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语法·修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衍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9356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逻辑·语法·修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逻辑编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什么是逻辑3
一、“逻辑”一词的由来及释义3
二、逻辑学的起源及发展概况4
第二节 逻辑学研究什么8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8
二、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1
第三节 怎样学习逻辑学16
一、了解学科特点,增强学习信心16
二、循序渐进,讲究学习方法17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7
思考与练习18
第二章 概念19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19
一、什么是概念19
二、概念的特征19
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20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及关系21
一、概念的种类21
二、概念间的关系23
第三节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26
一、限制法26
二、概括(扩大)法27
三、定义法28
四、划分法29
思考与练习31
第三章 判断35
第一节 判断的概述35
一、什么是判断35
二、判断的特征35
三、判断、命题与语句35
四、判断的种类36
第二节 性质判断37
一、什么是性质判断37
二、性质判断的种类37
三、如何断定性质判断的真假38
四、同一素材的AEIO判断之间的真假推断关系38
五、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延性40
六、如何运用性质判断41
第三节 关系判断42
一、什么是关系判断42
二、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43
三、如何运用关系判断44
第四节 模态判断44
一、什么是模态判断44
二、模态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45
三、如何运用模态判断46
第五节 规范判断47
一、什么是规范判断47
二、规范判断的种类及其关系47
三、如何运用规范判断48
第六节 联言判断49
一、什么是联言判断49
二、联言判断的真假判定49
三、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50
第七节 选言判断50
一、什么是选言判断50
二、选言判断的种类及其真假判定51
三、选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52
第八节 假言判断53
一、什么是假言判断53
二、假言判断的种类及其真假判定53
三、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56
第九节 负判断57
一、什么是负判断57
二、负判断的结构及其真假判定57
三、负判断的语言形式及应用57
思考与练习58
第四章 推理63
第一节 推理的概述63
一、什么是推理63
二、推理的组成及语言形式63
三、推理的种类64
第二节 直接推理64
一、对当关系直接推理64
二、换质法直接推理65
三、换位法直接推理65
第三节 三段论66
一、什么是三段论66
二、三段论的组成67
三、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条件68
四、三段论的公理68
五、三段论推理的一般规则69
六、各格的特殊规则73
七、三段论的式73
八、三段论的省略式74
第四节 复合判断推理75
一、联言推理75
二、选言推理76
三、假言推理77
四、二难推理80
第五节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81
一、完全归纳推理82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82
三、求因果联系法84
四、类比推理88
思考与练习89
第五章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94
第一节 同一律94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94
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94
第二节 矛盾律95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95
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96
第三节 排中律97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97
二、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98
思考与练习98
第六章 论证101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101
一、什么是论证101
二、论证的组成101
三、论证的种类102
第二节 论证的方法102
一、三段论证法102
二、假言证法102
三、完全归纳证法103
四、反证法103
五、选言证法104
第三节 论证规则104
一、论题必须清楚、明确104
二、论题必须保持同一104
三、论据必须真实、充分105
四、论据不得使用未经证实的判断106
五、论据不得依赖论题106
六、由论据必须能推出论题106
第四节 反驳及其方法106
一、什么是反驳106
二、反驳的组成107
三、反驳的类型107
四、反驳的方法108
第五节 谬误110
一、语词歧义110
