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春晓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94248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
1.2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2
1.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4
1.4仪器分析的学习方法4
2电化学分析6
2.1电化学分析基础6
2.1.1电化学分析法的一些基本概念6
2.1.2电极的分类9
2.1.3电极的极化与过电压10
2.2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11
2.2.1电解分析法11
2.2.2电解分析法的应用13
2.2.3库仑分析法14
2.3电位分析法18
2.3.1离子选择性电极18
2.3.2测量仪器及原理24
2.3.3定量分析方法27
2.4电化学分析应用实例31
2.4.1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离子31
2.4.2电位滴定法测定多元酸的解离常数31
2.4.3库仑滴定法测定砷32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34
3.1概述34
3.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理论35
3.2.1原子光谱的产生35
3.2.2原子谱线的强度35
3.3原子发射光谱仪36
3.4分析方法38
3.4.1定性分析38
3.4.2定量分析39
3.5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与抑制40
3.5.1光谱干扰40
3.5.2非光谱干扰40
3.6原子发射光谱实验技术40
3.6.1样品的制备与处理40
3.6.2ICP光源的重要工作参数41
3.7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应用实例41
3.7.1微波消解——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羊栖菜中的微量元素41
3.7.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间接测定叶酸42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3
4.1概述43
4.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理论44
4.2.1原子吸收过程44
4.2.2谱线的轮廓及其影响因素44
4.2.3原子吸收的测量45
4.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6
4.3.1主要部件的性能与作用46
4.3.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49
4.4干扰及其抑制方法50
4.5原子吸收分析实验技术51
4.5.1样品的制备与处理51
4.5.2测定条件的选择52
4.6灵敏度、检测限和分析方法53
4.6.1灵敏度与检测限53
4.6.2分析方法54
4.7原子吸收分析应用实例54
4.7.1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镉、铊、铟、银54
4.7.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新疆出口番茄酱中的铅和镉55
4.7.3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含量56
4.8原子荧光光谱分析56
4.8.1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及其类型57
4.8.2原子荧光测量的基本关系式58
4.8.3原子荧光光谱仪58
4.9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应用实例59
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61
5.1分子吸收光谱61
5.1.1紫外光和可见光61
5.1.2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61
5.1.3吸收曲线63
5.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63
5.2.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的类型63
5.2.2常用术语64
5.2.3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65
5.3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66
5.3.1电荷迁移跃迁66
5.3.2配位场跃迁66
5.4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67
5.4.1共轭效应的影响67
5.4.2立体化学效应的影响67
5.4.3溶剂的影响67
5.5光吸收定律68
5.5.1朗伯-比尔定律68
5.5.2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70
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1
5.6.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组成部件71
5.6.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72
5.7分析条件的选择74
5.7.1显色反应74
5.7.2显色条件的选择76
5.7.3测量波长和吸光度范围的选择78
5.7.4参比溶液的选择79
5.8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80
5.8.1定性分析80
5.8.2定量分析81
5.8.3配合物组成的测定87
5.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例88
5.9.1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食品中微量甲醛88
5.9.2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苯胺88
5.9.3中草药雀儿舌头中总三萜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89
5.9.4TiO2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研究89
5.9.5离心萃取-紫外光谱法测定可乐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90
5.9.6反向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和污泥中铬(Ⅵ)90
5.9.7偶氮胂Ⅲ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原油中微量镍91
5.9.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蜜中四环素和羟甲基糠醛91
5.9.9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敏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阳极板中痕量铝92
6红外吸收光谱分析94
6.1.概述94
6.1.1红外光区的划分94
6.1.2红外吸收光谱图95
6.1.3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95
6.2基本原理96
6.2.1分子对红外光产生吸收的条件96
6.2.2分子的振动形式96
6.2.3吸收频率与强度97
6.2.4基频峰与泛频峰99
6.3基团频率99
6.3.1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99
6.3.2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04
