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和现代光学与光电子学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和现代光学与光电子学发展史
  • 干福熹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217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光学-学科发展-概况-中国-近现代;光电子学-学科发展-概况-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和现代光学与光电子学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西学东渐1

1.1 中国古代对光学现象的认识1

1.2 欧洲近代光学的形成和发展2

1.3 明清期间(16—17世纪)西方光学知识的传入3

1.4 苏州——中国近代光学技术之乡4

1.5 18—19世纪中国光学技术的发展和与西方的关系6

第2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光学科学家9

2.1 饶毓泰(1891—1968,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9

2.2 严济慈(1901—1996,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10

2.3 龚祖同(1904—1986,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0)12

2.4 钱临照(1906—1999,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13

2.5 周同庆(1907—1989,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14

2.6 高兆兰(女,1914—1999)15

2.7 王大珩(1915—2011,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16

第3章 中国现代光学的开创18

3.1 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的诞生18

3.2 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建立19

第4章 中国光学玻璃研究和开发的历史23

4.1 为中国制造光学玻璃的梦想而奋斗23

4.2 建设中国光学玻璃研究和开发中心24

4.3 第一埚光学玻璃的诞生和生产工艺的改进25

4.4 在昆明筹建中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生产线27

4.5 《光学玻璃》专著的出版及其影响28

第5章 中国激光技术的诞生和早期发展33

5.1 国外激光科学和技术的诞生34

5.2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激光技术的诞生34

5.3 中国政府对激光技术发展的推动35

5.4 中国早期激光技术的发展36

5.5 激光反导——早期的战略防御手段之一38

第6章 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学研究所早期量子电子学研究44

6.1 微波量子放大器(Maser)的研究进展44

6.2 北京电子学研究所的早期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的研究工作47

第7章 中国激光研究走向世界50

7.1 中国“面向世界”的科学和技术政策50

7.2 改革开放后激光科学对外交流的加强51

7.3 中国向世界开放,一系列国际激光会议在中国召开53

第8章 中国半导体激光器的历次突破与发展56

8.1 中国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的诞生56

8.2 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次飞跃——异质结的引入与应用57

8.3 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二次飞跃——量子阱能带工程的引入与应用61

8.4 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三次飞跃——宽带隙GaN基半导体激光器发展的新篇章63

8.5 量子级联红外激光器及微腔激光器等新型半导体激光器65

8.6 结束语66

第9章 中国高功率激光及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片段68

9.1 发端68

9.2 破冰之旅69

9.3 “神光”——中国ICF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72

9.4 持续发展,走向“点火”76

第10章 中国固体激光材料的发展77

10.1 研究固体激光材料的国际环境77

10.2 激光晶体81

10.3 激光玻璃84

第11章 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88

11.1 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理论发展史88

11.2 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历程92

第12章 改革开放,科技体制革新,向高科技迈进103

12.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创举——中国大恒集团公司的筹建103

12.2 国家“863计划”推动了中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107

第13章 开拓中国光信息存储技术112

13.1 磁盘还未做好,就要搞光盘112

13.2 组织全国,联合攻关112

13.3 中国光存储研究走向世界114

13.4 后DVD时代的光盘产业竞争115

13.5 壮志未酬,殷切期望118

第14章 中国光通信发展历程见闻120

14.1 激光——光通信的发祥点120

14.2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进程122

14.3 中国光通信的发展123

14.4 展望与启示130

第15章 原子钟研究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的回顾133

15.1 光抽运铷原子钟研究的发展及其应用133

15.2 踏上原子钟研究的新起点: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139

15.3 记忆中的国际学术活动片段144

15.4 结束语146

第16章 中国红外科学技术的早期发展149

16.1 早期的红外技术探索149

16.2 第一封信——建议发展红外技术151

16.3 第二封信——研制红外雷达的起伏152

16.4 第三封信——建立红外科学技术研究所154

16.5 关于红外科学技术的军事应用154

第17章 红外技术在中国气象卫星中的应用157

17.1 早期气象卫星的辐射计发展157

17.2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辐射计研制160

17.3 中国第二代气象卫星中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研制163

17.4 结束语165

第18章 我的科研经历与中国瞬态光学技术的发展166

18.1 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原子能研究所166

18.2 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68

18.3 西安光机所早期的研究工作169

18.4 高速摄影大发展的时期172

18.5 成组配套派出,学习先进科技177

18.6 1980年后的研究成果179

18.7 我在西安光机所当所长183

18.8 承办第18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大会184

18.9 迈向更快更短186

18.10 乘胜前进,不断扩展187

18.11 结束语189

第19章 中国天文光学设备的发展191

19.1 20世纪上半叶的状况191

19.2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个人科技活动191

19.3 20世纪50年代天文仪器得到快速发展192

19.4 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工作成果193

19.5 发展直径大于1 m以上的望远镜及微晶玻璃的研制197

19.6 中国专业天文望远镜进出口概况及科普天文望远镜制造的兴起200

19.7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和LAMOST天体光谱望远镜201

第20章 中国民用光学仪器发展概况203

20.1 光学仪器行业发展历史204

20.2 主要光学仪器发展应用和关键技术进展概况205

20.3 光学仪器的标准化及质量监督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