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法开天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云生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11334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法律-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法开天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总体构想1
第二节 研究进路6
一、关于时间的节点选取7
二、关于地域范围的选取7
三、关于研究资料与观点的“予”与“取”10
四、作为分析平台的“隐喻”14
第三节 预定目标17
一、尝试拓展河洛文化研究的视域,有所发见17
二、唱和当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18
三、增益河洛文化的研究成果18
四、拓展个人的学术研究空间,延长学术生命19
第一章 河洛文化的“根性”及中华法的河洛文化背景1
第一节 河洛文化的“根性”1
第二节 河洛文化“根性”学说新观察4
第二章 关于法律起源的一般学说及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和河洛文化的选择1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法的起源学说13
第二节 西方法学有关法的起源学说14
第三节 中国古代先哲关于法的起源学说16
第四节 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和河洛文化的选择21
一、我们研究的前提预设21
二、基于便利主义的原则的选择21
第三章 中华法起源于河洛文化的内在机理23
第一节 河洛初民的民生是催生中华古法的观念及法律规范的社会基础23
一、河洛地区是上古初民最早聚居的地区之一24
二、河洛地区是上古农耕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26
第二节 河洛文化中的王国文明是催生中华法的制度基础29
一、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中孕育了丰富的制度文明29
二、河洛地区王国文明中的王制孕育了国家主权法律制度和礼法制度32
三、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孕育了中华法传统的官制即今日之国家组织法和行政法律制度36
四、河洛地区上古王国文明中孕育的中华法传统的民本思想49
五、本节总结56
第三节 法始于兵58
一、两个相关概念的辨析58
二、上古河洛地区战事和武备61
三、关于“法始于兵”现有的成果的简介与分析62
四、从“取象比类”到“取法于象”的认识论根源68
第四章 河洛先民的人性理念对中华法创生的独特贡献91
第一节 河洛先民的人性理念91
一、引言91
二、食之性94
三、色之性108
四、“欲之性”118
第二节 人性中“本始材朴”的人文化125
一、河洛先民的生命观126
二、河洛先民的天命观131
第三节 描述鲁僖公当朝的丰功伟绩141
第四节 上古人性的抽象化147
一、文字的象形化与拼音的抽象化及其意义148
二、与人性相关事物的“抽象”化及其意义150
三、河洛先民对与人性相关事物的抽象化155
四、河洛文化中人性引介和分析的概括性总结166
第五章 中华法创生机制及其意义解析182
第一节 中华法创生机理182
一、人性本能致法自然天成183
二、先民抽象思维的象征意义衍化法意和法形193
三、效法天地有秩形塑人世法律200
四、沿习常理遂为成法209
五、圣王、贤相制典成法216
第二节 古代先哲关于中华法创生原理与机制的理论综述226
第三节 个人的几点分析意见232
一、法律的生成以及相应的法律概念的殊异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造成的232
二、法律起源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法理和法哲学问题233
三、我们关于中华法起源问题的探讨,涉及到社会、文化、人性、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学各个领域的知识234
四、自20世纪初以来直至当代,在天体物理学中占据重要学术地位和学术热点的一个领域,就是“时空”理论及其在宇宙生成和演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235
五、在本研究中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我们研究的主题236
第六章 中华法在上古的最高成就——《洪范》237
第一节 为什么要回到上古河洛文化中的重要典籍——《洪范》237
第二节 先秦典籍中的“宪”与“宪法”思想和相关典籍242
一、立论的前提预设242
二、先秦典籍中的“典则”与“宪章”、“成宪”等表述243
三、先秦典籍中的“宪”的义解244
第三节 《洪范》——一部与近、现代宪法神似与形俱的奇特文件248
第四节 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如何以及何以才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宪法的本土资源256
一、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如何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宪法的本土资源256
二、上古宪法思想和《洪范》何以能够成为中国现行宪法的本土资源265
附录 民族区域自治的远古史影及其价值蕴含——基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探源研究270
参考书目318
后记323
热门推荐
- 737954.html
- 1781422.html
- 2193039.html
- 3612135.html
- 1685505.html
- 2014499.html
- 90076.html
- 3864101.html
- 542433.html
- 3250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7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5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7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3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2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8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