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医院管理发展与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医院管理发展与研究
  • 刘俊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4589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2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医院管理发展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医院和医院的发展3

第一节 医院的历史及发展3

第二节 医院的性质、功能和特点4

一、医院的定义4

二、医院的功能4

三、医院的类型5

四、医院的性质7

五、现代医院的特征8

第三节 北京地区医院的历史、特点及发展12

一、早期的北京地区医院12

二、解放前的北京地区医院13

三、新中国的北京地区医院14

四、面对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7

第二章 医院管理和医院管理学科发展22

第一节 医院管理的任务和发展22

一、现代医院管理的任务22

二、医院管理的发展历程24

第二节 北京地区医院管理的概况27

一、中国医院管理的发展概况27

二、北京地区医院管理的特点与优势28

三、北京地区医院管理的发展阶段29

第三节 北京地区医院管理学科的形成与发展31

一、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31

二、医院管理杂志及论著32

三、医院管理学术团体33

四、医院管理研究机构34

第三章 医院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展望36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对医院的影响36

一、社会经济的增长36

二、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40

三、卫生经济政策的变革42

四、知识经济的兴起43

五、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6

第二节 高技术发展对医院管理的影响48

一、高技术的概念48

二、高技术的特征49

三、高技术应用对医学科学与医院建设的影响49

四、高科技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53

第三节 医疗需求变化对医院管理的影响55

一、疾病谱的变化55

二、年龄谱的变化57

三、生态环境的变化59

第四节 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趋势60

一、医学观念的更新60

二、医疗融资的改革62

三、医疗服务的拓展63

四、医院人才的建设64

第二篇 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67

第四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69

第一节 人力资源和人才69

一、人才的涵义69

二、人力资源的概念70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70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70

二、管理理念不同71

三、基本职能不同71

第三节 我国人事管理的特殊性和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迫切性72

一、我国人事管理的特殊性72

二、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迫切性72

第五章 北京地区医院人力资源概况与分析75

第一节 北京地区医学人才的概况75

一、北京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75

二、北京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状况与全国的比较78

三、北京地区的高层次医学人才79

第二节 北京地区医院管理人才的概况80

一、医院管理的学会和研究人才80

二、北京地区医院管理干部的基本情况81

三、北京地区部分大医院院级领导干部情况调查资料分析81

第六章 医学人才的劳动特性与成长规律84

第一节 医学人才的劳动特性84

一、社会性84

二、服务性84

三、科学技术性85

四、风险性85

五、工作紧迫性86

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86

七、群体协作性与相对个体性86

第二节 医学人才的个体素质结构87

一、高尚的医德87

二、精湛的技术88

三、严谨求实的作风88

四、团结协作精神89

五、身心健康89

第三节 人才成长发展规律89

一、人才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89

二、阻碍人才成长发展的因素93

三、医学人才成长规律94

第四节 医学人才的群体结构和医院人员编制、结构97

一、系统论优化原理97

二、人才群体智力结构98

三、医院人员的编制、比例、结构99

第七章 医院的人事管理与人才培养102

第一节 医院的人事管理102

一、管理原则102

二、医院人事管理的内容103

第二节 医学人才的培养104

一、医学人才培养的管理104

二、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则和做法105

三、各级医师的培养106

四、值得商讨的几项做法107

五、其他医务人员的培养108

第三节 医学人才的发展趋势111

一、医学人才要全面发展111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出人才114

三、人才竞争与合理流动逐步形成机制114

四、深化医学教育改革114

五、为建立市场经济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做好人才准备115

第八章 医院管理干部的素质与效能117

第一节 医院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117

一、医院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117

二、医院管理人才的普通能力118

第二节 管理效能概述118

一、管理效能的含义118

二、管理效能的指标体系119

三、研究管理效能的意义119

第三节 医院高层管理人才的素质与效能119

一、明确职责,提高效能119

二、加强修养,提高影响力120

三、学习决策科学知识,提高决策水平122

第四节 培养造就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124

一、卫生管理队伍职业化的概念与内涵124

二、卫生管理队伍职业化的意义125

三、造就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的措施125

第三篇 医院质量管理129

第九章 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131

第一节 质量和服务质量131

一、质量131

二、服务132

三、服务质量132

第二节 医疗服务质量的特殊性及影响因素133

一、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和内容133

二、医疗服务质量的特殊性134

三、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135

第三节 现代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要求136

一、技术先进137

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137

三、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138

第十章 医疗质量管理140

第一节 医疗质量管理要素140

一、医疗质量管理总体目标及机构设置140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技术要素和规章制度141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人的因素141

