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教国家”日本的实像:社会史视野的文化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儒教国家”日本的实像:社会史视野的文化考察
  • 李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教国家”日本的实像:社会史视野的文化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大和时代:日本社会的原点1

一 孱弱的古代皇室1

1.大王与豪族1

2.古代王位继承纷争4

3.皇室成员的婚姻6

4.混乱的王位继承制8

5.豪族对皇位继承的干涉12

二 等级身份制度的滥觞——氏姓制度13

1.氏13

2.姓15

3.氏姓制度之于日本历史的影响19

三 最早的集团式统治——部与部民制21

1.部的原始形态及其演变21

2.部民制的产生24

3.部(伴)的特点26

4.区分伴与部民的意义30

四 古代大陆移民的作用及其归宿31

1.移民渡日的原因32

2.日本古代国家对大陆移民的政策34

3.大陆移民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37

4.大陆移民的归宿39

第二章 律令时代中华制度文明对日本的影响与结局42

一 户籍42

1.日本造籍之始43

2.以唐令为蓝本45

3.户籍制度实施不利的现实48

二 班田51

1.关于班田制开始实施的时间51

2.班田制的终结54

三 科举56

1.日本曾经仿行科举制57

2.“菅家廊下”——科举考试的摇篮60

3.科举不盛与科举之废63

4.实用主义教育的发展66

5.科举的价值与近代日本文官制度69

6.科举不在之引申意义71

四 历法73

1.正朔本乎夏时——日本曾长期使用中国历法74

2.使用“宣明历”八百多年意味着什么?77

第三章 律令时代日本固有社会秩序的延续79

一 律令时代的婚姻79

1.婚姻形态——从访妻婚到招婿婚80

2.婚姻关系——一夫多妻84

3.通婚范围——近亲通婚88

二 律令时代的家庭93

1.律令时代的家庭——乡户93

2.亲属网络——五等亲制97

3.户籍关系与阶级关系101

三 女帝的世纪103

1. 日本史上为何多女帝?103

2.女帝的特殊作用105

3.女帝的政绩108

四 古代豪族再现110

1.律令制下贵族势力的成长111

2.公家社会官职家业化116

3.贵族巅峰藤原氏对皇权的挑战119

4.平安贵族的婚姻与继承124

5.贵族的教养130

第四章 军事贵族执掌天下的武家社会133

一 幕府时代社会结构的变化133

1. 日本社会结构的动态演变134

2.武士主宰日本七百年的轨迹137

3.军事贵族与王朝贵族的关联142

二 武家社会关系的演变144

1.回归族制144

2.从族制到家制147

3.家族主义的武家统治150

三 公家式微157

1.衰落的皇室157

2.潦倒的公家161

第五章 身份、等级制度与幕府时代的统治秩序167

一 日本身份、等级制度的形成167

1.中日两国:同源殊流的士农工商168

2.兵农分离的历史意义171

二 三民之长——武士175

1.武士身份的外在表现175

2.武士身份的内在表现178

3.武家内部的等级秩序181

4.江户时代武家的生活187

三 四民之末流——町人191

1.身份制度下町人势力的成长192

2.从家训看町人伦理195

3.由俭入奢至由奢入俭的町人生活202

4.町人雇用制度中的终身雇用萌芽206

第六章 幕府时代的家制度与家伦理212

一 家业是立家之本212

1.家的核心是家业213

2.家名是家业的象征217

3.神佛信仰是家的精神支柱221

4.祖先崇拜是家业的发展动力224

二 养子与家系的延续230

1.日本养子习俗的演变231

2.日本养子的特征235

三 家督继承与家业的传承241

1.家督继承制的形成241

2.家督继承的对象244

3.继承人的选择249

4.不平等的根源252

5.家督继承制的客观优势254

四 制约家长的有效机制——隐居制度257

1.隐居起源于公家社会的致仕258

2.武家社会的隐居260

3.平民家庭的隐居262

4.隐居的理由与限制264

5.家长隐居后的地位267

6.家长隐居后的生活269

7.隐居与儒家伦理的悖反272

第七章 文明开化与近代日本社会生活的变化277

一 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277

1.易服278

2.剪发281

二 开启生命与健康保障事业284

1.导入“卫生”观念284

2建立近代医疗制度287

3.破除堕胎(间引)陋习288

三 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290

1官方办学政策的不断调整291

2.民间办学是女子教育发展的动力294

3战后日本女子教育事业的繁荣298

四 历法的“脱亚人欧”与“时间”的近代化302

1明治改历302

2“时间”的近代化308

第八章 近代身份制度的重组311

一 天皇与皇室权威的重建312

1天皇重归大众视线312

2.近代皇室制度的变化319

3皇室财产的扩张324

二 华族——近代的新贵族329

1.华族制度的初创330

2.明治政府对华族的措施334

3.天皇制华族制度的确立337

4.功勋华族——新贵中的新贵340

5.华族的特权347

三 士族的悲剧性结局356

1.士族的成立356

2.身份特权的丧失359

3.军事垄断权的丧失361

4.经济基础的丧失364

5.士族的最后出路369

6.新渡户稻造与《武士道》377

第九章 家制度在近代的延续385

一 滞后的家族制度改革385

1.近代家庭的变化385

2.制定户籍——家制度被均质化389

3.艰难的废妾392

4.“民法出则忠孝亡”394

二 家制度的全民化397

1.民法下的家长制398

2.民法下的家督继承制399

3.民法下的隐居制402

三 岛崎藤村的人生与《家》404

1.岛崎藤村其人404

2.《家》——近代日本的家族制度的缩影406

第十章 家伦理与近代家社会411

一 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家制度411

1.劳动力的供给源与“贮水池”412

2.原生劳动关系的源泉414

3.家族主义经营与终身雇用制的产生417

4.从“劳资协调”到“劳资一家”423

二 弥漫于全社会的家伦理425

1.家族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学校教育426

2.家伦理在军队建设与对外侵略中的应用429

3.家宪与企业管理433

三 家族国家的国民统治443

1.战时国民思想统制443

2.国家对家庭生活的干涉446

3.战时体制下的人口政策449

第十一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与近代化453

一 前近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453

1.由盛至衰的历史转变453

2.从女训的发达看儒家女性观的影响457

3.中日女训的差异460

二 日本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与近代化461

1.近代日本女性角色的法律定位461

2.走向社会的新女性464

3.艰难的参政之路468

三 近代日本女性形象472

1.良妻贤母——国家期待与塑造的女性角色472

2.从《青鞜》的命运看近代日本女性形象477

结语与思考483

一 不要掉进“儒家国家”的陷阱483

二 认识中日社会与文化的差异更重要484

三 应正视历史上日本人最终放弃了中华制度文明486

四 贵族传统的社会史意义487

五 身份、等级制度再认识489

六 家制度的功过是非492

七 日本的近代化是缺乏社会改革的近代化493

后记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