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学史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法学史纲
  • 何勤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149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8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法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学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法学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770—221.BC)14

第一节 概述14

第二节 《法经》论考16

一、《法经》的真伪17

二、《法经》的历史地位26

第三节 法哲学的诞生29

一、先秦法哲学的主要内容30

二、先秦法哲学的基本特征32

三、先秦法哲学的社会历史意义35

四、《尚书》等先秦文献中的法学思想37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学的诞生——秦汉时期(221.BC—220.AD)49

第一节 概述49

一、秦汉时期社会的进步49

二、立法的发展50

三、法律教育活动的兴起51

四、法的解释、研究活动的展开52

五、法学世界观的确立52

六、历史上第一部法律史著作《汉书·刑法志》的面世54

七、判例法研究的展开57

第二节 律学的诞生62

一、律学的内涵62

二、律学的诞生66

三、律学的内容72

四、秦汉时期律学的特征75

五、中国古代律学传统的形成78

第三章 中国古代法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80

第一节 概述80

一、立法的进步80

二、多元化的法学世界观81

第二节 律学的发达93

一、儒家精神贯彻于律学研究之中93

二、律(学)博士的设置和独立的法律教育机构的形成94

三、律学地位的提高和律学名家的辈出95

四、律学研究的深入95

五、律学从经学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103

六、《晋书·刑法志》的法学意义104

第四章 中国古代法学的昌盛——隋唐时期(581—960年)108

第一节 概述108

一、立法的发展108

二、法律教育的兴起109

三、法学世界观的发展111

第二节 律学的昌盛116

一、官方及私家编纂的律学著作琳琅满目116

二、正统法学世界观全面渗入律学研究119

三、关于法律体系的理论120

四、对律文的解释121

五、对专用名词的解释128

六、法典所反映的若干法学成就131

七、律学研究方法论的进步133

八、关于《唐律疏议》的评价134

第三节 隋唐时期法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136

一、对越南的影响136

二、对朝鲜的影响137

三、对日本的影响138

第五章 中国古代法学的成熟——宋元时期(960—1367年)143

第一节 概述143

一、法和法学的进步143

二、法学世界观的发展145

三、立法的发展148

四、法学教育的活跃150

五、《唐律疏议》在宋元时期的适用152

第二节 法学研究及其作品155

一、法学研究作品的大量出现155

二、《宋刑统》157

三、孙奭著《律附音义》160

四、傅霖撰《刑统赋解》162

五、沈仲纬撰《刑统赋疏》163

六、徐元瑞撰《吏学指南》164

第三节 判例法学的发展165

一、唐代书判的兴起及其在宋代的变异166

二、郑克《折狱龟鉴》判例集的出现168

三、《名公书判清明集》的面世169

四、宋代判例法研究的特点及其法学价值172

第四节 法医学的发达173

一、宋慈《洗冤集录》的重大法医学成就174

二、王与撰《无冤录》对《洗冤集录》的继承和发展177

第六章 中国古代法学的衰落——明清时期(1368—1900年)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明清社会的发展及其历史局限179

二、法学的整体衰落与律学的部分发达181

三、立法的发展与法律教育的边缘化183

第二节 法学研究及其作品186

一、明清律学著作概述186

二、王肯堂撰《律例笺释》192

三、沈之奇《大清律辑注》200

四、其他主要律学著作评述203

第三节 判例法研究的发展211

一、记载和汇编判例的作品有所增加211

二、李清著《折狱新语》212

三、祝庆祺纂修、鲍书芸参定《刑案汇览》213

四、全士潮等纂修《驳案新编》214

五、明清判例法研究的基本特征215

第四节 法医学的发展——以许梿《洗冤录详义》为例219

一、《洗冤录详义》的结构与基本内容219

二、《洗冤录详义》对《洗冤集录》的发展221

第五节 明清法学对其他国家的影响223

一、明代法律思想对日本的影响224

二、明清律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224

三、明清法医学对国外的影响229

第七章 中国近代法学的成长——清末至中华民国(1900—1949年)231

第一节 概述231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迁231

二、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232

三、外国人与中国近代法学239

四、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243

五、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与中国近代法学246

第二节 基础法学252

一、法理学252

二、法史学264

第三节 宪政法学276

一、宪法学276

二、行政法学289

第四节 民商法学296

一、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296

二、代表作品评述297

三、近代民商法学的基本特点312

第五节 刑事法学313

一、近代刑法学的诞生与成长314

二、代表作品评述315

三、近代刑法学的基本特点324

第六节 诉讼法学326

一、民事诉讼法学326

二、刑事诉讼法学335

第七节 国际法学345

一、近代国际法学的诞生与成长346

二、代表作品评述349

三、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发展的特点367

第八章 中国现代法学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369

第一节 新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法和法学的变革369

一、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370

二、1952年司法改革运动371

三、1952年政法院系调整373

四、苏联法和法学全面进入中国375

五、1954年宪法的制定及其法学意义376

六、“反右运动”对新中国法和法学的伤害378

七、“大跃进”与中国法与法学发展的挫折380

八、“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法和法学的摧毁381

九、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法和法学的复兴383

十、“法治与人治”大讨论385

十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387

十二、中南海举办法制讲座388

十三、“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390

第二节 法学研究的学术积累391

一、基础法学392

(一)法理学392

(二)法史学402

(三)比较法学413

二、公法学421

(一)宪法学421

(二)行政法学431

(三)刑法学439

三、私法学446

(一)民法学447

(二)商法学456

(三)知识产权法学461

四、社会法学465

(一)劳动法学465

(二)经济法学469

(三)社会保障法学480

(四)环境、资源与生态法学483

五、诉讼法学490

(一)刑事诉讼法学490

(二)民事诉讼法学496

(三)行政诉讼法学502

六、国际法学504

(一)新中国国际法学的起步505

(二)新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和繁荣507

(三)国际法讨论的课题508

(四)国际法研究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509

(五)国际法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前景511

七、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法学512

(一)律师法学512

(二)仲裁法学514

(三)证据法学516

(四)金融法学518

(五)房地产法学521

(六)电子商务法学523

(七)司法鉴定学525

第三节 新中国法学发展的基本规律529

一、新中国法学发展的基本规律530

(一)新法学成长过程的曲折性和反复性530

(二)对外国法学的移植532

(三)注重对历史上法学遗产的吸收534

(四)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问题535

(五)积极参与立法和司法改革537

(六)学术批评和学术争鸣成为法学发展的推动力538

(七)法学方法论的自觉539

二、新中国法学发展规律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541

三、新中国法学发展规律之中国原因544

索引555

主要参考文献569

后记5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