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第6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第6版
  • (美)佩里·M.罗杰斯著;潘惠霞,魏婧,杨艳,汤玲译 著
  •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239MB
  • 文件页数:129649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希腊世界3

1.亚历山大大帝时期3

1.1民主与幻灭5

1.1.1蒙昧的众生5

1.1.2民主的自由7

1.2马其顿的兴盛与希腊的衰落8

1.2.1第一篇檄文(公元前351年)8

1.2.2他们只谈论你的权力(公元前346年)10

1.2.3金冠辞(公元前330年)11

1.3亚历山大大帝12

1.3.1“去建立配得上你的王国!”12

1.3.2波斯波利斯的毁灭12

1.3.3亚历山大的性格与领导力14

1.4时代观念15

1.4.1柏拉图哲学15

1.4.1.1洞穴隐喻16

1.4.1.2国家中女性的平等19

1.4.2亚里士多德思想21

1.4.2.1德性与中道:中庸之道21

1.4.2.2论妇女地位22

1.4.3希腊哲学与科学23

1.4.3.1伊壁鸠鲁学说:至理名言23

1.4.3.2怀疑论的原理24

1.4.3.3阿基米德和罗马舰队的覆灭25

第二部分 罗马世界29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消亡与重生29

2.1共和制早期及中期的罗马美德31

2.1.1三胞胎霍拉提的宣誓:“古代最伟大的故事之一”32

2.1.2鲁克里娅受辱记33

2.1.3汉尼拔兵临城下34

2.2参议院和格拉古兄弟的改革计划36

2.2.1大庄园的发展36

2.2.2提比略·格拉古被杀记(公元前133年)36

2.2.3过度残暴的报复37

2.3罗马统一体的瓦解(公元前100—公元前45年)38

2.3.1将军力量的壮大38

2.3.1.1苏拉的愤怒(公元前82年)38

2.3.1.2克拉苏:罗马最富有的人38

2.3.1.3伟人庞培的辉煌战绩39

2.3.1.4罗马式的胜利39

2.3.2西塞罗与喀提林叛乱(公元前63年)40

2.3.2.1喀提林策划叛乱40

2.3.2.2“敌人就在我们中间”41

2.3.3内战(公元前49—公元前45年)41

2.3.3.1“背水一战”:凯撒横渡卢比孔河42

2.3.3.2“我们只能任凭暴风雨的摆布”42

2.4罗马共和国的陨落(公元前44—公元前31年)43

2.4.1专政和暗杀43

2.4.1.1凯撒改革43

2.4.1.2权力的滥用44

2.4.1.3刺杀尤利乌斯·凯撒(公元前44年)44

2.4.2权力真空45

2.4.2.1“公开的娼妓”:斥马克·安东尼46

2.4.2.2谋杀西塞罗:“安东尼的死敌”47

2.5奥古斯都元首统治的建立50

2.5.1国王的权力与威严50

2.5.2从共和制走向元首制51

2.5.3奥古斯都功业录52

2.5.4“放过屈从者,消灭骄傲者”54

3.凯撒与基督56

3.1罗马国教和神秘祭祀58

3.1.1帝国的祭礼:奥古斯都神话58

3.1.2东方教派的入侵58

3.1.3狂欢59

3.2耶稣的福音59

3.2.1耶稣受洗60

3.2.2登山宝训60

3.2.3善良的撒玛利亚人61

3.3耶稣的使命62

3.3.1对十二门徒的训言62

3.3.2磐石彼得63

3.3.3苦难、迫害以及人子63

3.3.4最后的审判64

3.4保罗的工作65

3.4.1保罗答智者65

3.4.2“既非犹太人也非希腊人,既非男也非女”66

3.4.3耶稣复活66

3.5基督教堂的冲突与发展67

3.5.1罗马帝国政策67

3.5.1.1尼禄统治下的宗教迫害(公元64年)67

3.5.1.2“迷信在四处蔓延”68

3.5.1.3戴克里先统治下的宗教迫害(公元305年)69

3.5.1.4“贪婪的宗教”:反基督宣传70

3.5.2早期的基督教神父们73

3.5.2.1早期教堂基本原则(公元225年)74

3.5.2.2上帝之城75

3.5.3基督教的胜利77

3.5.3.1彼得磐石说78

3.5.3.2忠于罗马教皇:向教皇格列高利二世宣誓(公元723年)78

4.罗马和平与罗马帝国的衰落80

