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真菌细胞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邢来君,李明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666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真菌-细胞生物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真菌细胞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真菌的细胞骨架1
1.1微管细胞骨架2
1.1.1微管细胞骨架的构成2
1.1.2微管的装配3
1.1.3微管正极末端5
1.1.4微管上的马达蛋白6
1.1.5细胞末端的蛋白标记9
1.2肌动蛋白细胞骨架10
1.2.1 肌动蛋白骨架的构成和功能10
1.2.2依赖肌动蛋白的马达蛋白13
1.2.3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与极体14
1.3胞裂蛋白骨架14
1.3.1胞裂蛋白复合物的结构14
1.3.2胞裂蛋白的组装16
1.3.3胞裂蛋白的功能18
1.4讨论20
参考文献20
2真菌细胞的内膜系统24
2.1真菌内膜系统及其研究方法25
2.1.1关于真菌的内膜系统25
2.1.2内膜系统的研究方法27
2.2内膜系统的细胞器30
2.2.1内质网30
2.2.2高尔基体34
2.2.3液泡/管状液泡37
2.2.4过氧化物酶体43
2.2.5沃鲁宁体45
2.3真菌内膜系统的分泌途径50
2.3.1真菌的分泌途径51
2.3.2囊泡的形成与转运52
2.3.3囊泡融合55
2.4真菌内膜系统的胞吞途径61
2.4.1网格蛋白与披网格蛋白囊泡62
2.4.2质膜内陷和丝状小体63
2.4.3内体和多泡体63
2.4.4液泡与胞吞途径65
2.5讨论67
参考文献68
3真菌细胞壁74
3.1真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75
3.1.1细胞壁组分的分离技术75
3.1.2细胞壁的组成和真菌的进化演变76
3.1.3细胞壁的多糖结构78
3.1.4细胞壁的蛋白结构84
3.2真菌细胞壁多糖的生物合成89
3.2.1几丁质89
3.2.2 β-1,3-葡萄糖91
3.2.3 α-1,3-葡萄糖92
3.2.4 β-1,6-葡聚糖93
3.2.5 β-1,4-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合成94
3.2.6小结94
3.3细胞壁蛋白的重构和运输95
3.3.1概述95
3.3.2 GPI锚定蛋白的生物合成和重构96
3.3.3 GPI锚定蛋白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选择性转运98
3.3.4从高尔基体外侧网络到质膜的运输99
3.3.5细胞壁蛋白的运输途径99
3.4讨论100
参考文献101
4丝状真菌的有丝分裂106
4.1细胞周期循环107
4.1.1细胞循环周期概要107
4.1.2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108
4.1.3细胞周期的过程109
4.1.4单细胞酵母的细胞周期112
4.1.5丝状真菌的细胞周期114
4.2丝状真菌的有丝分裂115
4.2.1染色体和纺锤体的结构116
4.2.2有丝分裂的起始调控117
4.2.3有丝分裂结束的调控122
4.3丝状真菌有丝分裂后的功能调控125
4.3.1马达蛋白和有丝分裂125
4.3.2后有丝分裂的核运动126
4.3.3多核菌丝细胞中有丝分裂活动的协调126
4.3.4有丝分裂与分支形成的协调127
4.4讨论128
参考文献129
5丝状真菌的减数分裂133
5.1减数分裂过程的概述134
5.1.1前减数分裂间期135
5.1.2减数分裂期Ⅰ的几个主要时期135
5.1.3减数分裂期Ⅱ138
5.2减数分裂前核配和DNA复制的“检查和清理”机制139
5.2.1减数分裂前的核配和复制139
5.2.2减数分裂前“检查和清理”机制141
5.3减数分裂期的重组146
5.3.1起始重组146
5.3.2重组产物的形成147
5.3.3减数分裂交换受到高度调控149
5.4同源染色体的识别与配对150
5.4.1同源染色体配对过程中的彼此识别151
5.4.2配对是如何发生的?151
5.4.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殊结构——花束期152
5.4.4染色体连锁154
5.5联会复合体与联会154
5.5.1联会复合体的形成155
5.5.2联会复合体的形态特性156
5.5.3联会复合体与重组过程156
5.5.4重组结与同源交换型的关系156
5.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157
5.6.1染色体分离的三个先决条件157
5.6.2染色体和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受到黏聚蛋白复合体的调节158
5.6.3与姊妹染色单体黏聚及分离相关的其他重要蛋白159
5.6.4从减数分裂到孢子形成160
5.7讨论161
参考文献162
6真菌的极性生长167
6.1引言167
6.2决定极性生长的蛋白因子168
6.2.1极性分泌169
6.2.2 Rho型GTPase170
6.2.3 Cdc42的极性定位与激活机制172
6.2.4 Cdc42的效应因子176
6.2.5关于“脂筏”181
6.3酵母的极性生长182
6.3.1芽殖型酵母极性生长的概貌182
6.3.2出芽位点的选择183
6.3.3交配型细胞接合引起的极性生长184
6.4丝状真菌的极性生长185
6.4.1顶体186
6.4.2菌丝生长过程中极性蛋白的定位187
6.4.3菌丝生长过程中极性蛋白的作用188
6.4.4细胞骨架在顶体功能发挥过程中的作用189
6.4.5顶体与极体190
