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 以中古时期的平面图像为中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 以中古时期的平面图像为中心
  • 李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810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美术考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 以中古时期的平面图像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构架体系1

二 中古时期平面图像的研究现状9

三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13

上篇 中古时期平面图像研究的传统考古学基础15

第一章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考古学陈述15

第一节 中古时期墓室平面图像的发现17

一 汉代主要墓室壁画的发现17

二 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的发现19

三 隋唐墓室壁画的发现22

第二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地理分布24

一 汉代壁画墓的地理分布24

二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的地理分布25

三 唐代壁画墓的分布与分期29

第二章 中古时期墓室平面图像配置31

第一节 汉代墓室壁画题材配置31

一 中原地区墓室壁画配置31

二 关中地区墓室壁画配置36

三 东北地区墓室壁画配置38

四 北方地区墓室壁画配置42

五 河西地区墓室壁画配置44

六 东方地区墓室壁画配置45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题材配置规制46

一 辽阳地区墓壁画配置47

二 嘉峪关地区墓室壁画配置50

三 高句丽地区墓室壁画配置52

四 平城地区墓室壁画配置53

五 洛阳地区墓室壁画配置54

六 邺城、晋阳地区墓室壁画配置57

七 关陇地区墓室壁画配置60

八 青齐地区墓室壁画配置62

九 南方地区墓室壁画配置63

第三节 唐代墓室壁画题材配置规制65

一 墓室壁画配置65

二 唐代石椁使用情况考察74

中篇 汉唐之间墓室壁画的图像学研究86

第三章 消费主体与创作主体86

第一节 中古时期壁画墓的消费主体86

一 汉代壁画墓墓主86

二 唐代石椁墓墓主91

第二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创作主体93

一 样稿作者94

二 直接参与陵墓建设的画匠101

三 勒石作者102

第四章 材料与工艺106

第一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制作工艺106

一 地仗工艺106

二 彩绘颜料109

第二节 石线刻勒石技法111

一 石材特性113

二 画像石的“雕塑”性表现技法114

三 石线刻的“绘画”性表现技法115

四 勒石技法考察115

五 技法表现118

第五章 普识造型132

第一节 中古时期墓室壁画的类型化造型132

第二节 审美风尚的转变141

一 从秀骨清像到面短而艳141

二 魏晋风尚的延续143

三 丰肥妍美145

第三节 中古时期人物造型的脸形形式146

一 早期平面人物脸形147

二 魏晋南北朝平面人物脸形150

三 唐代平面人物脸形152

第四节 眼形程式154

一 阿堵传神154

二 媔目155

三 三白眼159

四 宦官眼形165

五 程式的流变166

第五节 凸胸特例167

第六节 幞头177

一 幞头源起178

二 唐代幞头181

三 女式幞头184

第七节 唐墓中的宦官形象185

下篇 汉唐之间墓室壁画的风格学研究194

第六章 观念的显现194

第一节 墓室图像的叙事顷间194

一 汉代墓室平面图像的决定性顷间195

二 魏晋南北朝墓室平面图像的连环性顷间200

三 隋唐墓室平面图像的象征性顷间206

第二节 晋人之美:品藻中的六朝士人形象210

一 士人品藻210

二 不堪罗绮是玉人211

三 放达自然山中气214

四 自适超然神仙人216

第三节 魏晋玄佛的互文性内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启示作用218

一 佛道互渐218

二 儒佛互渐220

三 玄佛互渐221

四 经验与超验223

第四节 佛造像对中古墓室壁画人物造型的影响227

一 佛画入华227

二 六法与六支233

三 佛造像的量度、仪轨对墓室壁画的影响234

第五节 士女画图式的建立248

一 士女画成立之背景249

二 士女画之创立251

三 士女画的形式结构254

第六节 密体与疏体258

一 密体向疏体转化的精神依据258

二 线形张力的转化270

第七节 白画277

一 溯源277

二 描与成280

三 定义282

第八节 空间维度283

一 图与底283

二 图形张力289

三 游观的视点293

第九节 善画存形297

第七章 形式谱系的延承307

第一节 结构性线群308

一 传统形式基础308

二 阴影的视觉观念冲击317

三 结构线群的形成322

四 结构线群的成熟期335

第二节 装饰性线群340

一 传统概念化装饰线群340

二 初唐装饰线群的从属性表现346

三 装饰线群表意性的转变351

第三节 重构线群354

一 主观秩序性线群的回归354

二 折线的骨架支撑357

三 中国式的体量观念361

四 形式谱系的建立365

第八章 线型程式谱系368

第一节 线型在各时期的流变形式369

一 秦汉时期人物画线型的基本特征369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线型特征372

三 “铁线描”的程式化表现376

四 盛唐时期的线型特征——变速线型378

五 五代——平行线型向提按线型的转化387

六 提按线型的开端389

第二节 各时期线型对比391

结语395

主要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