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剩余价值理论》导读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研究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3804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剩余价值-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剩余价值理论》导读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书绪论16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16
(一)马克思1861—1863年手稿16
(二)恩格斯的设想18
(三)从《剩余价值学说史》到《剩余价值理论》20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20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20
(二)研究方法的特点21
(三)《剩余价值理论》的结构2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上册28
[总的评论]28
[第一章]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区分“让渡利润”和财富的绝对增加]30
[第二章]重农学派34
[(1)把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把地租看成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35
[(2)重农学派体系的矛盾:这个体系的封建主义外貌和它的资产阶级实质;对剩余价值的解释中的二重性]41
[(3)魁奈论社会的三个阶级。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资本主义关系作更深入分析的因素]44
[(4)把价值同自然物质混淆起来(帕奥累蒂)]50
[(5)亚当·斯密著作中重农主义理论的因素]50
[(6)重农学派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拥护者]53
[(7)重农学派政治观点中的矛盾。重农学派和法国革命]56
[(8)普鲁士反动分子施马尔茨把重农主义学说庸俗化]56
[(9)对重农学派在农业问题上的偏见的最初批判(维里)]57
[第三章]亚当·斯密59
[(1)斯密著作中两种不同的价值规定:价值决定于商品中包含的已耗费的劳动量;价值决定于用这个商品可以买到的活劳动量]61
[(2)斯密对剩余价值的一般见解。把利润、地租和利息看成工人产品的扣除部分]66
[(3)斯密把剩余价值的概念推广到社会劳动的一切领域]69
[(4)斯密不懂得价值规律在资本同雇佣劳动的交换中的特殊作用]70
[(5)斯密把剩余价值同利润混淆起来。斯密理论中的庸俗成分]71
[(6)斯密把利润、地租和工资看成价值源泉的错误观点]74
[(7)斯密对价值和收入的关系的看法的二重性。斯密关于“自然价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总和这一见解中的循环论证]75
[(8)斯密的错误——把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归结为收入。斯密关于总收入和纯收入的看法的矛盾]78
[(9)萨伊是斯密理论的庸俗化者。萨伊把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收入等同起来。施托尔希和拉姆赛试图把这两者区别开来]80
[(10)研究年利润和年工资怎样才能购买一年内生产的、除利润和工资外还包含不变资本的商品]83
[(a)靠消费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不可能补偿消费品生产者的不变资本]84
[(b)靠消费品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生产者之间的交换不可能补偿全部社会不变资本]87
[(c)生产资料生产者中间资本同资本的交换。一年生产的劳动产品和一年新加劳动的产品]92
[(11)补充:斯密在价值尺度问题上的混乱;斯密的矛盾的一般性质]94
[第四章]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96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97
[(2)重农学派和重商学派对生产劳动问题的提法]99
[(3)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的见解的二重性。对问题的第一种解释:把生产劳动看成同资本交换的劳动]102
[(4)斯密对问题的第二种解释:生产劳动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107
[(5)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庸俗化过程]114
[(6)斯密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见解的拥护者。有关这个问题的历史]116
[(a)第一种解释的拥护者:李嘉图、西斯蒙第]116
[(b)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最初尝试(戴韦南特、配第)]118
[(c)斯密对生产劳动的第二种解释的拥护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21
[(7)热尔门·加尔涅把斯密和重农学派的理论庸俗化]122
[(a)把同资本交换的劳动和同收入交换的劳动混淆起来。关于全部资本由消费者的收入补偿的错误见解]123
[(b)在资本同资本交换的过程中不变资本的补偿问题]127
[(c)加尔涅反驳斯密时的庸俗前提。加尔涅回到重农学派的见解。比重农学派后退一步:把非生产劳动者的消费看成生产的源泉]130
[(8)沙尔·加尼耳关于交换和交换价值的重商主义观点。把一切得到报酬的劳动都纳入生产劳动的概念]132
[(9)加尼耳和李嘉图论“纯收入”。加尼耳主张减少生产人口;李嘉图主张资本积累和提高生产力]135
[(10)收入和资本的交换。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年产品总量的补偿:(a)收入同收入的交换;(b)收入同资本的交换;(c)资本同资本的交换]139
