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门土壤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三门土壤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 浙江省三门县土壤普查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门土壤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

第二节 自然概况1

一、地形地貌1

二、岩石与母质3

三、气候7

四、水系11

五、植被11

第二章 农业生产现状13

第一节 农业经济概况和各种作物产量13

一、农业经济概况13

二、各种作物产量13

第二节 耕作制度及肥料资源15

一、耕作制度15

二、肥料资源15

第三节 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18

一、水利建设18

二、农业机械化18

第三章 土壤的形成19

第一节 山地土壤的形成19

一、山地土壤的形成条件19

二、本县红、黄壤形成的特点24

第二节 滨海盐土和钙质潮土的发生形成25

一、不同地段海积物质地变化规律28

二、滨海盐土的发生形成31

三、潮土化盐土的形成34

第三节 水稻土的发生形成34

一、山地水稻土的发生形成36

二、河谷平原水稻土的发生形成43

三、滨海平原水稻土的发生形成48

第四章 土壤的分类和分布48

第一节 土壤分类50

第二节 土壤分布50

一、分布概述52

二、土壤分布特点53

三、三门县土壤分类系统和分布简表60

第五章 土壤的性态特征60

第一节 红壤土类60

一、红壤亚类60

1.黄筋泥土属61

2.红泥土土属64

3.红粘土土属66

二、黄红壤亚类66

1.亚黄筋泥土属68

2.黄泥土土属71

3.粉红泥土土属73

4.红砂土土属74

三、侵蚀型红壤亚类75

1.石砂土土属75

第二节 黄壤土类75

一、黄壤亚类76

1.山地黄泥土土属77

第三节 潮土土类77

一、潮土亚类77

1.洪积泥砂土土属79

2.清水砂土土属80

3.培泥砂土土属81

4.泥砂土土属81

二、钙质潮土亚类82

1.淡涂泥土属83

第四节 盐土土类83

一、滨海盐土亚类83

1.涂砂土土属83

2.涂泥土土属84

3.涂粘土土属84

二、潮土化盐土亚类85

1.咸泥土土属85

2.咸粘土土属87

第五节 水稻土土类88

一、渗育型水稻土亚类88

1.黄泥田土属90

2.红泥田土属91

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92

1.黄筋泥田土属95

2.黄泥砂田土属97

3.洪积泥砂田土属104

4.泥砂田土属108

5.培泥砂田土属110

6.黄斑田土属113

7.淡涂田土属119

三、潜育型水稻土亚类119

1.烂滃田土属120

2.烂塘田土属121

第六章 土壤肥力121

第一节 土壤物理性状121

一、土壤质地126

二、土体构型128

三、土壤耕作层与犁底层130

四、土壤水份130

第二节 土壤养份状况140

一、土壤有机质和全氮142

二、土壤全磷和速效磷156

三、土壤速效钾159

四、土壤微量元素159

五、土壤代换量159

六、土壤酸碱性和碳酸钙含量169

七、土壤盐份169

八、山地水土流失169

第三节 土壤肥力的评总价169

一、水田土壤170

二、旱地土壤171

三、林地土壤171

第七章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171

第一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171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方案171

第三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概述172

一、滨海盐土促淤洗盐综合利用区172

二、沿海平原水稻土钙质潮土排涝治渍培肥粮经作物区178

三、沿溪水稻土、潮土防洪抗旱培肥改良粮经作物区179

四、低山丘陵红壤育林保土培肥改土区180

五、低山黄壤封山育林保土区181

第八章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182

第一节 低产田地的改良182

一、本县低产田地类型、面积及分布182

二、滨海平原水稻土主要障碍因子182

三、马庄83年综合治理措施及其增产效果184

四、东郭大泽低产田改良初见成效185

五、淡涂田的肥料效应185

六、淡涂田促早发措施186

七、淡涂田晚稻化肥一次性施用的效果试验186

第二节 旱粮地的改良——旱地分带轮作187

一、带状间套轮作的由来与布局187

二、带状间套轮作的增产效益189

第三节 棉花低产原因的剖折及其综合治理措施191

一、棉花低产原因的剖折191

二、棉田的综合治理措施192

第四节 恢复和发展有机肥料193

一、推广红花草、黄花草两草混播,提高绿肥产量193

二、推广稻草还田,解决有机肥料不足194

三、开发有机肥源,积极发展大荚箭舌豌豆196

四、合理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生产力196

第五节 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经济效益199

第六节 专题调查(另行装订)204

一、三门县海涂的综合利用及其环境保护探讨204

二、我县发展经济果木的方向——开发利低丘缓坡大有前途204

三、三门县柑桔施肥情况调查204

附表:三门县土壤耕层农化分析结果表2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