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光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程光学
  • 韩军,刘钧,路绍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7898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工程光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几何光学1

第1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1

1.1基本概念1

1.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2

1.2.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2

1.2.2全反射3

1.2.3光路的可逆性原理3

1.3费马原理4

1.4物、像的基本概念与完善成像条件6

1.4.1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6

1.4.2物和像的概念6

1.4.3完善成像条件7

习题9

第2章 球面和球面系统10

2.1光线经单个折射球面的折射10

2.1.1符号规则10

2.1.2光线经单个折射球面的实际光路的计算公式11

2.1.3光线经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路的计算公式12

2.2单个折射球面成像放大率及拉赫不变量13

2.2.1垂轴放大率13

2.2.2轴向放大率13

2.2.3角放大率14

2.2.4三个放大率之间的关系15

2.2.5拉赫不变量J15

2.3共轴球面系统15

2.3.1转面公式15

2.3.2共轴球面系统的拉赫公式16

2.3.3共轴球面系统的放大率公式17

2.4球面反射镜17

2.4.1反射球面镜的物像位置公式17

2.4.2反射球面镜的成像放大率17

2.4.3反射球面镜的拉赫不变量18

习题18

第3章 理想光学系统19

3.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19

3.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20

3.3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21

3.3.1牛顿公式21

3.3.2高斯公式22

3.4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及拉赫公式22

3.4.1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22

3.4.2理想光学系统的拉赫公式23

3.5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23

3.5.1垂轴放大率23

3.5.2轴向放大率24

3.5.3角放大率25

3.5.4三放大率之间的关系25

3.6光学系统的节点和节平面25

3.7光学系统的图解求像27

3.8光学系统的光焦度29

3.9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30

3.9.1双光组组合30

3.9.2多光组组合32

3.10望远镜系统34

3.11透镜与薄透镜36

3.11.1单个折射球面的基点和基面36

3.11.2透镜的基点和基面37

3.11.3薄透镜40

3.11.4实际的光学系统基本量的计算41

习题42

第4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43

4.1平面反射镜43

4.1.1单平面镜成像43

4.1.2双平面镜44

4.2平行平板45

4.3反射棱镜47

4.3.1反射棱镜的分类47

4.3.2反射棱镜的展开50

4.3.3.反射棱镜成像方向的判定51

4.4折射棱镜51

4.5光楔53

习题54

第5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55

5.1光阑及其作用55

5.2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56

5.3视场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57

5.4光学系统的景深59

5.5远心光路63

习题64

第6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65

6.1光度学的基础知识65

6.1.1光通量65

6.1.2发光强度67

6.1.3光照度和光出射度68

6.1.4光亮度70

6.2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71

6.2.1在同一介质的元光管中光通量和光亮度的传递71

6.2.2光束经界面反射和折射后的光通量和光亮度的传递72

6.2.3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73

6.3光通过光学系统时的能量损失75

6.4色度学的基础77

6.4.1颜色的视觉77

6.4.2颜色匹配实验和颜色的表示方法79

6.4.3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86

习题87

第7章 光线的光路计算88

7.1概述88

7.2光线的光路计算88

7.2.1子午面内的光线光路计算89

7.2.2轴上点远轴光线的光路计算90

7.2.3轴外点子午面内远轴光线的光路计算91

7.2.4光线经过平面时的光路计算92

7.2.5沿轴外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94

习题95

第8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96

8.1轴上点的球差96

8.1.1球差概述96

8.1.2光学系统的球差分布公式98

8.1.3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分布系数,不晕点101

8.1.4单个折射球面产生的球差正负和物体位置的关系102

8.1.5初级球差104

8.1.6薄透镜和薄透镜系统的初级球差105

8.1.7平行平板的球差107

8.2正弦差和彗差108

8.2.1正弦条件和赫歇尔条件108

8.2.2等晕成像和等晕条件110

8.2.3正弦差的分布113

8.2.4薄透镜和薄透镜系统的初级正弦差114

8.2.5彗差概述115

8.2.6光学系统结构形式对彗差的影响117

8.3像散与像面弯曲(场曲)119

8.3.1像散119

8.3.2像面弯曲(场曲)和轴外球差120

8.4畸变124

8.5色差125

8.5.1位置色差、色球差和二级光谱126

8.5.2倍率色差128

习题129

第9章 典型光学系统131

9.1眼睛的构造及光学特性131

9.1.1眼睛的构造131

9.1.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132

9.1.3眼睛的缺陷和校正133

9.1.4眼睛的分辨率和瞄准精度134

9.1.5双目立体视觉135

9.2放大镜137

9.2.1放大镜的放大率137

9.2.2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138

9.3显微镜系统139