[(11)费里埃。费里埃对斯密的生产劳动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反驳的保护关税性质。斯密在积累问题上的混乱。斯密关于“生产劳动者”的见解中的庸俗成分]144
[(12)罗德戴尔伯爵,把统治阶级看成各种最重要生产劳动的代表的辩护论观点]147
[(13)萨伊对“非物质产品”的见解。为非生产劳动的不可遏止的增长辩护]150
[(14)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伯爵,关于利润起源的庸俗见解。宣称“产业资本家”是唯一的最高意义上的生产劳动者]151
[(15)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的反驳的一般特点。把非生产消费看成对生产的必要刺激的辩护论观点]155
[(16)昂利·施托尔希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关系问题的反历史态度。关于统治阶级的“非物质劳动”的见解]157
[(17)纳骚·西尼耳宣称对资产阶级有用的一切职能都是生产的。对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国家阿谀奉承]159
[(18)佩·罗西对经济现象的社会形式的忽视。关于非生产劳动者“节约劳动”的庸俗见解]163
[(19)马尔萨斯主义者查默斯为富人浪费辩护的论点]167
[(20)关于亚当·斯密及其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看法的总结性评论]168
[第五章]奈克尔[试图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对立描绘成贫富之间的对立]171
[第六章]魁奈的《经济表》(插入部分)174
[(1)魁奈表述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的尝试]175
[(2)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流通。货币流回租地农场主手中,不表现再生产]176
[(3)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货币流通问题]178
[(a)把工资看成资本家对工人的预付的荒谬见解。把利润看成风险费的资产阶级观点]178
[(b)工人向资本家购买商品。不表现再生产的货币回流]179
[(4)《经济表》上租地农场主和工业家之间的流通]180
[(5)《经济表》上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货币流回出发点的各种情况]181
[(6)《经济表》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意义]183
[第七章]兰盖[对关于工人“自由”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观点的最初批判]185
附录189
[(1)霍布斯论劳动,论价值,论科学的经济作用]191
[(2)历史方面:配第对于非生产职业的否定态度。劳动价值论的萌芽。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工资、地租,土地价格和利息的尝试]193
[(3)配第、达德利·诺思爵士、洛克]202
[(4)洛克,从资产阶级自然法理论观点来解释地租和利息]205
[(5)诺思,作为资本的货币。商业的发展是利率下降的原因]207
[(6)贝克莱,论勤劳是财富的源泉]209
[(7)休谟和马西]210
[(a)马西和休谟著作中的利息问题]210
[(b)休谟,由于商业和工业增长而引起的利润和利息的降低]211
[(c)马西,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用利润率说明利息的高低]211
[(d)结束语]212
[(8)对论重农学派的各章的补充]212
[(a)对《经济表》的补充意见。魁奈的错误前提]212
[(b)个别重农主义者局部地回到重商主义的观点。重农主义者要求竞争自由]214
[(c)关于价值不可能在交换中增值的最初提法]215
[(9)重农学派的追随者毕阿伯爵对土地贵族的赞美]215
[(10)从重农学派的观点出发反驳土地贵族(英国的一个匿名作者)]217
[(11)关于一切职业都具有生产性的辩护论见解]218
[(12)资本的生产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219
[(a)资本的生产力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资本主义表现]220
[(b)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生产劳动]221
[(c)在资本同劳动的交换中两个本质上不同的环节]223
[(d)生产劳动对资本的特殊使用价值]224
[(e)非生产劳动是提供服务的劳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服务的购买。把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看成服务的交换的庸俗观点]225
[(f)资本主义社会中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劳动]227
[(g)关于生产劳动的补充定义:生产劳动是物化在物质财富中的劳动]228
[(h)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义表现]228
[(i)从物质生产总过程的角度看生产劳动问题]229
[(j)运输业是一个物质生产领域。运输业中的生产劳动]229
[(13)《资本论》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计划草稿]230
热门推荐
- 258600.html
- 216535.html
- 1490071.html
- 1465252.html
- 2403579.html
- 2670833.html
- 1632671.html
- 1514951.html
- 1996529.html
- 2293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3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7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7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7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