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融通孔佛 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 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融通孔佛 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 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郑晓江主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61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欧阳竟无(1871~1943)-佛教-思想-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融通孔佛 一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 全国欧阳竟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近现代一大佛学家欧阳竟无&黄心川1

欧阳竟无大师的佛学思想2

欧阳竟无“唯识体用”观疏解&陈坚2

一、“粗言”明“唯识体用”3

二、“细别”明“唯识体用”7

三、“更以相”明“唯识体用”10

四、小结11

五、附记12

欧阳竟无对儒学的贡献&肖平17

一、会通孔佛17

二、《中庸》解19

三、解读《大学》22

四、解读《孟子》23

五、解读《论语》25

欧阳竟无大师的如来藏思想&周贵华28

一、欧阳大师的如来藏概念28

二、体用关系中的如来藏38

三、因果关系中的如来藏43

四、结论47

论欧阳竟无“整体之佛教”&刘成有50

一、会通空有50

二、料简三学54

三、归趣惟一58

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色&赖功欧63

一、引言63

二、真实体证65

三、前提:方法论的统一67

四、“儒佛融通”之学理根据71

五、从熊十力透视欧阳竟无的佛学思想特色74

《大乘起信论》“非佛教”吗——欧阳竟无等人“《起信论》非佛教”说的教理学反省&冯焕珍78

一、引言78

二、“《起信论》非佛教”说的立论及其依据81

三、对“《起信论》非佛教”说相关理据的审理87

四、结语107

瑜伽中道论——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申论&肖永明112

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个动力——试述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的时代意义&姚彬彬126

文化佛教徒——以近现代“居士佛教”为考察中心&李林136

一、“庶民佛教”136

二、“有形宗教”与“无形宗教”139

三、“佛教是文化”143

四、“何为信徒”146

五、“文化佛教徒”148

略论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的现实性&白云波152

欧阳竟无大师生平事迹、交游等考证欧阳竟无与王恩洋(1922—1927)&黄夏年164

一、欧阳生平与佛教164

二、王恩洋生平与佛教166

三、欧阳竟无与王恩洋168

四、结语188

回忆恩师欧阳竟无大师的几件事&田光烈191

一、大师要我参加一九四三年的人日大会191

二、大师对法宝的敬重和关注193

三、大师与著名诗人陈散原先生的交往195

四、大师与“五四运动”急先锋著名学者陈独秀的关系197

五、大师与“一·二八”上海抗战199

欧阳渐生平简历存在问题考论&谢金良201

一、问题的发现:欧阳大师生平简历众说纷纭201

二、问题的考辨:欧阳大师亲近者们说法一致209

三、问题的思考:查考过程中相关发现及体会214

欧阳竟无五次回乡记&吴鑫儒218

一、竟无的第一次回乡——创办“正志学堂”218

二、竟无的第二次回乡——九峰山为母守孝220

三、竟无的第三次回乡——重上九峰山221

四、竟无的第四次回乡——“中国佛学会”的解散223

五、竟无的第五次回乡——清明扫墓225

记金陵刻经处研究部——内学院之先河&黄忏华227

欧阳竟无大师墓礼瞻记&肖永明233

欧阳竟无大师佚文选244

《大乘密严经》批注(欧阳竟无批注 肖永明整理)244

佛教的一般理论探讨与人间佛教362

从现代性看“人间佛教”——以问题为中心的论纲&龚隽362

一、从韦伯的问题出发363

二、佛法与政治的观念——从不同的系谱看365

三、“人间佛教”与经济伦理369

四、佛法与科学——以《海潮音》为中心的叙述372

五、作为知识的佛学史的研究——以印顺为例377

六、余论382

宋代儒士佛教观论略&李承贵386

一、“佛教的认知”与“佛教的误读”386

二、“佛教的批判”与“批判的佛教”394

三、“儒士的意见”与“佛教的前程”399

太虚、印顺人间佛教理路之歧异&蒋九愚404

一、死鬼的对治与天神的对治405

二、中国佛教本位与印度佛教本位409

三、圆融的佛法与纯正的佛法412

四、真常唯心论与性空唯名论416

佛教生死观与临终关怀&郑晓江419

一、“临终关怀”的意义与价值420

二、灵魂之需425

三、“灵”的抚慰428

四、临终痛苦与佛教生死智慧433

五、佛教生死智慧的运用439

佛教生死智慧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王小珍443

一、佛学生死智慧对临终病人的抚慰444

二、佛学生死智慧对临终病人家属的抚慰450

三、佛学生死智慧对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抚慰454

四、佛学生死智慧在临终关怀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57

附录464

宜黄大师欧阳竟无的学术与精神——全国欧阳竟无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郑晓江 罗伽禄464

后记&郑晓江4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