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
  • 陈桂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0225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全面发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1章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若干基本范畴1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2

二、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普遍的个人发展3

三、个人片面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概念的争论4

四、个人全面发展与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7

第2章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11

一、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索11

二、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天才预测及其虚幻、空想的性质16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考察从空想变成科学19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上)25

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立的考察个人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劳动异化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26

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的考察个人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提纲》的基本思想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起点31

三、首次出现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在爱北斐特的演说》,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起点33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36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36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待完善41

三、《哲学的贫困》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42

四、《共产主义原理》以及《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党宣言》论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44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下)47

一、《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进一步考察48

二、《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理论部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进一步考察53

三、《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历史部分即《剩余价值理论》中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中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55

四、《资本论》中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这一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57

第6章 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1

一、劳动过程社会结合(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62

二、劳动过程技术结合(从手工劳动技艺到以机器为代表的技术基础)与人的片面发展65

三、劳动过程技术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66

四、劳动过程社会结合(协作生产,即社会化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品德发展69

第7章 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7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个人片面发展76

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普遍的个人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78

三、普遍的个人全面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生产的社会管理中的意义80

四、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共产主义运动是实现普遍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80

第8章 精神生产及其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83

一、精神劳动的分工对个人发展的影响84

二、精神劳动的协作对个人发展的影响87

三、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精神生产和个人精神发展的制约作用88

第9章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若干基本范畴92

一、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两个范围: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93

二、普遍义务劳动和普遍义务教育的结合94

三、生产劳动的不同类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与精神生产劳动、操作性质的劳动与管理性质的劳动、个体劳动与社会(化)劳动94

四、手工劳动的不同类型96

五、作为生产劳动结合对象的教育: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98

六、生产劳动的社会属性:奴役性劳动与自由劳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愚民教育与民主教育98

七、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9

第10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形成101

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探索101

二、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探索105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探索从空想变成科学理论108

第11章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社会意义115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深刻意义:作为“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作为“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15

二、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前提118

第12章 作为生产劳动结合对象的教育121

一、《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这一文献的性质和产生这一文献的背景122

二、体育123

三、智育126

四、综合技术教育127

五、关于德育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中的地位问题130

第13章 列宁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的贡献135

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坚持与发展135

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持审慎态度139

第14章 列宁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发展143

一、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44

二、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提出限制儿童和少年劳动时间的新目标145

三、普遍义务劳动与普遍义务教育相结合148

四、从实际出发,处理普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把综合技术教育建立在电力化生产基础上150

五、把科学管理方面的教育纳入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体系154

六、实事求是地研究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156

七、值得深思的经验与教训157

第15章 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63

一、现代机器生产同近代机器生产的区别,考察现代生产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方法164

二、现代生产管理同近代生产管理的区别,现代生产管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168

三、现代劳动分工状况同近代劳动分工状况的区别,现代劳动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170

四、不同类型的机器生产对工人发展的不同影响174

五、现代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对工人发展的影响181

第16章 现代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新尝试186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186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188

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尝试192

四、电脑启蒙教育的兴起,电脑在教育上的意义195

五、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的尝试196

六、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限度198

第17章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的运用202

一、把建国以来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学生)的目标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范围内考察20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我国的运用207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理论在我国的运用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