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邹韬奋传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邹韬奋传记
  • 马仲扬,苏克尘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5366364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邹韬奋(1895~1944)-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邹韬奋传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纪念邹韬奋诞辰100周年(代序言)&胡绳1

第一章 儿童时代1

一、《马关条约》之后的国运1

二、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3

三、中国同盟会的建立7

第二章 封建家庭清贫生活8

一、祖父树立的家风8

二、父亲的穷困9

三、母亲的愁苦10

四、大家族之谜11

五、最初的记忆11

六、在家塾中11

七、回余江探家13

第三章 苦学之路16

一、严格要求自己16

二、对孙中山的敬仰16

三、由福州工业学校转上海南洋公学17

四、难忘的老师17

五、怎样读书和写作18

六、自筹学费,初投稿件19

第四章 半工半读的学校生活21

一、希望实现自己的夙愿21

二、推崇梁启超23

三、到宜兴做家庭教师23

四、“五四”运动席卷上海25

五、到圣约翰大学25

六、“硬汉教师”26

七、友好的救济27

第五章 出色的英语教师29

一、奠定英语基础29

二、英语教学的总结31

第六章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35

第七章 婚姻子女和家庭39

一、第一次婚姻的波折39

二、和沈粹缜的结合40

三、对孩子的乐和爱42

第八章 接办《生活》周刊44

一、从事记者生涯44

二、兼任《时事新报》秘书主任46

三、历经革命的高潮和低潮47

四、在改良主义思想影响下48

五、在钦佩的人物中50

第九章 在困惑中徘徊52

一、认识上的糊涂52

二、没有走出的误区53

三、对三民主义的理解55

第十章 新的转折57

一、为“万宝山农田事件”的紧迫呼吁57

二、对“九一八”事变倾尽全力宣传58

三、思想行动的转变60

四、为马占山抗敌募捐62

五、对苏联的新认识64

第十一章 笔伐贪官,力驳诬陷67

一、揭陈调元67

二、王伯群暴光68

三、关键是公私经济界限分明72

第十二章 在烽火中经受考验75

一、在炮火下奔波和写作75

二、筹办“生活伤兵医院”77

三、血战纪实录78

四、思想上的根本转变79

第十三章 在危难中建立生活书店83

一、苦心筹办《生活日报》83

二、压力来自蒋介石86

三、决不为不义屈89

四、在胡愈之的建议下建立生活书店90

第十四章 同胡愈之杜重远之间92

一、亲密合作的胡愈之92

二、勇担风险的杜重远97

三、“新生事件”99

第十五章 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03

一、为什么参加“民权同盟”?103

二、开阔了视野,加深了认识105

三、胡适风波107

四、杨杏佛遭暗杀110

第十六章 对高尔基及其事迹的传播112

一、两篇文章的连续发表112

二、《革命文豪高尔基》的编译过程113

三、鲁迅的支援114

四、从一封信中见真情116

五、唤起了劳动群众119

第十七章 同胡适的争议123

一、淞沪战后的重大事态123

二、在国难当头的胡适125

三、胡适主张避战求和125

四、对“国际联盟调查团”127

五、日本人封的中国“思想界泰斗”129

第十八章 在去西欧的航程中131

一、别离祖国131

二、航海旅途生活132

三、沿途见闻133

第十九章 访意大利和瑞士137

一、威尼斯137

二、佛罗伦萨138

三、罗马和那不勒斯139

四、对法西斯的认识140

五、美丽的瑞士141

第二十章 对法国的考察143

一、巴黎的特征和优点143

二、巴黎的报业144

三、法国的教育146

四、法国的农村147

五、议会的吵闹149

第二十一章 在德国的观感150

一、一种不同的政治感受150

二、德国经济状况151

三、教育和新闻业153

第二十二章 在英国考察158

一、认真的考察和学习158

二、深入察真情159

三、《泰晤士报》160

四、新闻界的杰出人物——史各特162

五、访问为自由而斗争的凡勒拉163

六、伦敦见闻164

七、英国的大学教育166

第二十三章 大英博物院的图书馆167

一、学而后知不足167

二、《读书偶译》168

三、可贵的纪念175

第二十四章 苏联考察纪实178

一、列宁格勒初访178

二、在莫斯科星期大学179