二、总合谬误111
三、分称谬误111
四、偶然关联111
五、因果倒置111
六、特例谬误111
七、同语反诉111
八、稻草人谬误111
九、以人为据112
十、诉诸众人112
十一、诉诸情感112
十二、诉诸权威112
十三、诉诸无知112
十四、双重标准112
思考与练习113
语法编119
第一章 绪论119
第二章 语素的分类和运用122
第一节 语素的分类122
一、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122
二、实语素和虚语素124
第二节 语素的运用126
一、语素、音节、字、词126
二、语素构成词的方法126
三、防止违反构词法129
思考与练习131
第三章 词的分类和运用133
第一节 实词的类别和运用134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134
二、数词、量词138
三、代词139
四、副词141
五、助动词(或“能愿动词”)142
第二节 虚词的类别和运用142
一、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142
二、叹词145
思考与练习145
第四章 词组的分类和运用147
第一节 词组的构成和类别147
一、词组的构成147
二、词组的类别148
第二节 词组的多义和歧义152
一、多义词组类型举例152
二、歧义现象的排除方法153
第三节 复杂词组和层次分析154
一、词组复杂化的途径154
二、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156
思考与练习157
第五章 句子的分类和运用(上)159
第一节 句子的类型160
一、句类、句型、句式160
二、基本句型160
第二节 单句的成分及其运用161
一、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162
二、句法成分166
三、特殊成分177
四、简单单句例析179
思考与练习180
第六章 句子的分类和运用(下)182
第一节 常见的特殊句式及其运用182
一、连动句和兼语句182
二、“把”字句183
三、“被”字句186
四、“是”字句187
五、单句结构混乱的现象189
第二节 复句的类型及其运用190
一、复句的类型192
二、复句的分析和运用198
思考与练习201
第七章 句群的分类和运用204
第一节 句群的分类205
一、并列句群205
二、连贯句群206
三、递进句群206
四、选择句群207
五、总分句群207
六、解证句群208
七、因果句群208
八、目的句群209
九、条件句群210
十、转折句群210
第二节 句群的切分211
一、句群的内部结构切分212
二、句群的外部结构切分212
第三节 句群的运用214
一、上下句子要连贯214
二、前后语意须照应215
三、推理论证合逻辑216
四、遣词造句合语境216
思考与练习216
修辞编221
第一章 修辞概说221
第一节 修辞的含义221
一、修辞活动221
二、修辞规律和汉语修辞特征222
三、修辞学223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修辞223
第三节 修辞和语法、逻辑的关系224
思考与练习226
第二章 词语的选用227
第一节 从口语中选用227
第二节 从文言词语中选用228
第三节 从声音中选用229
一、音节要整齐、和谐、匀称229
二、声调要讲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229
三、韵脚要和谐自然,琅琅上口230
四、叠音要生动、形象231
第四节 从意义中选用232
一、要把握住词语的意义差别232
二、要注意词语的色彩配合234
三、要注意词类活用235
思考与练习236
第三章 句子的选用238
第一节 长句和短句238
第二节 整句和散句242
第三节 肯定句和否定句243
第四节 主动句和被动句244
一、突出强调动作或行为的被动者,把它推为陈述中心245
二、主动者无须说出或不愿说出、无从说出时,要用被动句246
三、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用被动句充当复句的分句246
四、有时候表达一定感情色彩时,要用被动句247
第五节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247
思考与练习248
第四章 修辞方式(上)249
第一节 比喻249
一、明喻250
二、暗喻251
三、借喻251
第二节 借代252
一、借代的方式252
二、借代和借喻253
第三节 比拟254
一、拟人254
二、拟物255
三、比拟与比喻256
第四节 夸张256
一、扩大夸张257
二、缩小夸张257
三、超前夸张257
第五节 对偶258
一、正对259
二、反对259
三、串对260
第六节 对比261
一、两体对比261
二、一体两面对比261
第五章 修辞方式(下)263
第一节 排比263
一、词的排比263
二、词组的排比264
三、分句的排比264
四、句子的排比264
五、段落的排比265
第二节 反复266
一、连续反复266
二、间隔反复266
第三节 双关267
一、双关的分类267
二、双关和借喻268
第四节 反语268
一、反语的分类269
二、反语的运用270
第五节 拈连和仿词270
第六节 顶真和回环272
第七节 辞格的综合运用273
一、辞格的连用273
二、辞格的兼用273
三、辞格的套用274
思考与练习274
附录279
逻辑与语法、修辞关系简论279
《逻辑·语法·修辞》各编练习题参考答案286
热门推荐
- 598332.html
- 550007.html
- 197744.html
- 1991218.html
- 260535.html
- 2031677.html
- 704647.html
- 3366343.html
- 3851263.html
- 1090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2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3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5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2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8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