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品质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公绪等著 著
- 出版社: 晓园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571205265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689页
- 文件大小:222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品质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导言1
1.2品质——新世纪的挑战2
1.3品质与品级的概念3
1.3.1品质(quality)的概念3
1.3.2品级(grade)的概念4
1.4品质管制、品质保证与品质管理5
1.4.1管制(control)与品质管制(quality control, QC)5
1.4.2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6
1.4.3品质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QM)8
1.5品质管理的演进10
1.5.1品质检验阶段10
1.5.2统计品质管理阶段11
1.5.3全面品质管理阶段11
1.6品质成本12
1.6.1品质成本的概念12
1.6.2品质成本的构成分析13
1.7产品责任和服务责任15
1.7.1产品责任和服务责任的概念15
1.7.2产品责任的有关法律15
1.8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16
1.9本章思考题17
1.10本章思考题答题要点17
1.11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全面品质管理21
2.1导言21
2.2全面品质管理的概念22
2.3品质方针和品质系统24
2.3.1品质方针(quality policy)24
2.3.2品质系统(quality system)26
2.4全面品质管理的计划29
2.4.1 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29
2.4.2全面品质管理的主要计划项目29
2.5全面品质管理的推行30
2.6全面品质管理推行绩效的评估32
2.7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34
2.8本章思考题34
2.9本章思考题答题要点35
2.10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5
第三章 品管部门组织与功能37
3.1导言37
3.2品质管理部门的组织37
3.2.1设置品质管理组织的原则37
3.2.2品质管理部门的组织38
3.3品质管理部门的职掌40
3.3.1品质管理委员会的职掌40
3.3.2品质管理职能部门的职掌41
3.4品管部门的人力42
3.5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43
3.6本章思考题43
3.7本章思考题答题要点44
3.8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4
第四章 数据与机率分配45
4.1导言45
4.2数据的取得与注意事项46
4.2.1确定蒐集数据的目的46
4.2.2通过样本获取有关群体的情报46
4.2.3测量与测量误差47
4.2.4数值的修整48
4.2.5分层50
4.2.6蒐集数据的注意事项51
4.3数据的分类51
4.4产品品质的统计观点52
4.5品质因素的分类53
4.5.1按不同来源分类53
4.5.2按影响大小与作用性质分类53
4.5.3针对机遇因素和异常因素的不同对策54
4.6次数分布与直方图55
4.6.1不分组的次数分布表55
4.6.2分组的次数分布表57
4.6.3次数分布的图示法60
4.6.4次数分布观察62
4.6.5次数分布方法的缺点65
4.7分布的定量表示法65
4.7.1分布位置的表示法66
4.7.2分布离散程度的表示法68
4.7.3应用次数分布表计算平均数与标准差72
4.8常见分配75
4.8.1常态分配75
4.8.2二项分配78
4.8.3卜氏分配80
4.8.4超几何分配82
4.9制程品质的统计推定与抽样分配84
4.10回归分析简介85
4.10.1 回归分析的概念85
4.10.2简单线性回归87
4.10.3简单线性回归的计算表89
4.10.4简单线性回归的统计检定91
4.10.5可化为简单线性回归的曲线回归93
4.11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95
4.12本章习题与思考题97
4.13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99
4.14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02
第五章 产品品质管理与品质分析107
5.1导言107
5.2制程中的产品品质管理107
5.3产品的品质特性与技术要求109
5.4品质标准110
5.5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110
5.6本章习题与思考题111
5.7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111
5.8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12
第六章 统计制程管制与管制图113
6.1导言113
6.2统计制程管制114
6.2.1什么是统计制程管制114
6.2.2 SPC发展简史115
6.2.3 SPC的进行步骤116
6.3管制图的定义及管制图的重要性118
6.3.1什么是管制图118
6.3.2管制图的重要性118
6.4管制图原理119
6.4.1管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119
6.4.2管制图原理的第二种解释122
6.4.3管制图如何实现预防为主123
6.4.4稳定状态124
6.5两种错误和3σ方式125
6.5.1两种错误125
6.5.2 3σ方式126
