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 乔启明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7805697418
  • 出版时间:1945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1

第一章 农村社会与农村社会经济学2

第一节 农村社会的概念2

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兴起3

第三节 农村社会经济学的范围5

第四节 中国农村社会现状7

第二编 人口基础11

第二章 农村人口数量与分布15

第一节 农村与都市的区划15

一、村庄15

二、市镇18

三、城市19

第三节 全国总户口与农户口20

一、总户口20

二、农户口26

第三节 各省区农村人口数量30

第四节 各省区农村人口密度32

一、全国人口密度33

二、耕地人口密度37

第五节 结论41

第三章 农村人口组合44

第一节 性别44

一、性别实况44

二、性别比较52

三、性别差异原因54

四、高性比例对于社会的影响56

第三节 年龄分配58

一、五岁分组法59

二、十岁分组法61

三、少壮老分组法63

四、牛氏分组法64

第三节 婚姻状况65

一、婚姻概况65

二、结婚年龄68

三、结婚率74

第四节 结论77

第四章 农村人口消长79

第一节 生育率79

一、普通生育率79

二、已婚女子生育率84

三、差别生育率95

四、出生性比例96

第二节 死亡率99

一、普通死亡率100

二、精密死亡率106

三、婴儿死亡率110

四、差别死亡率115

第三节 自然增加率116

第四节 生命指数123

第五节 结论126

第五章 农村人口迁徙129

第一节 迁徙数量130

第二节 迁徙原因135

一、迁出原因135

二、迁入原因137

三、家庭迁徙原因138

第三节 迁徙质量140

一、迁徒年龄140

二、迁徙性别140

三、迁徙职业141

第四节 迁徙方向144

第五节 迁徙年限146

第六节 结论147

第三编 经济基础151

第六章 自然环境152

第一节 地势152

第二节 土壤155

第三节 气候160

第四节 结论165

第七章 土地面积167

第一节 土地总面积167

第二节 已垦土地面积170

第三节 未垦土地面积184

第四节 可垦未垦土地面积189

第五节 耕地面积增减趋势193

第六节 结论195

第八章 土地利用198

第一节 土地利用的意义198

第二节 农场大小202

第三节 农场面积用途分配203

第四节 农场布置207

一、农场布置现状208

二、田地分割弊害210

三、田地分割原因211

四、改革方案212

第五节 农作物213

一、主要作物种类213

二、作物面积217

三、作物分布220

四、作物季节221

第六节 复种指数223

第七节 土地利用的改良226

第八节 结论228

第九章 农佃制度230

第一节 田产权分配概况232

第二节 纳租制度235

一、地租起源235

二、租制分布236

三、租额权衡238

四、缴租时期地点及手续257

第三节 租法租约与租期258

第四节 佃农与其他农户状况比较261

一、经济状况262

二、社会状况263

第五节 租佃制度存废问题263

第六节 租佃制度的改良265

第七节 结论266

第四编 文化基础269

第十章 农村家庭270

第一节 农村家庭特质271

一、形态特质271

二、社会心理特质272

三、功用特质273

第二节 农村家庭组织274

第三节 农村家庭大小277

第四节 农村家庭职业281

第五节 农村家庭问题283

一、婚姻问题283

二、社会问题285

三、大家庭与小家庭286

第六节 结论286

第十一章 农村教育289

第一节 农村教育的重要289

第二节 农民知识程度290

一、文盲数量291

二、已受教育者的受教状况292

第三节 农村教育现状293

一、农村小学295

二、私塾297

第四节 农村教育衰落原因299

第五节 农村教育改进301

第六节 结论304

第十二章 农村卫生306

第一节 农村卫生测度方法307

第二节 农村卫生现况307

一、城市与农村死亡率比较307

二、疾病纪录308

第三节 农村卫生疏忽原因312

第四节 农村卫生组织313

第五节 农村卫生改进方法318

第六节 结论318

第十三章 农业技术320

第一节 农业技术演进320

一、原始农具320

二、畜力使用321

三、灌溉322

四、耕作方法323

第二节 农业技术发展停滞原因325

第三节 农业技术与生产327

一、生产技术与农场劳力327

二、生产技术与作物产量328

第四节 农业技术与人口329

第五节 农具330

一、农具投资334

二、农具使用334

三、交替农具338

第六节 农业技术改进339

第七节 结论343

第十四章 农村娱乐346

第一节 农村娱乐的重要346

第二节 农村娱乐的功能347

第三节 农村娱乐特质348

第四节 农村娱乐种类349

第五节 农村娱乐缺点351

第六节 农村娱乐改进354

第七节 结论356

第十五章 农村宗教358

第一节 宗教起源358

第二节 农村宗教之影响359

第三节 中国农村宗教发展史361

第四节 中国农村宗教特质364

第五节 农村寺庙概况365

第六节 其他农村宗教组织371

第七节 诸教评价373

第八节 农村宗教改进方案376

第九节 结论377

第五编 农民生活379

