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教程
  • 胡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78433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

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内容和精髓7

一、邓小平理论的实质7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体系9

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1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3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3

二、邓小平理论是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光辉旗帜15

三、正确对待邓小平理论19

第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2

第一节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22

一、什么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22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23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根本体现25

四、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26

第二节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8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8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9

三、“试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31

四、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33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3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35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40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提出的意义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8

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48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50

三、科学地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5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5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55

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与历史经验5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5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6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66

二、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69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70

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73

五、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7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7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77

二、全面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78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81

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81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81

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84

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89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90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90

二、地区经济合理分布与协调发展96

第三节 提高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98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98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04

第四节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108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08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114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1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19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贡献119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意义1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126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2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28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135

一、个体经济135

二、私营经济137

三、外资经济13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141

第一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141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4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143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146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46

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148

三、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5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53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56

一、社会保障及其功能156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59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62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历史性选择162

一、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的一般原理162

二、计划经济的功过得失164

三、市场机制的功能和局限166

四、对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历史性选择168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框架171

六、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17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构件17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6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82

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85

第三节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190

一、中国渐进性转轨方式的特点190

二、中国渐进性转轨方式的成功之处194

三、中国渐进性转轨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留给人们的思考196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99

一、民主及其发展的历史阶段199

二、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200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201

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前景202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05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205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210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215

第三节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218

一、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18

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原则和评价标准221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28

第一节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228

一、邓小平法制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28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特征231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234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41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内涵241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243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思路2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统一250

一、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250

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的正确途径252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5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和理论的形成25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59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2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基本指导方针26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26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26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269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270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74

一、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是历史经验的总结274

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275

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着眼于立275

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76

五、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法制建设相结合276

第十一章 当今时代主题与“一国两制”278

第一节 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78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278

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281

三、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284

第二节 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289

一、坚持独立自主、不与大国结盟289

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主权291

三、坚持和平外交、创建新型国际关系293

四、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296

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298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发展29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及其实践301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310

第十二章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15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315

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15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18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历史的必然323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23

二、对外开放的关键是解放思想328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格局、形式及成就332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332

二、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及成就336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343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和依靠力量34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47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347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349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52

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建设3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364

一、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364

二、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367

三、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70

后记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