4.1实力与成功(公元14—180年)82

4.1.1政治与军事控制82

4.1.1.1“献给罗马”:致辞82

4.1.1.2帝国军队83

4.1.1.3帝国赞助84

4.1.1.4罗马统治的技巧85

4.1.2“条条大路通罗马”87

4.1.2.1城邦的辉煌87

4.1.2.2罗马的黑暗92

4.1.2.3“面包和马戏”93

4.1.2.4“置人死地和被置于死地”:角斗者的搏斗93

4.1.2.5“迷人的隐私”:农村贵族94

4.2罗马和平下的社会和知识问题95

4.2.1罗马妇女问题95

4.2.1.1附属美人95

4.2.1.2图利亚葬礼上的悼词96

4.2.1.3沉溺爱情:卡图卢斯的诗97

4.2.2罗马帝国的奴隶制97

4.2.2.1奴隶叛乱98

4.2.2.2正确对待奴隶98

4.2.2.3社会动荡:“过去是条虫,现在是条龙”99

4.2.3斯多葛学派103

4.2.3.1“我会怎样死去?”103

4.2.3.2“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104

4.2.3.3沉思104

4.3失败与覆灭(公元180—500年)105

4.3.1“一个待售的帝国”(公元193年)105

4.3.2日耳曼部落106

4.3.3进攻的消息107

第三部分 中世纪时期113

5.信仰之剑:中世纪盛期(1100—1300年)113

5.1处于主宰地位的中世纪教会115

5.1.1十字军运动115

5.1.1.1十字军出征:“这是上帝的旨意!”(1095年)115

5.1.1.2耶路撒冷沦陷(1099年)116

5.1.1.3安拉的保护118

5.1.2授权争议(1075—1122年)119

5.1.2.1皇帝亨利四世被逐出教会(1076年2月)119

5.1.2.2“去卡诺萨!”:亨利赎罪(1077年1月28日)120

5.1.2.3卡诺萨宣誓(1077年1月)120

5.1.3英诺森三世和教皇至高权力125

5.1.3.1太阳和月亮(1198年)125

5.1.3.2英诺森获得“英国所有国土”(1213年)126

5.1.3.3“英国平民的政治权利”:《大宪章》(1215年)126

5.1.3.4英诺森保护他的国土(1216年)129

5.1.4中世纪的隐修制度129

5.1.4.1圣本笃规章(公元530年)130

5.1.4.2一位修道士的宣誓132

5.1.4.3狂喜的幻想133

5.1.4.4太阳歌(1225年)135

5.2中世纪的思想与社会140

5.2.1思想世界140

5.2.1.1政治理论:王权的责任(1159年)140

5.2.1.2上帝的存在141

5.2.1.3对上帝的爱143

5.2.1.4辩证法:是与非143

5.2.2中世纪妇女144

5.2.2.1女人是否是从男人的肋骨变来的?144

5.2.2.2女人能否施洗礼?145

5.2.2.3骑士主义理想:骑士道的功能146

5.2.2.4女性的头脑:“更加自由、更加敏捷”147

第四部分 现代世界的基础151

6.“朕即国家”:专制政治在英国和法国的发展151

6.1英国革命(1649—1689年)154

6.1.1对抗的起源(1603—1625年)154

6.1.2查理一世和王权限制(1625—1628年)154

6.1.3对抗和内战趋势(1628—1642年)154

6.1.4英国内战(1642—1649年)155

6.1.5为宪政而奋斗(1650—1660年)155

6.1.5.1叛乱与英联邦(1650年7月17日)155

6.1.5.2“终有一死的神”:利维坦(1651年)156

6.1.5.3克伦威尔驱散“尾闾议会”(1653年4月22日)158

6.1.5.4政府约法(1653年12月16日)159

6.1.5.5克伦威尔否认王权(1657年5月8日)160

6.1.6王政复辟与光荣革命(1660—1689年)164

6.1.6.1“能保护我们不受邪恶暴力侵害的军队”164

6.1.6.2权利法案(1689年)165

6.2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166

6.2.1君权神授论166

6.2.1.1理想的专制国家(1697年)166

6.2.1.2政治与圣经(1679年)168

6.2.2太阳王和独裁统治的实施169

6.2.2.1“虚荣自负使他毁灭”169

6.2.2.2给他继承人的信:“让理智行动”173

