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木塑复合材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木塑复合材料
  • (俄罗斯)克列阿索夫著;王伟宏,宋永明,高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72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149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木材:复合材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木塑复合材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木塑复合材料1

1.1 WPC:价格制约9

1.2 WPC:品牌和制造商10

1.3弯曲强度11

1.4弯曲模量与挠度12

1.4.1铺板板材12

1.4.2楼梯踏板13

1.5热膨胀-收缩14

1.6收缩15

1.7防滑性17

1.8吸水、膨胀与翘曲18

1.9微生物降解20

1.10抗白蚁性22

1.11燃烧性23

1.12氧化与破碎25

1.13光氧化和褪色27

1.14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发展趋势、市场容量和动态及未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28

1.14.1 WPC产品28

1.14.2公众认知度28

1.14.3 WPC市场容量和动态29

1.14.4 WPC市场的竞争31

1.14.5尚未解决或仅部分解决的研发问题33

参考文献34

第2章 木塑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组分:热塑性塑料35

2.1引言35

2.2聚乙烯35

2.2.1低密度聚乙烯(LDPE)38

2.2.2中密度聚乙烯(MDPE)38

2.2.3高密度聚乙烯(HDPE)38

2.3聚丙烯40

2.4聚氯乙烯41

2.5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43

2.6尼龙6和其他的聚酰胺45

2.7结论46

2.8附录:塑料工业技术术语的定义及其缩写和塑料规范的ASTM测试48

2.8.1 ASTM D 883“塑料相关的标准术语”48

2.8.2 ASTM D 1600“塑料相关术语的缩写”49

2.8.3 ASTM D 1784“硬质聚氯乙烯(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标准规范”49

2.8.4 ASTM D 1972“塑料制品的通用标记应用标准”50

2.8.5 ASTM D 4066“尼龙(PA)注射和挤出材料的标准分类方法”50

2.8.6 ASTM D 4101“聚丙烯注射和挤出材料标准规范”50

2.8.7 ASTM D 4216“硬质聚氯乙烯(PVC)和相关PVC及氯化聚氯乙烯(CPVC)建筑产品的标准规范”50

2.8.8 ASTM D 4396“常压塑料管及配件用硬质聚氯乙烯(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标准规范”51

2.8.9 ASTM D467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及合金模压和挤出材料的标准分类方法”51

2.8.10 ASTM D 4976“聚乙烯塑料模压和挤出材料标准规范”51

2.8.11 ASTM D 5203“回收废旧HDPE模压和挤出材料的标准规范”52

2.8.12 ASTM D 6263“硬质聚氯乙烯(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挤出棒材的标准规范”52

2.8.13 ASTM D 6779“聚酰胺(PA)模压和挤出材料的标准分类方法”53

参考文献53

第3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组分: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填料55