四、医疗质量管理的物质保障因素142

五、医疗质量管理和信息统计因素143

六、医疗质量管理的外部条件因素144

第二节 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146

一、全面质量管理146

二、PDCA循环法146

三、病种质量目标管理法147

四、医疗缺陷和医疗安全控制方法148

五、病历质量管理和评价方法149

六、Ridit分析法150

七、国际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与我国医疗质量控制151

第三节 医院的全面服务质量管理152

一、全面服务质量管理的时代特征152

二、全面服务质量管理的内涵153

三、新时代的医患关系154

四、全面医疗服务质量与法律体系156

五、全面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心理、伦理问题156

六、全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评价与促进157

第十一章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159

第一节 住院医疗质量管理159

一、住院病人的服务质量管理159

二、住院医疗质量管理162

第二节 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170

一、门诊工作的特点170

二、门诊医疗质量管理171

三、“以病人为中心”,提高门诊服务质量174

第三节 急诊医疗质量管理176

一、北京地区急诊医疗的特点及概况176

二、加强急诊学科建设,加强急诊医疗管理177

第四节 手术医疗质量管理182

一、手术医疗的特点182

二、手术质量管理要点182

三、手术治疗的组织管理184

四、手术医疗的分级分类管理184

五、手术医疗的基础质量管理185

第五节 医技部门的质量管理186

一、医技科室在医院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187

二、医技科室质量管理的特点188

三、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189

第六节 临床的护理质量管理191

一、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特点191

二、护理质量标准及指标体系192

三、护理质量控制及评价195

四、护理进展——整体护理的开展和推广196

第七节 医疗质量评价197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管理200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200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及现状200

二、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201

三、医院感染监测203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213

一、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213

二、感染源214

三、感染途径、方式214

四、易感人群(宿主)215

五、目前医院感染的特点215

第三节 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措施215

一、隔离预防215

二、各种类型隔离预防217

三、严格实行医院内的消毒、灭茵218

四、严格规范抗茵药物的使用规定221

五、加强对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223

第四篇 医院信息管理227

第十三章 信息管理与医院管理信息化229

第一节 信息与卫生信息化229

一、信息229

二、卫生信息化231

第二节 医院管理信息化235

一、医院管理235

二、医院管理信息化235

第十四章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237

第一节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237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述237

二、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238

第二节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239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三代239

二、医院信息系统各子系统介绍239

三、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243

四、医院网络化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244

第十五章 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55

第一节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般概念255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255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255

