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帝王观念 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帝王观念 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
  • 张分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826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5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65页
  • 主题词:帝王-观念-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帝王观念 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本书的核心命题和基本结论1

目录1

二、本书的研究对象4

三、一种应当深入研究的中国古代政治文12

化现象12

四、从各种学术争鸣中发现的一个瓶颈式17

研究课题17

五、围绕价值判断问题学术争论主要成因37

的分析37

六、关于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56

第一章 帝王观念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69

范式形成72

第一节 王权一统观念滥觞与“尊君—罪君”72

一、早期王权体系的一般特征73

二、王权一统观念的滥觞82

三、君道的理论化、王的概念化与罪君观念86

的初潮86

第二节 王制转型与皇帝观念的产生92

一、欧亚大陆的帝国化与中国特色的帝王93

观念93

二、百家争鸣与帝王观念的理论化、典型98

化、系统化98

三、儒、道、法、墨四种典型的帝王论103

第三节 皇帝制度及其法定意识形态的确立118

一、四部政治名著与统治者的政治抉择118

二、“大一统”理论的系统化129

第四节 帝制的鼎盛与帝王观念的高度哲理化144

一、君道理论的成熟与完备147

二、统治思想哲学基础的转型与“三纲五常”152

的绝对化152

第五节 王权的绝对化与政治批判思想的深化158

一、统治思想的新变化159

二、一波强似一波的政治批判思潮164

第二章 帝王权势观念:从君主称谓看王权的167

垄断性167

第一节 秦始皇的皇权观念与全社会的普遍政治170

意识170

一、从秦始皇创造“皇帝”尊号谈起170

二、从夏之“后”、商之“王”、周之“天子”到秦汉之“皇帝”177

一、后:“天下共主”与“天下父母”183

第二节 宗法称谓:天下一家的大家长183

二、宗、宗子:“天下宗主”与“天下一家”186

三、君父:君父一体与“王道三纲”191

第三节 权势称谓:惟一、至尊的百揆之位和193

权势、秩序的化身193

一、王:干戈戚扬与“王天下”193

二、君:支配土地、子民的发号施令者199

三、万乘:军事统帅权与赋役征收权202

四、正、长、官、令:最高行政权力的202

支配者202

五、太上、元首、至尊、民主、皇极:205

“非天子不制度”205

六、辟:“作威作福,君之职也”211

七、御:驾驭天下的主宰212

八、天下、国家、社稷、宗庙:君与国214

一体214

九、一人:“四海之内,共尊一人”217

第四节 神化称谓:君的神格与君命的219

神圣性219

一、帝、天、天王、上帝:天王合一220

二、天子:皇天上帝的元子224

三、宸极:群星拱卫的北辰228

四、太阳、六龙、六飞:普照天下的太阳229

五、龙:神异莫测的至上权威232

六、乾、九五之尊:纯一不二的阳刚之体234

权威236

第五节 圣化称谓:与道同体的道德表仪和文化236

一、师、君师:君师合一,政教不分237

二、君子、大人:人类的道德楷模240

三、圣人、圣王:君道同体,圣王合244

四、宗极:王与一切至上者同体247

第六节 礼仪称谓:享御称尊与尊君卑臣的礼仪249

制度249

一、皇帝:名号制度与上尊号、定谥号、立250

年号250

二、官家、大家:宫廷制度与“与天无极”255

三、衮职:冠冕制度与黄袍加身258

四、万岁:朝贺仪轨与三跪九叩大礼260

五、陛下:避讳制度与君尊臣卑262

六、乘舆、车驾:卤簿制度与圣驾威仪263

七、山陵:陵寝制度与巍巍崇高之象265

八、庙、祖、宗:宗庙制度与庙号267

第七节 附论:以帝王崇拜为核心的泛化的君271

崇拜271

一、天地君亲师的源与流273

二、天地崇拜与一切事物的终极依据277

三、人世三尊君亲师崇拜285

四、泛化的君崇拜288

第三章 设君之道:君为政本论与尊君文化的政治293

选择模式293

第一节 君主起源诸说与君主制度的必然性、295

合理性295

一、君主制度产生的形而上依据297

二、君主制度的社会根源307

三、君主制度的历史起点320

四、创立君主制度的主体323