9.3.1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39

9.3.2显微镜的放大率139

9.3.3显微镜的结构140

9.3.4显微镜的光束限制141

9.3.5显微镜的景深143

9.3.6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45

9.3.7显微物镜145

9.3.8显微镜的照明系统148

9.4望远镜系统149

9.4.1望远镜的一般特性149

9.4.2望远镜系统的结构形式150

9.4.3望远镜系统的视觉放大率150

9.4.4望远镜系统的分辨率和工作放大率151

9.4.5望远镜系统的主观亮度151

9.4.6望远镜的光束限制153

9.4.7望远物镜155

9.4.8目镜159

9.5摄影系统164

9.5.1摄影系统的光学特性164

9.5.2摄影镜头169

9.5.3放映和投影镜头176

9.5.4放映和投影系统的照明181

9.6光学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183

9.6.1转像系统和场镜184

9.6.2带有对称透镜转像系统的望远镜185

习题187

下篇 波动光学188

第10章 波动光学通论188

10.1波的概念与光的电磁理论基础188

10.1.1波的概念188

10.1.2光的电磁理论基础189

10.2波的数学描述195

10.2.1波的实数表示与时空周期性195

10.2.2波的复数表示与复振幅202

10.2.3波的矢量表示205

10.3波的叠加206

10.3.1波的独立传播原理与叠加原理206

10.3.2同频率简谐波叠加的一般分析及干涉概念207

10.3.3两列同频率、同向振动的平面波的叠加208

10.3.4两列同频率、同向振动、反向传播的平面波的叠加——光驻波211

10.3.5两列同频率、振动方向互相垂直、同向传播的平面波的叠加——椭圆偏振光的形成及特征213

10.3.6两列频率相近、同向振动、同向传播的平面波的叠加——光学拍217

10.4光的偏振态219

10.4.1完全偏振光——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220

10.4.2非偏振光——自然光221

10.4.3部分偏振光及偏振度222

10.4.4偏振片及其光强响应223

10.5波的傅里叶分析及时空域中的反比关系226

10.5.1傅里叶分析226

10.5.2波在空域和时域中的反比关系229

10.6光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界面的反射与折射231

10.6.1电磁场的连续条件与反射和折射定律232

10.6.2反射与折射时光的振幅比菲涅耳公式233

10.6.3反射与折射时光的能流比与光强比236

10.6.4反射光与折射光的相位变化239

10.6.5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态242

10.6.6全反射与倏逝波244

习题248

第11章 光的干涉理论及其应用250

11.1双光束干涉的一般理论250

11.1.1产生光波干涉的条件250

11.1.2双光束干涉的一般理论252

11.2分波面双光束干涉装置与杨氏实验257

11.2.1分波面双光束干涉258

11.2.2分波面双光束干涉的其他实验装置260

11.2.3干涉条纹清晰程度的影响因素264

11.3分振幅双光束干涉269

11.3.1平板分振幅干涉270

11.3.2等倾干涉271

11.3.3等厚干涉274

11.4双光束干涉仪279

11.4.1迈克尔逊干涉仪279

11.4.2斐索干涉仪283

11.4.3马赫一曾德尔干涉仪284

11.4.4赛格纳克干涉仪285

11.5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287

11.5.1多束光干涉的光强分布288

11.5.2多光束干涉仪292

11.5.3多光束干涉的应用295

11.6薄膜光学简介297

11.6.1单层光学膜298

11.6.2多层光学膜301

习题304

第12章 光的衍射307

12.1衍射的基本原理及分类307

12.1.1衍射现象概述307

12.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及平面屏衍射理论308

12.1.3衍射问题的近似处理及分类312

12.2菲涅耳衍射315

12.2.1菲涅耳衍射的分析方法315

12.2.2圆孔、圆屏及某些环扇形孔径的衍射318

12.2.3菲涅耳波带片322

12.3矩孔和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326

12.3.1夫琅和费衍射装置326

12.3.2夫琅和费衍射公式的意义326

12.3.3矩孔衍射329

12.3.4单缝衍射331

12.4圆孔夫琅和费衍射与光学仪器分辨率333

12.4.1夫琅和费圆孔衍射333

12.4.2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335

12.5夫琅和费双缝和多缝衍射340

12.5.1双缝衍射光强的计算340

12.5.2多缝的干涉和衍射342

12.6衍射光栅与光栅光谱仪345

12.6.1平面衍射光栅345

12.6.2闪耀光栅348

12.6.3光栅光谱仪351

12.7夫琅和费衍射的一般性质及其他孔径的衍射352

12.7.1夫琅和费衍射的一般性质352

12.7.2某些其他孔径的夫琅和费衍射353

12.8全息技术354

12.8.1全息原理和全息图种类354

12.8.2全息技术应用举例357

12.9傅里叶光学359

12.9.1概述359

12.9.2薄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359

12.9.3光学傅里叶变换361

12.9.4光信息处理及其应用363

12.10二元光学364

12.10.1概述364

12.10.2二元光学的特点365

12.10.3二元光学器件的制作366

12.10.4二元光学的应用366

12.11近场光学368

12.11.1概述368

12.11.2近场光学原理369

12.11.3近场光学应用举例370

习题370

第13章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372

13.1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372

13.1.1晶体双折射372

13.1.2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374

13.1.3单轴晶体中的波面——惠更斯假设384

13.1.4平面波在单轴晶体内的传播——惠更斯作图法385

13.1.5单轴晶体中的光路计算387

13.2晶体光学器件 偏振光的检验388

13.2.1晶体光学器件388

13.2.2偏振光的检验397

13.3偏振光的干涉400

13.3.1平行偏振光的干涉400

13.3.2会聚偏振光的干涉403

13.4偏振态及其变换的矩阵描述405

13.4.1偏振态的表示——琼斯矢量406

13.4.2正交偏振407

13.4.3偏振器件的表示——琼斯矩阵408

13.4.4利用琼斯矢量和琼斯矩阵的运算411

13.5晶体的磁光、电光和声光效应412

13.5.1旋光和磁光效应412

13.5.2电光效应416

13.5.3声光效应421

13.6偏振光仪器425

13.6.1旋光仪425

13.6.2椭偏仪426

习题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