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机房工作实用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守才主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2545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352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1374页
- 主题词:机房 计算机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机房工作实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机房设计、管理、安全、维护1
第1章 机房设计与安装1
1.1 概述1
1.2 机房的环境条件1
1.3 机房的建筑坐标及周围环境2
1.3.1 机房的建筑坐标2
1.3.2 机房对周围环境的要求2
1.4 机房的平面布置2
1.4.1 计算中心房间的组成2
1.4.2 机房的面积计算3
1.5 机房的土建工程3
1.5.1 地面3
1.5.2 墙体构造及隔断墙4
1.5.3 机房的屋顶5
1.5.4 机房的吊顶5
1.5.5 机房的高度及门窗结构6
1.5.6 机房的照明、通信设施及预留孔道6
1.5.7 火灾报警控制器6
1.6 电源与地线7
1.6.1 机房内的电源7
1.6.2 接地系统与计算机专用地线7
1.7 空调8
1.7.1 机房空调的特点和任务8
1.7.2 机房的热负荷计算8
1.7.3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10
1.7.4 机房空调机的送回风方式10
第2章 机房办公设备12
2.1 复印机12
2.1.1 静电复印机的原理和分类12
2.1.2 静电复印机的组成与使用14
2.1.3 复印机的维护15
2.2 电话机16
2.2.1 电话机通信网及电话总机16
2.2.2 电话机的类型及功能16
2.2.3 电话机的使用与维护18
2.3 传真机18
2.3.1 传真机的原理和分类18
2.3.2 传真机G3的基本结构与使用19
2.3.3 传真机的维护20
2.4 投影仪21
2.4.1 投影仪的原理21
2.4.2 投影仪的使用及维护21
2.4.3 投影仪用胶片的制作21
第3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23
3.1 计算机系统安全分级管理23
3.2 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3
3.3 国内外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概况24
3.3.1 国际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简介24
3.3.2 我国几个管理法规介绍24
3.4 信息处理组织与岗位规范25
3.4.1 信息处理组织25
3.4.2 技术性岗位设置26
3.5 人事管理28
3.6 系统开发管理30
3.6.1 项目管理30
3.6.2 主任程序员小组30
3.6.3 结构化预查工作30
3.6.4 开发支援数据资料库30
3.6.5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31
3.6.6 项目文件管理31
3.7 输入控制管理31
3.7.1 职责分离31
3.7.2 文件控制31
3.7.3 总数控制32
3.7.4 操作控制32
3.7.5 建立文件规程33
3.8 联机处理管理33
3.9 软件安全管理33
3.9.1 防治计算机病毒管理34
3.9.2 软件版权保护管理34
3.9.3 软件备份35
3.10 输出管理35
3.10.1 质量控制组35
3.10.2 输出的传递35
3.10.3 输出检查36
3.10.4 用户检查36
3.11 机房安全控制管理36
3.11.1 出入管理36
3.11.2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管理37
3.11.3 数据和程序的保管管理37
3.11.4 电源设备、空调设备、防灾设备和防范设备的管理37
3.11.5 监视37
3.12 计算机安全机构的职能37
第4章 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劳动保健常识39
4.1 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自我保健39
4.2 问题的提出39
4.3 计算机操作使用人员健康可能受到的伤害39
4.3.1 计算机操作使用人员的被动伤害39
4.3.2 计算机操作使用人员可能遭受的主动伤害40
4.4 VDT设备40
4.4.1 VDT要求40
4.4.2 键盘40
4.5 劳动保健措施40
4.5.1 工作环境40
4.5.2 管理作业40
4.5.3 健康管理41
4.5.4 劳动保健教育41
第5章 计算机维修要诀42
5.1 维修的步聚、原则和过程42
5.1.1 维修的基本步骤42
5.1.2 维修原则42
5.1.3 维修过程43
5.2 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流程44
5.2.1 故障原因分析44
5.2.2 排除故障的流程45
5.3 故障的判断方法45
5.3.1 常用主法45
5.3.2 特殊方法51
第6章 硬件配置、性能测试、故障分析53
6.1 硬件配置53
6.2 性能测试56
6.3 系统板故障分析58
6.3.1 概述58
6.3.2 故障分析59
6.3.3 系统板维修方法60
6.3.4 系统板故障及维修举例62
6.4 存储器故障及维修63
6.4.1 概述63
6.4.2 存储器接口63
6.4.3 存储器维修步骤64
6.4.4 随机存储器(RAM)故障分析64
第7章 驱动器维修66
7.1 硬盘驱动器的维修66
7.1.1 硬盘驱动器的故障诊断66
7.1.2 硬盘驱动器的维修66
7.1.3 硬盘系统维修后的初始化68
7.2 软盘驱动器的维修69
7.2.1 软盘驱动器故障诊断70
7.2.2 软盘驱动器的维修70
7.2.3 常用计算机软硬盘驱动器测试、修复用软件71
7.3 光盘驱动器的维修71
7.3.1 光盘驱动器接口73
7.3.2 光盘驱动器的维护及修理74
7.3.3 光盘的使用和保养75
7.3.4 光盘驱动器的驱动软件75
第8章 键盘及显示器的维修76
8.1 键盘76
8.2 显示器维修78
8.2.1 开关电源维修78
8.2.2 行扫描电路故障79
8.2.3 帧扫描电路维修80
8.2.4 通道及视放电路检修81
8.2.5 显像管电路检修82
8.3 显示卡故障及维修83