6.6管制图的判定准则127
6.6.1分析用管制图与管制用管制图127
6.6.2 Shewhart管制图的设计理念127
6.6.3判定稳态的准则128
6.6.4判定异常的准则130
6.6.5国外使用判定异常准则的情况136
6.7常用管制图的分类及其用途137
6.8应用管制图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140
6.9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141
6.10本章习题与思考题143
6.11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143
6.12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44
第七章 常用管制图147
7.1导言147
7.2计量值管制图148
7.2.1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x—R图)148
7.2.2平均数与标准差管制图(-x—S图)164
7.2.3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x—R图)169
7.2.4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x—Rm图)173
7.2.5最大值与最小值管制图(L-S图)177
7.3计数值管制图182
7.3.1不良率管制图(P图)182
7.3.2不良数管制图(pn图)189
7.3.3缺点数管制图(c图)192
7.3.4单位缺点数管制图(u图)195
7.4计量值管制图与计数值管制图之比较199
7.5制程能力与制程能力指数200
7.5.1什么是制程能力与制程能力指数200
7.5.2制程能力指数的评价标准204
7.5.3制程能力分析图206
7.6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208
7.7本章习题与思考题209
7.8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221
7.9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27
第八章 通用管制图229
8.1导言229
8.2标准转换与通用管制图229
8.3直接绘点法230
8.4各种通用管制图231
8.4.1通用不良率管制图(pT图)和通用不良数管制图(pnT图)232
8.4.2通用缺点数管制图(CT图)和通用单位缺点数管制图(uT图)236
8.5通用管制图的优缺点239
8.6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240
8.7本章习题与思考题241
8.8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242
8.9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43
第九章 小批量管制图245
9.1导言245
9.2相似制程的管制246
9.2.1相似制程246
9.2.2小批量通用管制图法246
9.2.3小批量相对公差法250
9.2.4小批量固定样本大小法255
9.3小批量x—R管制图263
9.4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272
9.5本章习题与思考题273
9.6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278
9.7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83
第十章 两种品质的诊断理论285
10.1导言285
10.2生产线的分析方法286
10.3两种品质287
10.3.1什么是两种品质287
10.3.2两种品质之间的关系288
10.3.3掌握分产品品质是简化分析的关键288
10.3.4两种品质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289
10.4两种品质诊断理论的思路290
10.5两种管制图的诊断291
10.5.1总产品品质由休氏图度量291
10.5.2分产品品质由选控图度量291
10.5.3选控图的任务292
10.5.4选控图是如何完成其任务的292
10.5.5选控图的管制线294
10.5.6两种管制图诊断的典型诊断表300
10.5.7典型诊断表的特点305
10.6两种制程能力指数的诊断306
10.6.1什么是两种制程能力指数306
10.6.2两种制程能力指数间的关系307
10.6.3两种制程能力指数的诊断实例307
10.7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310
10.8本章习题与思考题311
10.9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313
10.10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14
第十一章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317
11.1导言317
11.2检验与抽样检验317
11.3简单随机抽样321
11.4抽样检验的种类325
11.4.1按抽样次数的分类325
11.4.2计数值与计量值抽样检验327
11.4.3其他抽样检验328
11.5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328
11.6本章习题与思考题329
11.7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330
11.8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30
第十二章 抽样检验有关之名词术语331
12.1导言331
12.2允收机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32
12.3 OC曲线333
12.3.1 OC函数及OC曲线333
12.3.2 A类、B类、C类OC曲线335
12.3.3与OC曲线有关的术语338
12.4平均出厂品质(AOQ)342
