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2127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教学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学论的概念与教学的意义及课题1
第一节 教学论的确立1
一、教学论的起源1
(一)拉特克2
(二)夸美纽斯4
二、近代前期教学论的发展8
(一)卢梭9
(二)裴斯泰洛齐12
(一)形式训练说的主观主义、方法主义的克服22
三、向现代教学论迈进——近代后期的教学论22
(二)教育性教学论的发展36
第二节 教学论的概念与课题39
一、教学论的概念与对象39
二、教学论的课题45
第三节 教学的意义与课题47
一、教育的意义47
二、教学的意义49
三、教学的课题52
第二章 教学内容60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概念60
第二节 学科的确立62
一、传统学科的起源63
(一)古希腊罗马的学科63
(二)中世纪的学科67
二、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课程70
(一)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及其教学内容70
(二)德意志人文主义的教养理想与教学内容73
三、人文主义课程的衰落76
(一)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78
(二)近代母语的发展79
(三)古典语与母语的竞争81
四、机械技术、自然科学的引进而导致的课程改造87
(一)机械技术的引进88
(二)数学的引进93
(三)描述性自然科学的引进98
五、现代人文科课程的出现102
(一)母语与现代外国语的出现103
(二)历史学科的出现106
(三)地理学科的出现115
六、宗教、道德科的确立与公民科、社会科的出现124
(一)宗教、道德科的确立124
(二)对宗教、道德科的批判与新道德教育论129
(三)公民科、社会科的出现与公民教育运动132
七、体育的充实137
(一)近代身体训练说的发展138
(二)近代体操理论及体系的发展140
八、劳作在课程中的新作用与手工科的确立144
(一)卢梭的手工教学论145
(二)裴斯泰洛齐的身体技术训练说147
(三)劳作及手工科的确立153
九、艺术学科(音乐、绘画)的复活155
(一)从顺应自然的教育思想到恢复艺术学科的要求157
(二)现代艺术学科的确立159
十、今日学科课程论的若干问题161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162
一、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164
(一)有益于实际生活的课程164
(二)儿童中心课程170
(三)制约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因素195
二、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的社会制约因素197
(一)科学革新、技术革新197
(二)人的异化现象199
(一)学科内容与科学202
三、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的逻辑及心理制约因素202
(二)儿童的心理条件204
第四节 教学内容、教材的组织化207
一、夸美纽斯的古典见解207
二、教学内容(教材)的组织化、系统化原则209
三、学科课程的编制211
四、学科课程中教材排列的系统性212
(一)科学体系与教材排列的系统性213
(二)直线式系统性与同心圆系统性的结合(螺旋型排列)214
五、教学体系的计划与学习问题、学习课题系列的确定217
一、教与学的统一236
第三章 教学过程236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236
二、教养与教育的统一239
三、认识过程与知识掌握过程243
(一)掌握知识的概念243
(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的认识过程244
(三)知识掌握过程中的归纳途程与演绎途程247
(四)直接的知识掌握与间接的知识掌握247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结构249
一、形式阶段说250
二、问题解决学习252
三、学习课题的系列学习254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阶段258
一、唤起学习兴趣258
(一)学习兴趣对掌握知识、技能的意义258
(二)诱发学习兴趣的原理259
(三)唤起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262
(四)对战后的经验学习及问题解决学习中诱发学习兴趣的方法的批判264
二、客体的认知与正确表象的形成265
(一)概念的形成268
三、概念的形成与学生的抽象思维268
(二)判断的形成272
四、知识的巩固274
(一)复习的方式274
(二)有效地巩固知识的条件276
第四章 教学方法283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概念与本质283
一、方法的哲学概念283
二、教学方法的本质——教学中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286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分类289
一、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功能291
第三节 提示型教学方法291
二、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形式292
(一)示范293
(二)呈示及展示294
(三)口述295
第四节 自主型教学方法296
一、自主型学习方法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296
二、自主型学习方法对学业成绩及学习态度的影响299
三、组织自主型学习活动在方法上的几个问题301
(一)区分何种教学时间或单元的课题适合于自主型学习301
(三)如何确定课题与分配课题302
(二)应当准备哪些学习手段302
(四)设想在学习过程中将会碰到什么困难,要给学生哪些帮助303
(五)如何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如何作事后处置303
第五节 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304
一、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的概念、功能、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304
二、教学对话的历史源流——苏格拉底对话法306
三、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对话、课堂讨论)的性质310
四、引导教学对话的手段312
(一)发问312
(二)刺激315
五、课堂讨论的模式316
第五章 教学中的教育324
第一节 正确的世界观之形成325
一、何谓正确的世界观325
二、当代青少年应有的世界观326
三、形成世界观的途径330
(一)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的发展330
(二)情感、情绪的发展及其条件332
(三)信念的发展及其条件336
(四)长远规划与严密指导的必要性341
第二节 学习活动与教育的模式346
一、应有怎样的学习团体346
二、形成学习团体的途径350
(一)学习团体的组织化350
(二)以自主、团结、合作为原理的学习活动组织359
第六章 教学组织369
第一节 班级授课组织369
一、班级授课组织的确立369
二、班级授课组织的特点375
三、班级授课组织的改革运动376
四、班级授课组织的再认识380
五、班级授课组织的本质及意义383
第二节 教学中班级的组织结构384
一、同步学习385
(一)提示型的同步学习386
(二)师生共同解决型的同步学习387
(三)同步学习的意义389
二、分组学习390
(一)分组391
(二)课题的设定393
(三)分组学习的意义395
(一)个别学习的组织与指导396
三、个别学习396
(二)个别学习的意义398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优交替运用399
第三节 教学的个别化401
一、问题的所在401
二、可供考虑的对策及其问题403
三、问题解决学习的新尝试——班级授课组织内,适应个别差异的学习过程个别化的强化406
附录1 课程统整的历史考察 佐藤正夫415
附录2 《教学原理》内容说明 佐藤正夫476
译后记485
热门推荐
- 1294134.html
- 1764843.html
- 1314586.html
- 2488483.html
- 2511458.html
- 2057458.html
- 776658.html
- 1920398.html
- 1325547.html
- 3225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7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1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4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6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7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