第9章 打印机的维修86
9.1 针式打印机维修基础86
9.1.1 针式打印机的故障类型86
9.1.2 维修必备86
9.1.3 故障检查方法86
9.2 针式打印头的维修87
9.2.1 打印头的组成87
9.2.2 打印头的维护保养87
9.2.3 断针或短针的调换88
9.2.4 打印头线缆、线圈的维修90
9.3 针式打印机常见故障的排除91
9.4 激光打印机的维修103
9.4.1 激光打印机的故障诊断103
9.4.2 激光打印机的故障提示104
9.4.3 激光打印的质量问题106
9.4.4 常见无提示的故障分析处理108
9.5 喷墨打印机的维修110
9.5.1 喷墨打印机的维护110
9.5.2 喷墨头的维护110
9.5.3 墨水、墨水盒和墨水管的维护110
9.5.4 打印纸的维护111
9.5.5 喷墨打印机的常见故障排除111
第10章 UPS及电源维修114
10.1 UPS结构原理114
10.2 UPS选择115
10.3 电源常见故障分析和判断方法116
10.3.1 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116
10.3.2 故障的检查方法117
10.4 UPS故障分析及维修实例124
第11章 计算机病毒126
11.1 计算机病毒的起因126
11.2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127
11.2.1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127
11.2.2 计算机病毒的衍生127
11.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28
11.4 加强管理128
11.4.1 加强教育128
11.4.2 加强组织管理129
11.4.3 健全计算机安全的法律和法令129
第12章 病毒的预防与解除129
12.1 病毒的防止方法129
12.1.1 理论上的病毒预防方法129
12.1.2 日常维护中的病毒预防方法130
12.1.3 运用“疫苗”的软件预防方法130
12.1.4 DOS环境下的预防方法131
12.1.5 利用防病毒卡的预防方法133
12.2 消除病毒的软件及使用133
12.2.1 SCAN133
12.2.2 Kill134
12.2.3 Central Point Anti-Virus134
12.2.4 Turbo Anti-Virus136
12.2.5 MCAFF SCAN137
12.2.6 VIRUSCAN(2.0 V54)137
附录 计算机病毒特征简介138
第2篇 计算机系统153
第13章 大、中型计算机系统153
13.1 概述153
13.1.1 计算机发展的背景153
13.1.2 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性154
13.2 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154
13.2.1 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154
13.2.2 并行处理体系结构155
13.2.3 典型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159
13.3 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环境162
13.3.1 概述162
13.3.2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163
13.3.3 客户和服务器164
13.3.4 大型计算机和规模优化166
13.4 典型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系列产品特性167
13.4.1 IBM ES/9000大、中型计算机系列产品特性167
13.4.2 HP 9000/800计算机系统系列产品特性173
13.4.3 HITACH M-660计算机系统系列产品特性175
13.4.4 Unisys All计算机系统系列产品特性176
13.4.5 AT&T 3000计算机系统系列产品特性177
13.5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技术180
13.5.1 概述180
13.5.2 流行的Benchmarks181
13.5.3 事务处理TPC 商用基准测试182
13.5.4 多处理器用AIM SuiteⅡBenchmark183
13.5.5 新型的SPEC Benchmark184
13.5.6 功能较全的Khornerstones186
13.5.7 图形用PLB Benchmark186
13.5.8 IBM客户机/服务器性能评测Benchmark187
13.5.9 主要Benchmark测试范围189
第14章 小型计算机及工作站190
14.1 概述190
14.1.1 小型计算机的发展与现状190
14.1.2 工作站的发展与现状191
14.2 小型计算机和工作站系统结构191
14.2.1 RISC技术191
14.2.2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196
14.2.3 输入输出技术196
14.2.4 并行技术198
14.2.5 图形加速器199
14.2.6 工作站体系结构203
14.3 系统支撑环境206
14.3.1 小型计算机系统支撑环境206
14.3.2 网络环境207
14.3.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207
14.4 小型计算机与工作站的应用支撑环境208
14.4.1 图形支撑系统208
14.4.2 机械CAD210
14.4.3 电子CAD软件212
14.4.4 建筑CAD215
14.4.5 地理信息系统GIS217
14.4.6 有限元分析219
第15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220
15.1 概述220
15.2 IBM及其兼容机系列220
15.2.1 IBM 386微型计算机220
15.2.2 IBM 486微型计算机228
15.2.3 Pentium系统239
15.2.4 Power PC244
15.3 Apple系列微机246
15.3.1 MACINTOSH(大苹果)微型计算机246
15.3.2 MACINTOSH计算机结构247
15.3.3 MACINTOSH的应用与开发250
第16章 工业控制计算机251
16.1 概述251
16.1.1 工控机基本概念与功能251
16.1.2 工控机组成与分类252
16.1.3 工控机系统结构及其发展254
16.2 STD总线工控机254
16.2.1 STD总线定义及结构255
