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司法
  • 刘俊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053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公司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司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题一 公司的概念与特征1

【本章提示】1

一、公司具有法人性2

二、公司具有营利性6

三、公司具有社会性9

四、公司具有资合性13

五、公司的社团性14

六、公司具有自治性16

【疑案说法】17

一、案件简介17

二、分析点评18

三、本案启示18

【关联法规】18

专题二 公司转投资制度20

【本章提示】20

【正文】20

一、传统转投资制度的弊端20

二、本土制度的诞生及其演变23

三、立法争点与最终抉择24

四、废除转投资限制的顾虑及其回应27

五、认真对待转投资自由:历久弥新的扁平化投资智慧30

六、转投资自由的例外法定干预31

七、公司相互持股现象的预防与规制32

八、将企业组织形式平等原则贯彻到底33

九、公司原则上可以依法担任合伙人35

【疑案说法】40

一、案件简介40

二、分析点评41

三、本案启示42

【关联法规】43

专题三 瑕疵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44

【本章提示】44

【正文】45

一、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的资本充实责任45

二、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补偿赔偿责任47

三、从瑕疵出资股东受让股份的股东对公司及其债权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49

四、瑕疵出资股东对出资到位股东的违约责任49

五、瑕疵出资的表现形式51

六、诉讼时效的起算点55

七、公司设立时其他股东的连带责任57

八、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又有瑕疵出资行为的难题60

九、瑕疵出资或者抽逃出资股东行使股权应否受到限制61

【疑案说法】62

一、案件简介62

二、分析点评62

三、本案启示64

【关联法规】65

专题四 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66

【本章提示】66

【正文】67

一、法律责任的制度现状67

二、抽逃出资事实的认定69

三、抽逃出资与借款行为的区别70

四、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的民事侵权责任73

五、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的补充清偿责任73

六、抽逃出资股东之外的行为人对公司的债权人的补充清偿责任74

七、从抽逃出资股东受让股份的股东对公司及其债权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75

八、诉讼时效的起算点75

九、抽逃出资股东的债务补充清偿责任的限制75

【疑案说法】76

一、案件简介76

二、分析点评77

三、本案启示78

【关联法规】78

专题五 一人公司制度80

【本章提示】80

【正文】81

一、一人公司的概念和特征81

二、一人公司长期遭受封杀的理论根源82

三、与时俱进的一人公司实践与制度创新83

四、我国1993年《公司法》的态度85

五、一人公司的现实需求与文化土壤86

六、立法争点与最终抉择89

七、对一人公司的担忧及其评价91

八、一人公司防弊措施的设计92

九、自然人股东可否设立多家一人公司的立法前瞻96

十、一人公司的特殊治理制度97

十一、未来《公司法》应否承认一人股份有限公司100

十二、一人公司可否发行公司债券100

十三、一人股东可否与其一人公司共设公司101

【疑案说法】102

一、案件简介102

二、分析点评102

三、本案启示103

【关联法规】104

专题六 股东大会制度105

【本章提示】105

【正文】106

一、股东会的职权106

二、股东大会决议与董事会决议的效力的关系108

三、激活股东大会召集程序109

四、临时股东会的主持权主体111

五、股东的提案权113

六、董事、监事与公司高管的股东大会的列席和接受质询义务114

七、鼓励公司通过自治行为提高股东大会召开和表决程序的合法性116

八、程序严谨、内容合法的八字方针117

九、切实方便股东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相关权利120

十、确保股东大会顺利召开的正常秩序121

十一、股东大会的权力边界与行政权的例外干预122

十二、现场股东会的替代决议形式125

【疑案说法】125

一、案件简介125

二、分析点评126

三、本案启示127

【关联法规】127

专题七 董事长与总经理制度129

【本章提示】129

【正文】130

一、1993年《公司法》推出的第一次法定代表人制度革命130

二、新《公司法》推出第二次法定代表人制度革命的背景131

三、董事长职权的大幅压缩132

四、前法定代表人携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出走后,公司登记机关应当及时为公司补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35