第二节 医院信息系统256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信息流分析256

二、医院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258

三、医院信息系统内含的主要功能258

四、实施HIS的组织准备264

五、医院信息及代码的标准化267

六、HIS的开发战略与开发方法268

七、HIS的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272

八、HIS的用户需求调查分析274

九、HIS的设计276

十、HIS的实施278

十一、HIS系统的运行维护280

十二、如何评价HIS系统的效益281

第十六章 病案管理284

第一节 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发展284

一、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284

二、病案管理发展概况285

第二节 我国病案管理工作与学术活动的发展情况287

一、建立病案管理学术组织、开展学术活动287

二、我国病案管理教育的发展290

第三节 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91

一、与国外同行发展友好关系,开展学术交流291

二、国际病案协会及与我国的交往291

第四节 高新技术在病案管理的应用292

一、电子计算机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292

二、缩微技术在病案管理方面的使用292

三、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294

四、光盘存储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使用294

第五节 病案书写内容评价与质量监控294

一、病案的数量分析295

二、病案的质量分析295

第六节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操作分类简介297

第十七章 医院统计信息300

第一节 统计信息与医院管理300

一、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的得力工具300

二、统计信息的作用与综合实施300

三、医院统计信息的属性和范畴303

四、医院应建立具有各自管理特色的指标体系304

第二节 医院管理统计信息的基本内容与要求304

一、医院统计必须准确及时地完成国家统计报表304

二、每日10时前完成昨日医疗统计日报信息305

三、逐步完善医技和行政处(室)的统计月报制度305

四、按期写出统计分析报告306

五、为医院管理科学化作好统计预测306

六、参与医院管理的重大决策事件308

七、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资源编辑《医院统计年鉴》311

第三节 医学科学研究的统计设计与分析313

一、医学科研设计313

二、统计概率决定科研结论315

三、统计方法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沿革316

第四节 医院统计信息质量的评估316

一、质量第一是医院统计信息的灵魂316

二、医院应禁止“数出多门”317

三、统计信息部门必须做到“数出有据”317

第五篇 医院经济管理319

第十八章 医院经济管理引论321

第一节 医疗服务需求321

一、医疗服务的愿望、需要和需求的概念321

二、医疗服务需求的特征323

三、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323

四、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324

第二节 医疗服务供给326

一、医疗服务供给326

二、医疗服务供给的特点327

三、医疗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328

第三节 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作用330

一、卫生服务产品分类及其特点330

二、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市场分析332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因素333

四、计划失灵和市场失灵334

五、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职能及作用335

第十九章 医院财务与会计制度337

第一节 医院会计制度的历史沿革337

第二节 现行医院财务与会计制度的形成338

第三节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340

一、《医院财务制度》的主要内容340

二、《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343

第四节 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344

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不同344

二、适用范围不同345

三、预算管理办法不同345

四、新旧制度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区别345

第五节 北京市贯彻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颁布的有关规定348

第六节 修改后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影响348

一、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人员在加强医院管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349

二、确立负债概念,促进医院树立经营思想349

三、深入贯彻权责发生制,合理分担医院费用349

四、设立“对外投资”,给医院用活资金和多方筹集资金提供了机会349

五、取消制剂收支,明确了医院主要业务与辅助业务的关系350

六、“修购基金”提取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医院成本观念的树立350

七、提取“坏账准备”贯彻了会计的稳健原则,强化了医院的经营意识350

八、提出“无形资产”的概念350

第二十章 医院的成本核算352

第一节 医院成本核算的有关概念352

一、成本和费用的基本概念352

二、成本的分类353

三、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354

第二节 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355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355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359

第三节 医院成本核算的组织和实施367

一、建立组织,培训队伍368

二、完善成本核算各项配套措施369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成本核算工作不断完善371

第四节 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和发展373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方向373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374

三、ABC在卫生保健系统中的应用376

第二十一章 医院物资管理382

第一节 医院物资管理的范围和应遵循的原则382

一、物资管理的范围382

二、物资管理体制383

三、物资管理应遵循的原则383

四、物资的合理开发384

第二节 医院物资管理的内容方法384

一、房产管理384

二、医疗设备管理385

三、医院其他物资的管理386

第三节 物资的经济核算389

一、系统设计与实现390

二、物资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391

第四节 探索医院物资管理改革的新途径392

一、组织结构上的重组392

二、管理形式上的探索392

第二十二章 医院补偿机制396

第一节 医疗服务的收费396

一、我国医疗服务收费与补偿的历史沿革396

二、医疗服务收费的原则和功能398

三、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作用399

第二节 医疗服务的补偿机制400

一、医疗服务的补偿渠道400

二、医疗服务补偿现状401

三、医疗服务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402

四、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费用补偿机制403

第六篇 社会医疗保险与医院管理405

第二十三章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407

第一节 概述407

一、保险的产生及其发展407

二、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412

第二节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沿革417

一、公费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17

二、劳保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18

三、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改革420

四、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及实施423

五、全面推行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430

第三节 北京市的公费医疗事业及其改革435

一、北京市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回顾435

二、北京市公费医疗管理改革的研究成果439

第四节 北京市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改革449

一、职工少量负担医疗费用449

二、将医疗经费“承包”于职工医院449

三、实行企业内部“大病医疗费用统筹”449

四、建立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新机制449

第五节 北京市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451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建立统一的医保机构451

二、开展调查测算工作,为制定方案打下科学基础452

三、认真制定医改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453

四、分段实施,逐步过渡454

第二十四章 社会医疗保险与医院管理455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医院的影响455

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与公费医疗、劳保制度的区别455

二、社会医疗保险与医院的对立统一关系455

三、基本医疗保险对医院的影响456

四、医院管理必须适应医保改革,持续地推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457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险的费用支付方式458

