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
  • 李清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1562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自适应控制的任务1

目录1

1.2自适应控制系统2

1.3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类型3

1.3-1自校正控制系统4

1.3-2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5

1.3-3自寻最优控制系统7

1.3-4变结构控制系统8

1.3-5学习控制系统8

1.4自适应控制的理论问题9

1.4-1稳定性9

1.4-4其他理论课题10

1.5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应用概况10

1.4-3鲁棒性10

1.4-2收敛性10

习题11

第二章 离散时间系统13

2.1离散化方法13

2.2连续时间系统的等价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描述14

2.2-1系统的零阶保持采样14

2.2-2具有时滞的系统17

2.2-3具有随机噪声的系统18

2.3连续时间系统的等价脉冲传递函数19

2.3-1系统的零阶保持采样19

2.3-2具有时滞的系统23

2.4离散模型参数的规范关系26

2.4-1零阶保持法26

2.4-2其他离散化方法27

2.4-3离散模型参数规范关系的实现29

2.5离散时间系统的极点和零点32

2.6平移算子37

2.6-1正向和反向平移算子37

2.6-2脉冲传递算子和脉冲传递函数40

2.7脉冲传递算子的实现和它的关联矩阵41

2.7-1单变量脉冲传递算子与状态空间规范型的关系41

2.7-2多变量H(q)的状态空间实现46

2.7-3多变量系统的关联矩阵51

2.8CARMA模型56

2.8-1平稳随机过程56

2.8-2随机扰动模型58

2.8-3输入-输出模型的规范化63

2.8-4cARMA模型的控制特征66

2.8-5CARMA模型与状态空间规范型的关系67

2.8-6多变量CARMA模型68

2.9CARIMA模型70

习题71

第三章 系统辨识76

3.1系统辨识的基本内容76

3.1-1系统辨识的三要素76

3.1-2系统辨识的内容和一般步骤78

3.2最小二乘参数估计79

3.2-1最小二乘估计79

3.2-2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82

3.2-3加权最小二乘估计88

3.2-4辅助变量法89

3.2-5广义最小二乘估计90

3.3-1基本算法92

3.3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92

3.3-2慢时变参数的实时算法95

3.3-3递推辅助变量法96

3.3-4递推广义最小二乘法96

3.3-5增广矩阵法97

3.3-6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参数估计98

3.4最大似然法99

3.5数值稳定的递推算法102

3.5-1递推算法中的数值问题102

3.5-2平方根算法103

3.5-3U-D分解算法108

3.6闭环参数估计112

3.6-1闭环辨识的基本概念112

3.6-2能辨性条件114

3.6-3基于离散模型参数规范关系的闭环参数估计方法116

习题118

第四章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基础123

4.1ЛЯпУнОВ稳定性理论123

4.1-1ЛЯпУнОВ意义下的稳定性123

4.1-2ЛЯпУнОВ稳定性定理126

4.2正实性和正实引理130

4.2-1正实函数131

4.2-2正实函数矩阵133

4.2-3连续系统的正实引理134

4.2-4离散系统的正实引理137

4.3超稳定性理论137

4.3-1超稳定性问题137

4.3-2超稳定性的基本概念138

4.3-3超稳定性定理139

4.4-1随机控制问题141

4.4随机自适应控制的理论基础141

4.4-2双重效应和双重控制143

4.4-3随机最优控制解144

4.4-4具有随机参数的积分器的最优控制145

4.4-5随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特性149

4.4-6随机控制策略150

习题150

第五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153

5.1基本概念153

5.1-1基本结构153

5.1-2连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154

5.1-3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156

5.2-1设计原理158

5.2-2具有可调增益的MIT律的设计158

5.2局部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158

5.2-3具有多个可调参数的MIT律的设计161

5.2-4MIT方案的稳定性163

5.2-5稳定-优化设计方法166

5.3采用ЛЯпУнОВ稳定性理论的设计方法168

5.3-1设计问题168

5.3-2具有可调增益的自适应律的设计171

5.3-3增广误差信号设计法174

5.3-4误差模型和稳定自适应控制器178

5.4采用超稳定性理论的设计方法195

5.4-1基本设计步骤195

5.4-2基于状态方程描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195

5.4-3基于输入-输出方程描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201

5.5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208

5.5-1离散误差模型和稳定自适应控制器209

5.5-2具有最小预测误差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214

5.6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鲁棒性222

5.6-1鲁棒性问题222

5.6-2稳定鲁棒性机理的分析224

5.6-3带有死区的自适应算法229

5.6-4σ-修正算法233

5.6-5具有归一化变量的组合算法240

习题246

第六章 基于优化控制策略的自校正器249

6.1最小方差自校正器249

6.1-1最优预测和最小方差控制249

6.1-2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254

6.1-3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260

6.1-4跟踪慢时变参数的数据遗忘技术261

6.1-5采样周期的选择和多速率采样控制264

6.1-6输出为平移平均过程的自校正调节器266