3.1引言55

3.2美国WPC专利中关于纤维素填料的简要历史57

3.2.1 WPC初期:热固性材料58

3.2.2纤维素在热塑性复合材料中作为增强组分59

3.2.3改善WPC的力学及其他性能60

3.2.4改善填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偶联剂62

3.2.5木塑复合材料中除HDPE以外的塑料64

3.2.6纤维素-聚烯烃复合材料粒子66

3.2.7发泡的木塑复合材料67

3.2.8可生物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68

3.3作为填料的木质纤维的一般性质68

3.3.1化学成分68

3.3.2木质素的不利影响71

3.3.3半纤维素的不利影响:蒸气爆破71

3.3.4长径比72

3.3.5密度(比重)73

3.3.6颗粒尺寸74

3.3.7颗粒形状74

3.3.8颗粒尺寸分布74

3.3.9比表面积75

3.3.10含水率和吸水性75

3.3.11填料的吸油性75

3.3.12燃烧性76

3.3.13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76

3.3.14对塑料和复合材料褪色和耐久性的影响77

3.3.15对热熔黏度的影响78

3.3.16对成型收缩率的影响79

3.4木纤维79

3.4.1木粉79

3.4.2锯末80

3.4.3稻壳80

3.5长天然纤维83

3.6造纸污泥84

3.7 Biodac?85

3.7.1 Biodac?释放的VOC85

3.7.2稻壳和Biodac?在WPC中作抗氧剂87

参考文献87

第4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组分:矿物质填料94

4.1引言94

4.2矿物质填料的一般性质95

4.2.1化学组成95

4.2.2长径比95

4.2.3密度(比重)96

4.2.4粒子大小96

4.2.5粒子的形状97

4.2.6粒子大小的分布98

4.2.7粒子的表面积98

4.2.8含水率:吸水能力98

4.2.9吸油能力98

4.2.10阻燃性能99

4.2.11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99

4.2.12对热熔体黏度的影响100

4.2.13对成型收缩率的影响100

4.2.14热性质101

4.2.15颜色:光学性质101

4.2.16对塑料和复合材料褪色及耐久性的影响101

4.2.17健康性与安全性102

4.3填料102

4.3.1碳酸钙(CaCO3)102

4.3.2滑石粉105

4.3.3 Biodac?(一种纤维素和矿物质填料的混合物)109

4.3.4硅土(SiO2)112

4.3.5高岭土(Al2O3·2SiO2·2H2O)113

4.3.6云母113

4.3.7硅酸钙(CaSiO3)114

4.3.8玻璃纤维114

4.3.9粉煤灰114

4.3.10炭黑119

4.4纳米填料和纳米复合材料119

4.5结论121

参考文献122

第5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组分:偶联剂124

5.1引言124

5.2本章概述125

5.3马来酸化聚烯烃(POLYBOND、INTEGRATE、FUSABOND、EPOLENE、EXXELOR、OREVAC、LOTADER、SCONA和一些不知名的系列产品)126