16.2.2 STD总线工控机的特点258
16.2.3 STD工控机组成与系统结构258
16.2.4 STD总线工控机的发展260
16.2.5 STD总线设计概要260
16.3 PC总线工控机263
16.3.1 PC总线定义及结构264
16.3.2 PC总线工控机的特点267
16.3.3 PC 总线工控机组成与结构268
16.3.4 PC总线工控机发展及应用269
16.4 VME总线工控机270
16.4.1 VME总线定义及结构270
16.4.2 VME总线工控机的特点274
16.4.3 VME总线工控机组成与结构275
16.4.4 VME总线工控机发展及应用275
16.5 PC/104总线嵌入式工控机277
16.5.1 PC/104总线嵌入式工控机特点277
16.5.2 PC/104总线嵌入式工控机组成278
16.6 工控机软件系统278
16.6.1 工控机系统软件279
16.6.2 工控机应用软件系统282
16.7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285
16.7.1 DCS基本概念285
16.7.2 工控机网络系统286
16.7.3 小型机DCS系统及应用287
第17章 单片微机288
17.1 单片微机原理与结构289
17.1.1 单片微机概述289
17.1.2 单片机的CPU结构290
17.1.3 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292
17.1.4 单片机的I/O结构292
17.1.5 单片机软件293
17.2 单片微机的种类295
17.2.1 16位单片机295
17.2.2 32位单片机297
17.3 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298
17.3.1 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特点298
17.3.2 单片机的开发工具300
17.3.3 单片机的应用306
第18章 计算机容错系统309
18.1 概述309
18.2 计算机容错设计目标309
18.2.1 计算机可信性度量指标309
18.2.2 各类容错系统设计目标311
18.3 容错技术及容错系统性能分析311
18.3.1 故障、差错及失效311
18.3.2 容错技术312
18.3.3 容错系统性能分析315
18.4 容错计算机系统实例318
18.4.1 Motorola FT系列容错计算机318
18.4.2 Stratus XA2000系列及XA/R系列容错计算机321
18.4.3 Tandem Integrity系列及Nonstop喜玛拉雅系列容错计算机325
第19 计算机仿真系统328
19.1 计算机仿真概述328
19.1.1 系统模型和仿真328
19.1.2 计算机仿真的步骤329
19.1.3 计算机仿真方法329
19.2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331
19.2.1 数值积分仿真算法331
19.2.2 离散模型替换法332
19.3 连续系统仿真语言和软件334
19.3.1 连续系统仿真语言和软件的一般概念334
19.3.2 面向微分方程的仿真程序包CSSP及仿真实例334
19.3.3 连续系统仿真程序CSMP337
19.3.4 连续系统仿真语言CSSL338
19.4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339
19.4.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339
19.4.2 排队系统的仿真340
19.4.3 仿真用随机数的产生341
19.5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语言343
19.5.1 通用仿真系统GPSS的模块结构343
19.5.2 通用仿真语言GPSS/H的使用345
19.5.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例347
第20章 输入设备350
20.1 键盘输入350
20.2 鼠标器(MOUSE)357
20.2.1 鼠标器介绍357
20.2.2 鼠标器安装358
20.2.3 鼠标器测试359
20.2.4 鼠标器使用359
20.2.5 鼠标器的维护361
20.3 扫描仪362
20.4 条形码363
20.4.1 条形码技术363
20.4.2 条形码阅读器364
20.5 IC卡、镭射卡系统364
20.5.1 IC卡系统364
20.5.2 LASER CARD(镭射光卡)系统372
第21章 输出设备374
21.1 打印机374
21.1.1 针式打印机375
21.1.2 激光打印机384
21.1.3 喷墨打印机386
21.2 绘图仪387
21.2.1 简介387
21.2.2 绘图仪的主要技术指标387
21.2.3 绘图仪的作图原理387
21.2.4 绘图仪的安装387
21.2.5 绘图仪的操作388
21.2.6 绘图仪的维护390
21.3 大屏幕显示器390
第22章 显示器件392
22.1 概述392
22.2 PC微机常用的显示适配器392
22.2.1 TVGA8900C显示适配器392
22.2.2 TVGA 9000显示适配器394
22.2.3 AST-VGA PLUS显示适配器394
22.2.4 GW-CEGA显示适配器395
22.3 显示器中的有关电路397
22.3.1 开关稳压电源397
22.3.2 行扫描电路,帧扫描电路397
22.3.3 通道及视放电路398
22.3.4 显像管电路,消磁电路398
22.3.5 几种常用的显示器399
22.4 其他显示器件400
第23章 存储器416
23.1 半导体存储器417
23.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417
23.1.2 固定存储器的工作原理418
23.1.3 随机存储器419
23.1.4 快擦写式存储器(Flash Memory)420
23.2 软磁盘存储器420
23.2.1 软磁盘系统由软盘适配器(FDC)、软磁盘驱动器(FD)、软盘片三部分组成420
23.2.2 软盘片421
23.2.3 软磁盘驱动器422
23.2.4 软磁盘适配器422
23.2.5 软盘操作的程序设计425
23.2.6 软盘的格式化与软盘的数据结构425
23.3 硬磁盘存储器427
23.3.1 概述427
23.3.2 硬磁盘存驱动器427
23.3.3 硬磁盘适配器429
23.3.4 硬磁盘程序设计模式430
23.3.5 硬磁盘格式化432
23.4 磁带存储器432
23.4.1 SCSI接口技术432
23.4.2 磁带存储器的结构438
23.4.3 常用的磁带机439
23.4.4 磁带机的发展趋势440
23.5 光盘440
