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常态与企业激励模式变革 从绩效导向到价值自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6188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激励-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常态与企业激励模式变革 从绩效导向到价值自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新常态与企业激励实践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1
1.4 本书的结构及主要内容14
1.5 小结16
第2章 实践彷徨:激励模式演进历程的历史考察17
2.1 古典企业的激励实践与“亨利·福特之惑”17
2.2 人本主义兴起与日本激励模式的幻灭22
2.3 “互联网+”时代的思维躁动与企业集体焦虑症30
2.4 小结32
第3章 理论纷争:激励理论演进的多学科视野与整合33
3.1 理论向左,实践向右:十字路口的激励理论34
3.2 激励的“薛定谔黑箱”与经济学范式的拉卡托斯批判40
3.3 价值自觉还是认知厌恶:认知学派与行为学派的分野及根源46
3.4 激励效应的神经经济学与演化心理学诠释52
3.5 理论弥合趋势:内外激励的协同与整合机理研究进展62
3.6 小结:从绩效导向到价值自觉66
第4章 不容乐观的现状:员工的工作动机与激励错位68
4.1 问题提出:现有激励模式是否契合员工的工作需求69
4.2 研究一:员工的工作动机模式——中美比较研究74
4.3 研究二:组织激励供给与员工工作价值需求的背离80
4.4 研究三:激励错位的棘轮效应及其对创造力的抑制83
4.5 研究启示与建议89
4.6 小结92
第5章 亚努斯效应:绩效控制对成就动机的挤出效应94
5.1 问题提出:挤入还是挤出——绩效报酬对内在动机的影响95
5.2 成就目标导向与创造力98
5.3 研究设计103
5.4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105
5.5 特质激活与不同成就目标导向下的激励选择113
5.6 小结116
第6章 心理计量过程:不同任务下的权变激励选择118
6.1 参照认知与员工的动态心理计量机制119
6.2 促进型任务的心理计量过程及激励效应修正123
6.3 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125
6.4 权变视角的激励结构优化130
6.5 小结137
第7章 权变评价:不同成就目标下的评价模式选择139
7.1 不同绩效评价模式下员工成就目标对创造力的影响140
7.2 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146
7.3 研究结果讨论与启示156
7.4 启示权变设计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思路158
7.5 小结159
第8章 优化设计:激励、成就氛围与创造力的空间匹配161
8.1 不同成就氛围下的激励语义感知:鼓励先进还是鞭策落后?162
8.2 激励、成就氛围与创造力的空间匹配的理论探讨与假设164
8.3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169
8.4 结果分析178
8.5 总结及研究展望182
第9章 激励主导权争夺:西西弗斯效应及心理框架的影响184
9.1 西西弗斯效应与任务蕴含的内在激励价值185
9.2 任务意义、奖励与心理框架的联合效应:角色认同为中介188
9.3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195
9.4 结果讨论及启示209
9.5 小结214
第10章 从绩效激励到价值自觉:内外激励的协同效应215
10.1 回归激励的本质:以满足员工需求为原则216
10.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219
10.3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224
10.4 结果讨论及启示232
10.5 小结237
第11章 结论:新常态与激励变革——如何拨动员工心弦238
11.1 理论再探讨——激励主导权之争的背后238
11.2 主要结论242
11.3 主要创新点及应用价值243
11.4 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245
附录:主要调查问卷247
参考文献254
后记275
热门推荐
- 3491349.html
- 3079469.html
- 1437251.html
- 3590411.html
- 1242645.html
- 647397.html
- 2662923.html
- 2928161.html
- 2177233.html
- 2783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5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4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1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8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0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