6.2.2.3“可怕的阴谋”:废除南特敕令(1685年)175

6.2.2.4被奴役的法兰西一瞥(1690年)176

7.“敢于知道!”:科学革命181

7.1科学与宗教182

7.1.1日心说(约1520年)183

7.1.2关于地球的运动(1543年)183

7.1.3科学与圣经:“他们会让我们放弃理智”(1615年)184

7.2现代科学基础188

7.2.1学术进步(1605年)188

7.2.2“我思故我在”:方法论(1637年)189

7.2.3分析原则——归纳与上帝:光学(1704年)193

8.思想启蒙和革命195

8.1关于人类处境和人类进步197

8.1.1思想白板:人类理解论(1690年)197

8.1.2什么是启蒙?(1784年)200

8.2论宗教201

8.2.1上帝——“因果相悖”:常识(1770年)201

8.2.2论大宽容202

8.2.3“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他必须被创造出来”204

8.3论教育204

8.3.1百科全书介绍(1751年)204

8.3.2“我们并没有白活”(1764年)206

8.4论政府:政治结构207

8.4.1再论全民政府(1690年)207

8.4.2论法的精神(1748年)210

8.4.3社会契约论(1762年)211

8.5论女性:社会结构216

8.5.1女性:“存在是为了取悦男性”216

8.5.2为女权辩护(1792年)217

8.5.3巴黎沙龙:“不可缺少的女性”218

8.6论商业:经济结构220

8.6.1重商主义规则:“所有文明国家的座右铭”220

8.6.2国富论(1776年)221

第五部分 革命时代227

9.“赢得世界!”:工业革命227

9.1城乡大改造229

9.1.1附属穷人(1795年)230

9.1.2“男人如何养家糊口?”:一位工人的请愿书(1786年)230

9.2都市风光232

9.2.1工厂体系232

9.2.1.1西比尔(1845年)232

9.2.1.2证词:“像我这样残废的人不多”(1832年)233

9.2.1.3童工235

9.2.1.4工厂制度之辩(1835年)238

9.2.2生存状况240

9.2.2.1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240

9.2.2.2工厂制对妇女和家庭的影响241

9.3反动和改革242

9.3.1法和自由:自由主义真理242

9.3.1.1人口论(1798年)242

9.3.1.2工资铁律(1817年)244

9.3.1.3宪章运动的要求(1838年)245

9.3.1.4中产阶级观点(1859年)247

9.3.2新世界的幻想:社会主义真理248

9.3.2.1乌托邦社会主义(1816年)248

9.3.2.2共产党宣言(1848年)250

10.“让死去的人成为它们的丰碑!”:争夺世界的帝国258

10.1“派出你们养育的优秀儿女!”:帝国主义的根基260

10.1.1种族主义和扭曲的科学261

10.1.1.1人类的由来(1871年)261

10.1.1.2科学立场(1900年)262

10.1.2为了上帝和国家263

10.1.2.1托管统治制度:英国在埃及的责任(1890年)263

10.1.2.2“法国是个伟大的国家!”(1883年)264

10.1.2.3德国阳光下的地盘(1901年)266

10.1.2.4“白人的负担”(1899年)266

10.2“去替别人谋福利,去为别人争利益”270

10.2.1“那些刚被抓到的愠怒的人”271

10.2.1.1印度的教育:“西方文学生来优越”(1835年)271

10.2.1.2外国小孩272

10.2.1.3“非洲大争夺”273

10.2.1.4“天生愿意向强权臣服”(1893年)274

第六部分 20世纪及之后的年代281

11.伟大的战争(1914—1918年)281

11.1战争之路(1900—1914年)283

11.1.1欢庆战争284

11.1.1.1“没有战争,国家就不会存在”284

11.1.1.2建立“战争法则”:《海牙公约》285

11.1.1.3“盲目服从本能”286

11.1.2欧洲的灯熄灭了289

11.1.2.1“黑手党”章程289

11.1.2.2在萨拉热窝的暗杀:阴谋和谋杀(1914年6月28日)289