12.5平均出厂品质界限(AOQL)345
12.6平均样本数(ASN)347
12.7平均总检验数(ATI)347
12.8抽样设计、系统抽样、分层抽样、集团抽样、两段抽样349
12.8.1机率抽样及非机率抽样349
12.8.2简单随机抽样设计351
12.8.3系统抽样设计352
12.8.4分层抽样设计353
12.8.5集团抽样设计357
12.8.6两段及多段抽样设计359
12.9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361
12.10本章习题与思考题362
12.11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364
12.12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65
第十三章 抽样计划367
13.1导言367
13.2单次及双次计数值抽样计划368
13.2.1单次计数值抽样计划理论368
13.2.2 JISZ 9002计数值单次抽样计划369
13.2.3双次计数值抽样计划理论373
13.2.4 Dodge-Romig抽样计划表376
13.3连续抽样计划CSP-1, CSP-2, CSP-3, CSP-T及MIL-STD-1235A379
13.3.1 CSP-1计划380
13.3.2 CSP-2及CSP-3计划382
13.3.3 CSP-T及MIL-STD-1235A385
13.4逐次抽样检验计划JISZ 9009389
13.4.1逐次抽样检验计划理论389
13.4.2 JISZ 9009计数值逐次抽样计划391
13.5 MIL-STD-105E抽样计划397
13.5.1概述397
13.5.2 MIL-STD-105E抽样计划的检验水准、代字及次数类型399
13.5.3 MIL-STD-105E的单次抽样计划检索400
13.5.4 MIL-STD-105E的双次抽样计划检索405
13.5.5 MIL-STD-105E的多(七)次抽样计划检索410
13.5.6执行MIL-STD-105E的其他问题410
13.5.7 MIL-STD-105E的转换规则413
13.6单次计量值抽样检验计划JIS Z 9003、9004418
13.6.1概述418
13.6.2平均数管制的单次计量值抽样计划(σ已知)419
13.6.3不良率管制的单次计量值抽样计划(σ已知)422
13.6.4单次计量值抽样检验计划(σ未知)JIS Z9004425
13.7 MIL-STD 414修订版(ANSI/ASQC Z1.9-1980)抽样计划428
13.7.1概述428
13.7.2单边规格界限、σ已知、k法432
13.7.3单边规格界限、σ未知、k法436
13.7.4单边规格界限、σ已知、M法438
13.7.5双边规格界限、σ已知、M法443
13.7.6单边规格界限、σ未知、M法446
13.7.7双边规格界限、σ未知、M法452
13.7.8 MIL-STD-414用於分隔批抽样454
13.7.9转换规则457
13.8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458
13.9本章习题与思考题458
13.10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461
13.11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62
第十四章 产品可靠度465
14.1导言465
14.2产品可靠度465
14.2.1可靠度及故障的基本概念465
14.2.2故障率λ(t)及浴缸曲线466
14.2.3筛选469
14.2.4维护性470
14.2.5可恃性及可恃性大纲472
14.2.6可恃性计划473
14.3可靠度评估475
14.3.1以成功率表示的可靠度评估475
14.3.2以MTBF表示的可靠度评估479
14.4可靠度试验计划(MIL-STD-781D)482
14.4.1可靠度试验计划概述482
14.4.2 MIL-STD-781D的定时试验计划483
14.4.3 MIL-STD-781D的逐次试验计划(PRST)489
14.5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494
14.6本章习题与思考题495
14.7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495
14.8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96
第十五章 品质改善活动497
15.1导言497
15.2品质改善活动的意义498
15.3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499
15.3.1品管圈的起源499
15.3.2日本企业品管圈的特点499
15.3.3品管圈的活动步骤与内容501
15.4无缺点计划504
15.4.1无缺点计划的起源504
15.4.2无缺点计划的哲学理念504
15.4.3无缺点计划的实施要点505
15.4.4无缺点计划的效果506
15.5提案制度506
15.5.1提案制度的意义506
15.5.2提案制度的实施507
15.6品质管理的旧七大手法508
15.6.1检查表(check sheet, data collection form)508
15.6.2柏拉多图(Pereto diagram)510
15.6.3特性要因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 C & E diagram)513
15.6.4散布图(scatter diagram)515
15.6.5直方图(histogram)517
15.6.6管制图(control chart)517
15.6.7分层图 (stratified diagrams)517
15.7品质管理的新七大手法519
15.7.1关连图法520
15.7.2 KJ法522
15.7.3系统图法525
15.7.4矩阵图法526
15.7.5 PDPC法529
15.7.6箭线图法532
15.7.7矩阵数据分析法535
15.8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539
15.9本章习题与思考题539
15.10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541
15.11本章主要参考文献543
