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卫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2093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美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美育本体论3
导言3
第一章 美育的哲学和美学审视7
一、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7
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规定与历史规定10
二、审美的人生价值17
审美:作为一个生存范畴17
审美表现:以创造形式为中介的情感释放和升华25
审美超越:人生境界的转化29
三、“审美人格”与“美育神话”批判35
第二章 现代性美育观42
一、美育观的历史考察42
“陶冶论”:传统美育观的伦理学内核42
席勒:现代性美育命题的提出44
美育命题的本土化47
“审美”和“审美教育”释义52
二、美育:感性教育52
“感性教育”的意义55
美育“发展论”59
美育的生活化62
三、美育的特征65
过程即目的65
面向整体人格69
美育的趣味性73
第三章 美育功能论79
一、美育与个体的成长79
审美的内在教育功能79
促进感性自我的成长83
促进个性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平衡87
促进创造性的发展89
二、美育的社会功能98
促进社会性的发展98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101
发展爱心和爱的能力106
三、美育的文化功能111
促进心理文化与技术文化的协调11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115
第四章 美育与普通教育122
一、美育在普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122
二、美育与德育127
美育与德育的区别127
美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130
美育向德育的渗透133
三、美育与智育136
美育与智育的区别136
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的相互关联与促进139
美育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143
四、美育与体育147
美育与体育的关系147
体育过程中的美育150
美育对体育的助益152
五、美育与艺术教育155
普通艺术教育的美育定位156
艺术教育的特殊任务160
中编 审美发展论171
导言171
第五章 个体审美能力的发展177
一、审美能力的意义177
审美感觉力182
二、个体审美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182
审美知觉力187
审美注意力193
审美记忆力197
审美想像力200
审美情感力205
审美思维力209
审美意识与意识形态216
第六章 个体审美意识的发展216
一、审美意识及其教育216
审美意识教育的意义220
二、审美趣味及其培养222
审美趣味的意义222
审美趣味的培养228
三、审美观念及其培养232
审美观念的意义232
审美观念的培养235
第七章 个体审美发展的差异性和阶段性240
一、审美的个性差异240
心理类型学方法240
个体审美类型的分析243
二、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251
审美天性251
儿童审美活动的特征253
一般心理特征257
三、青少年审美心理发展的特征257
审美能力发展的特征259
审美趣味发展的特征264
审美观念发展的特征267
下编 美育方法论273
第八章 美育的方法论原则273
一、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273
活动的意义273
活动的组织278
二、激发表现力和传授表现方法相结合的原则280
美育的“动力学”方法280
表现方法的传授286
三、个性化与阶段性原则288
“因材施教”289
“循序渐进”293
第九章 各种审美形态的美育300
优美的意义301
一、优美的教育301
优美教育的价值与特点303
二、崇高的教育305
崇高的意义305
崇高教育的价值与特点307
三、悲剧的教育309
悲剧的意义309
悲剧教育的价值与特点313
四、喜剧的教育318
喜剧的意义318
喜剧教育的价值与特点321
第十章 景观美育327
一、景观的审美意义327
二、自然景观的美育331
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331
自然景观美育的方法336
人文景观欣赏的特点339
三、人文景观的美育339
人文景观美育的方法341
第十一章 校园文化的美育347
一、校园审美文化的意义347
校园文化的审美层面347
结构分析350
二、校园审美文化的建设352
建立对话关系352
丰富艺术生活354
发掘公共艺术教育资源356
美化校园环境357
三、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及其对策359
大众文化的兴起359
大众文化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361
可能的对策365
后记371
热门推荐
- 3421067.html
- 3694071.html
- 3565442.html
- 654485.html
- 311262.html
- 2053614.html
- 1454889.html
- 2792398.html
- 3005278.html
- 2163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3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2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8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9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6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