6.4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106
6.4.1饱和烃106
6.4.2烯烃106
6.4.3芳烃107
6.4.4三键和累积双键化合物107
6.4.5醇、酚和醚108
6.4.6羰基化合物109
6.4.7胺类与硝基化合物111
6.5红外光谱仪112
6.5.1色散型红外光谱仪112
6.5.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13
6.5.3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常用附件115
6.6红外光谱实验技术116
6.6.1试样的制备116
6.6.2定性分析117
6.6.3定量分析119
6.7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应用实例120
6.7.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120
6.7.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120
6.7.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121
6.7.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21
7分子荧光光谱法124
7.1概述124
7.2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24
7.2.1荧光的产生过程126
7.2.2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127
7.3荧光和分子结构的关系128
7.3.1荧光寿命和荧光效率128
7.3.2有机化合物的荧光129
7.3.3无机化合物的荧光131
7.4影响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的环境因素131
7.5溶液荧光猝灭132
7.6荧光分析仪133
7.6.1荧光光度计的结构组成133
7.6.2荧光分光光度计校正134
7.7分子荧光分析法及其应用134
7.7.1常规的荧光定量分析方法135
7.7.2荧光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136
8气相色谱分析142
8.1概述142
8.1.1气相色谱的发展142
8.1.2气相色谱分类142
8.1.3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43
8.2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143
8.2.1气相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143
8.2.2分配系数(K)和分配比(k)145
8.2.3塔板理论146
8.2.4速率理论148
8.3气相色谱固定相及其选择150
8.3.1固定相的分类150
8.3.2固定相的特性及其选择150
8.4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152
8.4.1总分离效能指标152
8.4.2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152
8.5气相色谱仪154
8.5.1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154
8.5.2气相色谱仪的结构154
8.6气相色谱检测器154
8.6.1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分类154
8.6.2检测器的性能指标154
8.6.3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155
8.6.4气相色谱检测器性能比较157
8.7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157
8.7.1标样对照定性158
8.7.2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158
8.7.3利用保留指数定性158
8.7.4与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结合定性159
8.8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159
8.8.1定量依据和校正因子159
8.8.2峰面积测量160
8.8.3定量分析方法160
8.9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161
8.9.1毛细管色谱柱的分类162
8.9.2毛细管柱的特点162
8.9.3毛细管柱速率理论162
8.9.4影响毛细管柱分离度的因素163
8.9.5毛细管柱的性能指标163
8.9.6毛细管柱色谱系统163
8.10气相色谱新技术简介164
8.10.1快速气相色谱164
8.10.2高温气相色谱164
8.10.3多维气相色谱165
8.11气相色谱分析应用实例166
9高效液相色谱法170
9.1概述170
9.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71
9.2.1液相色谱的速率方程171
9.2.2柱外效应172
9.3高效液相色谱仪172
9.3.1高压输液泵172
9.3.2梯度淋洗装置173
9.3.3进样装置174
9.3.4色谱柱175
9.3.5检测器175
9.4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及应用178
9.4.1液-固吸附色谱法178
9.4.2液-液分配色谱法179
9.4.3化学键合相色谱法180
9.4.4离子交换色谱法181
9.4.5凝胶色谱法182
9.5液相制备色谱法182
9.5.1色谱柱的柱容量183
9.5.2液相制备色谱应用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83
9.5.3液相制备色谱仪183
9.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184
9.6.1固定相184
9.6.2流动相185
9.7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186
9.7.1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化、医药方面的应用186
9.7.2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187
9.7.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化工领域的应用187
9.8高效毛细管电泳189
9.8.1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190
9.8.2毛细管电泳基本装置191
9.8.3毛细管电泳的应用192
10质谱法195
10.1概述195
10.2质谱仪器原理196
10.2.1质谱分析的一般流程196
10.2.2质谱仪的结构197
10.2.3质谱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04
10.3质谱图和离子的类型205
10.3.1质谱的表示方法205
10.3.2质谱图中的主要离子的类型206
10.4质谱裂解机制208
10.4.1游离基中心引发的裂解208
10.4.2电荷中心引发的裂解209
10.4.3游离基中心引发的重排210
10.4.4电荷中心引发的重排210
10.4.5其他裂解反应211
10.4.6影响离子丰度的因素212
10.5各类化合物的裂解特征212
10.5.1烃212
10.5.2羟基化合物216
10.5.3醚219
10.5.4醛、酮220
10.5.5羧酸222
10.5.6羧酸223
10.5.7胺224
10.5.8酰胺225
10.5.9腈226
10.5.10硝基物227
10.5.11卤化物228
10.6质谱法的应用229
10.6.1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229
10.6.2分子式的测定230
10.6.3结构鉴定232
10.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234
10.7.1GC-MS联用仪234
10.7.2GC-MS联用法的实验技术236
