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尔街金融风暴现场观察 世纪性金融危机与金融新格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华尔街金融风暴现场观察 世纪性金融危机与金融新格局
  • 鄂志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14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金融危机-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尔街金融风暴现场观察 世纪性金融危机与金融新格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华尔街风暴与变革:全球金融新格局1

第一章 世纪性金融危机的五大特征4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业进入新“冰河纪”,系统性金融危机大爆发5

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陷入停滞5

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业被迫缩减规模5

三、商业票据市场几近停滞6

四、银行惜贷加剧信用紧缩7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特征8

一、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金融市场传染的作用机理8

二、国际金融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直接损失估计9

三、全球股票市场进入同步下跌期11

四、新兴市场震荡再现15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衍生性特征19

一、次贷危机与金融衍生产品链19

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快速扩张20

三、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价格放大效应21

第四节 世纪性金融危机是一场“自我实现”的信心危机21

一、美国金融动荡中出现严重的信心危机22

二、世纪性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具有危机传染和信心崩溃的共性25

三、金融危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分析26

四、“预期的自我实现”与世纪性金融危机29

五、行为金融理论对世纪性金融危机传染的解释30

第五节 世纪性金融危机具有实体性特征31

一、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31

二、美国金融动荡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32

三、美国企业利润下降影响其新增投资34

四、金融动荡影响消费者支出35

五、全球金融动荡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减速38

第二章 多米诺冲击波横扫全球金融机构41

第一节 致命风暴袭击美国金融机构41

一、次贷风暴之“风起青萍”:抵押贷款机构相继破产41

二、次贷风暴之“缘泰山之阿”:贝尔斯登(Bear Stearns)退出历史舞台45

三、次贷风暴之“舞于松柏之下”:“房利美”和“房地美”之变47

四、次贷风暴之“飘忽淜滂”:美林易主51

五、次贷风暴之“激扬熛怒”:AIG之沦陷53

六、次贷风暴之“耾耾雷声”:雷曼兄弟破产54

七、次贷风暴之“回穴错迕”:华盛顿互助银行(WAMU)的接管与收购57

八、次贷风暴之“蹶石伐木”:美联银行(Wachovia Corp.)争夺战58

九、次贷风暴之“梢杀林莽”: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变脸求生59

第二节 金融风暴席卷德国和法国60

一、德国银行业遭受次贷危机打击60

二、次贷危机冲击法国银行业61

第三节 金融风暴登陆英伦62

一、汇丰控股遭受损失62

二、北岩银行挤提风潮62

三、英国注资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63

第四节 金融风暴冲击瑞士银行业63

一、次贷危机促使瑞士银行调整经营战略63

二、瑞士信贷银行经受次贷危机的考验64

第五节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注资计划65

一、挽救富通集团(Fortis)65

二、注资荷兰国际集团(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66

三、救助比利时联合银行67

第六节 冰岛国家破产危机67

一、三大银行相继国有化67

二、冰岛货币危机深化68

三、冰岛股票市场暴跌69

四、冰岛经济走向衰退70

第三章 全球金融危机管理措施及其政策效果72

第一节 全球货币政策同步逆转72

一、美国率先降息72

二、欧盟及欧洲各国下调利率74

三、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陆续降息75

四、日本中央银行降息76

五、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同步调整金融市场指标利率77

六、全球性货币政策转向的政策效果分析77

第二节 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79

一、美国监管当局挑战极限,连续多次巨额注资79

二、欧洲中央银行由增加注资转向无限度满足市场资金需求82

三、日本应对流动性短缺84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频繁注资金融市场84

五、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国际货币互换共同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85

六、注入流动性的政策效果分析85

第三节 全球金融机构救援行动86

一、美国救赎华尔街86

二、英国拯救银行业94

三、欧洲其他国家的金融救援行动95

四、新兴市场金融救援措施97

五、各国金融机构救助措施效果评估98

第四节 刺激经济一揽子方案100

一、美国7000亿美元拯救经济计划100

二、欧盟经济刺激计划103

三、英国财政政策新趋势104

四、法国创立战略投资基金104

五、其他国家经济刺激措施105

第五节 国际金融组织的危机管理措施106

一、世界银行的金融危机管理措施106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危机管理及援助措施106

三、国际金融组织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及其改革前景107

第四章 金融危机与国际银行业的变革109

第一节 金融危机重塑国际银行业版图109

一、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银行业出现剧烈的结构性变化109

二、美国银行业集中度上升111

三、银行业总体盈利能力下降113

四、美国银行业增资扩股115

五、金融危机导致欧洲银行业实力变化118

六、欧洲银行业面临扩大资本规模的压力118

七、日本银行业发行新股,增加资本120

第二节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调整趋势分析120

一、美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调整历程120

二、花旗集团及摩根大通银行的组织架构分析121

三、美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共性特征122

四、美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调整趋势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意义123

