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陈贤忠,汪青松主编;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349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1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3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6

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现代化的行动指南7

二、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9

第三节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10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11

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13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形成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1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1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20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1

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主观条件22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客观依据2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2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9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32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32

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概括过程32

二、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6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4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述过程4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44

第三节 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4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4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48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51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1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51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53

三、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55

第二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56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56

二、开拓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动力58

三、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60

第三节 理论精髓、衡量标准62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与活的灵魂62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与“三个代表”标准6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69

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69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7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与基本特征7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78

第三节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80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80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2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84

第六章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86

第一节 “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86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与特点86

二、新“三步走”战略88

三、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89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经济结构优化战略91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91

二、优化产业结构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92

第三节 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96

一、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96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99

第四节 全方位开放与和平外交战略101

一、时代主题转换与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101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102

第七章 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105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5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大创新105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07

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8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1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110

二、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11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13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14

一、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115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16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118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20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20

一、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20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24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128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31

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32

二、依法治国的内涵和意义133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134

第三节 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136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136

二、维护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141

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142

第四节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43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43

二、“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46

三、“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147

第九章 创造更加灿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49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149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致性14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1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152

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5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15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5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16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62

第十章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6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65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65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167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168

第二节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和总要求17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思想武器170

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172

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173

第三节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174

一、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174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175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76

结语 高举旗帜,与时俱进179

后记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