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 刘忠孝主编;孙相娜,程晓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6945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儒家-传统文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12

一、经济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华文化自觉12

(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化时代的特征13

(二)全球化时代下的全球性文化16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发展战略18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境遇21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特质22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遭遇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7

三、重构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维度32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时代价值32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普世”价值34

(三)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担当36

第二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41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41

(一)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42

(二)孔子的和谐观43

(三)孟子的和谐观46

(四)荀子的和谐观52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价值与目标55

(一)修身养性:身心和谐56

(二)孝悌之道:家庭和谐56

(三)忠恕诚信:人际和谐58

(四)礼法之道:政通国治59

(五)天人合一:自然和谐61

(六)和谐万邦:天下为公62

(七)和谐的价值与目标:和为贵、和无寡与大同社会、天下为公63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和谐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价值64

(一)“仁”的思想学说与人群和谐64

(二)“礼”的思想学说与实现和谐的基本社会行为规范66

(三)中庸——通向“和谐”社会之思想方法67

第三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治国理政70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70

(一)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71

(二)孟子的治国理政思想73

(三)荀子的治国理政思想77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取向81

(一)以仁王天下81

(二)以民为本85

(三)德主刑辅89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价值93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94

(二)执政为民,关注民生98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0

第四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05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105

(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106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111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的伦理道德115

(一)孝悌——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116

(二)忠信——道德建设的最高标准118

(三)礼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目标121

(四)廉耻——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124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126

(一)传承儒家修身之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127

(二)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建设道德文明秩序131

(三)传承和合美德,创建和谐社会134

第五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网络媒体道德建设138

一、网络世界的本质及其特征138

二、网络世界的困惑与伦理失范141

(一)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疏离142

(二)网络资源共享与网络侵权行为145

(三)网络诈骗、泄露隐私与网络安全146

(四)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与虚假信息148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对于网络世界困惑的疏解之道149

(一)诚信之道化解诚信危机150

(二)修身为本与自律之道151

(三)忠恕之道与人己关系153

(四)以友辅仁与交往原则154

(五)“君子不器”与全面发展156

第六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159

一、迷失的家园——生态环境之现状159

(一)人类行径正在破坏着“地球之肺”160

(二)加速丧失的物种多样性161

(三)逐渐消失的地球水资源162

(四)饱食的国家和饥饿的国家163

(五)迅速枯竭的石化燃料164

(六)急速扩大的能源消耗165

(七)遭遇大旱的粮食生产基地166

(八)发展中国家激增的“气候难民”167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168

(一)孔子的生态观——“知命畏天”生态伦理意识169

(二)孟子的生态观——“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思想170

(三)荀子的生态观念——“天行有常”的生态自然观172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173

(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基础173

(二)民胞物与,仁民爱物:人与万物和谐共存,协调发展175

(三)勤俭节约:“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准则176

(四)立法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77

四、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对当今环境保护的启示178

(一)天道有常——坚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180

(二)与天地参——强化生态文明保护意识181

(三)取用有节——倡导节用生态资源182

第七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83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183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背景18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精神的有机融合185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要继续吸收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19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借鉴与吸收193

(一)毛泽东思想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借鉴与吸收193

(二)邓小平理论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借鉴与吸收196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借鉴与吸收200

(四)科学发展观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借鉴与吸收203

(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借鉴与吸收205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207

(一)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0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转型升级210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负面效应212

第八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4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214

(一)追求内圣外王、家国天下的价值理想215

(二)主张和谐互利、和以处世的价值目标217

(三)培育人伦关系、个人修养的价值取向21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222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22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25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鉴意义231

(一)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中汲取营养23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237

第九章 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42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式微242

(一)反传统思潮与运动对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的冲击243

(二)政治权力对文化传统发展的制约与推进247

(三)商业化发展对人精神的利诱与腐蚀250

(四)肩负思想传承使命主力的知识分子群体意识变革251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254

(一)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254

(二)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与外来宗教的博弈257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共同体260

(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262

三、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终极关怀与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264

(一)用扬弃及开放态度建设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65

(二)弘扬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途径267

(三)构建传统与时代相融的新的文化范式271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建设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75

参考文献278

后记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