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文化安全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泽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976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文化-国家安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文化安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文化及其意义1
一、文化的含义1
第一章 文化安全理论基本问题1
二、文化的结构5
三、文化的地位7
第二节 国家安全9
一、国家安全观的演变10
二、国家安全的类型13
第三节 国家文化安全26
一、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26
二、文化安全与文化霸权、文化帝国主义28
三、文化安全的含义与特点32
一、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34
第四节 文化安全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34
二、文化安全与国家利益40
三、文化安全与人民利益42
第二章 市场化与文化安全44
第一节 市场化与文化45
一、市场、市场化与市场经济45
二、文化市场化的基本内涵50
三、WTO机制对文化市场的影响52
第二节 市场化对文化安全的有利影响55
一、市场化为文化产业安全提供的机遇56
二、市场化为文化事业安全提供的机遇58
三、市场国际化给国家文化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动力60
一、市场化低水平造成文化市场的脆弱62
第三节 市场化对文化安全的不利影响62
二、市场本身的缺陷给文化安全带来不利影响64
三、市场国际化给弱势国家文化安全带来挑战66
第四节 市场化条件下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几点思考69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制69
二、适应文化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建立国家文化安全系统72
三、在市场化条件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74
第三章 全球化与文化安全78
第一节 全球化的基本态势78
一、全球化的兴起与发展78
二、全球化的基本特征81
三、全球化不可阻挡的态势84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85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87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89
第三节 全球文化格局:超级大国主宰模式及其危害92
一、全球文化格局的演变92
二、超级大国主宰模式93
三、超级大国主宰模式的危害94
第四节 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98
一、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必要性98
二、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内容99
三、如何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101
第五节 中国的全球性的文化战略103
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104
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原则105
三、促进文明多样化108
四、从战略高度保持各民族文化平等111
第四章 信息化与文化安全113
第一节 文化传播方式及其对文化的影响113
一、文化传播方式及其历史演进113
二、文化传播媒介及其作用模式116
三、传播方式对文化的影响119
第二节 文化信息化与文化安全122
一、信息化的概念及其内涵122
二、文化信息化与信息文化126
三、文化安全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新挑战131
第三节 信息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35
一、中国文化的特征136
二、信息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全新挑战139
三、信息时代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对策143
第五章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安全148
第一节 文化产业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48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及范围148
二、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151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154
第二节 文化产业化对文化竞争力的促进作用160
一、提高文化产业各部门的生产积极性161
二、刺激各部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率162
三、促使各部门以消费者为导向,按市场规律办事162
四、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扩大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164
一、导致文化生产的盲目性167
第三节 文化产业化对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167
二、低级文化的腐蚀168
三、外来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袭170
第四节 在文化产业化形势下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维护文化安全172
一、国家宏观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173
二、用法制手段保护文化健康发展176
三、提高文化工作者的职业素质178
第六章 意识形态斗争与文化安全181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181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181
二、“意识形态的终结”辨析187
三、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189
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5
第二节 宗教意识形态的特殊复杂性195
二、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199
三、宗教成为阶级、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工具203
四、我国的宗教文化安全战略208
第七章 文化安全的历史脉络212
第一节 古代的文化安全212
一、古代文化格局及其特点213
二、古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斗争215
三、古代文化安全的主要特点217
第二节 近现代的文化安全220
一、近现代文化格局及其特点221
二、西方文化殖民主义223
三、近现代文化安全的主要特征226
第三节 冷战时期的文化安全229
一、冷战时期世界文化格局及其特点230
二、苏美文化争霸233
三、冷战时期文化安全的主要特点237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的文化安全239
一、后冷战时代文化格局的特点240
二、单极化与多极化之争243
三、后冷战时代文化安全的主要特征246
第八章 各国制定和实施文化安全战略的国际经验249
第一节 美国249
一、美国文化的发展及现状250
二、美国的文化安全政策254
三、美国文化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260
一、加拿大文化发展现状263
第二节 加拿大263
二、加拿大的文化安全政策266
三、加拿大的文化安全政策对中国的启示268
第三节 韩国271
一、韩国文化的发展及现状271
二、韩国的文化安全政策275
三、韩国处理文化安全问题的有益经验279
第四节 法国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启示281
一、法国文化的发展现状282
二、法国文化的文化安全政策283
三、法国处理文化安全问题的有益经验287
一、苏联文化的发展290
第五节 前苏联处理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教训290
二、苏联的文化安全政策292
三、从苏联解体看前苏联处理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教训296
第九章 中国维护文化安全的历史经验303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安全观念304
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自觉意识304
二、儒家文化主体性地位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确立307
三、文化宽容和文化交流311
第二节 近现代对文化安全问题的探索和反思316
一、近代的文化危机与文化自救316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启蒙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321
三、“全盘西化”和“本位文化”之争32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安全战略328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329
二、毛泽东时期的文化安全战略331
三、邓小平时期的文化安全战略336
四、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340
第十章 21世纪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形势3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激烈竞争345
一、资本主义的文化扩张345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350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回应353
第二节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竞争356
一、中西文明的交流356
二、中西文明的竞争360
一、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367
第三节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激烈斗争367
二、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斗争370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斗争374
四、科学与迷信、伪科学的斗争377
第十一章 21世纪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任务379
第一节 维护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379
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379
二、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384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391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397
第二节 维护中华文明的主体性402
一、维护中华文明主体性的意义402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406
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413
第三节 维护先进文化的主体性417
一、弘扬以人为本的文化417
二、弘扬公平与正义的文化420
三、弘扬民主与法治的文化423
四、弘扬科学与创新的文化427
第十二章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基本战略430
第一节 发展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夯实文化安全建设的基础430
一、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430
二、发展物质文明,为中国文化安全奠定基础432
三、发展政治文明,为文化安全建设提供制度保障436
第二节 繁荣文化产业,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发展440
一、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440
二、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传播力442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先进文化发展444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46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446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48
三、积极发展文化公益事业451
第四节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453
一、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454
二、推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457
三、转变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462
第五节 加速科技创新,提高文化安全的技术基础463
一、科技创新为文化安全提供技术基础463
二、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465
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467
第六节 努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471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精华471
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473
三、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475
第七节 增强知识分子维护文化安全的责任感478
一、知识分子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479
二、知识分子承担着文化建设的重任480
第八节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文化安全482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482
二、提高党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484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486
参考文献489
后记497
热门推荐
- 77976.html
- 645331.html
- 887515.html
- 2695358.html
- 199040.html
- 2966553.html
- 1895870.html
- 1227893.html
- 2648451.html
- 119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3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4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6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7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3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0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