五、诸子百家君主制度起源理论的共性327

第二节 集体政治心理定式:“一心兴邦,一心丧邦”331

一、从“一人兴邦”到“一心兴邦”332

二、君为政本论的主要论点337

三、在君为政本论制导下的政治选择模式341

第四章 为君之道及政治调节理论:君权的绝对性346

与相对性346

第一节 君主规范及相关政治调节理论的来源347

与成因347

第二节 君与天:天赋君权论的“天命—革命”355

结构355

组合357

一、西周天赋君权论的理论结构与命题357

特点365

二、春秋战国以来天赋君权论发展的基本365

三、革命论的基本论点与政治功能369

四、正统论与帝王权位的正当性、合法性387

第三节 君与天下:公天下论的“以一人主天下406

—非以天下奉一人”结构406

一、“天下为公”基本思路的历史渊源407

二、社稷重于君主412

三、“天下为公”论415

四、确立公义、行政尚公与选贤与能的为君、420

择君之道420

五、“天下为公”与“治权在君”共寓一体的426

理论结构426

利用431

六、历代君主对“天下为公”观念的体认和431

第四节 君与民:民本论的“君为民主—民惟437

邦本”结构437

一、帝王与臣民的基本关系437

二、作为统治思想和主流文化的民本论441

三、“民惟邦本”论诸命题444

四、治民政策的基本原则455

第五节 君与臣:君臣一体论的“君主—臣辅”459

结构459

一、君臣一体论发展的历史过程459

二、君臣一体论的主要论点461

三、君主“无为”的驭臣之术467

天下之法”结构472

第六节 君与法:法治论的“生法者君—法乃472

一、法家法治论的基本思路和理论结构473

二、历代帝王对法治思想的体认480

三、易礼、变法与改制481

第七节 君与礼:礼治论的“以礼治人—以礼502

自治”结构502

一、礼与法的关系及礼治与法治之争503

二、君与礼的基本关系507

三、“内圣外王”与“修、齐、治、平”509

第八节 君与谏:谏议论的“独断—兼听”520

结构520

一、谏议理论演变的概况521

二、几种基础性的谏议理论526

三、君主纳谏论533

第九节 专为帝王设置的臣子规范539

一、事天如君如父540

二、“天子之孝”541

三、以师臣为父543

第五章 “道高于君”:哲理化的罪君思想与范式化的政治批判552

第一节 “天下有道”理想与道义高于帝王554

一、从上帝高于天子到道义高于君王555

二、“天下有道”理想的政治文化意义557

第二节 道统论:道统与君统的分二合一566

第三节 王霸之辨572

第四节 “尧舜—桀纣”母题与帝王品评577

一、诸子百家的“尧舜—桀纣”论579

二、帝王品评:“治世少,乱君多”591

第五节 “尊君—罪君”政治批判模式600

一、普通民众的均平理想及其批判模式601

二、历代帝王的政治批判605

三、先秦诸子及历代统治思想代言人的607

政治批判607

四、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家的政治批判611

第六节 “无君论”的政治批判及其历史617

局限性617

一、以鲍敬言等人为代表的无君理想618

二、以无能子为代表的政治批判思想619

第六章 帝王观念支配下的皇帝人格624

人化627

第一节 皇帝的自我政治意识:神化、圣化、627

一、神化:“皇天眷命,历数在躬”629

二、圣化:“圣哲为王,道大为帝”637

三、人化:“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640

主天下”640

第二节 “自尊—自罪”:理想的帝王人格与644

帝王的人格面具644

一、从一个典型个案谈起645

二、自罪:“万方有罪,在予一人”647

三、自卑:“卑以自牧,不自为大”654

四、自愚:“睿智聪明,守之以愚”660

五、自律:“修身为本,存理灭欲”667

第三节 皇帝的主奴综合意识670

一、皇帝的奴才意识670

二、皇帝的主奴综合意识677

第四节 “为君实难”与皇帝的人格障碍680

一、“为君实难”:帝王的精神压力与道德681

冲突681

二、暴君人格:从皇帝的人格障碍谈起687

第五节 人格结构与昏君明主之别694

一、暴君695

二、愚君697

三、昏君699

四、荒君702

五、明君705

六、英君711

七、圣君720

结语 从帝王观念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特点722

一、政治思想与哲学思辨、伦理观念浑然723

一体723

二、核心命题是君主论,基本思路是君为725

政本725

三、政治理想是圣王合一,理想政治是君主726

有道726

四、政论重点是为君之道,中心内容是君主727

规范727

五、王权绝对化理论与政治调节理论融合为728

一体,政论多以组合命题展开728

六、“尊君—罪君”政治文化范式730

参考文献735

后记7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