一、概念和特点458

二、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方式458

第三节 有关DRGs及PPS的介绍及研究463

一、DRGs在美国的研制及其进展463

二、DRGs在其他国家的研究和使用470

三、DRGs在北京地区医院管理的可行性研究473

四、在北京市实施DRGs、PPS的思考481

第七篇 社区卫生服务483

第二十五章 卫生服务的转变与发展485

第一节 卫生服务的回顾485

一、生物医学模式485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86

三、北京地区卫生服务的回顾486

第二节 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491

一、健康观念的更新491

二、“预防为主”方针的重提491

三、疾病谱的变化491

四、人口老龄化492

五、高新技术的发展492

六、基本的卫生国情492

七、医疗补偿机制的制约494

八、卫生管理体制制约494

九、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能力的增强495

第三节 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496

一、现代医学高度发展带来的新问题496

二、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496

三、医疗体制的转变及重组497

四、医疗服务质量观念的转变497

五、医疗保险机制与体系的转变498

六、卫生及医院管理的革命498

第二十六章 社区卫生服务500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500

一、“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策略与初级卫生保健500

二、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501

三、中国城市初级卫生保健502

四、WH0西太平洋地区的卫生战略——《健康新地平线》503

五、WH0“健康城市规划”505

六、“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行动目标506

七、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与内涵507

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514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计划、实施、质量管理及其评价514

一、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保健体系514

二、社区诊断515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计划与实施521

四、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管理525

五、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533

第三节 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与地位538

一、全科医生的由来与发展538

二、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师539

三、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540

四、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544

五、全科医师的素质、角色、任务与教育培训545

六、全科医师的思维与工作方法548

七、全科医师的地位与发展前途551

第二十七章 社区老年卫生服务553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553

一、人口老龄化553

二、个体老化带来的健康问题556

三、老年人群的健康现状561

第二节 老年人健康的综合评价570

一、健康综合评价的内涵和目的570

二、健康综合评价的内容571

三、健康预期寿命571

第三节 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内容572

一、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特点572

二、社区老年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和原则575

三、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规划576

四、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内容578

第四节 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展望588

一、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符合世界潮流588

二、发展社区老年卫生保健服务适合我国国情589

三、发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须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590

第八篇 医院管理与法制建设593

第二十八章 医院法律地位与法律环境595

第一节 医院法律地位与法律环境的历史沿革595

一、我国历史上医院法律地位与法律环境596

二、新中国医院法律地位与法律环境的变化599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法律地位和法律环境的重大变迁601

一、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60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法制管理605

第二十九章 医院管理中的主要法律关系和法律法规615

第一节 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615

一、法律关系615

二、法律责任617

第二节 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管理618

一、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行政法律关系的形成618

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主要内容619

三、行政处罚622

第三节 医务人员管理627

一、执业医师管理627

二、执业护士管理638

第四节 医院管理中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问题643

一、药品管理643

二、血液管理645

三、医院内感染管理647

四、新技术管理648

第五节 与医院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649

一、《宪法》649

二、《行政法》650

三、《刑法》651

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651

五、劳动法律制度652

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655

七、与医院管理有关的物权法问题656

八、与医院管理有关的债权法问题657

九、与医院管理有关的人身权法问题658

十、与医院管理有关的知识产权法问题658

十一、与医院管理有关的侵权行为法问题660

十二、其他660

第三十章 医患法律关系和医疗事故争议661

第一节 医患法律关系概述661

一、医患法律关系的属性和特点661

二、医患法律关系的变化和发展663

第二节 医疗事故争议概述666

一、几个相关概念的定义及争论666

二、医疗事故667

第三节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的法律责任674

一、刑事法律责任674

二、民事法律责任676

三、行政法律责任679

四、医疗事故争议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679

第四节 医疗事故争议的新特点、社会学成因及防范对策684

一、90年代后期医疗事故争议的新特点684

二、医疗事故争议新的社会学成因分析685

三、医疗事故争议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影响687

四、加强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689

第五节 医疗事故争议学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691

一、关于病案在医疗事故争议中的法律意义及存在问题的研究691

二、与医院内感染有关的医疗事故争议695

三、与其他伤害案有关的医疗事故争议696

四、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的法律责任698

附录70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705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713

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716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720

热门推荐