23.5.1 光盘存储器及工作原理441
23.5.2 光盘文件的存储方式442
23.5.3 光盘与多媒体442
23.5.4 常用光盘介绍442
第24章 接口技术443
24.1 概述443
24.1.1 I/O接口的一般要求443
24.1.2 I/O设备的寻址方法444
24.1.3 I/O数据的传递方式444
24.1.4 I/O总线概述445
24.2 并行I/O接口445
24.2.1 Z80 PIO445
24.2.2 8255A447
24.3 串行I/O接口448
24.3.1 串行通信概念449
24.3.2 串行通信接口芯片——SIO的组成和编程451
24.3.3 同步串行外围接口(SPI)和 I2C BUS453
24.4 定时/计数接口456
24.4.1 Z80 CTC456
24.4.2 8253/8254458
24.5 中断接口462
24.5.1 8259A芯片462
24.5.2 8259A的编程使用463
24.5.3 8259A在PC/XT机上的应用465
24.6 DMA接口466
24.6.1 8237A466
24.6.2 8237的初始化编程469
24.7 D/A转换器470
24.7.1 D/A转换器的有关参数470
24.7.2 DAC芯片471
24.7.3 DAC的清零和输出电路472
24.8 A/D转换器473
24.8.1 A/D转换器的有关参数473
24.8.2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473
24.8.3 ADC的选择476
24.8.4 提高输入信号A/D转换精度的方法477
24.9 实时时钟I/O接口477
24.9.1 时钟接口MSM5832和MSM6242477
24.9.2 MC146818483
24.9.3 MC68H68Tl486
第25章 计算机网络489
25.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489
25.1.1 层次模型490
25.1.2 各层的主要功能490
25.1.3 ISO与CCITT有关的国际标准492
25.2 局部区域网(LAN)493
25.2.1 CSMA/CD总线网495
25.2.2 令牌传递总线网499
25.2.3 令牌传递环网501
25.2.4 时隙环网(Pierce环网)501
25.3 常用微机网络的安装与维护502
25.3.1 Novell网的安装502
25.3.2 Novell网的维护506
25.4 高速网络新技术509
25.4.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509
25.4.2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子网DQDB511
25.4.3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517
25.4.4 帧中继(Frame Relay)520
25.4.5 异步传输模式ATM522
25.5 公用数据网与CHINAPAC525
25.5.1 X.25等有关标准525
25.5.2 中国公用数据网CHINAPAC526
25.6 网络互连527
25.6.1 网络互连设备528
25.6.2 网络互连协议529
25.7 网络管理530
25.7.1 一般描述530
25.7.2 功能管理域531
25.8 Internet(因特网)532
25.8.1 Internet的基本功能533
25.8.2 Internet常用术语533
25.8.3 Internet基本服务器的建立534
25.8.4 Internet的使用537
25.9 Intarnet(企业内部网或称企业内联网)546
25.9.1 Intarnet的基本结构547
25.9.2 Intarnet开发范式547
25.9.3 Intarnet的关键技术、接口、安全性548
25.9.4 网络应用编程语言(Java语言)要点548
附录 广域网、城域网、企业网550
第26章 数据通信及其应用556
26.1 通信物理接口556
26.1.1 EIA-RS-232C串行接口556
26.1.2 EIA-RS-449串行接口559
26.1.3 IEEE488并行接口561
26.2 调制解调器561
26.2.1 功能与分类561
26.2.2 典型产品举例562
26.3 串行通信规程563
26.3.1 XMODEM规程563
26.3.2 KERMIT规程564
26.3.3 二进制同步通信规程BSC564
26.3.4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SDLC567
26.4 电子函件E-mail573
26.4.1 CCITT的信报处理系统MHS573
26.4.2 Internet的RFC 822574
26.4.3 MHS与RFC 822间的转换574
26.4.4 E-mail使用575
26.5 电子数据交换(EDI)576
26.5.1 EDI的组成576
26.5.2 主要的EID标准(ANSI X12,EDIFACT)580
26.5.3 EDI的应用583
第3篇 软件585
第27章 软件分类与规范585
27.1 计算机软件分类585
27.2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588
27.2.1 引言588
27.2.2 定义588
27.2.3 软件生存周期588
27.2.4 总体要求588
27.2.5 软件开发流程588
27.3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591
27.3.1 引言591
27.3.2 文件的编制指导592
27.3.3 各种文件的内容要求595
27.4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598
27.4.1 引言598
27.4.2 引用标准598
27.4.3 定义599
27.4.4 编写SRS的背景信息599
27.4.5 软件需求601
27.4.6 SRS大纲603
27.5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608
27.5.1 引言608
27.5.2 引用标准608
27.5.3 定义608
27.5.4 概述608
27.5.5 内容要求609
27.6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613
27.6.1 总则613
27.6.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14
27.6.3 计算机软件的登记管理615
27.6.4 法律责任615
27.6.5 附则616
27.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616