第十六章 田口式品质工程545
16.1导言545
16.2品质损失函数及信号——杂讯比546
16.2.1品质损失函数546
16.2.2望目特性、望小特性、望大特性547
16.2.3信号——杂讯比549
16.3品质工程553
16.4直交表555
16.5直交表的数据分析556
16.6量测系统的评估改进559
16.7田口方法的应用——参数设计562
16.7.1误差因素562
16.7.2田口的参数设计563
16.8田口方法的应用——允差设计569
16.9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573
16.10本章习题与思考题574
16.11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576
16.12本章主要参考文献577
第十七章 品质机能展开585
17.1导言585
17.2品质机能展开之由来585
17.3品质机能展开之意义586
17.4品质机能展开之作法587
17.4.1品质表(品质屋)587
17.4.2用户要求的品质588
17.4.3要求品质的重要程度(权数)591
17.4.4品质表的关系矩阵594
17.4.5品质要素的重要程度(权数)595
17.4.6确定品质计划597
17.4.7相关矩阵——屋顶600
17.4.8确定设计品质600
17.4.9技术竞争能力评估601
17.5品质机能展开之未来趋势602
17.6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603
17.7本章习题与思考题604
17.8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605
17.9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06
第十八章 服务业的品质管理607
18.1导言607
18.2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608
18.2.1服务与服务业608
18.2.2服务业与制造业特点的比较609
18.3服务品质特性610
18.4服务业的品质管理613
18.4.1服务业品质管理的特点613
18.4.2服务品质环圈614
18.5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616
18.6本章思考题616
18.7本章思考题答题要点617
18.8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17
第十九章 品质管理系统中之人员因素619
19.1导言619
19.2人员因素在品质管理系统中之重要性620
19.3品质管理系统中之从业员因素620
19.3.1压力与人的效率620
19.3.2品质管理中的人为差错621
19.4品质管理系统中之设备机具因素626
19.4.1设备机具的选择626
19.4.2设备机具的使用与维修627
19.5品质管理系统中之环境因素627
19.5.1大环境与小环境627
19.5.2工作场所的物质环境628
19.5.3 5S管理628
19.6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629
19.7本章习题与思考题629
19.8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630
19.9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30
第二十章 品质管理作业电脑化631
20.1导言631
20.2品质管理主要电脑套装软体介绍631
20.3品质管理软体之应用635
20.3.1数据整理635
20.3.2机率分配637
20.3.3抽样检验641
20.3.4管制图644
20.3.5柏拉多(Pareto)图647
20.4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648
20.5本章习题与思考题649
20.6本章习题答案与思考题答题要点649
20.7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49
第二十一章 国际知名之品质标准与品质奖651
21.1导言651
21.2 ISO品质标准652
21.2.1国际标准与ISO 9000系列标准652
21.2.2 ISO 9000-1的基本内容654
21.3 JIS品质标准658
21.3.1 JIS标准简介658
21.3.2 JIS标志制度659
21.4日本Deming奖660
21.4.1简介660
21.4.2 Deming奖审查内容660
21.5美国Baldrige品质奖663
21.5.1 Baldrige品质奖的组织663
21.5.2 Baldrige奖的设奖目的和授奖范围663
21.5.3 Baldrige品质奖的奖励标准664
21.5.4 Baldrige奖奖励标准的动态架构和审查内容666
21.5.5 Baldrige奖的评分系统及给分方法667
21.6本章小结与复习要点670
21.7本章思考题670
21.8本章思考题答题要点671
21.9本章参考文献671
附录 中华民国之品质标准与品质奖673
附.1中国国家标准673
附.1.1 CNS的沿革673
附.1.2 CNS的制定675
附.1.3 CNS的适用范围与认证程序676
附.2国家品质奖677
附.2.1国家品质奖的宗旨与适用行业677
附.2.2国家品质奖的评审标准与程序678
附.3结语680
索引681
热门推荐
- 3053986.html
- 1572687.html
- 90945.html
- 1014405.html
- 1093093.html
- 174347.html
- 2374886.html
- 2311217.html
- 3634603.html
- 210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8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4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8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2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