5.4有机硅烷(DOW CORNING Z-6020,MOMENTIVE A-172及其他产品)132

5.5 METABLENTMA3000(丙烯酸改性聚四氟乙烯)137

5.6其他偶联剂137

5.7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数据138

5.8交联、偶联和/或增容作用的机理139

5.8.1光谱研究139

5.8.2流变研究145

5.8.3动力学研究146

5.8.4其他方面147

5.9偶联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小结148

5.9.1对弯曲和拉伸模量的影响149

5.9.2对弯曲和拉伸强度的影响150

5.9.3对吸水性的影响151

5.10与偶联剂相容和不相容的润滑剂153

参考文献155

第6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密度(比重)及其对WPC性能的影响158

6.1引言158

6.2 WPC密度(比重)的影响160

6.2.1对弯曲强度和模量的影响160

6.2.2对氧化和降解的影响160

6.2.3对燃烧性、引燃、火焰传播的影响162

6.2.4对含水率和吸水性的影响163

6.2.5对微生物感染/降解的影响164

6.2.6对收缩率的影响165

6.2.7对摩擦系数(滑移系数)的影响165

6.3 GEODECK中空木塑板材横截面区域的密度166

6.4一些商业化木塑铺板板材的密度和重量168

6.5用沉浮法测定木塑复合材料的密度169

6.6测定比重(密度)的ASTM推荐方法170

6.6.1 ASTM D 6111“利用排水法测试塑料板材和型材密度和比重的标准试验方法”170

6.6.2 ASTM D 792“用排水法测定塑料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171

6.6.3 ASTM D 1505“用密度梯度法测定塑料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172

6.6.4 ASTM D 1622“硬质泡沫塑料表观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173

6.6.5 ASTM D 1895“塑料材料的表观密度、体积因数和可倾注性的标准试验方法”174

参考文献174

第7章 复合材料及型材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175

7.1引言175

7.1.1基本定义和公式175

7.1.2转动惯量177

7.1.3弯矩179

7.2 ASTM推荐标准182

7.2.1 ASTM D 790“未增强和增强塑料及电绝缘材料的弯曲性能标准测试方法”182

7.2.2 ASTM D 6109“未增强及增强塑料板材的弯曲性能标准测试方法”184

7.2.3 ASTM D 6272“未增强与增强塑料和电绝缘材料弯曲性能的四点弯曲标准测试方法”187

7.3复合材料铺板的弯曲强度189

7.3.1英制单位和国际制单位189

7.3.2中点加载或集中载荷(3点载荷)190

7.3.3 1/3点加载(4点载荷或1/3跨度载荷)192

7.3.4复合材料铺板的弯曲强度193

7.3.5材料与型材的弯曲强度195

7.3.6同种材料制得的不同型材的弯曲强度196

7.3.7中点加载与1/3点加载的对比196

7.3.8 1/4点加载(4点载荷)197

7.3.9均布载荷198

7.3.10温度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199

7.3.11商业HDPE材料对复合材料铺板弯曲强度的影响200

7.3.12复合材料的密度(比重)对弯曲强度的影响201

7.3.13纯HDPE及其他塑料的弯曲强度及其与WPC产品弯曲强度的对比201

7.3.14塑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201

7.3.15一种用作楼梯踏板的铺板202

7.4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弯曲模量206

7.4.1中点加载或集中载荷(3点载荷)206

7.4.2 1/3点加载(4点载荷,或1/3跨度加载)208

7.4.3复合材料铺板的弯曲模量208

7.4.4材料和型材的弯曲模量210

7.4.5同种材料制得的不同型材的弯曲模量:实心和中空铺板板材211

7.4.6中点加载和1/3点加载的对比212

7.4.7 1/4点加载(4点载荷)213

7.4.8均布载荷213

7.4.9铺板上的积雪214

7.4.10温度对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影响215

7.4.11商业HDPE对复合材料铺板板材弯曲模量的影响216

7.4.12复合材料的密度(比重)对弯曲模量的影响217

7.4.13塑料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影响218

7.5纯HDPE和其他塑料的弯曲模量及其与WPC弯曲模量的对比219

7.6用于楼梯踏板的铺板:弯曲模量的重要作用221

7.7复合材料的形变:案例分析222

7.7.1风力作用下隔音墙的形变和弯矩222

7.7.2围栏的形变226

7.7.3热浴盆下面铺板的形变228

7.7.4装有热水的中空铺板的形变229

7.7.5复合材料铺板的蠕变和形变230

7.8栏杆系统240

7.9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的组合:“鸟枪法”测试246

7.10 WPC的数学模拟及实际情况247

参考文献252

第8章 复合材料型材的拉伸、压缩强度及模量253

8.1引言253

8.2基本定义和公式253

8.3 ASTM推荐标准254

8.3.1 ASTM D 638,“塑料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254

8.3.2 ASTM D 5083,“用直边试件测定增强热固性塑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256

8.3.3 ASTM D 695,“硬质塑料压缩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257

8.3.4 ASTM D 6108,“未增强和增强塑料板材的压缩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257

8.4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258

8.5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260

8.6复合材料的压缩模量262

参考文献263

第9章 挤出成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线性收缩264

9.1引言264

9.2收缩的起因264

9.3收缩尺寸266

9.4 WPC的密度(比重)对其收缩的影响267

9.5挤出条件对收缩的影响268

9.6复合材料板材的退火处理268

9.7索赔:GeoDeck复合材料板材269

参考文献278

第10章 温度作用下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膨胀-收缩:线性热膨胀-收缩系数279

