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侵染性病害原理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侵染性病害原理 上
  • 埃·高又曼著;曾士迈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6144·35
  • 出版时间:1958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侵染性病害原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目录1

第一章 侵染8

第一节 侵染的机制8

第二节 侵染的环境条件26

一、湿度对于侵染过程的影响35

二、外界温度对于侵染过程的影响40

三、光照对于侵染过程的影响47

四、萌发溶液的酸性反应对于侵染过程的影响48

第三节 侵染期,潜育期和繁殖期49

第四节 侵染密度55

第五节 侵染的途径62

一、无伤表皮的侵入63

二、体孔的侵入64

三、特殊器官的侵入71

1.花器侵染71

2.幼苗侵染75

3.芽侵染77

4.针叶为病原物的特殊侵入处78

5.根毛为病原物侵入之点79

四、伤口的侵入80

五、寄生物所致伤斑为病原物侵入之点84

六、昆虫媒介所致的伤口侵入85

一、寄主体中定殖的方法86

第六节 寄主体上的定殖86

二、病原物在寄主体中蔓延的途径91

三、病原物在寄主体内蔓延的速率102

四、局部侵染及遍达性侵染104

五、寄主体中的选择性定殖108

1.寄主体素内及体素外的定殖109

2.对寄主组织的专化性定殖114

3.对寄主器官的专化性定殖115

4.对寄主的趋器官性及组织向性定殖118

第二章 侵染链123

第一节 侵染链的组成123

一、同主侵染链(单主寄生物)124

二、异主侵染链(转主病原物)127

第二节 侵染来源131

一、受侵寄主为侵染源之一135

二、病原物的腐生方式为侵染源之一140

1.未来寄主表面上的腐生阶段为侵染源之一141

2.土壤中的腐生阶段为侵染源之一144

三、病原菌的休眠状态是侵染源之一159

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164

一、病原物的直接传播165

1.胚芽的病原传播165

2.营养器官的病原传播170

3.病原物的附着传播171

二、病原物的间接传播177

1.主动传播177

2.风媒传播178

3.水媒传播190

4.植物传播191

5.动物传播193

6.人为传播219

第四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流行221

一、流行病害的形相225

1.流行病害的周年变动227

2.流行病害的长年变动228

二、流行病害成立的条件232

1.感病性寄主个体的积累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33

2.寄主诱病因质的增高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35

3.适当的中间寄主的存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39

4.侵袭性病原物的存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45

5.病原物的高度繁殖能力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56

6.病原物的易于传播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60

7.病原物发育要求的广适性是病害流行的条件264

8.病原物发育的最适气候情况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病理气象学)265

9.流行病害前进性严重程度的原因274

三、流行病消沉的条件278

1.寄主植物群体中病害的饱和状态是流行病消沉的条件279

2.植物寄主诱病因质的减低为流行病消沉的条件280

3.病原物活力的减低是流行病消沉的条件281

第三章 病原物的寄生适应性284

第一节 病原物寄生适应的先天差别284

一、亲和力,侵袭力,致病力284

二、寄主植物的选择291

三、病原物的专化性297

第二节 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09

一、核分离所引起的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10

二、细胞核无性联合(异核型)所引起的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16

三、细胞核有性联合(核期更迭)所引起的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20

四、杂交所引起的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24

五、突变所引起的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28

六、营养对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影响336

七、寄主植物影响下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改变341

八、混合侵染对于寄生后果的影响351

九、环境温度对于寄生适应性的影响363

第三节 病原物寄生适应性的条件375

一、病原物的侵入寄主体内375

二、病原物和寄主的相互关系378

三、病原物致病作用的物质基础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