11.1.2.3“剑已出鞘!”(1914年8月18日)292

11.2“严防死守”:大战(1914—1918年)293

11.2.1战役的恐怖293

11.2.1.1凡尔登之战(1916年2月—12月)293

11.2.1.2索姆河之战(1916年7月—11月)295

11.2.1.3无人之地298

11.2.1.4“你为何而战,米歇尔?”299

11.2.2为祖国献身美好而又正确302

11.2.2.1五个人303

11.2.2.2一封德国战争书信:“鲜血浸泡尸体遍地的战地”304

11.3后果:灯熄灭了305

11.3.1“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305

11.3.1.1德国士兵回家:“一个十足的陌生人”305

11.3.1.2《关于在战争中使用潜水艇及有毒气物的条约》(1922年)306

11.3.1.3“如果想要生存——准备好面对死亡”307

12.“地狱也在窥视你”:战争和大屠杀(1939—1945年)309

12.1通向战争之路(1938—1939年)311

12.1.1捷克斯洛伐克危机(1938年9月—1939年3月)312

12.1.1.1“苏德台地区德国人的悲惨不可名状”(1938年9月12日)312

12.1.1.2“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1939年3月15日)313

12.1.1.3“我对发生的事情深表遗憾”(1939年3月15日)314

12.1.2人侵波兰(1939年9月)315

12.1.2.1“我们的敌人是小蠕虫”(1939年8月22日)315

12.1.2.2“黎明我们进人波兰”(1939年9月1日)316

12.1.2.3“我所有的希望都落空”(1939年9月3日)317

12.2全面战争(1939—1943年)318

12.2.1战场和后方319

12.2.1.1独自面对:“这是他们最英勇的时刻”(1940年6月18日)319

12.2.1.2英国之战:“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心存感激”(1940年8月20日)319

12.2.1.3燃烧着的伦敦!320

12.2.2日本偷袭珍珠港320

12.2.2.1“周日我看见了造物主”321

12.2.2.2亚利桑那号战舰:“地狱般的噩梦”322

12.2.2.3“永远蒙耻的一天”323

12.2.2.4工厂里的女人:“我的双手就像我做出的钢那样平滑”(1943年8月)324

12.3犹太人大屠杀(1923—1945年)325

12.3.1“犹太人是我们不幸的根源”326

12.3.1.1犹太人的威胁(1923年4月)326

12.3.1.2“没有一个犹太人”(1932年)327

12.3.1.3“我终于抓住你了,德国小姑娘!”328

12.3.2反犹主义的极端化(1938—1941年)329

12.3.2.1“必须建立犹太人贫民窟”(1938年11月12日)329

12.3.2.2“犹太人在欧洲灭绝!”(1939年1月30日)330

12.3.2.3“犹太人应为此负责!”(1941年)331

12.3.3最终解决(1942—1945年)331

12.3.3.1“犹太人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1941年7月31日)332

12.3.3.2万湖会议(1942年1月20日)332

12.3.4死亡营地:“工作能让人自由”333

12.3.4.1纳粹集中营分布图333

12.3.4.2人种灭绝334

12.3.4.3坑335

12.3.4.4毒气337

12.3.4.5移动杀害338

12.3.4.6纳粹医学试验339

12.3.4.7奥斯维辛的指挥官340

12.4诸神的黄昏:最后的毁灭344

12.4.1诺曼底反攻战(1944年6月6日)344

12.4.1.1空降兵:“他被吹走了”344

12.4.1.2奥马哈海滩进攻:“我被击中了!我被击中了!”345

12.4.2“就像春天的樱花”:日本的溃败348

12.4.2.1广岛的毁灭(1945年8月6日)348

12.4.2.2“他们没有脸”350

12.5战争的后果351

12.5.1纽伦堡:纳粹政权的罪行351

12.5.2存在主义视角(1956年)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