三、苏联的儿童和妇女180

四、工厂和工人183

五、集体农庄184

六、著名胜景克里米亚185

七、苏联的教育186

八、列宁的召唤188

第二十五章 美国行:深入调查,历险剖析191

一、不为民族偏见所屈191

二、天堂地狱话纽约193

三、剖析华尔街195

四、美国劳工197

五、对美国报刊的分析和评价202

六、深入到南方披露黑人问题206

七、到西部调查农民运动212

八、富有收获的两年217

第二十六章 《大众生活》220

一、华北危机220

二、自己的阵地221

三、高举的旗帜223

四、伟大的运动——“一二·九”225

五、在诬陷、恫吓面前229

六、停刊号232

第二十七章 参加救国会234

一、救国会的成立234

二、中国共产党的引导和帮助237

三、一份重要文件的发表241

第二十八章 在香港办《生活日报》243

一、在贫民窟里办报243

二、办报的立场和宗旨245

三、苦干和苦恼247

四、两渡难关249

五、自动停刊251

第二十九章 情系伟大的斗士252

一、一次秘密的安排252

二、隆重的葬礼253

三、墓前的演说254

四、韬奋的悼念255

五、没有哭的自由257

六、禁不住的巨浪和吼声258

第三十章 “七君子”案260

一、救国会关切的两件大事260

二、深夜被捕264

三、到处都有爱国情266

四、在苏州看守所的生活272

五、营救和诬害交织进行274

六、日本人插手,蒋介石下令278

七、谁之罪279

八、胜利出狱289

第三十一章 抗战初期的奔波291

一、全面抗战前后291

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293

三、警惕亲日派,揭露投降派296

四、不容关门主义298

五、在撤离上海的途中303

第三十二章 在武汉的开拓307

一、生活书店迅速发展307

二、同周恩来的相会309

三、统一战线是门新学科312

四、和青年在一起315

五、办《全民抗战》320

第三十三章在“雾重庆”(上)325

一、参政会上的雄辩325

二、一腔赤情327

三、为捍卫生活书店而斗争332

四、在敌机轰炸之下337

第三十四章 在“雾重庆”(下)340

一、与“审查老爷”之争340

二、宪政运动的掀起344

三、话说“笔杆暴动”与“青年惨剧”352

四、“皖南事变”前后356

五、积极的泪别364

第三十五章 出走香港争取民主367

一、闯关历险367

二、促进民主运动370

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373

第三十六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流离378

一、在炮火空袭之下378

二、在贫民窟里度日382

三、有力的援救384

四、冲破敌人的封锁386

五、爬过梅岭388

第三十七章 在东江游击区392

一、一支“文化游击队”的到来392

二、欢迎会上的演说393

三、要补上战士生活的一课394

四、在《东江民报》396

五、生日的祝贺和珍贵的反省398

六、来自延安的慰问399

七、一个真正的战士4401

第三十八章 在梅县隐居404

一、选定了江头村404

二、住在一个革命家庭中406

三、特务刺探和保卫准备408

四、难忘的“山村夜谈”410

五、苦学客家话412

六、泪别江头村4415

第三十九章 奔向苏北抗日根据地419

一、冒险踏征途419

二、看到了新中国的光明前途4424

三、再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428

四、“这才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430

五、爱国巨威惊天地432

六、胜利的感受4434

第四十章 同病魔搏斗437

一、又回到“正泰行”437

二、住进上海红十字会医院4438

三、拼搏与呼吁4439

四、未完成的著作443

五、对于后事的嘱咐444

六、人民的儿子党关怀447

七、最后一息450

第四十一章 纪念和悼念活动451

一、上海秘密办丧事451

二、华中局召开的追悼会452

三、光荣地被追认为共产党员452

四、延安的悼念活动453

五、在重庆召开的不凡的追悼会459

六、周恩来的寄语465

第四十二章 韬奋精神常青467

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467

二、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468

三、密切联系群众,热诚为人民服务470

四、不断追求,不断创新471

五、热爱事业,热爱干部473

六、廉洁奉公,一尘不染474

邹韬奋年谱476

后记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