第三节 美国商业银行业收入结构的演变分析125

一、美国商业银行收入总量的演变历程126

二、美国商业银行业收入结构调整的基本规律128

三、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131

四、美国银行业收入结构演变的规律134

第五章 金融危机与银行业并购135

第一节 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国际银行业并购135

一、摩根大通先后收购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助银行135

二、美国银行连续发起三宗收购案138

三、巴克莱银行、野村控股集团等收购雷曼兄弟的资产140

四、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140

五、美国银行业并购特征分析141

六、欧洲银行业收购143

第二节 美国银行业并购的历史考察144

一、美国银行业并购的历史考察144

二、中小型银行的并购活动分析145

三、美国银行业并购呈现多重因素驱动的特征146

四、美国银行业并购前景147

五、美国银行业并购的启示148

第三节 从2000年的国际并购看国际资本的结构149

一、2000年的国际并购特征及发展趋势149

二、国际并购的数量结构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特征151

三、国际并购融资特征与国际资本流动的产品及市场结构152

四、国际并购交易方式的演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154

五、国际并购的国别构成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地域结构154

六、国际并购与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银行业结构155

七、结论156

第六章 金融危机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变革158

第一节 金融危机与国际银行业监管158

一、多元监管机构并存,房地产贷款市场监管效率低下未能避免次贷危机的发生158

二、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出现监管缺失160

三、金融监管资源有限,监管效率低下160

四、金融监管危机在危机早期判断失误,未能避免系统性危机的总爆发161

第二节 美国现行金融监管架构及特征161

一、美国现行金融监管架构161

二、美国监管法律、法规体系162

三、货币监理署对美国国民银行的监管166

四、美国对外国银行在美国经营活动的监管171

五、美国银行业监管特征172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下的美国金融监管变革173

一、《蓝图》的逻辑脉络分析174

二、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175

三、理想化的金融监管框架的基本内涵176

四、短期及中期建议177

五、《蓝图》的影响及启示179

第四节 《社区再投资法》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181

一、《社区再投资法》的具体规定181

二、《社区再投资法》的考核标准182

三、美国国会对于次贷危机与《社区再投资法》关系的看法183

第七章 世纪性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市场结构184

第一节 利率风险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184

一、美国利率周期性变化分析184

二、利率变动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兴起184

三、利率变动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185

第二节 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结构187

一、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种类187

二、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结构189

三、美国金融市场指标利率的主导因素190

四、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指标利率190

五、就业与金融市场指标利率191

六、通货膨胀预期与金融市场指标利率191

七、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指标利率的影响192

八、财政赤字对指标利率的影响192

九、汇率与指标利率193

十、美国指标利率变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193

第三节 从2003年到2004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表现看美国长期利率的影响因素波动规律194

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特征分析194

二、长期利率与美国金融市场指标利率的互动规律195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10年期国债利率变动相关关系196

四、经济增长趋势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相关关系197

五、10年期国债利率的其他影响因素197

六、财政赤字对长期利率的影响198

七、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性对长期利率的潜在影响198

八、通货膨胀预期对长期利率的影响202

第四节 美国金融市场利率波动趋势分析204

一、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实体经济衰退204

二、通货紧缩隐忧取代通货膨胀压力205

三、全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财政赤字大幅攀升206

四、全球性货币政策同步调整导致金融市场指标利率走低206

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前景207

第八章 世纪性金融危机与美元汇率及其国际货币地位209

第一节 金融危机期间的美元汇率表现209

一、美元汇率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触底反弹209

二、金融危机期间美元对不同货币走势出现明显分化210

三、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影响其国际货币地位212

第二节 主要货币汇率影响因素及国际外汇市场运行规律213

一、汇率的形成及一般影响因素213

二、国际外汇市场运行规律216

三、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特征217

第三节 从2002年强势美元逆转的路径看外汇市场主要影响因素219

一、失衡积累的历史过程剖析220

二、强势美元的实质经济基础遭受严重侵蚀221

三、美国、欧洲、日本利率差距不断收缩221

四、美国股票市场持续低迷222

五、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大打折扣222

六、贸易逆差的持续积累将影响美国汇率政策倾向223

七、美国利益集团对于美元有控制地贬值的愿望正在左右其汇率政策制定223

八、市场预期开始看空美元资产224

第四节 从欧元出台以来的欧元汇率表现看国际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调整225

一、欧元出台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结构225

二、汇率运行机制变化与欧元汇率波动特征229

三、国际资本流动是欧元汇率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230

四、欧元汇率走势232

第五节 国际资本市场百年变迁及其发展规律分析234

一、20世纪前50年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及其特征234

二、“欧洲美元”时期的国际资本市场活动及其特征235

三、“石油危机”时期的资本流动及其特征237

四、债务危机时期的资本流动及其特征239

五、金融全球化阶段的资本流动及其特征242

六、21世纪初期国际资本市场活动趋势分析244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现状及改革构想评析245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演变246

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247

三、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建议249

四、世纪性金融危机呼唤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252

第九章 世纪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54

第一节 世纪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254

一、我国外汇储备总额及其结构估计254

二、我国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估计256

三、我国在美国设立的金融机构经营活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57

四、我国在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几点思考258

第二节 从2004年实体经济表现看世界经济的区域结构及其影响258

一、世界经济区域结构259

二、世界经济发展特征263

三、美国货币政策264

四、美国汇率政策265

五、美国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266

六、国际经济环境及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67

第三节 2001年到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宏观特征及行业结构268

一、美国经济复苏的宏观特征268

二、美国经济复苏的行业结构271

三、美国商业银行业业绩表现272

第四节 世纪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影响273

一、美国经济衰退弃“V”走“U”274

二、美国经济衰退主导世界经济减速276

三、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总体分析276

四、我国的外贸出口面临巨大挑战277

五、我国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资本流动格局278

第十章 世纪性金融危机的启示279

第一节 世纪性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279

一、历史性低利率及美国政府相关政策催生房地产泡沫280

二、次贷资产飞速膨胀及衍生产品过度扩张281

三、金融监管缺失283

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284

五、国际银行业高管薪酬激励过度286

第二节 世纪性金融危机的启示286

一、主要经济体此消彼长,世界经济新版图初现端倪286

二、国际金融新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287

三、关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新的风险因素288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288

五、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效率289

参考文献290

后记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