五、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争137

六、董事长未必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39

七、一言九鼎的经理负责制及其在公司法框架下的制度变迁140

八、新《公司法》确认的经理地位141

九、新《公司法》确认的总经理职权142

十、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角色区分143

十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越权行为的效力146

【疑案说法】147

一、案件简介147

二、分析点评149

三、本案启示151

【关联法规】152

专题八 公司高管的诚信义务153

【本章提示】153

【正文】153

一、公司高管中的四类“猫”现象及其启示153

二、新《公司法》对公司高管诚信义务的确认155

三、公司高管的范围及其消极任职资格156

四、公司高管的忠实义务158

五、强化公司高管忠实义务的其他措施166

六、公司高管的勤勉义务及其衡量标准167

七、公司高管的问责机制170

八、在司法实践中导入经营判断规则的思考176

九、改革前瞻:建立健全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178

【疑案说法】179

一、案件简介179

二、分析点评180

三、本案启示181

【关联法规】182

专题九 瑕疵公司决议及其司法救济184

【本章提示】184

【正文】184

一、公司决议瑕疵和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184

二、公司决议无效确认之诉187

三、公司决议撤销之诉191

四、原告股东担保制度206

五、公司决议不存在确认之诉207

六、公司决议违反行政规章的瑕疵208

七、公司决议的撤销变更登记209

【疑案说法】210

一、案件简介210

二、分析点评211

三、本案启示211

【关联法规】212

专题十 股东主权思想与股权文化214

【本章提示】214

【正文】214

一、新《公司法》确认了股东主权的思想214

二、新《公司法》丰富了股东权的内涵与外延218

三、新《公司法》弘扬了股东平等原则222

四、新《公司法》旗帜鲜明地向中小股东倾斜229

五、闭锁型公司中小股东的五大救济措施232

六、新《公司法》弘扬了股东诚信精神235

七、弱势大股东的维权问题236

【疑案说法】237

一、案件简介237

二、分析点评238

三、本案启示239

【关联法规】240

专题十一 股东资格的确认241

【本章提示】241

【正文】241

一、认定股东资格的三大证据242

二、各种证据相互冲突时的解决思路248

三、股权信托关系249

四、股权信托与职工持股计划255

五、债权投资关系与股权投资关系的区别258

六、被冒名顶替为股东者的法律地位260

【疑案说法】260

一、案件简介260

二、分析点评262

三、本案启示263

【关联法规】264

专题十二 股权转让制度265

【本章提示】265

【正文】266

一、股权转让合同的成立生效主义原则及其例外267

二、股权转让合同与股权变动的效力之区别269

三、可以取得、但尚未取得的股权可否成为股权转让标的270

四、部分老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有无优先购买权271

五、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人数超过50人时,是否影响股权转让合同和公司的效力?273

六、股东出资瑕疵对股份转让效力的影响276

七、慎重对待无效或者可撤销的股权转让合同277

八、股权转让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之后的处理278

九、股东权中的权能可否分别转让?280

十、公司章程可否限制股权转让行为282

十一、未成年人可否受让股权283

十二、法院强制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284

十三、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特殊规则285

【疑案说法】288

一、案件简介288

二、分析点评290

三、本案启示291

【关联法规】292

专题十三 股东的查账权294

【本章提示】294

【正文】294

一、1993年《公司法》的态度294

二、新《公司法》抓住了股权保护的牛鼻子296

三、股东查账程序和滥用预防298

四、股东查账目的是否正当的判断标准300

五、股东可否查阅公司的原始会计凭证303

六、原股东可否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303

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可否查阅会计账簿305

【疑案说法】306

一、案件简介306

二、分析点评308

三、本案启示308

【关联法规】309

专题十四 股东的分红权311

【本章提示】311

【正文】312

一、公司营利性背后的股东营利性312

二、我国股东分红权的现状313

三、股东分红权的概念314

四、股利之种类316

五、股利分配之要件319

六、股利分配之标准323

七、具体的分红权的主体324

八、股东怠于领取股利时公司之提存义务326

九、股份股利分配中的法律问题328

十、违法分配股利的法律效果333

十一、法院原则上不宜干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体内容339

十二、法院例外干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必备条件340

十三、强制公司分派股利之诉342

【疑案说法】344

一、案件简介344

二、分析点评347

三、本案启示347

【关联法规】349

专题十五 股东的退股权350

【本章提示】350

【正文】350

一、新《公司法》确认股东退股权的法理基础350

二、我国的立法演进352

三、股东退股权在中小股东救济体系中的作用355

四、股东退股的条件356

五、股东退股的程序360

六、退股价格的确定362

七、恶意规避退股条件的法律问题363

八、上市公司的股东可否行使股份买取请求权365

【疑案说法】366

一、案件简介366

二、分析点评366

三、本案启示367

【关联法规】367

专题十六 解散公司诉权369

【本章提示】369

【正文】369

一、打破公司僵局的先进立法例369

二、立法引进之由来371

三、解散公司的重要功能372

四、解散公司的法律构成要件374

五、原告股东的资格377

六、公司的诉讼地位378

七、上市公司股东可否行使解散公司诉权379

【疑案说法】379

一、案件简介379

二、分析点评379

三、本案启示380

【关联法规】381

专题十七 股东代表诉讼382

【本章提示】382

【正文】383

一、引言383

二、压抑股东代表诉讼的传统制度根源及新《公司法》第152条的制度创新384

三、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涵义387

四、如何区分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389

五、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392

六、原告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资格394

七、公司的诉讼地位403

八、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竭尽公司内部救济规则405

九、原告股东的权利和责任410

十、股东代表诉讼案件中调解方案的司法审查机制416

十一、股东代表仲裁417

【疑案说法】418

一、案件简介418

二、分析点评419

三、本案启示419

【关联法规】420

专题十八 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内部决策程序421

【本章提示】421

【正文】422

一、新《公司法》之前的立法态度及其解释422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之评析425

三、新《公司法》的正本清源428

四、公司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外的第三人债务作保时,章程对决策机构约定不明时的处理431

五、债权人审查担保人公司的担保决议时的形式审查标准433

六、公司为股东债务提供担保的一般程序规则435

七、股东均享受担保利益时,如何适用第16条第3款?438

八、一人公司为一人股东提供担保时,如何适用第16条第3款?439

九、股东会决议可否责令全体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为公司债务提供担保439

十、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特殊决议程序440

十一、公司超出章程限额提供担保的效力446

十二、公司可否自行阉割自身的担保能力?447

【疑案说法】447

一、案件简介447

二、分析点评449

三、本案启示450

【关联法规】452

专题十九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453

【本章提示】453

【正文】454

一、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454

二、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是否符合国情456

三、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立法形式458

四、原告的范围458

五、原告债权人的举证责任459

六、被告范围460

七、被告股东滥用事实的认定462

八、被揭开面纱的公司类型471

九、揭开公司面纱的法律效果472

十、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区别473

十一、揭开公司面纱制度要审慎适用474

十二、揭开公司面纱案件的诉讼程序475

十三、股东的债权人可否逆向揭开公司面纱476

【疑案说法】477

一、案件简介477

二、分析点评479

三、本案启示479

【关联法规】480

专题二十 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481

【本章提示】481

【正文】481

一、新《公司法》的态度481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485

三、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487

四、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根据488

五、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实践494

六、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实践497

七、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499

八、公司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502

【疑案说法】506

一、案件简介506

二、分析点评507

三、本案启示507

【关联法规】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