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学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David R. Maidment主编;张建云,李纪生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449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7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12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文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水文循环3
第一章 水文学3
1.1 水文学引言3
1.2 水文循环5
1.3 水文学的发展史11
1.4 水文单位14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气候学18
2.1 全球气候系统概观18
2.2 近代气候资料32
2.3 影响地表气候的因素40
2.4 气候变化与气候变迁44
参考文献54
3.2 大气过程59
3.1 引言59
第三章 降水59
3.3 大气水分61
3.4 降水过程66
3.5 降水云系68
3.6 地球表面的降水71
3.7 降水测定74
3.8 降雨的统计模型82
3.9 降水频率分析83
3.10 可能最大降水89
3.11 降雨预报96
参考文献98
第四章 蒸发104
4.1 引言104
4.2 蒸散发的物理过程105
4.3 蒸发测量123
4.4 蒸发估算方法132
参考文献149
第五章 入渗和土壤水运动156
5.1 影响土壤水运动的特性156
5.2 土壤水特性的测定162
5.3 土壤水特性的估算164
5.4 土壤水运动原理及入渗170
5.5 入渗计算模型176
5.6 入渗测定190
5.7 影响入渗的因素193
参考文献196
第六章 地下水流203
6.1 引言203
6.2 地质结构204
6.3 水力学概况208
6.4 水文地质模拟模型219
6.5 给定地质环境下的水流系统特征228
6.6 岛屿和沿海地区的地下水水文学232
6.7 天然存在的溶质的化学特征237
6.8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241
6.9 地球物理方法248
参考文献252
第七章 雪与浮冰259
7.1 引言259
7.2 雪的形成、截留、分布和观测259
7.3 融雪268
7.4 融雪水在雪层中的流动281
7.5 渗入冻土层的融雪水283
7.6 融雪径流285
7.7 冰的形成和冻结过程286
7.8 冰盖冬季热量平衡293
7.9 冬季水流情况296
7.10 冰的衰退和开河298
7.11 洪水频率302
参考文献304
第八章 河川径流314
8.1 河川径流的自然性质314
8.2 地貌和河川径流316
8.3 流量测验324
8.4 流量过程线336
8.5 径流估算338
8.6 径流信息339
参考文献344
第九章 洪水径流349
9.1 洪水概述349
9.2 降雨径流关系350
9.3 洪水流量估算中的基本问题356
9.4 中小流域的洪峰流量360
9.5 单位线方法372
9.6 洪水流量过程线模型376
9.7 其他洪水估算方法381
9.8 洪水极值381
参考文献382
第十章 水流演算387
10.1 引言387
10.2 集总式水流演算390
10.3 分布式水流演算394
10.4 演算模型所需资料408
10.5 水流演算的复杂性411
参考文献415
第二篇 水文输送425
第十一章 水质425
11.1 物理性质和水化学基本概念426
11.2 天然水和污水的组成458
11.3 水质标准475
参考文献491
第十二章 土壤侵蚀和泥沙运动495
12.1 泥沙颗粒的基本特性495
12.2 河床床面形态和水流阻力502
12.3 泥沙起动509
12.4 泥沙运动的机理513
12.5 推移质516
12.6 悬移质含沙量度垂线分布522
12.7 总输沙率524
12.8 水库泥沙530
12.9 河流泥沙观测533
12.10 流域产沙538
12.11 泥沙侵蚀控制546
参考文献547
13.1 引言554
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影响554
13.2 方法和量测558
13.3 造林和伐树的影响567
13.4 农业生产加强的影响586
13.5 湿地排水的影响589
参考文献592
第十四章 地表水中污染物的输送599
14.1 引言599
14.2 污染源600
14.3 输送611
14.4 污染物的源与汇623
14.5 在天然水体中的应用634
14.6 小结642
参考文献643
第十五章 污染物在非饱和流中的输移648
15.1 引言648
15.2 溶质输移过程649
15.3 土壤性质的测定679
15.4 野外监测688
参考文献690
第十六章 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输移699
16.1 引言699
16.2 对流700
16.3 弥散702
16.4 非水相流的运动704
16.5 滞后707
16.6 生物降解反应719
16.7 过程的特征723
16.8 小结727
参考文献727
第十七章 水文资料统计分析735
17.1 引言735
第三篇 水文统计735
17.2 单变数的特征739
17.3 多组比较750
17.4 共变性:连续变数757
17.5 应用删检变数的技术778
参考文献781
第十八章 极值事件频率分析785
18.1 频率分析概述785