10.1引言279

10.2线性膨胀-收缩系数279

10.3膨胀-收缩系数实用性的一些限定条件280

10.4测定线性热膨胀-收缩系数的ASTM推荐测试方法281

10.4.1 ASTM D 696“用玻璃硅膨胀计测定塑料在-30℃~30℃之间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281

10.4.2 ASTM D 6341“测定-30?~140?(—34.4℃~60℃)之间塑料板材和型材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283

10.4.3 ASTM E 228“用玻璃硅膨胀计测定固体材料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已废除)283

10.5木塑复合材料的线性热膨胀-收缩系数,填料和偶联剂的影响283

10.6实例:案例研究286

参考文献289

第11章 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防滑性及摩擦系数290

11.1引言290

11.1.1定义290

11.1.2解释和一些例子291

11.2塑料的防滑性291

11.3木制铺板的防滑性292

11.4木塑复合材料铺板的防滑性293

11.5推荐的测定静摩擦系数的ASTM方法295

11.5.1 ASTM D 2047“用James机测量抛光-涂覆地板表面静摩擦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295

11.5.2 ASTM F 1679“使用可变入射角摩擦仪(VIT)的标准试验方法”295

11.5.3 ASTM D 2394“木材和木质基抛光地板材料的模拟应用测试的标准方法”296

11.6采用斜面法测量防滑性297

11.7复合材料铺板板材配方对防滑性的影响:滑动增强剂299

参考文献299

第12章 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及其相关影响301

12.1引言301

12.2矿物质填料对吸水性的影响302

12.3膨胀(尺寸不稳定性)和压力的产生及翘曲303

12.4短期和长期的水分吸收310

12.5 ASTM推荐标准313

12.5.1 ASTM D 570,“塑料吸水性的标准测试方法”313

12.5.2 ASTM D 1037,“评价木质纤维和碎料板材料性能的标准实验方法”314

12.5.3 ASTM D 2842“刚性发泡塑料吸水率的测试方法”314

12.5.4 ASTM D 6662“聚烯烃基塑料铺板板材的标准规范”315

12.5.5 ASTM D 7032“木塑复合材料铺板板材和栏杆类(栏杆或扶手)制品性能等级建立的标准规范”315

12.6复合材料中纤维素含量对吸水率的影响315

12.7板材密度(比重)对吸水率的影响316

12.8木材和木塑复合材料的含水率317

12.9吸水率对弯曲强度和模量的影响318

12.10抗冻-融循环318

12.10.1板材密度对抗冻-融性的影响——案例研究318

12.10.2板材密度和老化对抗冻-融性的影响——案例研究319

12.10.3多个冻-融循环的影响320

12.11市场上一些木塑复合材料铺板板材吸水性的对比320

参考文献322

第13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微生物降解与表面“黑斑”:抗霉菌性323

13.1引言323

13.1.1微生物对复合材料的影响323

13.1.2霉菌和孢子323

13.1.3潮湿与通风:临界含水率323

13.1.4木材腐朽菌324

13.1.5生物杀灭剂与“抗霉菌性”325

13.1.6木材用防腐剂325

13.2微生物对复合材料的降解和污染327

13.2.1霉菌327

13.2.2黑霉332

13.2.3海藻类(Black Algae)333

13.2.4案例研究335

13.3微生物对木塑复合材料的侵扰336

13.4复合材料对微生物降解的敏感性和抵抗力:例证337

13.5木塑复合材料微生物生长与降解的ASTM测试方法339

13.5.1 ASTM D 1413“实验室土壤-木块培养法测试木材防腐剂的标准测试方法”339

13.5.2 ASTM D 2017“实验室加速测试木材天然耐腐朽性的标准方法”(已停止使用)342

13.5.3 ASTM E 2180“测定抗菌剂在聚合物或疏水物中效果的标准测试方法”343

13.5.4 ASTM G 21“测定合成聚合物材料抗真菌性的标准实施方法”343

13.6配方对木塑复合材料微生物降解敏感性和抵抗力的影响344

13.7木塑复合材料用生物杀灭剂(已实际应用和正在考虑应用的)345

13.7.1硼酸锌[例如,Borogard(U.S.Borax),Fiberguard(Royce International)]345

13.7.2偏硼酸钡(Barium Metaborate,Busan)347

13.7.3灭菌丹[Folpet,Fungitrol 11,Intercide TMP(羧酰亚胺)]347

13.7.4百菌清(四氯酚酞),Nuocide 960351

13.7.5 OBPA,Intercide ABF(10,10′-氧代双吩噁吡),Vinizene BP 5-5352

13.7.6 IPBC,Polyphase?,Tro?,Intercide IBF(2-碘代-2-炔丙基-n-丁基氨基甲酸酯,3-碘代-2-炔丙基-n-丁基氨基甲酸酯)353

13.7.7 OIT,DCOIT,辛噻酮,Micro-Chek,Intercide OBF(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354

13.7.8吡啶硫酮锌,奥麦丁锌,Intercide ZNP,巯基嘧啶-1-氧化锌355

13.7.9噻苯咪唑,Irgaguard F3000,2-(4-噻唑基)-1H-苯并咪唑2-(4-Thiazolyl)-1H-benzimidazole,4-(2-苯并咪唑)-噻唑,涕必灵,MK-360,TBZ355