27.7.1 总则616
27.7.2 安全保护制度616
27.7.3 安全监督617
27.7.4 法律责任617
27.7.5 附则617
第28章 程序设计语言618
28.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618
28.1.1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618
28.1.2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618
28.1.3 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与构成619
28.1.4 程序设计语言的前景620
28.2 汇编语言621
28.2.1 汇编语言概述621
28.2.2 80286的硬件结构621
28.2.3 MSAM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624
28.2.4 汇编语言语句632
28.2.5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与设计633
28.2.6 MASM,LINK的提示及开关635
28.2.7 Turbo Assemble语言636
28.3 BASIC语言636
28.3.1 BASIC语言概述636
28.3.2 基本BASIC638
28.3.3 GWBASIC语言639
28.3.4 True BASIC语言646
28.3.5 Turbo BASIC语言649
28.3.6 Quick BASIC语言650
23.3.7 Visual BASIC语言652
28.4 FORTRAN 语言656
28.4.1 FORTRAN语言概述656
28.4.2 FORTRAN语言的数据类型657
28.4.3 FORTRAN语言的表达式658
28.4.4 FORTRAN语言的语句661
28.4.5 FORTRAN语言的主程序和辅程序663
28.4.6 FORTRAN语言的文件操作664
28.4.7 IBM PC机MS-FORTRAN的使用665
28.5 COBOL语言666
28.5.1 COBOL语言概述666
28.5.2 COBOL语言的程序结构667
28.5.3 COBOL语言的过程语句670
28.6 PASCAL语言672
28.6.1 PASCAL语言概述672
28.6.2 PASCAL语言的数据类型673
28.6.3 PASCAL语言的基本运算、标准函数和表达式675
28.6.4 PASCAL语言的语句677
28.6.5 PASCAL语言的过程和函数679
28.6.6 PASCAL语言的文件操作681
28.6.7 Turbo PASCAL语言的使用681
28.7 C语言683
28.7.1 C语言概述683
28.7.2 标准C语言685
28.7.3 Turbo C语言694
28.7.4 Quick C语言696
28.7.5 Microsoft C语言697
28.7.6 C++语言709
28.7.7 Visual C+ +语言710
28.7.8 Borland C+ +语言711
28.8 LISP语言713
28.8.1 LISP语言概述713
28.8.2 LISP语言的S-表达式714
28.8.3 LISP语言的基本函数714
28.8.4 LISP语言的条件函数和定义函数717
28.8.5 LISP语言的递归与迭代717
28.8.6 LISP语言的输入与输出717
28.8.7 LISP语言的函数类型718
28.8.8 宏LISP语言上机操作718
28.9 Ada语言718
28.9.1 Ada语言概述718
28.9.2 Ada语言的数据类型720
28.9.3 Ada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722
28.9.4 Ada语言的语句723
28.9.5 Ada语言的子程序724
28.9.6 Ada语言的程序包725
28.9.7 Ada语言的异常处理726
28.9.8 Ada语言的任务726
28.9.9 JANUS/Ada语言上机操作728
28.10 Smalltalk语言729
28.10.1 Smalltalk语言概述729
28.10.2 Smalltalk语言的对象和消息729
28.10.3 Smalltalk语言的控制结构731
28.10.4 Smalltalk语言的类和方法732
28.10.5 Smalltalk语言的继承性和多态性734
28.10.6 Smalltalk语言的流和收集735
28.10.7 Smalltalk语言的主要词汇说明737
28.11 网络程序语言Java739
28.11.1 什么是Java语言739
28.11.2 Java语言的特点740
28.11.3 Java集成化开发环境741
28.11.4 Java的承诺742
28.11.5 Java的企业平台742
第29章 操作系统743
29.1 操作系统概述743
29.1.1 操作系统的产生和发展743
29.1.2 操作系统的功能743
29.1.3 操作系统分类743
29.2 MS-DOS操作系统744
29.2.1 安装MS-DOS744
29.2.2 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744
29.2.3 系统配置746
29.2.4 实用程序的使用748
29.3 OS/2 WARP749
29.3.1 概述749
29.3.2 系统安装749
29.3.3 桌面概述750
29.3.4 建立个人化系统751
29.3.5 自动运行程序752
29.3.6 使用磁盘驱动器753
29.4 UNIX操作系统753
29.4.1 概述753
29.4.2 UNIX使用入门754
29.4.3 UNIX文件系统及其使用754
29.4.4 UNIX命令控制语言——SHELL764
29.4.5 易用用户接口GUI767
29.5 VAX/VMS操作系统768
29.5.1 系统概述768
29.5.2 系统使用概述768
29.5.3 DCL命令语言771
29.5.4 软件工具772
29.5.5 系统管理774
29.6 MVS操作系统777
29.6.1 MVS操作系统概述777
29.6.2 MVS使用基础779
29.6.3 MVS管理基础783
29.7 MS-Windows785
29.7.1 概述785
29.7.2 Windows的使用785
29.7.3 Windows软件开发工具(SDK)791
29.7.4 Windows程序设计792
29.7.5 Windows 95操作系统概述795
29.8 网络操作系统796
29.8.1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796
29.8.2 VINES企业网操作系统807
29.8.3 LAN Manager811
29.8.4 Windows NT操作系统概述818