10.7.3GC-MS联用技术的应用239
10.8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239
10.8.1LC-MS接口装置239
10.8.2LC-MS中的串联质谱法241
10.8.3LC-MS联用法的实验技术244
10.9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实例245
10.9.1聚苯硫醚的热分解产物研究245
10.9.2环境样品中二?英和类二?英多氯联苯的测定245
10.9.3奶粉及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246
10.9.4辣椒制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247
10.9.5果蔬中农药马拉硫磷残留量的测定248
10.9.6红车轴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248
10.9.7中药制剂中的15种糖皮质激素分析249
10.9.8毛发中苯丙胺类毒品的分析250
1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252
11.1概述252
11.1.1核磁共振波谱的发展252
11.1.2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的特点253
11.2核磁共振原理253
11.2.1原子核的自旋253
11.2.2自旋核在磁场中的行为254
11.2.3核磁共振的产生255
11.2.4弛豫256
11.3核磁共振波谱仪258
11.3.1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CW-NMR)258
11.3.2脉冲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PFT-NMR)259
11.4化学位移和NMR图谱260
11.4.1化学位移260
11.4.2核磁共振谱262
11.4.3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263
11.5简单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265
11.5.1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现象265
11.5.2产生自旋偶合的原因267
11.5.3偶合常数267
11.5.4产生自旋偶合的条件268
11.5.5自旋体系的分类269
11.5.6一级图谱270
11.6实验技术270
11.6.1样品的制备270
11.6.2图谱解析271
11.6.3多重共振273
11.7其他核磁共振谱273
11.7.1 13C NMR273
11.7.2 31P NMR和19F NMR275
11.8二维核磁共振谱275
11.8.1同核位移相关谱275
11.8.2异核位移相关谱277
11.8.3总相关谱279
11.8.4 2D INADEQUATE279
11.9核磁共振波谱应用实例279
11.9.1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确定合成药物结构中的应用279
11.9.2核磁共振波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280
11.9.3核磁共振波谱法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280
12 X射线衍射分析283
12.1概述283
12.2 X射线与X射线谱284
12.2.1 X射线的产生与本质284
12.2.2 X射线谱285
12.2.3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88
12.3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原理290
12.3.1晶体X射线衍射的方向290
12.3.2晶体X射线衍射的强度294
12.4 X射线衍射分析仪器及工作原理295
12.4.1粉末照相机296
12.4.2 X射线衍射仪298
12.5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302
12.5.1研究晶体物质结构302
12.5.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303
12.5.3 X射线的宽化及晶粒大小的测定310
12.5.4小角X射线散射311
12.6 X射线衍射分析在高分子等中的应用311
13电子显微镜分析313
13.1概述313
13.2电子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14
13.3透射电子显微镜316
13.3.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316
13.3.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322
13.3.3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制样技术325
13.3.4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应用329
13.3.5电子衍射简介331
13.4扫描电子显微镜333
13.4.1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和性能333
13.4.2扫描电镜的试样制备338
13.4.3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的应用339
13.5其他显微分析仪器339
13.5.1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339
13.5.2原子力显微镜340
14热分析342
14.1概述342
14.2差热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343
14.2.1差热分析的仪器结构与原理343
14.2.2差示扫描量热法的仪器结构及原理347
14.2.3差热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应用349
14.3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353
14.3.1热重分析与微商热重法的基本原理353
14.3.2热重分析的应用356
15其他仪器分析方法360
15.1光电子能谱法360
15.1.1概述360
15.1.2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361
15.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及其应用362
15.1.4紫外光电子能谱法及其应用366
15.2激光拉曼光谱368
15.2.1拉曼光谱法的基本原理368
15.2.2激光拉曼光谱仪371
15.2.3激光拉曼光谱的应用372
15.3化学发光分析法373
15.3.1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原理373
15.3.2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374
15.3.3化学发光分析仪377
15.4外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378
15.4.1基本原理378
15.4.2实验方法382
15.4.3数据分析384
15.4.4外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应用387
参考文献390
热门推荐
- 2948762.html
- 2895778.html
- 3830463.html
- 2866072.html
- 1599735.html
- 3422906.html
- 3595663.html
- 2897242.html
- 1423237.html
- 3821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7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4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