13.8生物杀灭剂:实验室加速测试数据和实践数据355

参考文献362

第14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燃烧性及耐火等级363

14.1引言363

14.2木材的燃烧性364

14.3复合材料的引燃性364

14.4复合材料的火焰传播指数和耐火等级366

14.5矿物质填料对燃烧性的影响368

14.6烟、有毒气体及发烟指数368

14.7塑料和复合材料用阻燃剂369

14.7.1塑料用阻燃剂370

14.7.2对某些溴系阻燃剂的限制或禁止371

14.7.3含氯阻燃剂371

14.7.4三水合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镁(MDH)372

14.7.5 ATH脱水:定量的测试方法373

14.7.6木塑复合材料用阻燃剂374

14.7.7纳米粒子作为阻燃剂375

14.8 ASTM推荐标准376

14.8.1 ASTM D 635“水平放置塑料的燃烧速率和/或燃烧程度及燃烧时间的标准试验方法”376

14.8.2 ASTM D 1929“塑料引燃温度的标准测定方法”377

14.8.3 ASTM E 84“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378

14.8.4 ASTM E 1354“采用耗氧仪测试材料和制品的热和可见烟释放速率的标准试验方法”379

14.8.5 E 162“采用辐射热源测量材料表面可燃性的标准试验方法”380

14.8.6 E 662“固体材料发烟的比光密度标准试验方法”380

14.9复合材料铺板和铺板板材的耐火性能381

参考文献387

第15章 建筑复合材料的热氧化和光氧化降解及使用寿命388

15.1塑料和塑料基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介绍:实例388

15.2热氧化、光氧化、氧化降解和产品破碎与破坏390

15.3加速复合材料氧化降解的因素394

15.3.1复合材料的密度(比重)395

15.3.2温度399

15.3.3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结构404

15.3.4塑料来源(原生,回收)405

15.3.5纤维素纤维的类型和用量406

15.3.6矿物质填料的类型和用量406

15.3.7应力的存在406

15.3.8金属催化剂的存在409

15.3.9水分的存在412

15.3.10抗氧剂及其用量412

15.3.11太阳辐射(紫外光)416

15.3.12回收料用量(如果使用的话)423

15.4 ASTM推荐标准425

15.4.1 ASTM氧化诱导时间检测方法425

15.4.2塑料里酚类抗氧剂的ASTM测试方法428

15.5复合材料铺板和栏杆系列制品的表面温度431

15.6无抗氧剂GEODECK铺板在美国各地的使用寿命435

15.7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OIT和使用寿命443

15.8目前市场上的木塑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耐用性(氧化降解方面)443

15.9 GeoDeck铺板板材的氧化降解和破碎:案件起因和问题的解决445

15.9.1问题出现前板材的密度、孔隙度和力学性能445

15.9.2问题的出现446

15.9.3 GeoDeck板材在2003年10月前的密度447

15.9.4破碎问题的纠正448

15.10补充: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填充复合材料氧化诱导时间的方法450

15.11案例研究452

15.11.1亚利桑那州的GeoDeck铺板板材452

15.11.2马萨诸塞州的GeoDeck铺板板材454

15.12主动收回的GEODECK产品455

15.13 GEODECK问题铺板:安装时间与索赔456

参考文献457

第16章 建筑复合材料的光氧化和褪色459

16.1引言459

16.1.1如何衡量褪色459

16.1.2褪色:一些定义的介绍461

16.2木塑复合材料的加速老化和自然老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加速因子463

16.3商业化木塑复合材料的褪色468

16.4由于氧化造成的复合材料铺板板材的褪色与碎裂471

16.5加速或减缓复合材料褪色的因素473

16.5.1复合材料的密度(比重)473

16.5.2温度473

16.5.3紫外光吸收剂及其用量473

16.5.4颜料及其用量474

16.5.5抗氧剂及其用量475

16.5.6塑料的来源(纯塑料与回收塑料)475

16.5.7复合材料中水分的影响475

16.5.8纤维素的含量和种类476

16.5.9挤出成型与注塑成型的木塑复合材料476

16.6 ASTM推荐标准477

16.6.1 ASTM D 2565“室外用塑料的氙弧灯暴露的标准规范”477

16.6.2 ASTM D 1435“塑料室外老化的标准规范”477

16.6.3 ASTM D 4329“塑料荧光紫外暴露的规范”478

16.6.4 ASTM D 4364“用聚集自然光法进行塑料室外加速老化测试的规范”478

16.6.5 ASTM D 4459“室内用塑料的氙弧暴露规范”479

16.6.6 ASTM D 5071“可光降解塑料暴露于氙弧装置中的规范”479

16.6.7 ASTM D 5208“可光降解塑料荧光紫外暴露的规范”479

16.6.8 ASTM D 5272“可光降解塑料的室外暴露测试规范”480

16.6.9 ASTM G 155“非金属材料暴露试验的氙弧灯设备操作规范”480

16.7附录481

参考文献483

第17章 流变学及复合材料用塑料的选择484

17.1引言:纯塑料、填充塑料、复合材料和再生材料的流变学484

17.2基本定义和方程484

17.2.1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剪切黏度、动态黏度、表观黏度、极限黏度484

17.2.2剪切变稀效应和幂律方程485

17.2.3沿毛细管方向的体积流量和压力梯度488

17.2.4壁面滑移现象490

17.2.5 Rabinowitsch修正490

17.3毛细管流变仪领域的ASTM推荐方法491

17.3.1 ASTM D 1238-04,“利用挤压式塑性计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标准试验方法”491

17.3.2 ASTM D 3835-02,“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492

17.3.3 ASTM D 5422-03,“用螺旋挤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热塑性材料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493

17.4与旋转流变仪有关的ASTM推荐标准494

17.4.1 ASTM D 4440-01,“塑料的标准试验方法:动态力学性能——熔体流变学”494

17.4.2 ASTM D 4065-01,“塑料的标准试验方法:动态力学性能——方法的采用与报告规程”495

17.5常规观测495

17.5.1纯塑料495

17.5.2复合材料498

17.6复合材料和塑料流变学几乎未知的领域505

17.6.1填料粒径对复合材料流变性的影响505

17.6.2偶联剂、润滑剂和聚合物加工助剂的影响505

17.6.3复合材料如何选择不同来源的塑料507

17.6.4木塑复合材料再生料的流变性511

17.6.5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和再生料的熔体破裂:表面撕裂515

参考文献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