第十六章 农民生活程度379

第一节 生活程度之意义379

第二节 生活用品之分类381

第三节 生活用品之价值383

第四节 佃权与生活程度389

第五节 生活程度变迁概况391

第六节 生活程度低落之原因392

第七节 生活改进方案394

第八节 结论395

第十七章 食物营养397

第一节 食物之性质与营养素397

第二节 生理上之营养需要399

一、营养与热量400

二、蛋白质400

三、碳水化合物与脂肪401

四、无机盐类402

五、维他命402

第三节 我国农民食物消费概况403

第四节 农民膳食的营养研究410

一、总热量410

二、蛋白质413

三、钙磷铁415

四、维他命416

第五节 膳食的改进418

第六节 结论420

第六编 农村组织423

第十八章 农村组织423

第一节 农村组织的意义423

第二节 农村组织的功能425

第三节 农村组织的性质与重要427

第四节 农村组织的种类428

第五节 农村组织的原则431

第六节 农村组织的单位433

第七节 农村组织的困难437

第八节 结论438

第十九章 农村组织与建议440

第一节 乡村建设运动史略440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检讨444

第三节 乡村建设与农村组织444

第四节 农会447

第五节 结论450

第一表 苏浙豫陕四省八七乡每村平均人数16

第二表 江苏省句容县二五市镇人口统计18

第三表 最近三十年来中国总户数之增减21

第四表 中国历年人口总数估计24

第五表 中国二五省农户占总户数之百分率28

第六表 中国二五省农民占总人口之百分率30

第七表 中国各省市行政区每方公里人口密度33

第八表 中国二五省每方公里耕地人口密度37

第九表 中国各省市行政区人口性比例45

第一○表 中国农村人口性比例47

第一一表 中国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按每五年分组之性比例49

第一二表 中国农村人口与各国性比例之比较52

第一三表 中国农村人口按每五岁分组之年龄分配百分率59

第一四表 中国农村人口按每十岁分组之年龄分配百分率61

第一五表 中国与欧美数国人口每十岁分组之年龄分配62

第一六表 中国农村人口按牛氏分组法之千分率64

第一七表 中国八区九九处农村人口婚姻状况66

第一八表 中外婚姻状况之比较(一五——四四岁)67

第一九表 中国农村人口结婚年龄分配百分率68

第二○表 中外女子结婚年龄分配比较69

第二一表 中国八区九九处三六、六三二农家男女结婚年龄之均数与范数71

第二二表 中国农村人口平均结婚年龄72

第二三表 江苏江阴四、五七九农家男女人口在各时期中初次平均结婚年龄73

第二四表 中国农村与各国普通结婚率之比较75

第二五表 中国农村人口普通生育率80

第二六表 各国普通生育率82

第二七表 中国农村与世界数国已婚女子百分率之比较85

第二八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每年龄组已婚女子存在百分率86

第二九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已婚女子生育率89

第三○表 中国农村人口与其他诸国一五-四四岁已婚女子生育率之比较90

第三一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各年龄组女子平均产婴数94

第三二表 中国人口出生性比例96

第三三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出生性比例98

第三四表 中国九九处三六、六三二农家各年龄组女子所生男女婴儿之存亡比例100

第三五表 中国农村人口普通死亡率101

第三六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普通死亡率102

第三七表 各国普通死亡率103

第三八表 中国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按年龄与性别统计之死亡率106

第三九率 江苏江阴县四、五七九农家各年龄组死亡率与澳大利亚之比较109

第四○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婴儿死亡率110

第四一表 各国婴儿死亡率之比较112

第四二表 中国农村人口自然增加率116

第四三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人口自然增加率117

第四四表 各国人口自然增加率之比较118

第四五表 近十年中国农村人口增减之趋势121

第四六表 中国农村与外国人口生命指数之比较124

第四七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个人迁徙百分率131

第四八表 中国七区五九处一九、七九七农家家庭迁徙次数与百分率133

第四九表 中国农村人口离村率134

第五○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迁出原因百分率136

第五一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迁入原因百分率137

第五二表 中国七区五九处一九、七九七农家初次迁徙原因百分率138

第五三表 中国七区五九处一九、七九七农家末次迁徙原因百分率139

第五四表 江苏江阴四、五七九农家迁徙人口职业百分率141

第五五表 中国七区九八处三六、四○○农家迁徙人口职业百分率142

