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设计艺术比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西设计艺术比较
  • 倪建林著(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4011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艺术-设计-对比研究-中国、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设计艺术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抽象、意象与具象——中西史前设计艺术比较 5

第一节 总论 5

第二节 中西旧石器时代的原始设计 6

第三节 中西新石器时代的造物与装饰 12

一、陶器的造型 13

二、陶器的纹饰 18

第四节 对中西原始陶器装饰之异同的思考 26

第二章 凝聚与抒情——商周时代与爱琴文明的设计艺术比较 32

第一节 总论 32

第二节 中西器物的造型特征 35

第三节 中西器物的纹饰特征 43

第四节 对商周时代与爱琴文明期装饰风格的思考 53

一、图画文字与商周器物装饰 55

二、商业与航海对克里特设计艺术的影响 57

第三章 纹的自觉与古典风格的奠定——春秋战国时代与古希腊时期设计艺术比较 58

第一节 总论 58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与古希腊的纹饰 60

一、纹饰的题材 60

二、纹饰的风格 68

第三节 对先秦时代与古希腊装饰艺术的思考 73

第四章 想象与现实——汉代与古罗马时代设计艺术比较 80

第一节 总论 80

第二节 别致的器物造型 83

一、神——观念化的形象 87

二、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 90

三、云气纹与涡卷纹 93

第三节 汉代装饰中的西方因素 97

第五章 佛陀世界与上帝的礼赞——中国佛教装饰与西方基督教装饰比较 99

第一节 总论 99

一、宗教与装饰艺术 99

二、中国佛教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 101

三、中国佛教装饰与西方基督教装饰的存在形态 102

第二节 石窟与教堂的装饰工艺 105

第三节 主题与风格 110

一、叙事性主题 110

二、象征性装饰 113

三、纯粹的装饰 122

四、装饰的风格 125

第四节 “忍冬”之旅的启示 128

第五节 余论 131

第六章 交流与发展——波斯、伊斯兰风格与中西方设计艺术 133

第一节 总论 133

第二节 波斯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135

一、伊斯兰装饰设计的基本特征 138

二、波斯及伊斯兰风格对中西设计艺术的影响 144

第三节 余论 152

第七章 技的成熟,艺的繁荣——中国宋元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工艺 155

第一节 总论 155

第二节 设计艺术与纯粹的艺术 158

第三节 工匠与艺术家 160

第四节 设计艺术的门类 162

一、陶瓷工艺 163

二、玻璃工艺 168

三、金属工艺 171

第八章 装饰的极限时代——清代装饰风格与罗可可装饰风格比较 175

第一节 总论 175

第二节 装饰的风格 178

第三节 清代装饰设计中的西方因素 189

第四节 清代装饰对17、18世纪西方的影响 191

第五节 余论 194

第九章 设计艺术的新纪元——中西近现代设计艺术比较(上) 198

第一节 总论 198

第二节 中西现代设计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200

第三节 设计观念与设计教育 215

第十章 新设计、新内涵、新形式——中西近现代设计艺术比较(下) 224

第一节 名称与内容 224

一、“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 224

二、“装潢设计”、“图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25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设计的色彩 226

第三节 中西工业产品设计比较 227

第四节 中西装潢设计比较 231

一、中西标志设计比较 233

二、中西广告设计比较 244

三、其他 248

第五节 余论 249

后记 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