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海王 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东方海王 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
  • 王子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74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海洋开发-历史-研究-山东省-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方海王 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吕宗力1

序编3

“鱼盐所出”:先秦齐人的海洋资源开发3

一 “贝丘”遗存4

二 渤海湾南岸殷商盐业基础7

三 “盐”与“海物”:齐国的资源优势8

四 “擅海滨鱼盐之利”与齐的富强9

五 《管子》“海王之国”理想11

六 “正盐?”的制度开创意义12

七 齐国盐业与盐政的考古学考察14

齐文化的海洋因子18

一 齐地早期方术之学18

二 齐人早期航海实践23

三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26

四 邹衍的天下观和海洋观28

五 “大瀛海”即“大洋”说29

范蠡故事31

一 “范蠡浮海出齐”32

二 “耕于海畔”的实业史分析35

三 《养鱼法》和《养鱼经》36

四 “鸱夷子皮”疑议38

五 关于“范蠡之学”41

上 编47

秦始皇“东有东海”47

一 “八神”祭祀48

二 琅邪台51

三 三神山追求54

四 “海上”议政57

五 “梦与海神战”58

六 “连弩”与齐“习弩”“善射”者60

七 “沙丘同载鲍鱼回”:秦始皇最后的行程62

向往与追念:秦地海洋复制64

一 秦宫“海池”64

二 秦始皇陵地宫设计之一:水银“大海”68

三 秦始皇陵地宫设计之二:“人鱼膏”烛70

航海家徐市79

一 方士的航海实践79

二 大鱼·巨鱼·大鲛鱼81

三 徐市船队的航线82

四 徐市“止王不来”84

五 “童男女”的神秘意义87

秦二世东巡106

一 秦二世两次经行齐地106

二 秦二世的巡行速度107

三 齐地“并海”交通建设110

“仓海君”传说113

一 张良“东见仓海君”113

二 “仓海君”身份疑议114

三 “沧海壮士”115

田横“海岛传声”117

一 田横的“海中”割据117

二 田横五百士118

三 “田横岛”纪念120

汉武帝“东巡海上”122

一 《封禅书》记载汉武帝“行幸东海”事122

二 礼日成山124

三 海水祠127

四 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129

五 会大海气131

六 “文成将军”和“五利将军”:齐方士的再次活跃133

七 《朱雁之歌》136

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140

一 杨仆远征战绩140

二 楼船军的构成与作战形式143

三 “楼船”形制144

四 杨仆楼船军的规模145

五 杨仆楼船军的航线147

六 齐“楼船”基地149

“博昌习船者”考议152

一 卜式:“臣愿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之”152

二 “齐习船者”:造船史研究者的关注点154

三 “习”的字义兼说“习船”技能154

四 “齐习船者”与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事160

五 关于“博昌习船者”161

六 卜式愿与“齐习船者”往死南越的航路162

吕母暴动与青州“海贼”166

一 “海垂”、“海崖”、“海濒”:行政难题166

二 航海能力与维护独立性的可能168

三 琅邪女子吕母“引兵入海”170

四 “海贼”的发生与活跃172

五 居延简文所见“临淮海贼”176

六 “海贼”的海上运动战179

七 “海贼”与陈寅恪所论“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181

中 编187

说“黄、腄、琅邪负海之郡”187

一 秦史记录中的“黄、腄、琅邪负海之郡”187

二 主父偃说的由来189

三 齐地主要经济优势190

