筑业310

第一节 建筑队伍310

第二节 建筑企业管理311

第三节 建筑技术312

第六章 房地产管理313

第一节 房产管理313

第二节 土地管理314

第七章 环境保护318

第一节 污染318

第二节 治理318

第十一编 商业321

第一章 商业体制变革321

第一节 解放前私营商业3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业改造322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323

第四节 国营商业324

第五节 集体与个体商业325

第六节 农副产品与废品收购326

第七节 饮食服务业328

第八节 外经外贸329

第二章 粮油贸易329

第一节 粮油征购329

第二节 粮油销售330

第三节 粮油储运331

第十二编 旅游335

第一章 旅游资源335

第一节 自然景观335

第二节 人文景观338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339

第二章 旅游景点341

第一节 枫木鹿场341

第二节 洪斗坡白鹭鸟乐园342

第三节 金山风情村343

第四节 木色植物园343

第三章 风味美食与特产344

第一节 风味美食344

第二节 土特产345

第十三编 财政 税务第一章 财政347

第一节 财政收入347

第二节 财政支出351

第三节 财政管理357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362

第五节 彩票362

第二章 税务364

第一节 税收364

第二节 税务管理366

第十四编 金融369

第一章 机构369

第一节 银行369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370

第二章 货币371

第一节 银两与银元37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纸币37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光洋和光银代用券373

第四节 人民币373

第五节 货币流通374

第六节 公债与国库券376

第三章 储蓄377

第一节 储蓄机构377

第二节 储蓄存款377

第四章 拨款与贷款382

第一节 工商贷款382

第二节 农业贷款383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386

第四节 利率388

第五章 信贷管理389

第一节 工商信贷管理389

第二节 农业信贷管理389

第六章 保险390

第一节 机构390

第二节 投保391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统计397

第一节 机构397

第二节 体制改革397

第三节 计划实施398

第四节 物资管理400

第五节 统计401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402

第一节 市场管理402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403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404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04

第三章 物价407

第一节 机构407

第二节 市场物价407

第三节 物价改革409

第四节 物价补贴410

第五节 收费管理411

第六节 交换比价412

第七节 物价管理412

第四章 审计413

第一节 机构413

第二节 财政财务审计415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415

第四节 财经法纪审计415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416

第一节 度量衡管理416

第二节 计量管理416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417

第十六编 党派群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19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419

第二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420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426

第四节 领导体制与调查考察427

第五节 组织工作428

第六节 宣传工作与党校教育432

第七节 纪律检查436

第八节 统战工作438

第九节 党史资料征集44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441

第一节 组织机构441

第二节 主要党务活动441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442

第三章 群众团体442

第一节 工会442

第二节 共青团、少先队444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447

第四节 农民协会450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451

第四章 政治活动纪略452

第一节 “三反”、“五反”运动452

第二节 “反地方主义”运动453

第三节 “反右派”运动453

第四节 “大跃进”运动455

第五节 “反右倾”和“民主补课”运动456

第六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457

第七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458

第八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459

第九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62

第十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63

第十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463

第十七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人大465

第一节 人民代表会议46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465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69

第二章 人民政府471

第一节 工作机构471

第二节 基层政权475

第三节 信访工作477

第四节 主要政务活动辑要478

第三章 人民政协481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181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181

第三节 主要活动484

第十八编 民政487

第一章 机构487

第一节 机构沿革487

第二节 下属机构487

第二章 优抚工作488

第一节 拥军优属488

第二节 优待抚恤488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490

第三章 救灾救济491

第一节 救灾491

第二节 救济492

第四章 社会福利495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495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496

第五章 老区工作497

第一节 老区村庄497

第二节 老区建设498

第六章 婚姻工作499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499

第二节 婚姻登记499

第三节 涉外婚姻500

第十九编 人事 劳动第一章 机构503

第一节 机构沿革503

第二节 下属机构503

第二章 人事管理505

第一节 编制工作505

第二节 干部队伍505

第三节 干部管理506

第四节 干部培训506

第五节 考核工作507

第六节 干部监察507

第三章 劳动管理508

第一节 职工队伍508

第二节 职工培训511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512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仲裁512

第五节 下岗再就业513

第四章 工资福利514

第一节 工资514

第二节 福利517

第五章 离休退休退职与社会保障518

第一节 离休518

第二节 退休519

第三节 退职519

第四节 社会保障520

第二十编 政法521

第一章 公安521

第一节 机构521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与取缔反动会道门52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523

第四节 社会治安管理523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524

第六节 消防管理524

第七节 特种行业管理525

第二章 检察525

第一节 机构525

第二节 刑事检察526

第三节 经济检察528

第四节 法纪检察528

第五节 监所检察529

第三章 审判529

第一节 法院机构529

第二节 刑事审判530

第三节 经济审判531

第四节 民事审判531

第五节 申诉复查532

第四章 司法行政532

第一节 机构532

第二节 法制宣传533

第三节 人民调解533

第四节 公证业务534

第五节 律师业务534

第二十一编 武装535

第一章 地方机构535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535

第二节 人民武装委员会537

第三节 国防动员委员会538

第四节 基层武装部538

第二章 驻军538

第一节 明清军队与国民党军队539

第二节 人民军队540

第三章 民兵541

第一节 民兵组织541

第二节 政治工作542

第三节 军事训练543

第四节 武器装备管理545

第五节 民兵活动545

第四章 兵役547

第一节 募兵制547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547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547

第五章 重大兵事548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兵事548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兵事548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兵事550

附:侵琼日军暴行录552

第二十二编 文化第一章 机构555

第一节 文化局555

第二节 新华书店559

第二章 文学艺术559

第一节 文学559

第二节 艺术576

第三章 民间文艺578

第一节 舞虎舞龙578

第二章 乡土风俗663

第一节 岁时习俗663

第二节 生活习俗664

第三节 生产习俗665

第四节 婚丧习俗665

第五节 禁忌习俗667

第三章 方言、谚语与歇后语667

第一节 方言667

第二节 谚语675

第三节 歇后语677

第四章 宗教678

第一节 道教678

第二节 佛教679

第三节 基督教679

第二十六编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略681

第二章 人物名录687

第一节 古代人物名录687

第二节 革命烈士名录689

第三节 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696

第四节 屯昌县籍副县团处级以上人员名录699

第五节 屯昌县籍获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名单703

附录707

一 政府文告选707

二 屯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届人员名单709

三 提供县志资料人员名单710

编后记7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