18.2 极值事件的概率分布794
18.3 概率点绘和拟合优度检验805
18.4 分位数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811
18.5 区域化815
18.6 部分历时系列、混合模型和删检资料819
18.7 洪水频率分析825
18.8 暴雨频率分析830
18.9 低水流量的频率分析834
18.10 水质变量频率分析837
18.11 频率分析的计算机程序838
参考文献839
第十九章 水文时间系列分析和模拟848
19.1 水文时间系列的随机结构848
19.2 时间系列分析原理855
19.3 时间系列模拟866
19.4 插补缺测观测值和延长记录887
19.5 Monte Carlo模拟892
19.6 时间系列分析的计算机程序903
参考文献906
第二十章 地质统计学916
20.1 引言916
20.2 基本方法和模型918
20.3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BLUE)928
20.4 空间变量的结构分析936
20.5 局限性与方案选择950
20.6 选读和软件951
参考文献951
第四篇 水文技术957
第二十一章 地表水计算机模型957
21.1 本章目的957
21.2 降雨径流和洪水演算模型(次洪模型)960
21.3 连续河道流量模拟模型966
21.4 洪水水力学模型971
21.5 水质模型980
21.6 HOMS计划中的计算机模型987
参考文献989
第二十二章 地下水计算机模型991
22.1 引言991
22.2 地下水运动程序997
22.3 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程序1001
22.4 示踪颗粒求解程序1006
22.5 非恒定饱和水流求解程序1008
22.6 非恒定饱和水流和溶质运移求解程序1011
22.7 其他类型的求解程序1013
22.8 地下水运动和溶质运移程序发行商1014
参考文献1015
第二十三章 水文计算进展1025
23.1 计算机硬件进展1025
23.2 用户界面与图形的完善1029
23.3 软件工程1030
23.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032
23.5 水文学中的图形应用1036
23.6 人工智能1043
参考文献1045
24.1 引言1047
24.2 基本原理1047
第二十四章 遥感1047
24.3 资料分析1052
24.4 降水1054
24.5 雪1055
24.6 蒸散发1057
24.7 径流1058
24.8 水质1063
24.9 未来发展1064
参考文献1065
第二十五章 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1069
25.1 水位传感1070
25.2 流速观测1075
25.3 水质传感1077
25.4 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1078
25.5 数据传输1080
25.6 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1084
参考文献1086
第二十六章 水文预报1089
26.1 水文预报的价值和应用1089
26.2 短期预报方法1091
26.3 长期预报方法1105
参考文献1115
第二十七章 用水中的水文设计1118
27.1 设计内容1118
27.2 供水设计1122
27.3 水能1150
27.4 河中水生物栖息地的设计1156
参考文献1163
第二十八章 城市排水及防洪的水文设计1167
28.1 城市化对暴雨洪水的影响1167
28.2 政策、标准及排水系统规划1169
28.3 泛区管理1172
28.4 雨洪下水道设计1177
28.5 滞洪建筑物的设计1188
28.6 水质改良的设计1197
参考文献1211
第二十九章 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水文设计1217
29.1 水质改良技术概述1217
29.2 用于地下水中溶解污染物的抽取一处理系统1218
29.3 真空抽取系统1232
29.4 生物改良方法1239
29.5 轻非水相液体(LNAPLs)和重非水相液体(DNAPLs)的抽取1246
29.6 地下水抽取改良水质方法的评价1254
参考文献1257
附录A 水文单位换算表1262
附录B 原著参加编写人员1271
附录C 原著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名单1275
附录D 原著专业技术委员会名单1277
热门推荐
- 2027027.html
- 2890276.html
- 1864580.html
- 2881559.html
- 2968004.html
- 3823029.html
- 2696625.html
- 2891356.html
- 800553.html
- 630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9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5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4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7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5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