第30章 数据库系统824
30.1 综述824
30.1.1 数据库发展简史824
30.1.2 数据库的标准826
30.1.3 三种传统的数据库828
30.1.4 数据库的新发展830
30.2 dBASE Ⅳ834
30.2.1 概述834
30.2.2 dBASE Ⅳ命令和函数836
30.2.3 SQL语言850
30.2.4 实用工具软件852
30.3 FoxBase+853
30.3.1 概述853
30.3.2 多用户命令和函数854
30.3.3 FoxBASE+工具软件855
30.4 Paradox863
30.4.1 Paradox简介863
30.4.2 数据库的操作866
30.4.3 脚本873
30.4.4 工具874
30.5 DBMS/VAX875
30.5.1 引论875
30.5.2 VAX DBMS数据库的实现877
30.5.3 VAX DBMS应用程序设计882
30.6 FoxPro 2.5886
30.6.1 FoxPro语言简介886
30.6.2 FoxPro命令与函数的分类890
30.6.3 FoxPro的命令(317个)903
30.6.4 FoxPro的函数(235个)920
30.6.5 FoxPro的系统内存变量(50个)928
30.6.6 FoxPro的安装930
30.7 Access 1.0932
30.7.1 概述932
30.7.2 数据库932
30.7.3 表933
30.7.4 查询934
30.7.5 表单937
30.7.6 报表938
30.7.7 宏939
30.7.8 安装Access939
30.8 INFORMIX940
30.8.1 引论940
30.8.2 INFORMIX软件包及其组成940
30.8.3 数据控制941
30.8.4 访问方法942
30.8.5 InFORMIX常用工具943
30.9 ORACLE950
30.9.1 ORACLE概述950
30.9.2 ORACLE关系数据库的特点950
30.9.3 总体结构950
30.9.4 ORACLE安全性952
30.9.5 ORACLE数据库的恢复技术与完整性953
30.9.6 ORACLE并发控制与封锁技术955
30.9.7 ORACLE工具、服务器955
30.10 Sybase956
30.10.1 Sybase简介956
30.10.2 Sybase软件产品组958
30.10.3 Sybase客户机/服务器接口961
30.10.4 Sybase应用在IBM主机环境上的实例964
30.11 UNIFY965
30.11.1 UNIFY简介965
30.11.2 数据控制965
30.11.3 UNIFY常用工具966
30.12 IMS968
30.12.1 概况968
30.12.2 IMS结构968
30.12.3 IMS的DBD与PSB969
30.12.4 IMS的DL/I971
30.13 INGRES数据库系统972
30.13.1 INGRES简介972
30.13.2 数据控制974
30.13.3 INGRES常用工具975
30.14 System R978
30.14.1 概述978
30.14.2 结构查询语言(SQL)979
30.14.3 System R体系结构984
30.14.4 SQL/DS987
30.15 DB2990
30.15.1 DB2简介990
30.15.2 数据操纵992
30.15.3 目录、视图、安全性和授权994
30.15.4 应用程序设计996
第31章 应用程序及工具软件999
31.1 AutoCAD绘图软件999
31.1.1 概述999
31.1.2 运行环境和外设配置999
31.1.3 AutoCAD的主要功能999
31.2 电子表格软件1006
31.2.1 MULTIPLAN1006
31.2.2 Lotus1-2-31010
31.2.3 中文Excel 5.01014
31.3 文字处理软件1018
31.3.1 PEI1018
31.3.2 WordStar1022
31.3.3 WordPerfect 6.01024
31.3.4 中文MS Word1027
31.4 PC Tools1030
31.4.1 概述1030
31.4.2 PC Tolls的运行1033
31.4.3 PC Tools的主要功能1039
31.5 Norton1041
31.5.1 概述1041
31.5.2 安装与运行1041
31.5.3 数据恢复Recovery1042
31.5.4 提高磁盘速度Speed1045
31.5.5 安全性维护Security1046
31.5.6 常用工具Tools1047
31.6 文件压缩存档工具软件1049
31.6.1 LH系列文件压缩软件1049
31.6.2 ARJ 2.41文件压缩软件1052
31.6.3 PK系列文件压缩软件1053
31.7 软盘复制工具1057
31.7.1 COPYQM1057
31.7.2 COPYWRITE1057
31.7.3 SC1058
31.7.4 DUPLICATOR TOOLKIT1059
31.7.5 HD-COPY1061
31.8 典型的CASE工具产品1063
31.8.1 SILVERRUN1063
31.8.2 LOV1067
31.8.3 LOGISCOPE1072
31.9 Delphi开发环境1073
31.9.1 Delphi概述1073
31.9.2 Delphi基础1074
31.9.3 一个简单的应用实例——产品介绍1074
第32章 软件及信息加密与解密技术1079
32.1 概述1079
32.2 磁盘加密与解密技术1079
32.2.1 磁盘加密技术1079
32.2.2 加密软件防破译一反跟踪技术1084
32.2.3 软件解密技术1086
32.3 文件加密和解密1088
32.3.1 传统加密体制1088
32.3.2 数据加密标准和分组密码1091
32.3.3 目录加密与硬盘保护1095
32.4 网络加密与解密技术1096
32.4.1 网络加密的实施方案和密钥管理1096
32.4.2 身份识别1099
32.4.3 公开密钥算法和数字签名1101
32.4.4 报文确认1104
第33章 文字处理软件1106
33.1 概述1106
33.2 CCDOS 4.0 汉字系统1107
33.2.1 CCDOS的系统原理和主要特点1107
33.2.2 CCDOS4.0的安装1108
33.2.3 CCDOS4.0的使用1108
33.3 213汉字系统1109
33.3.1 213汉字系统的特点1109
33.3.2 213H系统的安装1110
33.3.3 213H汉字系统的使用1111
33.4 UCDOS 3.0汉字系统1114
33.4.1 UCDOS 3.0汉字系统的特点1114
33.4.2 UCDOS 3.0的系统安装1114
33.4.3 UCDOS 3.0的使用1115
33.5 倚天中文系统1118
33.5.1 倚天中文系统的特点1118
33.5.2 倚天中文系统的安装1118
33.5.3 倚天中文系统的使用1119
33.6 天汇汉字系统1123
33.6.1 天汇汉字系统的特点1123