第五六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城乡间彼此迁徙百分率144

第五七表 中国八区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国省县间彼此迁徙百分率145

第五八表 中国地势高度与面积百分率153

第五九表 中国各省土地总面积167

第六○表 中国历代已垦土地指数171

第六一表 中国二五省总面积及已垦地面积174

第六二表 中国各区总面积及已垦地面积之比较177

第六三表 中国二二省一六八区已垦地百分率179

第六四表 各国已垦地面积比较181

第六五表 中国二二省一六八区未垦土地及水面面积百分率185

第六六表 中国各省荒地面积187

第六七表 中国二二省所有荒地及可垦荒地百分率189

第六八表 中国二二省一六八区可垦未垦土地百分率192

第六九表 近六十年中国二二省耕地面积增减之趋势194

第七○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四县一六八地区一六、七八六农家之农场面积及作物面积202

第七一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四县一六八地区一六、七八六农家土地用途分配百分率203

第七二表 中国二二省一四八县一六一地区一六、○五九农家之填墓面积206

第七三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四县一六八地区一六、七八六农家田场块丘大小与距离208

第七四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一县一六四地区一六、四五六农家栽培各种作物之农家百分率214

第七五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一县一六四地区中第一主要作物216

第七六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一县一六四地区一六、四五六农家各类作物占作物亩总面积之百分率218

第七七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一县一六四地区一六、四五六农家季节作物占作物面积之百分率222

第七八表 中国二五省作物复种面积指数比较224

第七九表 中国二二省一五一县一六四地区一六、四五六农家各种农场面积作物复种指数之比较227

第八○表 中国二二省田产权分配百分率231

第八一表 中国二二省每亩钱租租额238

第八二表 中国各省水田之谷租及分租率242

第八三表 中国各省旱地之谷租及分租租率244

第八四表 中国各省水田旱地之钱租率246

第八五表 中国二二省每亩普通租额占每亩普通地价百分率248

第八六表 中国各省物租率与钱租率250

第八七表 各级水旱田地物租率与钱租率之比较252

第八八表 江苏一七县之田价租价及购买年253

第八九表 豫鄂皖赣四省每作物市亩现行租额与公允田租255

第九○表 中国一一省二二区一二、四五六农家家庭分子分配百分率274

第九一表 中国各处农村家庭大小278

第九二表 江苏江阴四、五七九农村家庭及家属大小与经济状况之关系280

第九三表 中国河北等一六省一○一处三八、二五六农家家庭大小与佃权之关系280

第九四表 中国二二省五九处一九、七四一农村人口职业分配百分率281

第九五表 中国二二省九六一县各种农村教育机关所占之百分率294

第九六表 安徽和县乌江农民医院农民疾病统计310

第九七表 中国数处农民之农具成本326

第九八表 各国每公顷之作物产量328

第九九表 扬子平原五省一一地区一、四二六田场主要农具投资331

第一○○表 北方平原四省七地区四二○田场主要农具投资332

第一○一表 扬子平原五省一一地区一、四二六农家主要农具之使用335

第一○二表 北方平原四省七地区二○农家主要装具之使用336

第一○三表 扬子及北方平原使用交替农具每市亩所需之成本338

第一○四表 江宁自治实验县二八六农家每家全年娱乐费351

第一○五表 定县农家娱乐费用分配353

第一○六表 中国各省寺庙统计367

第一○七表 中国各省寺庙财产统计370

第一○八表 中国六省一七处二、八五四农家各种家用物品总值384

第一○九表 中国六省一七处二、八五四农家各种家用物品用费百分率387

第一一○表 中国六省一○处一、九八七农家各种农民之家庭费用百分率389

第一一一表 中国二一省一四县二一六地区农家生活程度之变迁391

第一一二表 中国二二省一、○四二县农村人民每人常年食料中各种主要食粮消费量405

第一一三表 中国二二省一、○八三县农村人民每人常年食料中各种鱼肉及鸡鸭蛋消费量408

第一一四表 中国二一省一三一县一三六地区二、七二七农家一七、三五一人口每成年男子单位每日消费热量总计及各类食物所供给热量之百分率410

第一一五表 中国二一省一三一县一三六地区二、七二七农家一七、三五一人口每成年男子单位每日消费之蛋白质量及各类食物所供给蛋白质量之百分率413

第一一六表 中国二一省一三一县三六地区二、七二七农家一七、三五一人口每成年男子单位每日消费之钙质磷质及铁质量415

第一一七表 中国二一省三一县一三六地区二、七二七农家一七、三五一人口每成年男单位每日消费含有各种维他命食物之公分量417

第一图 (甲)社会四大要素平衡状态 (乙)社会人口稀少状态 (丙)社会人口过剩状态6

第二图 全国八大农业区域作物面积之每方公里人口密度40

第三图 中国雨量分布161

第四图 中国气候区域1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