6.1-7多变量自校正调节器268

6.2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器272

6.2-1最优预测和广义最小方差控制273

6.2-2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279

6.2-3加权多项式的选择和它的自动整定283

6.2-4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前馈控制器286

6.2-5延迟未知或时变的过程的自校正控制290

6.2-6多变量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293

6.3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器302

6.3-1最优预测和加权最小方差控制303

6.3-2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307

6.4LQG自校正器310

6.4-1LQ控制器的设计方法310

6.4-2基本LQG自校正调节器314

6.4-3广义LQG自校正器——Riccati方程迭代法318

6.4-4LQG自校正器——谱因子分解法322

6.5长期预测自校正器326

6.5-1长度后退控制原理327

6.5-2基于非参数模型的长期预测自适应控制328

6.5-3最优长期预测和Diophantine方程的递推解331

6.5-4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334

习题341

第七章 基于常规控制策略的自校正器347

7.1极点配置自校正器347

7.1-1极点配置设计原理347

7.1-2极点配置自校正调节器351

7.1-3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器357

7.1-4组合自校正器360

7.1-5极-零配置自校正器366

7.1-6状态空间极点配置自校正器370

7.1-7广义预测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器373

7.1-8多变量极点配置自校正器382

7.2自校正PID控制器389

7.2-1PID算式389

7.2-2简单的自校正PID控制器390

7.2-3基于离散设计法的自校正PID控制器391

7.2-4基于连续设计法的自校正PID控制器394

7.3自适应Dahlin数字控制器400

7.3-1Dahlin数字控制器400

7.3-2自适应控制策略402

7.4自适应无波纹有限拍数字控制器404

7.4-1无波纹有限拍数字控制器404

7.4-2自适应无波纹有限拍控制器405

习题407

8.1自寻最优控制系统411

8.1-1切换法411

第八章 其他形式的自适应控制系统411

8.1-2摄动法414

8.1-3峰值保持法415

8.1-4模型定向法416

8.2变结构控制系统419

8.2-1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滑态和基本特性419

8.2-2单变量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423

8.2-3多变量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426

8.2-4变结构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系统432

8.2-5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439

8.2-6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器441

8.3-1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445

8.3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445

8.3-2模糊控制器的设计448

8.3-3模糊自适应控制器450

8.4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454

8.4-1专家自适应控制系统454

8.4-2分层递阶智能控制456

习题457

第九章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460

9.1卫星跟踪望远镜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460

9.1-1望远镜的控制要求和伺服控制系统460

9.1-2自适应控制方案461

9.1-3现场试验结果463

9.2船舶驾驶的自适应控制464

9.2-1船舶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464

9.2-2海洋事业考察船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465

9.2-3超级油轮的自校工控制469

9.3自适应控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472

9.3-1醋酸蒸发器的自校正调节器472

9.3-2精馏塔的多变量自校正控制474

9.3-3污水处理的自校正PI调节器476

9.4自适应控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478

9.4-1纸机模型479

9.4-2绝干定量的组合自校正控制480

9.4-3纸张水份的自校正调节器480

9.5水泥生产过程的自校正控制482

9.5-1水泥生料配料的多变量自校正控制482

9.5-2水泥生产的自校正调节器486

9.6-1电加热炉的数学模型487

9.6-2电加热炉的多变量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487

9.6电加热炉的多变量自校正控制487

9.6-3电加热炉的多变量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488

9.7核反应堆的自校正控制491

9.7-1核反应堆的控制原理491

9.7-2uRR反应堆一次载热剂出口温度的自校正前馈控制器491

9.8自适应控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493

9.8-1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结构493

9.8-2机器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494

9.8-3机器人的广义预测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497

9.9人工心脏的自适应控制500

9.9-1心脏模型500

9.9-2自校正PID控制策略502

9.9-3试验结果503

结语505

参考文献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