33.6.2 天汇汉字系统的安装1124
33.6.3 天汇汉字系统的启动与退出1124
33.6.4 天汇汉字系统的使用1124
33.7 中文之星汉字系统1127
33.7.1 中文之星的特点1127
33.7.2 系统安装1128
33.7.3 中文之星的使用1128
33.8 巨人 M-6405桌面印刷系统1131
33.8.1 M-6405的系统特点1131
33.8.2 M-6405的安装和启动1131
33.8.3 M-6405系统的使用1132
33.9 联想汉字系统1136
33.9.1 联汉字系统的主要特点1136
33.9.2 联想汉字系统的组成、启动和退出1136
33.9.3 联想汉字系统的使用1137
33.10 排版软件1148
33.10.1 排版软件的概况1148
33.10.2 方正排版系统简介1148
第4篇 应用及其他1151
第34章 汉字输入方法1151
34.1 概述1151
34.2 国标区位码输入方式1151
34.2.1 区位码输入法概念1151
34.2.2 区位码汉字输入1152
34.3 国标码输入方式1152
34.4 拼音码输入方式1152
34.5 五笔字型输入法1154
34.5.1 五笔字型输入法概念1154
34.5.2 五笔字型编码基础1155
34.5.3 汉字的拆分原则1156
34.5.4 汉字的三种字型结构1157
34.5.5 五笔字型字根的键盘分布规律1158
34.5.6 五笔字型单字的输入方法1160
34.5.7 简码输入1161
34.5.8 词组输入1162
34.6 表形码输入法1162
34.6.1 表形码输入法概念1162
34.6.2 汉字部件与汉字编码1162
34.6.3 部件分类1164
34.6.4 拆分规则1165
34.6.5 表形码单字输入法1166
34.6.6 如何提高汉字输入速度1166
34.6.7 重码字的处理1167
34.7 自然码汉字输入方法1168
34.7.1 自然码输入法概念1168
34.7.2 自然码汉字输入1168
34.7.3 自然码的特殊功能1171
34.8 智能ABC汉字输入法1172
34.8.1 智能ABC汉字输入法概念1172
34.8.2 智能ABC汉字输入法特点1173
34.8.3 智能ABC汉字输入系统功能键1173
第35章 汉字处理技术与汉卡1174
35.1 汉字代码与汉字库1174
35.1.1 汉字代码体系1174
35.1.2 汉字代码标准1176
35.1.3 汉字字形的计算机表示与汉字库1178
35.2 汉字显示与打印技术1179
35.2.1 汉字显示技术1179
35.2.2 汉字打印技术1182
35.3 汉字识别技术1185
35.3.1 概述1185
35.3.2 汉字识别原理和方法1186
35.3.3 联机手写体汉字识别1187
35.3.4 脱机印刷体汉字识别1191
35.3.5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1195
35.4 西文软件的汉化技术介绍1198
35.5 汉卡及其应用1200
35.5.1 汉卡概述1200
35.5.2 主要汉卡产品介绍1204
附录1217
第36章 办公系统1219
36.1 概述1219
36.2 基于微机及局域网的通用办公系统1220
36.2.1 Lotus公司的办公软件1220
36.2.2 Microsoft群件1221
36.2.3 Apple群件1223
36.3 多用户和客户机/服务器环境上的办公系统1225
36.3.1 UNIPLEX1225
36.3.2 All-IN-11225
36.3.3 onGo1227
36.3.4 LinkWorks1228
第37章 多媒体系统1230
37.1 概述1230
37.2 多媒体系统结构1230
37.2.1 多媒体系统的构成1230
37.2.2 数字图像、录像的输入、输出1232
37.2.3 声音的输入/输出设备1233
37.3 信息压缩技术1234
37.3.1 引言1234
37.3.2 编码方法概述1235
37.3.3 压缩方法的比较1241
37.4 多媒体系统软件1242
37.4.1 PC机的多媒体软件开发平台1242
37.4.2 微机图像格式概述1245
37.4.3 多媒体演示编辑软件ACTION!1248
37.4.4 多媒体演示编辑软件Director1249
37.4.5 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 Professional1252
37.4.6 多媒体制作工具ToolBook1256
37.4.7 动画软件1259
37.4.8 超文本软件1262
37.5 多媒体应用系统1263
37.5.1 多媒体演示系统1263
37.5.2 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1265
37.5.3 Indeo技术及其应用1267
37.5.4 PC机播放及编制电视的技术1269
第38章 会计信息系统AIS1271
38.1 AIS概述1271
38.1.1 会计信息系统AIS的概念1271
38.1.2 会计信息系统AIS的特点1272
38.2 会计信息系统AIS软件的内容1274
38.2.1 会计核算软件1274
38.2.2 财务管理1282
第39章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开发1283
39.1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283
39.2 信息系统工程学1284
39.3 信息系统的边际理论与信息系统开发和民族文化的关系1285
39.3.1 管理信息系统的边际理论1285
39.3.2 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限制1285
39.4 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性能特点1285
39.4.1 人的行为对信息系统设计的影响1286
39.5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1286
39.5.1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定义1286
39.5.2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1286
39.5.3 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及其评价1286
39.6 系统分析1286
39.6.1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SSASD)1286
39.6.2 原型方法(PROTOTYPING)1287
39.6.3 面向对象(OO)的方法1287