四 “秦始皇攻匈奴”“造船和补给基地”说辩议192

齐地“并海”交通195

一 秦始皇“并海”行迹196

二 汉武帝“并海”行迹197

三 “并海”与“并海上”199

齐人的海洋航运204

一 “少海”和“幼海”204

二 齐人“海上”“败吴”205

三 “海北”朝鲜航路207

四 “渤海贼”与“渤海妖贼”209

五 早期东洋交通210

六 青、兖“大作海船”212

七 经行齐海域的南北交通213

齐人的浮海迁徙216

一 王仲“浮海东奔乐浪山中”216

二 辽东“浮海”移民217

三 “从辽东还”“浮海还郡”现象220

四 孙吴船队“虏得男女”221

五 朝鲜“亡人”问题222

战国秦汉即墨形势与齐人的海洋开发227

一 “三齐”说与即墨的地位227

二 “临菑、即墨”并说的意义229

三 “琅邪、即墨”并说的意义230

四 关于“琅邪、即墨之饶”231

五 田单据即墨抗燕的海洋地理学理解232

六 胶东王都即墨234

七 即墨“实表东海”“流光千载”235

琅邪的地位237

一 越王勾践“治琅邪”238

二 秦皇汉武“琅邪”之行239

三 “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的出发港241

四 “填夷”命名与“亶洲”、“东夷”航路243

五 “秦东门”与琅邪的空间关系244

六 南洋“琅玡”说245

齐地的盐产与盐政247

一 齐地私营盐业248

二 齐地官营盐业250

三 齐地“盐官”设置251

四 徐偃矫制253

五 “皓皓乎若白雪之积,鄂鄂乎若景阿之崇”254

六 盐运及其管理257

下 编263

南洋通道与齐文化263

一 齐人航海家参与南洋航道开通的可能性263

二 南海的“琅玡”264

三 “东海”、“琅邪”与佛教的早期文化介入267

四 山东汉画象所见“璧流离”269

“东海黄公”:齐学·滨海巫术·滨海艺术274

一 东海黄公,赤刀粤祝274

二 戏剧萌芽,戏剧雏形276

三 海上方士的表演279

四 《肥致碑》“海上黄渊”281

五 “东海黄公”、“安期生”与“青徐滨海妖巫”283

六 “黄公”与“黄神”、“黄神使者”285

七 关于“有白虎见于东海”286

“北海出大鱼”:海洋史的珍贵记录292

一 成哀时代渤海“出大鱼”事件292

二 最早的鲸鱼生命现象记录293

三 《续汉书》:“东莱海出大鱼”293

四 《淮南子》:“鲸鱼死”294

五 《论衡》:“鲸鱼死”295

六 大鱼“暍岸侧”记录297

齐地“海溢”灾害的历史记忆298

一 “勃海水大溢”:“目前所知最早的海啸”298

二 新莽时代“勃海”“海水溢”299

三 东汉“勃海海溢”及灾情记录300

四 海溢—海啸302

五 “陨石—海啸”现象306

六 灾难史视野中的齐地“海溢”307

齐人与海:《史记》的海洋视角309

一 先古圣王的“东海”行迹与司马迁“东渐于海”的史学考察309

二 秦皇汉武“入海”故事与司马迁的“海上”体验311

三 “伏波”“横海”事业的记录313

四 司马迁“海上”行旅体验与《史记》的“奇气”314

齐人与海:《汉书》的海洋纪事316

一 “天下”与“海内”316

二 “削之会稽”,“夺之东海”:削藩战略的重要主题319

三 “楼船”远征320

四 汉武帝“海上”之行的历史记录321

五 建章宫“海中神山”模型322

六 田肯论齐地“近海”之“饶”324

七 班固《览海赋》疑问325

徐幹《齐都赋》的蓝色意境329

一 徐幹的“齐气”330

二 “沧渊”无垠无鄂334

三 海产“宝玩”337

四 “蒹葭苍苍”,水禽“群萃”341

秦汉齐海港丛说345

一 徐乡345

二 黄347

三 之罘348

四 成山348

五 琅邪349

附 论353

汉代的“海中星占”书353

一 《艺文志》“天文”题下的“海中星占”书353

二 “海人之占”说354

三 《日知录》“海中”“中国”说357

四 《汉书》“海中”语义359

五 《淮南子》:“乘舟而惑者”“见斗极则寤”360

六 关于书题所冠“汉”与“海中”的意义362

汉代“海人”称谓365

一 “海人”与海洋学的进步365

二 《说苑》“海人”故事366

三 “海人”传递的神异知识366

四 齐“习船者”与“海人”的技能368

五 “海人”与“山客”370

六 关于“海人之仄陋”371

主要参考书目373

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目录377

后记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