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曲柔尕卡幅 I46C002003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曲柔尕卡幅 I46C002003
  • 邓中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3387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比例尺1:250000 曲柔尕卡幅 I46C00200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目标与任务1

第二节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1

第三节 工作条件及研究程度概况3

一、工作条件3

二、地质调查研究历史与研究程度3

三、地形图质量评述5

第四节 任务完成情况5

第五节 工作进程与质量情况7

第六节 组织形式及项目组人员分工状况8

一、组织形式8

二、人员分工8

第二章 地层10

第一节 中新元古代地层11

第二节 晚古生代地层12

一、通天河蛇绿构造混杂岩碳酸盐岩组12

二、开心岭群13

三、乌丽群17

第三节 三叠纪地层22

一、巴颜喀拉山群(TB)22

二、巴塘群32

三、结扎群39

第四节 白垩纪地层46

第五节 古—新近纪盆地沉积59

一、古—新近纪地层体系的建立与划分59

二、古—新近纪沉积特征59

第六节 第四纪沉积66

一、第四纪划分及分布66

二、第四纪盆地充填及类型分析67

第三章 岩浆岩72

第一节 侵入岩72

一、晚三叠世冬日日纠辉绿玢岩体(T3βμ)73

二、晚三叠世纳吉卡色超单元76

三、晚侏罗世白日榨加超单元83

四、始新世岗齐曲上游超单元86

五、侵入岩与矿产的关系91

第二节 火山岩92

一、羌塘陆块晚二叠世火山岩94

二、羌塘陆块晚三叠世火山岩100

三、巴颜喀拉边缘前陆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区中—晚三叠世火山岩116

四、通天河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晚三叠世火山岩118

五、古—新近纪火山岩128

六、火山岩与矿产关系133

第三节 脉岩134

一、相关性岩脉134

二、区域性岩脉142

第四章 变质岩143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143

一、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岩143

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系150

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151

一、韧性动力变质岩151

二、脆性动力变质岩152

第三节 接触变质作用153

第四节 变质作用与构造变形的关系154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156

第一节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156

一、区域地球物理特征156

二、区域性深大断裂157

三、地震活动带158

四、壳幔结构158

五、区域地球化学特征158

第二节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158

一、构造单元划分158

二、各构造单元基本特征160

第三节 脆-韧性剪切断裂带167

第四节 断裂构造169

一、近东西向断裂171

二、北西-南东向断裂171

三、北东-南西向断裂及近南北向断裂172

四、测区其他断裂173

第五节 褶皱173

一、羌塘陆块各地层单元褶皱174

二、通天河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的褶皱175

三、巴颜喀拉边缘前陆盆地褶皱175

四、风火山群褶皱176

五、古—新近纪地层褶皱176

六、测区其他褶皱177

第六节 新构造运动178

第七节 构造变形序列181

第八节 构造阶段及其演化181

一、元古宙造山前基底形成阶段182

二、海西期—印支期主造山演化阶段183

三、陆内构造演化阶段184

四、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185

第六章 专项地质调查186

第一节 矿产地质186

一、概况186

二、矿产186

三、成矿地质背景分析186

四、找矿远景区的划分188

第二节 国土资源状况简介188

第三节 生态及灾害地质191

一、自然地理191

二、生态地质环境特征191

三、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194

第四节 旅游地质195

第七章 结论198

一、主要结论及进展198

二、存在的问题200

主要参考文献201

图版说明及图版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