6.5讨论192
参考文献193
7真菌无性繁殖一分生孢子的形成197
7.1从生长到生殖的转变198
7.1.1分生孢子繁殖过程的诱导198
7.1.2分生孢子形成的细胞学202
7.2分生孢子形成的相关基因及其功能203
7.2.1突变体203
7.2.2分生孢子形成相关基因及其功能204
7.2.3小结216
7.3构巢曲霉无性生殖的中心产孢途径216
7.3.1生长期216
7.3.2孢子产生的初始化时期217
7.3.3孢子生成219
7.3.4小结219
7.4分生孢子形成的信号转导途径220
7.4.1信号转导途径的遗传学220
7.4.2信号转导途径225
7.4.3遗传路径的保守性227
7.5讨论228
参考文献229
8低等真菌和卵菌有性生殖中的性激素233
8.1壶菌和接合菌的性激素234
8.1.1壶菌门234
8.1.2接合菌门236
8.2卵菌门的性激素244
8.2.1性激素的结构245
8.2.2生物合成248
8.2.3作用模式249
8.2.4相关基因的研究250
8.3讨论251
参考文献252
9子囊菌有性生殖的交配型和发育的信号转导256
9.1营养体的亲和性257
9.1.1营养体的亲和性与不亲和性257
9.1.2异核体与营养亲和性262
9.2性和配偶识别——信息素受体系统263
9.2.1子囊菌的信息素263
9.2.2信息素受体系统266
9.3酵母菌交配型和a/α细胞转换268
9.3.1酵母交配型转换的同宗配合现象268
9.3.2酵母的交配型269
9.3.3 a/ α细胞转换模式及调控基因270
9.4丝状子囊菌的交配型275
9.4.1真子囊菌的有性发育和生殖模式275
9.4.2子囊菌的交配型类型277
9.4.3丝状子囊菌交配型的结构280
9.5交配型基因和蛋白的主要特征和功能290
9.5.1交配型基因和蛋白的主要特征290
9.5.2通过异源表达对MAT基因进行功能分析294
9.5.3受精过程中交配型基因的功能296
9.6子实体发育中的级联信号转导299
9.6.1内源和外源信号的感知299
9.6.2信号转导途径301
9.7讨论304
参考文献305
10担子菌交配型基因及信号转导途径311
10.1引言311
10.2营养亲和性、异核体和核的迁移312
10.2.1营养亲和性和异核体312
10.2.2菌丝融合后核的迁移314
10.3担子菌交配型基因控制的繁殖和发育317
10.3.1担子菌的性亲和性317
10.3.2交配型基因调节的发育途径319
10.4交配型基因的分子分析329
10.4.1 A交配型基因的分子结构331
10.4.2 B基因座编码信息素和受体336
10.5真菌交配过程中信号途径及其转导因子341
10.5.1营养菌丝融合与性交配控制的融合341
10.5.2担子菌交配过程中G蛋白的功能343
10.5.3单体GTPase Ras与Cdc42345
10.6信息素应答与核迁移347
10.6.1双核菌丝形成时的核迁移347
10.6.2 A交配型及B交配型基因的下游靶点348
10.7讨论349
参考文献350
11真菌和卵菌侵染植物的细胞生物学357
11.1感染的起始期——孢子黏附358
11.1.1真菌及卵菌孢子到达植物表面358
11.1.2黏附360
11.2真菌在植物表面的生长363
11.2.1真菌孢子出芽萌发363
11.2.2真菌在植物表面的菌丝生长367
11.2.3植物表面对菌丝生长的影响368
11.3真菌对植物的入侵369
11.3.1诱导菌丝分化形成附着孢370
11.3.2附着孢的形态和表面特性371
11.3.3附着孢穿透寄主细胞壁373
11.4吸器和胞内菌丝的形成375
11.4.1活体营养病原体的吸器和胞内菌丝375
11.4.2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定居:细胞壁分解酶的作用377
11.5致病因子和寄主抗病性的识别机理379
11.5.1寄主与吸器之间的相互作用379
11.5.2活体营养型真菌和卵菌的无毒力蛋白380
11.5.3效应蛋白的移位传送382
11.5.4寄主易位的效应蛋白在真菌和卵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384
11.6讨论386
参考文献386
12真菌的细胞凋亡和自噬391
12.1真菌细胞凋亡391
12.1.1真菌细胞凋亡的特征392
12.1.2真菌细胞凋亡与发育调控395
12.1.3真菌细胞凋亡的诱发因素397
12.1.4真菌细胞凋亡的途径及调控蛋白403
12.1.5真菌类凋亡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406
12.2丝状真菌中的细胞自噬411
12.2.1细胞自噬概述411
12.2.2参与自噬的蛋白质412
12.2.3细胞自噬在致病性及病原体-宿主中的相互作用416
12.2.4真菌繁殖中的细胞自噬作用419
12.2.5自噬在不亲和反应中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421
12.2.6细胞自噬在人类机会性致病真菌发病机理中的独特作用422
12.3讨论423
参考文献425
拉丁学名与中文名称对照表432
主题索引436
热门推荐
- 1051789.html
- 727219.html
- 1782020.html
- 1582572.html
- 2084121.html
- 479730.html
- 897421.html
- 329548.html
- 680409.html
- 2270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0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1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7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5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0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