39.6.4 以大型综合的软件环境工具全面支技系统开发过程的CASE方法1288
39.6.5 SOP方法1288
39.7 系统实施与评价1288
39.8 开发工具介绍1289
39.9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要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1289
39.10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89
39.11 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开发的实例看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与信息系统成败之关系1290
第40章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1291
40.1 概述1291
40.2 物料需求计划1291
40.2.1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概念1291
40.2.2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特点1292
40.2.3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计算方法1292
40.2.4 物料需求计划MRP模块1297
40.3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1298
40.3.1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概念1298
40.3.2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计算方法1299
40.3.3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模块1301
40.4 MRPⅡ软件的应用1304
40.4.1 应用的条件1304
40.4.2 应用的步骤1304
40.4.3 应用的效益1305
40.4.4 应用软件的选择1305
40.4.5 应用的评估1306
第41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308
41.1 概述1308
41.1.1 CIMS的定义1308
41.1.2 CIMS国内外概况1308
41.1.3 CIMS的总体结构1309
41.2 CIMS的系统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1310
41.2.1 CIMS的系统设计方法1310
41.2.2 CIMS的关键技术1315
41.3 CIMS的实施及应用1316
41.3.1 实施CIMS的条件1316
41.3.2 实施CIMS的系统规划1316
41.3.3 实施CIMS的效益分析及方法1317
41.3.4 CIMS的应用实例1318
第42章 商用POS系统1323
42.1 概述1323
42.2 电子收款机1324
42.2.1 电子收款机的组成1324
42.2.2 电子收款机的功能和特点1325
42.2.3 电子收款机的类型和应用范围1325
42.2.4 电子收款机的选用要求1327
42.3 商品编码1327
42.3.1 社会商业商品分类与代码1327
42.3.2 其它商品的编码方式1329
42.4 条形码1329
42.4.1 中国商品条形码1330
42.4.2 中国商品的条形码编码1330
42.4.3 店内码1331
42.4.4 条形码的识读1332
42.5 卡的应用与开发1334
42.5.1 磁卡1334
42.5.2 IC卡的应用1336
42.6 商用POS系统的应用1337
42.6.1 商用POS系统的组成1337
42.6.2 商用POS系统的需求分析1339
42.6.3 商用POS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效果1340
42.6.4 商用POS系统的实现方法与主要技术关键1341
42.6.5 商用POS系统应用实例1342
第43章 宾馆管理系统(HCMS)1346
43.1 建立计算机宾馆管理系统的目的1346
43.1.1 计算机宾馆管理系统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1346
43.1.2 各个宾馆自身所需的目标1347
43.2 计算机宾馆管理功能介绍1347
43.2.1 计算机宾馆前台功能介绍1347
43.2.2 宾馆后台管理功能介绍1348
43.3 宾馆计算机管理系统选择和建立过程1348
43.3.1 宾馆计算机管理系统选择1348
43.3.2 建立计算机宾馆管理系统过程1348
43.3.3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1349
43.3.4 软件与管理模式如何进一步吻合1349
43.4 建立宾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所带来的效益1349
43.4.1 宾馆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带来的社会效益1349
43.4.2 应用计算机管理给宾馆带来的经济效益1350
43.4.3 为宾馆投向市场打下基础1350
43.5 实例介绍1350
43.5.1 ××宾馆介绍1350
43.5.2 ××宾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硬件介绍1350
43.5.3 软件介绍1350
43.5.4 实际使用效果1350
热门推荐
- 3404447.html
- 3566477.html
- 201887.html
- 1409044.html
- 710932.html
- 3798015.html
- 1593845.html
- 3859742.html
- 448677.html
- 3756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6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8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9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5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7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