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民政协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民政协论
  • 何兴镒,苏庸碧,王廷美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1242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民政协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民政协的诞生、发展和历史特点6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诞生及历史意义6

一、人民政协的诞生6

二、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意义9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人民政协及其历史特点10

一、建国初期的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10

二、人民政协第一阶段的历史特点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政协及其历史特点14

一、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历史概况14

二、人民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的历史概况15

三、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概况16

四、人民政协第二阶段的历史特点17

一、人民政协被迫停止工作20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中的人民政协20

二、毛泽东、周恩来采取措施保护非中共人士21

三、人民政协在“两年徘徊”中的初步恢复22

第五节 新时期人民政协概况及其特点23

一、人民政协的全面恢复。人民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的历史概况23

二、人民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的历史概况24

三、人民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的历史概况25

四、人民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的概况26

五、人民政协第四阶段的特点27

第二章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33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33

一、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35

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37

三、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42

一、人民政协的本质44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本质和特点44

二、人民政协的特点47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地位48

一、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组织中是处于特殊地位的组织49

二、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中处于协商机关的地位51

三、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制度中处于重要地位53

第三章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56

第一节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论的发展过程、目的及其根据56

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发展过程56

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目的60

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依据60

第二节 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特点63

一、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64

三、政治协商的特点65

二、政治协商的形式65

第三节 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特点66

一、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67

二、民主监督的形式68

三、民主监督的特点68

第四节 参政议政的内容、形式和特点69

一、参政议政的内容69

二、参政议政的形式70

三、参政议政的特点71

四、参政议政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关系72

第五节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原则和政协在参政议政中的组织作用73

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原则73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参政议政中的组织作用76

一、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78

第四章 人民政协的任务和作用78

第一节 确定人民政协任务的依据78

二、统一战线必须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80

第二节 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任务与具体工作83

一、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任务83

二、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具体工作84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94

一、广泛团结,凝聚人心94

二、多党合作,发扬民主95

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95

四、体察民情,反映民意96

五、协商人事,合作共事97

六、联络友谊,沟通感情97

一、坚持人民政协政治基础、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重要性98

第五章 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98

第一节 人民政协政治基础的确立与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的制定98

二、人民政协政治基础、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确立、制定的依据101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原则105

一、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105

二、人民政协的基本原则107

第三节 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基本方针和政策118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基本方针118

二、“团结、批评、团结”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基本政策121

三、新时期人民政协组织中安排人事的政策123

第六章 人民政协的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126

第一节 人民政协的组织126

一、人民政协的全国委员会126

二、人民政协的地方委员会130

第二节 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机构及其任务132

一、人民政协地方组织及其机构设置的原则132

二、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机构及任务134

三、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各种会议及主要任务136

四、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活动138

第三节 加强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工作140

一、政协的上一级委员会对下一级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关系140

二、人民政协地方委员会的主要工作142

第四节 做好县级政协工作143

一、县级政协工作的特点144

二、正确处理县级政协工作“位”与“为”的关系145

三、做好县级政协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48

一、政协委员的产生、安排原则和任期152

第一节 政协委员的产生和构成152

第七章 人民政协的委员152

二、政协委员的构成156

第二节 政协委员的素质159

一、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159

二、政协委员的业务素质161

三、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163

第三节 政协委员的义务和权利164

一、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164

二、政协委员应享受的权利166

三、《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委员义务、权利的意义和关系167

第四节 政协委员的作用168

一、在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方面起好模范作用169

二、在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中起好带头作用169

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好促进作用170

四、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起到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171

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171

第八章 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173

第一节 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重要性173

一、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是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173

二、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74

三、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是自身发展的需要176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思想建设和作用建设177

一、人民政协的思想建设177

二、人民政协的作风建设180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机关建设185

一、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185

二、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186

三、人民政协的机关建设189

第九章 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193

第一节 人民政协中的各民主党派193

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的形成194

二、社会主义时期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199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织基础200

一、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200

二、各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织基础204

第三节 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参政议政207

一、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参政议政的特点207

二、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重要作用210

第四节 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条件211

一、人民政协要为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客观条件212

二、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观条件214

一、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根本要求218

第十章 人民政协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18

第一节 人民政协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18

二、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220

三、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221

四、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其主要职能的内在要求222

第二节 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独特优势和基本途径223

一、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223

二、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独特优势226

三、人民政协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途径227

第三节 人民政协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服务229

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新任务229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努力做好人民政协工作233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发展237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237

第十一章 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237

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特征240

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45

第二节 我国体制改革对人民政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248

一、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民政协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249

二、政治体制改革对人民政协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251

三、建立和健全国家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机制,对人民政协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252

第三节 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渠道253

一、人民政协的各种会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254

二、人民政协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254

三、建议案、委员提案、委员举报及群众信访是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方式255

第四节 人民政协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256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56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257

三、人民政协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259

第十二章 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1

第一节 大力发展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61

一、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之26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26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2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政协提出新要求26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民政协履行主要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268

二、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政协提出了更高要求269

三、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274

第三节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276

一、人民政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独特优势277

二、人民政协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78

一、台湾问题的产生284

第十三章 人民政协与祖国统一和人民外交284

第一节 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和八项主张284

二、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286

三、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289

第二节 人民政协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291

一、人民政协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292

二、人民政协开展促进祖国统一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点292

三、人民政协广泛开展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294

第三节 人民政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298

一、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由来和发展298

二、人民政协对外交往的任务和原则299

三、人民政协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往工作301

一、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304

第一节 人民政协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304

第十四章 人民政协与维护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大团结304

二、人民政协为维护政局的稳定服务306

第二节 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310

一、人民政协的建立和发展是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标志310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是人民政协做好民族工作的保证314

三、人民政协的民族工作315

第三节 做好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318

一、宗教界是人民政协组成的重要界别319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是人民政协做好宗教工作的保证321

三、人民政协的宗教工作322

第十五章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329

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要性329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结论329

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原则331

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保证334

第二节 加强和改善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335

一、加强学习,提高全党对人民政协的认识335

二、采取措施,把人民政协工作提到中共党委的议事日程336

三、积极支持人民政协认真履行主要职能337

四、充分发挥中共政协党组的核心作用和政协委员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39

五、坚持民主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加强共产党的领导340

六、坚持真诚服务,切实帮助非中共人士解决实际问题341

七、协调各种关系,加强人民政协与人大、政府的联系342

第三节 人民政协要主动接受中共党委的领导345

一、加强宣传,主动争取中共党委的领导345

二、做出成绩,赢得中共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346

三、做出表率,自觉尊重、服从、维护共产党的领导347

编后记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